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武者风云传
字体: 16 + -

第97章 北方消息

    第二天太阳还没有升起,天边刚刚有一丝鱼肚白,

    唐笑与舒琪二人便起身收拾东西,离开歇息的破庙。

    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唐笑二人终于遇见一个传出炊烟的村庄了。

    “咕噜噜~”

    “小师弟,我们去那边休息一会儿再走吧!”

    见到远处的炊烟,舒琪的咕噜噜的叫起来了,

    这时候她才感觉自己肚子好饿,舒琪差不多有一天时间没有好好吃东西了。

    “好啊~!”

    “不如我们在那边修整一下,顺便打听一下消息,

    等会儿到那边以后,我们就以兄妹相称,等会儿记得叫我哥哥哟!”

    唐笑可不是想占舒琪便宜,谁叫唐笑这身体发育如此快速呢!

    就是让唐笑装弟弟,只会让别人疑心加重而已,看其面相就像是二十岁左右的人了。

    “好的~!”

    这时候舒琪已经无暇顾及这有什么不对,此刻她只是觉的自己需要吃东西,需要休息!

    “刘家庄~!”

    来到寨墙的外面,在大门的上面挂着一块牌匾,

    上面刻印三个已经失去朱红颜色的大字。

    刘家庄是这一代的大庄,唐笑观察这庄的面积,

    大约有三四百户人家,以一户三口人的最低标准计算,这刘家庄也有丁口一千二百人左右。

    和三秦大地(陕西)上许多庄寨一样,刘家庄也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保能力,不但有寨墙,

    还由庄主号召所有男丁利用农闲时间训练,以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流贼土寇。

    自打天启年以后,三秦之地各府便不再安宁,流贼土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指望官府发兵剿匪是不可能的,这些庄寨想要存续下去只能靠自己。

    唐笑二人行至刘家庄寨门前立刻引起了哨塔中守卫的警惕。

    这名守卫毫不犹豫的吹响了号角,很快上百名扛着锄头、粪叉的男丁便吭哧吭哧的跑到了寨门前。

    “别误会~!

    在下兄妹二人只是想进贵庄稍作休整,并无恶意!”

    唐笑感受到了对方的敌意,尽可能用和善的语气说道。

    寨门后的庄丁们立刻议论了起来,过了不久,一名身材健硕的年轻人上前发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来刘家庄?”

    “我们本是白水县的商人,几个月前去南面洛阳经商,

    不料路上遇见流贼,买卖的物质全被打劫了,

    幸得护卫拼死相救,才逃了出来,路过贵庄还望能够歇歇脚。”

    这次却是舒琪说话,真实的身份她当然不会说,

    思前想后也就是商人这个身份最为合适。

    那身材健硕的年轻人显然有些犹豫,他与身边的一个老翁交流了许久这才挥手示意两个壮汉打开了寨门。

    吁!

    唐笑长长松了一口气,还真是不容易。

    进庄寨前唐笑二人解下武器以示对刘家庄方面的善意,

    至于对方之前警惕的行为唐笑认为很正常。

    毕竟现在是乱世,小心驶得万年船,对方能够让自己进庄休整,唐笑觉得这刘家庄已经够仗义了。

    进到刘家庄后,唐笑便开始细细打量庄中一景一物。

    他发现此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简直就和陶渊明描述的桃花源一般。

    这给唐笑很是吃惊,要知道他这一路行来,看到的是贫瘠龟裂的土地,衣不蔽体的灾民。

    大明王朝已经气数将尽,这刘家庄却是难得的一片乐土!

    “某人刘去病,不知兄台怎么称呼?”

    见对方抱拳相问,唐笑连忙拱手回礼:“在下王山岭,多谢刘兄盛情。”

    这是唐笑现在的名字,故而用起来没有任何的障碍。

    “王兄,请!”

    刘去病单臂向前做了个请的动作,便走在前面引路了。

    唐笑也不做作,快步跟了上去,舒琪也在一边跟着一起走。

    刘去病把唐笑二人人引到一座三进的大宅前,笑着介绍道:“这便是某家了,王兄若不嫌弃不妨进去喝杯茶!”

    唐笑心中惊讶叹,看来这刘家庄的财力不一般啊,

    要修建这么一栋三进的大宅可是要不少银子的,

    若无意外,眼前之人应该便是刘家庄的主事人之一吧?

    “刘兄有请,敢不从命!”

    唐笑微微一笑便跟着刘去病踱步而入。

    恰巧到了午饭的时间,刘去病便命人给唐笑二人准备了饭菜。

    看着一盘盘菜肴端上,舒琪咽了咽口水,这一路行来风餐露宿自不必说,

    从前天晚上到现在她都没有好好吃东西,故而眼前的菜肴在舒琪看来无异于珍馐美味。

    等到香喷喷的大米饭端上来时,舒琪再也顾不得仪态,

    开始大口大口的吞咽起来,而唐笑就更不会顾忌什么仪态?

    等到众人吃饱后,刘去病才问道:“王兄你们从洛阳来,可听说北面的消息了?”

    唐笑心中咯噔一声,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希望你别爆出什么不好的消息啊!

    “不知道刘兄说的是什么消息,我兄妹二人已经离家有三个月,这北门的消息确实是不清楚!”

    刘去病点了点头:“这消息我也听说了,前些时日有从北方逃难而来的人,听他们说北方有人反了......”

    唐笑虽然心中吃惊,但却已经有这方面的猜想了。

    他无意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便岔开道:“刘兄你可知道我们兄妹此次去洛阳就是为了卖粮,

    白水县饥荒严重,县城的官老爷不管百姓死活,

    如此下去,必然生乱!”

    “不错。”

    刘去病微微颔首道:“但近来旱灾愈发严重了,

    我们村庄有三口井都快没有水了,这田里的庄家全靠井水灌溉。如此一来……”

    刘去病面色不好:“如此一来即使是咱们刘家庄也难以撑过这该死旱灾……!”

    “刘兄不必担心,在下有一计可使刘家村在无取水之忧!”

    唐笑以前在唐门的时候,看的书很杂,

    据记载在北宋时期,大英县卓筒镇井镇人发明了卓筒井采卤技术后,才由小口深井逐渐替代大口浅井。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蜀盐说》中记载:“自庆历皇以来,蜀始创‘卓筒’。用圆刀凿山如斗大,深者至数十丈则咸泉自上”。

    这卓筒井技术不仅仅可以用来取卤水,像现在这种旱灾频繁的时期,用来打深水井也是可以的!

    这是巴蜀人们的一项伟大的发明!

    “王兄说的可是真的~!”

    听见唐笑有办法解决水井干枯的问题,刘去病大喜道!

    这些日子他被这个问题折磨的寝食难安。

    “庄主!

    大事不好了,魏振海他们来劫庄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个年轻人跌跌撞撞的跑到刘去病面前,神色慌张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