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者
字体: 16 + -

第十部 三足鼎立 第七章 万事因果

    第七章 万事因果

    “恩……”当李梦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

    这几日她实在是太累了,相濡以沫数几载的相公,突然间身染重病,这打击对她来说不是一般的大,心里又是担心,又是焦虑,茶不思,饭不想。

    若非诸葛亮在一旁细心照料,她真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昨夜,她实在忍受不住瞌睡虫的困恼,躺在床沿沉沉睡去,朦胧间一股很温心的感觉在胸中回『荡』,不知不觉整整睡了好几个时辰。

    她缓缓的睁开眼,郝然发觉一个人正坐在自己的身旁,灼热的双眼正盯着自己不放,刚想惊叫,却发现那人竟 是自己苦苦思念的孩儿。

    只见他穿着内裳,手中撑着一把雨伞,含笑的望着自己,亲切的叫唤道:“娘亲,你醒拉!”

    李梦不可思议 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双手悟着嘴巴,不让自己叫唤出来,泪水排山倒海般的从眼眶滚落下来。

    孙灿的双眼也通红一片,他强笑道:“孩儿回来,娘亲应该高兴才是。 ”

    “是……是……是” 李梦一边擦拭着泪水,一边唠叨道:“是应该高兴,你看你娘……真是,年纪大了,轻重都不分了。 ”

    孙灿听了“嘿嘿”的傻笑。

    李梦问道: “灿儿,你什么时候来的?”

    孙灿答道:“昨夜,快凌晨到的。 ”

    李梦抱怨道:“山路那么滑,晚上怎么上来?你也是的,以后别那么急了,万一有个意外……”李梦一脸害怕,好象孙灿此刻已经 遇险似的。

    孙灿不想让她担心,当即点头保证,以后不在急噪。

    这时。 李梦发现了身上的外套,又是一阵抱怨。

    孙灿听在耳中,甜在中心。 在以前他总觉得母亲的唠叨很烦,很烦。 此刻,他却觉得这唠叨犹如悦耳动听的歌谣一般,让人心里舒畅。

    “哎呦!”孙灿低叫了一声,右手仿佛抽筋般地一阵发麻。

    今天的天气很好,太阳早早就升了起来。 从窗外『射』入房内。 孙灿本打算将窗户关上,使阳光无法『射』入,让母亲多睡一会儿。

    不料,大夫却说充足的阳光和空气有助于孙哲的病情,窗户决不能关。

    孙灿为了让母亲多睡一会儿,便撑起了雨伞替李梦遮出了阳光,整整两个时辰孙灿的右手都举着伞,原先还不觉得累。

    这回正准备收伞的时候,他才发觉右手已经开始麻木,抽筋了。

    “你这孩子……”李梦看了看天『色』,顿时明白了过来,含着幸福的泪水帮孙灿搓『揉』着发麻的手臂。

    时过三日。 孙哲地病依旧没有任何起『色』,众人都忧心不已。

    这时,山下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在孙哲得病的时候。

    徐庶就让人去许昌请华佗神医,由于华佗年事以高,只能乘坐马车,不能驭马飞奔,因此要慢上许多,于今日中午方能到达襄阳,同行的还有华佗的弟子乔莹。

    过了一天,孙灿终于盼到了华佗的到来。

    “神医。 你看我父亲这病……”孙灿看着华佗一直皱着眉头,心里不好的预感逐渐增加。

    华佗叹道:“孙哲大人的病情拖延不得,已经转化成了大伤寒,再不得到有效的医治,恐怕凶多极少……”

    “娘……娘……”华佗话音刚落,李梦就觉得一阵天昏地暗晕了过去。

    孙灿一把抱住李梦,将她抱入自己地卧房。 乔莹也跟着走了进来,她替李梦把了脉。 安慰道:“大人放心。 令堂只是身体虚弱,情绪不稳。

    导致晕倒,只须休息片刻,醒来后喝碗安神的『药』,睡一觉,不日就可复原。 ”

    “谢谢!”孙灿看着乔莹,道:“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姑娘答应。 ”

    善解人意的乔莹立刻就接话道:“大人放心,乔莹一定会好好照顾令堂,直至她复原如初。 ”

    孙灿深深的看了乔莹一眼,点了点头,向外走去。 他先吩咐许褚让人在周边空地上搭建屋社,然后便去询问孙哲的病情。

    华佗这时也一筹莫展,他最擅长地医术是刀伤、枪伤以及一些外伤,内伤他也懂得一些,但并非他的专长,寻常的病症他经过研究可以得出个大概,但这大伤寒却是不同,他从来也没有经手过,完全不晓得这大伤寒的特『性』。

    好比巧『妇』一般,没有米如何能够做出丰盛地食物?

    要想治好孙哲的伤寒,就必须先研究伤寒,但伤寒这病发作无定期,有人得此病可拖数月,但有的人却一日就亡。

    寻常百姓他可以无所顾及,尽力便是,但眼前此人却是大将军孙灿之父。

    如果问起现今大汉谁最有权势,说是皇帝的人是什么也不懂,天真无知的百姓;说曹『操』、刘备、袁绍、张鲁、刘璋、马腾的也是百姓,是被愚弄,或者坐井观天的百姓。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最有权势就属于领地最广、实力最强、名望最高地当朝大将军孙灿。

    他若是发怒,跺一跺脚,大汉江山都要为之抖上三抖。

    人皆惧死,华佗也不例外。

    孙灿见华佗有些不安,顿时觉得有些奇怪,但此刻他的心思早比以往强上百倍,略微一思索就想到了关键,认真的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再天,神医尽力医治便是。

    若能医好,孙灿感激不尽,并承诺神医日后若有请求,只要孙某能够作到一定全力襄助。 如果依旧无济于事,孙灿也不会怪罪,只要尽力就好。 ”

    华佗点了点头,说道:“大伙儿别都在这里,伤感虽不是疫病,但也有一定的传染『性』。 你们在这里碍事不说,若被感染只会再生事端。 ”

    孙灿依了华佗之言,全部走了出去。

    房屋外孙灿站在山坳边缘眺望着山脚,神『色』一片焦虑。

    诸葛亮轻步来到孙灿身后,说道:“大将军不必如此忧虑,师傅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

    到是大将军公务繁重,再次等候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因素?若因如此,被外人所趁,那师傅即便安好也不会开心的。

    其实,师傅身体早在大将军南下的时候就已经有些不适,只不过他不想让你担心,耽误你作战,一只让我们隐瞒。 就连到他神智有些不清的时候,还惦记着此事。

    直到大将军回归,师母才决定将师傅病重地消息告诉大将军你。 ”

    孙灿听后,摇头道:“父亲真是多虑了,就算我不在,我军也不会『乱』。

    我军上下一体,只要有亚父、文若、正忠、元叹、元直在,各地皆无须我来『操』心,在加上几名镇边大将,就算外敌入侵也会井然有续地应对。 ”

    他沉默了会儿,长叹道:“父亲虽然隐居,但我知道在的心里,光复大汉远重于他地生命。 每次通信,他除了让我善待百姓外,最多的就是解救献帝,重振大汉雄风。

    父亲一身为国,可是真不明白大汉王朝究竟给了他什么,值得他如此对待……”

    诸葛亮略微皱起了眉头,道:“大将军好象对大汉有些不满?”

    孙灿沉声道:“并非是对大汉不满,而是对现在的大汉王朝不满,若非王朝失德在先,大汉江山又岂会如此动『乱』?若不动『乱』,又哪来如此多的杀戮?”

    “我想,我明白大将军的意思!”诸葛亮也赞同孙灿的看法,说道:“万事有因就有果,帝王无道是因,『奸』臣当朝即为其果。 『奸』臣当朝成因,忠臣糟害也就成果。

    说来说去,一切根源都在大汉本身。 ”

    “没错!”孙灿赞许道:“简单的说,就是一条河水,无论你在怎么向河中倒污泥,时间一长,污泥终究会被河水冲洗干净。

    但是,一但河水的源头破坏,瞬息间就可以将河水搅浑。 河水之力,在于源头,大汉兴衰,在于九五(这九五是九五至尊的意思)。 ”

    “说到这里,我想起亚父的一句名言,要不要听听!”孙灿逐渐被诸葛亮的话题吸引,暂时忘记了焦虑。

    诸葛亮道:“子静先生的金玉良言,怎可不听!”

    孙灿笑道:“算不上什么良言,却是一个很贴切的比喻。 虎率羊群羊亦虎,羊率虎群虎亦羊。

    我朝武帝陛下,起义于南阳,凭借少许民兵,便战无不胜,一举推跨王莽新朝。

    可灵帝陛下却空有陈蕃、王允、卢植、李膺、皇甫嵩、朱隽、荀彧等大才不用,却用一些杀猪吃人的混丈,想想都可恨。 ”

    孙灿越说越气,说道后面竟对空挥舞起了拳头,仿佛要痛揍刘宏一般。

    诸葛亮听了孙灿的话,并没有说话,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才道:“这么说来,『乱』世并非因张角、张让等贼人?”

    孙灿道:“我是这么想的,但不知道天下人怎么看。 好比我父亲,他就一个尽的怨张让这些『奸』臣『迷』『惑』皇上。

    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了,什么『奸』臣『乱』国,红颜祸水,都是一个调。

    我到不觉得那些人有什么大错,若非得到上位者的宠信就凭他们一介布衣再坏能坏到哪去?随便一官员就可治他们于死地,他们又如何猖狂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