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
字体: 16 + -

329 赶尽杀绝

    329 赶尽杀绝

    超过五百枚,总重达一吨的芥子气航弹被丢进沈阳城。虽然傍晚时分,南风徐徐,但是弥漫起来的芥子气在城市中扩散蔓延,并未因风势而消散淡薄。无数的日本士兵皮肤开始红肿,起泡并加速溃烂,眼睛睁不开,而气管更是如同被火灼烧一般,痛不欲生。

    即使是那些远离毒气弹弹着点,毒气稀薄的地区,无数的日本士兵,日本侨民乃至沈阳城内的中国民众也感到全身不适,渐有疲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由于沈阳城内军事化管理痕迹较重,民居较为集中,而且又处于战争状况,士兵更是汇聚一处。国防军使用俯冲轰炸机,为的就是可以较为精确地投弹。虽然民众伤亡不可避免,但是总不会把芥子气航弹丢到居民区吧。

    即使如此。随着毒气的蔓延,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中毒的症状。而处于毒气中心的日本士兵,那更是惨不忍睹了,仅仅只是片刻钟之后,已经有人在毒气弹的攻势下死亡。这种死亡不是单个现象,而是随着毒气开始大规模发作,成片成片的死亡。即使那些依然挣扎在死亡边缘线上的士兵,也完全丧失了战斗能力。

    看着沈阳阵地弥漫起来的黄色烟雾,听着他惊心动魄的悚叫,即使连远处的国防军战士们也不寒而栗。日本人终于自食恶果,尝到了毒气弹的威力。这不是武器,这简直就是恶魔,比之死亡,还要令人恐惧。

    整个战场陷入沉寂,除了那逆风而来的哀号惨叫声,整个世界安静的可怕。就连新民地区的日军似乎也停止了交战,大多数士兵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在众多日本军官的望远镜中,他们却彻底明白,明白的不仅是沈阳日军的命运,更似乎是明白了这几十万东北日军的命运,明白了大日本帝国的命运。

    天不佑我,天皇奈何!

    仅凭这几百枚毒气弹,就想要肃清沈阳十万日本守军,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些毒气弹的攻击,却让日本守军顽强的士气瞬间瓦解崩溃。城外的国防军还能因为毒气弹炮击而退避三舍,加上风向的作用。影响确实有限的。但对于困守沈阳城的日军来说,那就是多也无处躲藏的死亡云雾。

    然而,这一切却不是以哀号和呻吟为结尾,在一夜之后,当次日黎明的曙光遍洒大地,整个沈阳城却并未因这朝气蓬勃的清晨而重现生机。经过一夜的折磨,许多日本士兵都在惨烈的嘶嚎中死去。更有那不堪痛苦的日兵直接就从城墙上跳下来,直接摔的脑浆迸裂。一晚上此类的声音几乎不绝于耳,可是城外国防军阵营的士兵们却脸色沉默,一点动静也没有。更有那不堪城中毒气之害,溜出沈阳城想要向国防军投降,但是在负责警戒的国防军神枪手的枪口下,他们还没有靠近,就被一枪枪毙命。

    一道最高命令从司令部层层下达,师部,团部,营部,连长,排长,班长,再传达给每一位士兵。命令非常简单。昨晚的那次轰炸被列为最高机密,任何人向外界泄露半句,当以泄密罪,危害国家安全罪论处。

    大多数士兵们没啥反应,有些士兵甚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不过班长,排长对他们的命令也很简单。那就是昨晚到现在你看见的,听见的一切,都把他忘记。不管任何人询问起这件事情,你们只有三个字回答,不知道。

    不知道,这倒是简单,反正对于许多士兵来说,他们还真是不知道。

    不过对于许多中下层的军官来说,此事对他们的震动显然是无比巨大的,尤其是那些从铁血军校,秉承华飞种种理念的青年,更是越级电话给司令部,直接就质问着到底是谁的命令,是总指挥部的命令还是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如果这是司令部的命令,虽然限于保密原则,但是他们都要保留向总指挥部申诉的权利。

    如果仅仅是向军队释放毒气弹也就算了,但是如今空军竟然是向沈阳城内释放芥子气航弹,要知道城内可是有着数十万的城民百姓,其中大多数可都是中国人啊。是谁下达这个命令,是谁给司令部下达的这个命令!这不仅与这些军官们一直以来的各种教育相背离,更是他们的道德准则所无法接受的。

    不过蔡锷却显得非常冷静,即使他的内心如何波澜起伏,他的行为却充分凸显了一位将帅所必须具备的沉稳与冷静。他只是用自己的名义再次下发一封命令。各军当以夺取沈阳之战的胜利为第一要务,一切争论待战后再谈。

    通过这份命令,蔡锷几乎就说明了这个命令是谁下达的,也撇清了这与总指部的关系。下面的那些青年军官虽然依旧义愤难平,但在得知这不是出于华飞的命令,心情毕竟好受些。严格的纪录和职业素养让他们虽然感到不满,但却并不会让个人情绪影响到军队,更不会出现贻误军令的情况。

    8日晨,沈阳城的守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决心。在与国内通电后,沈阳守军及其在新民的军队都已决定了投降的打算。日本政府更是急电在华的领事,立即与南京政府联系,洽谈停战和解事宜。不论如何,先停战,沈阳及东北日军无条件投降,只求这些日军俘虏可以安然被遣送回国。

    日本政府及其军队的高层都突然明白,国防军竟然对沈阳使用了芥子气,那里可是有数十万他们本国的城民,而他们依然不管不顾,可见他们的决战决心,可见他们对于收复东北的决心。他们可以抛弃数十万百姓。也就可以牺牲几十万的士兵,直到打败日军,直至把东北日军完全消灭。

    假如中国损失一百万军队,或许是件沉重的打击。但中国有着四万万民众。他们不仅有着数量不低于一百万的预备役,更有无数随时可以被征召进入军队的热血青年。但是日本呢,日本才不过六千万人口,在人口基数上,日本就比中国低七倍之多。中国可以有第二个一百万,日本能有几个三十万?

    沈阳的城头已经挂起了白旗,看这情形,日军已经开始准备派出使者了。他们不得不最终投降,如果他们不投降的话,国防军还可以继续丢芥子气。整个沈阳城数十万百姓固然无可幸免。但是十万日军精锐,恐怕再也看不见富士山下的樱花了。

    其他二方面军的张孝准,李烈钧等司令官也纷纷给蔡锷电话,询问他们这边的主攻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竟然停战一晚上?而且他们究竟对沈阳城做了什么?为什么连新民的日军也停止了反击进攻?

    张孝准与李烈钧他们虽然已经猜到了答案,但是蔡锷竟然不接他们的电话,直把二位将军气的直骂娘。但是总指部的命令是让他们配合蔡锷的作战,也就是蔡锷攻城,他们就必须从侧面辅助牵制住新民的日军。蔡锷如果暂歇,他们也不急着主动出击与日军死磕。

    “司令,日本方面看来是准备停战了!”副官在后面提醒道。

    蔡锷当然看出来日本已经丧失了抵抗的意志,不过他还在思考着什么,不仅连副官的话没有听进去,就是刚才李烈钧他们的电话,他也没有接。

    “俞参谋,你说此时日本的领事会不会已经在南京活动开了?”蔡锷突然问道。

    俞成平点了点头,“中日两国虽然处于交战状态,但由于是我们采取闪击战的策略,所以开战的前几天还未与日本中断外交关系。日本先与我中断外交关系,驱逐我在日公使,于是我们才中断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不过这些日本的外交官并未离开中国,而是大都停留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内。”

    “这几天各国对华施压,更是在东京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虽然我们以实际的行动回应了各国的联合声明,但是在外交上,南京已经允许日本的领事暂时进入南京。所以不出意外,日本方面在南京的领事人员已经递交了投降书。”

    “而目前总统还不在南京,等到总统收到投降书后,必然会首先电令我们暂时停战待命。随后需要研究相关细则,得有几天,我们才会正式对日本军队受降吧!”

    俞成平毕竟久为参谋,对这些情况非常熟悉。不过显然,蔡锷关心的并不是这个。

    “那你们说,日本政府一定知道我们使用了芥子气。如果你们是日本政府,你们会怎么做?”

    “大肆宣扬!”徐树铮开口了,“很简单,由于我们是对沈阳城使用了毒气弹,日本一定会不惜代价。大力宣扬我们对平民,对自己的国民使用芥子气,丑化我们的形象,并让国民改变对我们的期望,损坏大总统的威望,影响这次全国大选。”

    “他们还会以此大做文章,在道义上争取各国的声援,对我们施加压力。虽然我们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在谈判,对我们却并不占据多少有利的条件!”

    “我反对使用芥子气,并不是因为反对伤亡。我明白这是战争,而战争,不能没有残酷!我的担心,却正是这些。小的来说,是我们国防军的形象和在国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大的方面,更会直接影响大总统的复兴党在这次选举中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政局,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国际形象。”

    “短时间内,我们可以掩盖,甚至把罪恶推到日本人的头上。但是时间一长,尤其是这些日本俘虏回到日本,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有什么证据。恐怕等待我们的,将是一系列长久不断的麻烦!”

    徐树铮的话当然非常有道理,虽然各国一直都未就化学武器禁用达成任何协议,但这次的关键不是化学武器,而是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而是还是本国国民。国际上的反对也许都可以忽略但是这个事情一旦扩大影响,那么会在国内引起多么大的反应?又会对国民造成何种冲击?

    蔡锷明白,国防军自开始到现在的数次战争虽然耗费了大量的经济,但无不是为了国家,为了保护民众的利益而战。所以战争虽然带来了苦和伤亡,但是因为胜利带来的信心和荣耀,令民众一直对于国防军的战争都是秉持支持的态度。哪怕是在国防军军费吃紧的时候,发行的大量战争债券,民众也是争相购买。

    如果此事被曝光,蔡锷简直不敢想象国防军会在民众中的形象产生怎样的滑坡,对于国防军的损害,那可真让蔡锷百死莫赎。

    蔡锷不是没有想到这点,只是他心中的决心还难以定夺。听完徐树铮的话,蔡锷的眼睛一亮,猛地站起来,精神突然振奋的让副官都吓了一跳,“传我命令,五分钟后,全面发动进攻,不接受任何投降,不全歼日军,攻击绝不停止一秒!”

    什么?这已经是副官第二次完全傻了。这名从铁血军校毕业不久的副官发现一个痛苦的答案,那就是在这素有威名的蔡锷将军的身边做副官,还真的是件痛苦的事。于是副官下意识地看向参谋长,却见俞成平也在看着蔡锷。只不过俞成平的眼中不是疑惑,而是担心。

    “日军投降的使者还未派出,总指挥部的电报还未发来,至于那什么白旗,我的视线一贯较差。”蔡锷是在对着俞成平说话,又似在告诉司令部内的其他人。

    俞成平一咬牙,大声对副官道,“向张司令,李司令发电,全面决战总攻五分钟后进行!告诉各军,不接受投降,务必全歼包围圈内的所有日军。”

    副官似乎有些缓过神,条件反射般地记下命令,迅速奔出去。整个司令部内的呼吸似乎都停止了,蔡锷却大大地吁了口气,伸了伸懒腰道,“此战结束,我得好好去睡一觉了。醒来后,还要考虑如何向总司令递交我的报告,不管有任何紧急命令,都不要通知我,参谋长处理就好!”

    蔡锷就这样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走了出去,这总决战还有五分钟才开打,身为司令的他,却跑去睡觉?

    蔡锷刚走,徐树铮也站起来哈哈大笑,“如果我所猜不错,半分钟后,老李和老张的电话就要同时打来了。哎,这事情乱的,我也要去好好考虑,如何统一各军口径,如果应对那些在野党们的质询和责问了。想必总统此时一定也在烦恼非常吧。”

    徐树铮猜的不错,他前脚刚走没一会,李烈钧和张孝准的电话几乎同时打到司令部。但是等待他们的回答却是。蔡司令在下达命令后就去睡觉了,副司令去写报告了,参谋长刚刚离开,去前线指挥作战去了。

    而在三河总指挥部的华飞也是大吃一惊,关于沈阳前线曾遭日军毒气弹袭击的报告,华飞刚刚收到,日本方面的投降谈判和抗议中国对沈阳城日本侨民与本国平民使用芥子气的二份电文就随后送来。

    他还没有看完,英国,法国两国的公使已经在南京等着他了,关于就中国国防军在沈阳对平民使用芥子气一事,进行相关求证,并希望得到有没有本国侨民在此役中伤亡的报告。

    “这是怎么回事?”华飞把电报往会议桌上一拍,怒道,“给我向蔡锷发电,问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发给蔡锷的电报刚刚送出去,蒋方震拿着一份电报走了过来递给华飞道,“德州方面的电报,署有蔡锷,徐树铮,俞成平名字的命令,从德州弹药兵工厂调走一千枚芥子气……航弹!空一师的调查,蔡锷使用了二百多架钝弹头轰炸机,对沈阳执行了一次轰炸,也是最近的一次,使用的航弹就是从德州掉过去的芥子气……另外还有约五百枚航弹,临时储存在空一师的弹药库!”

    华飞大惊,刚开始收到关于国防军对沈阳城实施毒气轰炸的消息,华飞还不太相信。因为毕竟这消息最早是从日本政府传出来的,日本东北一战失利,对我军发射毒气炮弹,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反咬一口,混淆视听,以求得到国际上的道义支援。但是从蒋方震的最新调查电报来看,难不成蔡锷他们真的对沈阳城使用了毒气弹?为什么不向总指挥部报告,为什么没有总指挥部的批准,他们就敢使用如此武器!

    还不待华飞的愤怒飙升到高峰,又一份电报来了,是东北前线的电报,一分钟后,东北各军将对沈阳及新民的日军展开最后的决战攻势,全歼日军,不接受任何的俘虏。这份命令是蔡锷直接签署下达,无论是李烈钧还是张孝准都不知道该配合还是拒绝执行,因为根据他们观察,沈阳方面的日军似乎挂起了白旗,所以他们在等待总指挥部的命令。

    “真是岂有此理!”华飞大怒,急怒冲心的他甚至没有时间去思考这里面的古怪,而是吼喝道,“给我迅速命令东北各军,停止决战攻势,原地待命。从现在开始,没有总指挥部我的亲笔命令,不准做任何攻击动作。另外命令蔡锷,让他迅速回三河,东路军暂时交由俞成平参谋长指挥!”

    副官待要出去宣布命令,却听李越和王缄几乎同时站起大喊,“慢着!”

    华飞眼中似在喷火,不过听见他最信任的两位智囊同时开口,看着为难的副官,他还是招了招手,“暂时不发,所有非参谋人员全部出去,等待随后的命令。”

    华飞的理智虽然一度失控,但他毕竟已经不是当初的青涩少年。二世为人,加过这些年的大风大浪,走到今天的位置,华飞心中的沉稳,自然已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他刚才极端失控的最大根源倒不完全是因为国防军使用了芥子气,如果华飞心中有此仁慈,那么他就不会研制这种化学武器了。

    华飞失控的最大原因还是蔡锷等人竟然不向他请令,就对沈阳使用了芥子气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如同什么,如同后世的一名大将,未经最高总统的命令,就擅自向敌国使用核武器。更加糟糕的是,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使用在自己的国土,自己的城市,城市中还有本国的国民!

    “总司令!”李越最先说话,论起资历,他倒比王缄高上不止一个层次,而且在国防军中,也算是一等元勋功臣了。军衔已经是中将了,这对从未直接领兵作战的参谋来说,已经是罕见的军衔了!

    “这是战争!”李越的眼色非常的平静,“在我看来,蔡将军并非有意不向总指报告,而是即使他们报告,恐怕司令也不会下决心使用芥子气。如果那时候蔡将军再执意使用,那就是抗令不遵,乃军法不能容情了!”

    “司令可否告诉我,我们与日本人僵持这些年的目的是什么?司令可否告诉我,如何看待日本人突然的妥协和投降?”

    面对李越的提问,华飞不说话了,而且神色也变得越来越冷静,开始思考这里面的来龙去脉。

    华飞不说话,但是王缄却开口了,“蔡将军用心良苦,实在是难为他了。此时司令万不可命令全面停止进攻,否则,我等谋划对日多年的多日战略,必将功亏一篑!”

    华飞听出王缄的意思,忍不住道,“发动东北决战前,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全歼日军。”

    “可是司令,那时候我们是不确定,不知道我们可不可以,不知道我们会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那么现在,一个天赐良机,不,准确说,应该是蔡将军他们创造出来的良机,可以全歼日军,司令此时心中,作何感想?”王缄借口回答道。

    华飞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可笑了。当初决战的计划的确没有全歼日军的打算,毕竟几十万日军精锐可不是稻草扎的。但是如果可以达到这个最大的目的,那么显然是华飞做梦也在想的结果。这个结果,已经远远不是胜利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司令!”李越与王缄一唱一和,配合的非常默契,“这真的是天赐良机啊!想必此时的日军遭受沉重打击,心理已经完全崩溃。此时发动最后攻势,定然会全歼日军,尽收完功!”

    “而如果我们答应日本人的投降,这些俘虏最终都会回到国内。他们不仅是日军日后的主力,而且还是对我们身怀无比仇恨的军人,甚至可能影响到日本未来的国家战略。要知道,日本军人干政的现象,简直是太普遍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日本兵回到国内,谁知道他们手头掌握了多少我们对沈阳轰炸芥子气的证据。一经他们大肆宣扬,我们将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在国际上的形象将完全受损。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传到国内,司令将会如何处置?难道在全国实行报禁?那么,我们这些年所走的道理,我们国家的追求民主之路,岂不又倒退到袁世凯时代?甚至这也不是重要的,一旦民众对我国防军绝望,对您大总统失望,整个国家恐怕又会陷入混乱纷争。无数中低层军官更会离心离德,我们军队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顷刻间土崩瓦解。”

    李越越说越激动,就差吐沫横飞。在场的无论是蒋百里,张治忠,白凯军,曹原这些参谋主力,还是其他一些年轻的参谋新锐,都在沉思李越的话。不过相对于那些年轻的参谋们,张治忠和白凯军他们显然平静许多,甚至在白凯军的眼中,还能发现掩饰不住的赞赏兴奋光芒。

    “而如果我们可以全歼这些日军,一个俘虏都不留下。那么所谓的真相,最终将会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以司令不仅不能制止前线的最后攻势,还应该保持沉默!”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这么做,最终还是要……”华飞努努嘴,却没有说出下面的话。冷静下来的他也明白,李越和王缄的分析是对的。可是靠在灭口,就真能掩盖真相吗?那可是一座城市啊!但不这么做,如何才能化解这次公关形象危机?坦诚?谢罪?把蔡锷砍头以慰那些无辜的百姓?

    但在这些年国防军的征程中,又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死在战乱之中。究竟起来,他华飞又该承担多大的责任?华飞不知道,他只能尽着良心,为那些活着的百姓谋福祉,让他们可以更加幸福的生活。他收容孤儿,当政府全面运作起来后,各地的孤儿院资金主要就是华飞的私人捐款。

    不仅当初的那批孤儿喊华飞为圣父,以表示他们对华飞收养教育之恩的感激。后来的这些孤儿院里长大的孤儿们,也纷纷约定俗成,喊华飞为圣父。在他们的心目中,华飞已经不仅仅是总统,而是成为了信仰,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高的信仰。但是华飞却不能告诉他们,很多的家庭,很多的孤儿,恰恰是因为他的战争而产生的。

    然而,这却又不是华飞的战争,这是这个国家的战争,这是整个民族的战争。

    华飞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这些,此刻他的脑海里浮现的已经不是军队的掌控权,已经不是那些后续的影响,甚至不是政府即将面对的危机,却是沈阳城那些无辜百姓在毒气战挣扎,呻吟的面孔。

    “司令!”王缄终于开始放缓语速,“天下的确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却可以阻挡大风,甚至是改变风向的高墙!日本虽然派出代表,但是我们并没有见到他们,也没有答应他们的投降!”

    “东北军发动总攻,也不是我们总指挥部的命令,而是按照之前制定的战略计划书严格执行!不是我们不愿意接受日军投降,而是日本人突然发动突围,并且作战太顽强,攻击太凶猛,不然战争为何一直打到沈阳城下?”

    “而由于南京的失误,日本使者的投降意向并没有及时传达到总统这边,以至于东北的决战终究没有避免,错失了和平解决东北的可能!”

    整个作战总指挥部内一片沉默,似乎大家都在思考。还是一名年轻的参谋最先忍不住,开口道,“那毒气……芥子气的问题如何解决!”

    这回,倒是张治忠开口了,只听这位老成的参谋叹了口气道,“那些都是日本人的毒气弹,并给我军民造成极大的伤亡。”

    “可是,那些芥子气……是在城内!”

    “为何不能在城内?毒气是蔓延的,而且如今是夏天,南风是常识!不过在城内,是绝对不会发现有国防军芥子气航弹的证据!”

    张治忠如此一说,即使是傻子,也明白怎么回事了。把一切对国防军不利的证据全部掩盖,颠倒黑白,反咬一口,或者说好听点,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率先在国内的报纸媒体上发起对日军的谴责。即使后面会传出‘真相’,但在先入为主的惯性下,你认为国民是相信自己的军队和政府还是相信日本人等洋人没有确凿证据的‘真相调查’?

    “最重要的是!”李越补充道,“在这件事情中,总统你始终是置身事外,完全不知的!而事实上,你在今天之前,的确是被蒙在鼓里。我想,这就是蔡将军的良苦用心啊!”

    置身事外?华飞苦涩地笑笑,他明白李越的安排。假如事情走到最坏的一步,出现对国防军完全不利的证据。那么总司令部将会展开‘事实调查’,而调查的最早结果,就是蔡锷在向总司令部隐瞒的前提下,秘密使用了少量的芥子气。蔡锷擅自使用此种武器,不遵军令,将会被递交军事法庭审判。也就是说,万一情况走到失控的局面,蔡锷就会是个弃子。而从蔡锷的行为来看,他也是主动在扮演着弃子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