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者
字体: 16 + -

第十部 三足鼎立 第三十二章 定计

    第三十二章 定计

    郭嘉疲惫的走进了自己的营帐,随手将身上的披风取下,弃之一旁,对于着微弱的灯光沉思了起来。

    身为臣子,为主尽忠,正是人臣之本。

    孙灿因为今日的失利而寝食不安,其自然也是如此,对烛沉思道:“曹『操』乃主公第一劲敌,对付此人一定要谨慎从事,不然一被对方抓住机会,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一味死守也不是对策,天下各路能人义士都在关注此地动向,若不扭转战局,势必会另主公声望大跌……”

    “奉孝……”帐帘被一人掀起,诸葛亮大步走了进来。

    诸葛亮为人温文而雅,喜欢结交有志之士,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军中上下的人除了贾诩外,都打成了一片,尤其是跟郭嘉、荀彧更是相逢恨晚,短短时间就相交莫逆,相互来往并不需要通报等琐事,往常诸葛亮都会止步通报以事礼貌,但今日他好象有什么急事,直接就走进了郭嘉帐内。

    帐帘一开,顿时涌进一阵弱风。 风力很小,只是将帐内的烛火吹的左右摇摆。

    突然间,郭嘉脑中闪过一丝灵感,他呆呆的看着用途一直观看的烛火,回想着那时的感觉,神『色』异常专注,就连诸葛亮唤他也未曾听见。

    他轻轻的对着烛火吹了吹,只见那火苗顺着他吹的方向飘动,摇晃不止,一停口,只见那火苗猛的一回,竟然向他这边拥来,然后在归于平静。

    “我想到了……”郭嘉突然面『色』一喜脸上出现了自信满满的神『色』,他急忙披上披风,打算前往孙灿帅帐。

    刚走两步,却见诸葛亮站于帐内。

    “咦!孔明。 你怎么来了?”郭嘉完全没有意识到诸葛亮的到来。

    诸葛亮正想开口,郭嘉就急忙说道:“先别说,无论所有什么事等会在谈,正好我刚刚想到了一计,应该可行。 一起去主公那,为我参研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

    还没等诸葛亮反应过来,郭嘉就来着诸葛亮疾步向外走去。

    “主公。 属下有要事求见!”郭嘉来到帐外对内通报。

    孙灿也在思索破敌方法,并未休息,听郭嘉前来立刻请他入内。

    郭嘉直入正体,“主公,属下有一险计可破曹『操』。 ”

    孙灿听后精神大震,他拉郭嘉、诸葛亮坐下,一起围在地图旁,“说。 只要能破敌,管他险是不险。 ”

    郭嘉制着地图上曹军的位子,道:“曹『操』现在在这里扎营,距离我军大约有三十里的路程,骑兵奔袭片刻就到。 明日。

    主公可让人领一骑军奇袭曹营,待吸引对方注意后,在调遣一支部队迂回至曹营后方,袭击他们后方重地。 ”

    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地“声东击西”的计策。 并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

    因此,孙灿只是皱了皱眉头,并未开口,在等候郭嘉的画龙点睛之笔。

    不过等了许久,都未见郭嘉继续说下去,愕然道:“完了?”

    “完了!”郭嘉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这玩笑一点也不好笑!”孙灿瞪着郭嘉眼中出『色』了一丝恼怒。

    “这不是玩笑!”郭嘉正『色』道:“这‘声东击西’并不高明,但有一点可以利用。 兵者诡道也,致人而致于人。 避实击虚,以正和以奇胜。

    我军若奇袭曹营,曹『操』定会看出这‘声东击西’之策,并派遣一支军严守后方。 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小战机,所谓‘击西’就是用奇,既然用奇,兵不会太多。

    同样,曹『操』也不可能派大军前去支援。 但如果我们出人意料的在曹『操』的后方投入重兵。 重中之重。 绝对可以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至少,歼灭对方地援军不成问题。 ”

    “放弃营寨。

    全力攻打,这可不是一般的险啊!如果对方派遣一支军队,迂回来我军营寨,那么我军三十万大军的粮草岂不付之一炬?”孙灿到吸了口凉气,如果对方真的如此,那么自己这场战必输无疑。

    “我到是觉得值得一试”诸葛亮在听完郭嘉的方案后,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共有三点:

    一、曹『操』不敢跟我军打硬战,毕竟他的实力还不成熟,这二十多万大军几乎是他的命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地战役,曹『操』是不会打的,因为,他消耗不起。

    二、曹『操』『性』格多疑,就算明知这个破绽,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未必敢出这个兵。 因为,这个破绽实在太大太大,很可能是己方故意留下的一个破绽。

    三、虚虚实实,实实虚虚。 我们动静越大,曹『操』就越『迷』茫,不能在短时间猜透我们的意思,当他省悟,为时以完。

    “好!就这么决定!”见诸葛亮也赞同,有着赌徒心态地孙灿又怎么可能反对?

    “主公,属下也有一法,可以帮主公扩大战果。 ”诸葛亮指着地图上的虎牢关道:“这里是连接司州与豫州的隘口。 此关一日在曹『操』手上,我军的都城许昌就多一份危险。

    如果能将此关拿下,那么我军以后在对抗曹刘联军时,就少一份危险。 ”

    孙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此刻唯一令自己忌惮的就是曹刘联军,他们一但同仇敌忾将大军集合与司州,那么自己将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尤其是虎牢关的存在,它离自己的都城太近,却又掌握在敌人的手上,对方可以时刻的偷袭许昌,这怎么能让他安心。

    可是,如果虎牢关在他的手上,那么曹刘联军地危险将大大的减少。

    孙灿的军队掌握着黄河流域,在水上无人是孙灿水军的敌手,黄河有周瑜在非常的安全,因而曹刘联军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司州。

    司州既可攻打荆襄要塞,又能威胁许昌,是他的心腹之患。 不过,只要能拿下虎牢关,那么虎牢关就将是抵御曹刘联军的最好屏障。

    但是曹『操』也意识到了这点,让最善于防守地曹仁镇守此地,非常地牢固。

    不久前,他曾让赵云领军攻打过此地,但以赵云之能,费劲心力也无法撼动虎牢分毫,他也只好让赵云停止攻打,退守待命。

    孙灿道:“说说你的方法。 ”

    诸葛亮笑道:“属下认为虎牢之坚,当以一方强攻,非高于守军十五倍地军力不可,但若能内部攻取,取虎牢易如反掌尔。 ”

    “首先,主公可让让许晃将军领大军和赵云将军汇合,作出一副强攻虎牢关的意图。 刘备乃曹『操』盟友,麾下亦有能人义士,虎牢关的重要,他定然清楚。

    因此,如果我所料不差,刘备一定不会做事不理,时时『骚』扰我军防线,到时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让周大都督实行黄河封锁,在黄河流域拉出一道封锁线,阻止刘备的行动。 ”

    “可这和虎牢关有什么关系?”孙灿皱起了眉头,诸葛亮和郭嘉正是两个极端,一个是以奇险而称,一个是步步为赢。

    郭嘉的计策在获取最大利益的同时,有一定的危险,正是奇计险中求,而诸葛亮的计谋却是犹如下棋,将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手中,一步一步的来,让人不到最后无法看清他的意图。

    “当然有关系!”诸葛亮平静的微笑道:“周都督在封锁黄河的时候,可以让刘备无法探得我军的动向,而巡查的水军亦可秘密的由黄河绕过虎牢。

    只要人数不多,就不会被发现,一次一百,十次就一千。 一天运两次,十日后,便有两千军队。 虎牢依山而见,周围皆是崇山峻岭,隐藏个两千人完全不是问题。 ”

    “只有可两千人?两千人就算计策成功,双面夹击,也无法攻下虎牢。 ”对于虎牢关的坚固,孙灿在当年在诸侯会盟时可是见识过的。

    “规律!凡是都有一个规律。 ”诸葛亮不否认孙灿的话,继续说道:“尤其是在军队,更是要有铁一般的军队。 无论是什么情况,这规律不可更改。

    所谓三军未到,粮草先行。 粮草的重要,主公应该清楚。 其运送的时间,一定有个铁打的规律,只要『摸』清楚这个规律,事先将粮草截下,然后在冒充他们混入虎牢关。

    只要进入关城内部,取虎牢关易如反掌。 ”

    “可是曹仁为人心细,要蒙他决非易事。 ”郭嘉笑着问道,他清楚诸葛亮的为人,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果然,诸葛亮说道,“这不是问题,根据我多年来的探访,发觉曹军的运粮规律的十五日一送。

    只要我们在运粮队到达虎牢关的前一天对虎牢关轮流发动猛攻,不计较伤亡的猛攻。 以赵云将军、许晃将军的才干,一定可以『逼』得曹仁一刻也不能安心,分心。

    次日,粮草送到,曹仁早已身心疲惫,他哪还有精力一边抵御赵云、许晃那不计伤亡的猛攻,一边还去关心运粮队是否正常?”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的非常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