江湖仙剑录
字体: 16 + -

第130章 乱世已至

    长安城灯火阑珊,百姓安居乐业。

    大内总管常滁胆战心惊跪拜在圣德殿外,先前他做的大逆不道之事,唐皇没有治罪于他,可他的师傅老太监李辅国却是耿耿于怀。

    对于这个不孝子,李辅国只想一掌打死。

    不过却被唐皇治帝阻拦了。

    人心有了欲望,才能更好的立地成佛。

    跟随魔佛李治一起回长安城的古僧希迁走出大殿,抬起右手,食指轻轻点在大内总管常滁眉心之上。

    点化成精,一指入佛。

    是入了魔佛。

    黑色佛气环绕其身。

    七窍流淌魔佛之气。

    大内总管常滁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

    如今的唐皇治帝成了魔佛李治,一回到长安,便下令天下,分封魔佛教信,让军队肆意捕杀佛僧,认为魔佛才是佛家正统,姑苏寒山寺成为魔佛第一寺。

    苏州大地更是有无数人投入魔佛的怀抱。

    魔佛大自在天施展魔佛之术,让白骨长肉,更让那些久病之人康复,大病初愈的人得到新生,更加虔诚的信仰魔佛。

    内有高堂支持,外有魔佛处世。

    大唐帝国掀起一股尚武之风。

    以文治国还是以武治国,已经成为两个极端。

    一直想要大展拳脚的陈庆云得到了机会,在他背后有山河公主默默支持,魔佛李治更是赐予他一部魔佛武经—《山河社稷图》,让他担任魔佛传教士,更是许配山河公主。

    孔周望着变了颜色的长安城的天空。

    平静而又安静。

    文武庙里的文圣孔子的石像已经破裂,武像依旧是团精石,却隐隐有了痕迹。

    武圣当出!

    孔周遥望西蜀,那个自称“五岁诵六甲”的书生拿起了剑,离开了长安城,隐居西蜀,不知道他的那一句“金粟如来是后身”何时应验!

    道佛与儒三教还未争锋。

    佛儒便已乱了。

    佛教西天极乐世界崩碎,灵山断裂,诸佛尽灭。

    如今魔佛当世,揽收众生业力。

    而儒家更是分为鲁儒和齐儒,鲁儒好古、好寻章摘句,而齐儒则与时俱进,注重经世致用。

    鲁儒的儒家之剑已是愚钝,齐鲁的儒家之剑却是失了方向。

    如今魔佛当道,齐鲁失心。

    孔周感叹说道:“儒佛已乱,道家不远了。”

    安静的文武庙响起了一首诗: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孔周转身,看向来人。

    无动于衷!

    魔佛李治微微笑道:“为何不行礼。”

    孔周平静说道:“将死之人,无需跪拜。”

    魔佛李治说了声“无趣”,便转身离开。

    他来,已知孔周心意。

    多余的话,显得无聊至极。

    得到想要的答案,转身离开。

    然后下令,推平文武庙。

    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武庙就这样被士兵与民众推翻。

    没有人阻拦。

    或者说阻拦的人都倒在血泊之中。

    那些想要阻拦的人便有心无力了。

    只能亲眼目睹文武庙被推翻。

    孔周也没有阻拦这一切,他背上武圣石像,站在长安城上,亲眼看着文圣之像被推翻。

    然后文武庙被一场大火焚烧干净。

    领兵之将、放火之人乃是驸马爷陈庆云。

    文能治国,前提是国泰民安。

    乱世已到,唯武至尊。

    只是,这武,太乱了。

    乱得要用鲜血来浇筑。

    才能构建一条平稳大道。

    行走在这条还未浇筑大道上的人,将要用生命、尸体、鲜血去前行。

    推崇武道的陈庆云站在高楼上,美人在怀,他有些醉。

    文武庙被他推翻,文圣石像被他一剑砍翻。

    黑色的魔佛气在他瞳孔中流转,让他眼明如神。

    可在刹那间,他心神不宁,一道威严声音在他心神之间响起:“大逆不道。”

    四个字让他心神混乱!

    七窍流血,无比凄凉。

    陈庆云捂着胸口,跪在地上。

    山河公主惊叫。

    无数士兵急忙赶来。

    陈庆云露出笑意,先是小声的苟笑,随即仰天大笑。

    “大逆不道,你又能奈我何?”

    “天地尚武,方可得道。”

    “文能如何?你看江湖千秋百世,何人不用剑,不论乱武春秋,还是汉罢百家,无不是以武镇压,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有谁能够羽化飞仙?我陈庆云试问天上仙人,乱世山河要文儒何用?”

    陈庆云披头散发,怒拔宝剑,直指苍天,傲立高楼,怒目视天。

    苍穹竟在此时,轰隆一声。

    雷云弥漫。

    天地失色。

    陈庆云浑然不惧。

    他心有一怒,可视苍天不清。

    一声大笑响彻云霄。

    魔佛李治踏空而起,独上苍天。

    长安城内众生跪拜。

    陈庆云一同跪拜下去。

    天上地下,唯他主宰。

    帝王李治!

    既拥山河,又掌万民。

    “真正的仙,在世界之外,虎视眈眈。”

    “那些自以为是修道成仙的人俯瞰人世间,以为自己就是主宰。”

    “我帝王魔佛李治有一剑,名屠仙,试问天上仙人,有谁敢接?”

    天地浑浊,雷云苍苍。

    忽有一道声音响起:“都给我安分点。”

    西蜀之声,茶圣陆羽。

    孔周抬头,微微一笑。

    他的道是天道。

    他是天在大地上的执行者。

    他的态度代表了天道的态度。

    他离开了长安,是天的旨意。

    失去苍天庇佑的大唐终究会走入灭亡。

    不必要血腥。

    顺应天道,就是大道。

    有人不惧怕天意,也无惧天上仙人。

    茶圣陆羽是个好心人。

    比他这个天道执行者都还要完美。

    孔周顺天,代表了天。

    茶圣陆羽顺天,代表了自己。

    陆羽要人世间不乱,所以干预一切。

    天下之事,不论平稳还是乱世,在孔周看来,都是天意有为。

    他只需要顺应便可。

    死多少人,堆积多少白骨,与他何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帝王魔佛李治遥望西蜀,以前就听说这人世间卧虎藏龙,此次一见,当是了得。

    茶圣陆羽,他以前是半知半解。

    如今,他与无天古佛的一道分身合二为一。

    他对于茶圣陆羽的认知也就达到质的突变。

    不可轻易去惹。

    目前无人来阻拦他想要做的事!

    便是好事。

    他也不想再生祸事。

    ……

    苏州吴中虎丘之地,陆家老祖宗陆长天死亡。

    死于亲子陆远方之手。

    这是大事。

    顿时间就让苏州各势力心思活跃。

    陆家家主陆绩并没有由于父亲的死亡而消极。

    承影剑落在陆绩手上。

    承影剑的两个主人都已死亡。

    失去主人的承影剑不会悲伤。

    它已经习惯冷血。

    剑灵更是化作一幽剑气。

    不愿成型。

    无情的人,冰冷的剑。

    陆绩用鲜血染红承影剑。

    开启陆家世代烙印在承影剑里的印记。

    从而让承影剑认主。

    一把承影剑,一尊剑仙。

    在一夜之间,疯狂杀戮。

    吴下顾家,吴州朱家,一夜除名。

    剑仙陆绩独入姑苏。

    染血的剑杀气逼人。

    魔佛大自在天拦住剑仙陆绩。

    冷声说道:“姑苏已入魔佛之门,闲杂人等勿扰,不然,杀无赦。”

    剑仙陆绩横眉冷对,深然说道:“魔佛,算什么东西。”

    剑仙陆绩一步踏出,踏碎寒山寺,手持承影剑,对上大自在天。

    “找死。”

    大自在天一声冷喝,手持无佛剑,大战剑仙陆绩。

    ……

    王正荣盯着王法看个不停。

    陆王分说,依旧存在。

    虎丘剑池在沸腾。

    插在剑池里的剑,在动,在鸣叫。

    站在剑池边上的两个王姓男子对视着。

    王法看不上剑池里的剑,那怕那些剑为他兴奋,他也无动于衷。

    在他的怀中已经有了一把剑。

    一把无情无义的邪剑。

    剑名鱼肠。

    王正荣带回了承影剑,也就回归了家。

    虎丘剑池成了他的归宿。

    至此一生,他会坐在剑池旁。

    看剑,守剑,护剑。

    成为一个守剑人!

    王法还需要成长,日后来接替他的位子。

    那怕王法不愿意,也无法拒绝。

    这是命,陆王分说的命。

    王正荣转身,王法被他随意丢进剑池里。

    剑池不深,仅有九尺。

    却插满密密麻麻的剑。

    莲池很是宽广。

    王法落入剑池之中,如同进了一个世界。

    剑的世界。

    他需要在这剑的世界里成长。

    什么时候能够破开剑的世界,什么时候就能回归现实,爬出剑池。

    若不能,那就永生永世,囚禁在剑池内。

    ……

    问月走出陆府。

    没有人阻拦。

    一切都结束了。

    不,没有结束。

    他还有心事。

    他要杀一个人。

    陆家家主陆绩。

    那怕他是剑仙境界。

    他也要杀。

    血债需要血偿。

    也许陆绩忘记了。

    忘记他在峨眉镇上的随意一举,毁了一座酒楼。

    杀了三个普通人。

    可是问月没有忘记,也不可能忘记。

    寒蝉在他体内冬眠。

    他在隐藏仇恨。

    转角处有个人影。

    偷偷的看着问月。

    陆家千金陆飞燕。

    她不敢现身,她害怕,也有些恐惧,更多的则是不甘。

    若是可以,她愿意父亲继续囚禁他。

    只是,陆远方曾许诺会放问月离开。

    陆绩尊重陆远方的选择。

    所以不再囚禁问月。

    陆绩要一统苏州。

    并没有精力去惹怒峨眉那座大山。

    二师姐冷花抱着长虹剑,静静站在酒楼上,看着从陆府走出来的问月,一直看着。

    问月走在街道上,忽然抬头。

    她在酒楼上。

    他在老街上。

    四目相对。

    彼此微微一笑。

    转角的人,心在流血,泪流满面,然后无力靠在墙上,缓缓坐下,抱着双膝,无声哭泣。

    ……

    已成废墟的清水寺,生长起了野草。

    有一道人影从两岸青山上坠落。

    “砰”

    一声巨响。

    逐流断开。

    当初,站在两岸青山上的天元被陆家老祖宗盯上。

    便是一头坠入逐流之中,靠着三颗舍利子才逃脱陆家老祖宗陆长天的感知。

    如今,陆家老祖宗陆长天已死。

    流水和尚大仇已消。

    天元本应离去。

    可那些坠入逐渐之中的和尚却被河神囚禁灵魂。

    永生永世折磨。

    流水和尚曾答应老僧智空不会为难逐流河神。

    可那些被老僧智空害死的和尚们已无颜面留在人世间,故此选择跳崖,坠入逐流,愿意以生命为做过的错事救赎。

    可这些无辜的和尚的灵魂,却被逐流河神囚禁。

    被天元发现。

    顿时大怒。

    所以天元再次坠入逐流之中。

    截断逐流。

    逼迫逐流河神流萤现身。

    一声娇喝响起:“大胆狂徒,胆敢截断逐流。”

    天元目光冷冽。

    祭出三颗舍利子。

    困住逐流河神。

    天元升起一火。

    此火佛怒红莲。

    是流水和尚倾尽生命燃烧的一朵火焰。

    天元以业火干枯逐流。

    逐流河神惨叫。

    天元无动于衷,冷漠至极。

    他如同在煮菜。

    可是这道菜,食之无味。

    不如蒸发干净。

    佛怒红莲继续燃烧。

    片刻之后,三颗舍利子内没了声音。

    在佛怒红莲的焚烧下,一切灰飞烟灭。

    天元收走舍利子。

    走出逐流。

    失去河神的河神宫瞬间破碎。

    那些被逐流河神囚禁的灵魂得到释放。

    随着流水,消散人世间。

    天元走出苏州。

    他已听闻。

    不老林的消息。

    李平安有难。

    他要赶过去。

    帮助他的兄弟。

    ……

    江南,有个人挎着他的“木剑”。

    嘴里叼着一根细草。

    迎着斜阳。

    往北而去。

    ……

    临淄稷下学宫。

    饱受折磨的王文雅终于得见天日。

    逃离学宫。

    直上北地。

    在她身后,那叫吴悠的女子不紧不慢的跟着。

    ……

    就在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北地的时候。

    有个人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苏州。

    他衣裳破烂。

    头发缭乱。

    胡须已满。

    一条红色的小蛇盘踞在他脖子上。

    与他一起,生活。

    看见目的地,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只是他心中的仇恨依旧。

    正好,他路过姑苏。

    瞧见了一场旷世大战。

    在这场战斗中,他是看客。

    只能远远观望。

    那场战斗的没有胜利。

    陆绩与大自在天都有所保留。

    没有拼命。

    点到为止。

    剑仙陆绩在离开的时候,恰巧望见了毫不起眼的张玉石。

    剑仙陆绩的视线落在张玉石的脖子上。

    那条小小的赤练蛇。

    却是勾起剑仙陆绩的回忆。

    当年,他也有一条赤练蛇。

    只是那条赤练蛇死了。

    剑仙陆绩随手掠走张玉石。

    直奔北方。

    对于昆仑人之血,他非常在意。

    不止是他。

    这座剑的江湖上的所有人都很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