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者
字体: 16 + -

第十部 三足鼎立 第十九章 锋指西川

    第十九章 锋指西川

    听了诸葛亮的提议,孙灿陷入了沉思中去,荀彧的攻取司州和诸葛亮的谋取西川都有异曲同工的妙用。

    荀彧眼光独到,善于战略远见,他早就看出司州将来必然是曹刘联军的战略要地,因此,他觉得先夺取司州,以此来减少曹刘联军的危害,并壮大自己的实力,才是当前必须之事。

    而诸葛亮一点也不逊『色』于荀彧,战略方针,战术布局也是他的强项。 他觉得曹『操』的能力以及实力过于强大,必须压制他的发展。

    他知道一但曹『操』夺取了西川,那么曹『操』就等于占据了大汉西方的半壁江山,不但拥有富饶的关中;堪称天府的汉中、成都;以及出产军事战马的凉州,最最重要的是如果让曹『操』得到了西蜀要地,将来孙灿军在和曹『操』交锋的时候所面对的困难兴许会是现在的十倍、甚至百倍。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的确有这么一会事情。

    皆因,关中地形奇特,之所以被称为关中,是因为关中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而它正好位于居四关之内,故称为关中。

    潼关为四关之首,本名函谷关,东汉后才改名为潼关。

    为战国时秦人所建,北临黄河,甫靠大山,东西百余里,开路于断裂的山石缝中,所谓“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正是对潼关之险最好的形容。

    一夫当关,万夫莫过,莫过于此。 战国时期,六国屡屡合纵西向攻秦,兵力有时高达百万,但亦只落得屡屡饮恨于函谷关,落得尸骨遍野的凄惨下场。 潼关之险。

    潼关之坚,由此可见。

    武关也是历史悠久的雄关要塞,远在春秋时即已建置,名“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

    春秋秦国为防备他国来攻建置这个关口,一直到秦朝、前汉时期,武关一直都是京都长安南部雄关要塞。 关城建筑在狭谷间一块高地上,北依少习山。

    南临武关河,依山傍水,雄伟险绝。 虽不及潼关之险要,但雄伟一点也不逊『色』与潼关。

    萧关是西北边地著名关隘,它与长城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 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大散关也称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 这里山势险峻。 层峦叠嶂。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从这里经过,不过,这两个关隘与孙灿的领地无关。 可以忽略不说。

    进入关中总得来说由东至北只有两条路线:

    第一、从由司州通过潼关进入关中。 这条路线最简单,但面对地将的“一夫当关,万夫莫过”的潼关。 要下潼关,如若强攻。

    非二十倍于敌不可,守将昏庸还能取巧,但守将若是智勇将才,取之,必难如登天。

    第二、是从宛城过武关,再由蓝田达关中三秦之地,从此地过面对的困难如同潼关一样。

    曹『操』此时正是占据这易守难攻的天险宝地,如果再让曹『操』得到巴蜀。 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巴蜀山林连绵,以俊险而扬名天下,曹『操』若是得之,以其之才,必会根据地利建造有利合理的要塞,堵住入川的通道。

    那时候,曹『操』的领地将会如同一个铁桶一般,极难攻破。

    不只是如此。 这三条战线相隔非常地长。 孙灿如要入攻打曹『操』。 首先要面对一个极其难堪的局面。

    潼关、武关、巴蜀要塞都非重兵不能破之,然孙灿要想全力攻打潼关。 那么他就必然要事先防止曹『操』出武关攻打宛城以及出巴蜀要塞袭扰荆州内部,攻打其他两处亦是如此。

    如果,孙灿在同曹『操』、刘备联军对抗的时候,再这么来一下,后果将会更加的危险。

    这样孙灿在战略上将会完全陷入被动的局面,战略被动几乎就等于这战输了一半。

    从曹『操』手上攻取巴蜀异常困难,可从刘璋手上却并不算很难。

    倘若在孙灿在曹『操』之前事先取得西川,那么陷入被动的将不在是孙灿而是曹『操』。

    因为,关中虽然是天下最最富饶的地方,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完美称号,但经过董卓、李催、郭汜等人地祸『乱』,《史记》中留侯张良口中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已然不在。

    关中一地并不能及时供养曹『操』的那二十余万大军。 因此,未受过战『乱』的汉中对曹『操』的大军来说至关重要,不容有任何差池。

    孙灿一但得到西川,那么就可以随时威胁到曹『操』赖以生存地汉中。 汉中时时受到威胁,曹『操』本人又如何安心再外征战?

    如此一来,局势正好反了过来。

    孙灿看着地势复杂的司州以及山势险要的西川,认真的思考着这两个战略地利弊。 说实话,荀彧和诸葛亮所说的战略正是两个极端,都非常的正确在理。

    荀彧分析的很对,司州对于孙灿自己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司州将是自己的两个劲敌合力对付自己的地方,如果将司州攻下,收为领土,那么将来自己在对抗曹『操』、刘备的时候危害将会小很多很多。

    但诸葛亮地话也确有其事,如果自己不能在曹『操』夺取西川之前,占据西川,那么自己的后方就将会受到曹『操』任何时刻的袭扰,牵制,在战略上将会受到很大阻碍,同时也为自己将来对抗曹『操』的时候增加决定『性』的难度。

    “鱼与熊掌不能兼德!”过了许久,孙灿发出这么一句感慨,“要是有既可以得到西川又能占据司州的方法就好了。 ”

    不过,孙灿知道这并不太可能。

    因为,司州对于孙灿很重要,对于曹『操』、刘备来说更是重要。 因此,曹『操』才会放下西川达到战事,留在长安打算亲自对付他。

    曹『操』、刘备的联盟已经是定局,曹『操』的部分兵力在西川,以余下地兵力与孙灿地士兵实力相差太大,不可能抵挡的住孙灿地大军。

    因此,为了保证司州不落,一直处于防守中的刘备也一定会加入战事,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司州的压力。

    因而,攻打司州。 敌人不仅仅只是曹『操』军一个,而是曹刘两家的联军,因此不能有半点马虎。

    要取西川说起来简单,但也不容易,刘璋虽暗弱,但刘焉留下来的一些奇才也不是简单可以对付的了的,更何况还有那些天然屏障?

    孙灿的实力很强,但也没有强大到在对抗曹刘联军的同时还能去啃西川这块硬骨头。

    二者只能选择其一。

    “好了!”孙灿明白是轮到自己决定的时候了,“文若、孔明皆有道理,但从总体来看我个人认为先取西川会比较好,你们怎么看?”

    “臣等无意义!”众人都知道孙灿已经那定了主意,之所以婉言说出是为了顾全荀彧的颜面而已。

    荀彧正直无私并不在乎什么颜面,但孙灿这么做心底还是非常高兴的。

    刘华这时想起了历史上刘备夺取西川的经过,立刻出来说道:“夺取西川并不困难,关键在三个人身上,只要这三个人同意归顺,那么西川将是灿儿的囊中之物。 ”

    “谁!”孙灿闻言异常兴奋。

    “法正、张松、严颜” 刘华一字一顿的说着。

    孙灿听了,微微皱起了眉头,“严颜是西川老将名声显赫,张松乃西川名士两人都得刘璋重用,恐怕不会轻易降吧?还有法正是何人……有点印象,记不得了……”孙灿军的情报机构非常广泛,西川境内也有他们的眼线。

    孙灿自己曾经翻阅过,其中严颜、张松都是知名之士,而法正并没有得到重用,也未有什么事迹因此在情报上也只有寥寥几句,只在孙灿的脑中留了个片面印象。

    刘华正『色』道:“灿儿可别小看了法正,他的才华一点也会比在座的诸位差到哪去,只是不得重用而已。

    张松虽得重用,但他同汉初陈平一般知道良禽择木而栖息,刘璋时非明主,因此他早有令谋他路的打算。

    至于严颜,他比较麻烦非语言所能撼动,但绝非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物,并未愚忠刘璋。 他乃西川第一老将,张任、吴懿等西川名将都在他的麾下当过小兵,威望很高。

    同时他也是我军攻取西川的头号敌人,只要他一归降,以他的威望所到之处,敌人必会望风而降。

    ”在历史上,刘备之所以能如此快的攻取西川决大部分在于张飞劝降了严颜,使得入川的各处城池要塞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大模大样进了西川。

    因此,这里刘华说的非常自信,严颜如果真的如张任一般愚忠刘璋,那么也不会被张飞收服了,在怎么说张飞的人格魅力比起刘备来那是差的远了。

    “那好!”孙灿道:“来人,去请马良先生过来!”

    “慢!”刘华急忙制止,“不可,季常有劝说法正、张松之才,却无劝说他们的资格,此行非我亲自前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