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武者风云传
字体: 16 + -

第74章 初见成效

    “我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可是内部消息,我不就不藏着掖着了!

    你看如何?”

    陈翔觉得老族长应该是可以说动的,毕竟是一位见多识广的睿智的长者。

    “原来是这样啊!”

    “既然朋友需要帮忙,那我们肯定会全力配合的!

    等打猎、耕作的族人回来以后,晚上我会通知族人的,

    这就不说多了,明天至少抽出两百人去你们那里帮忙!”

    老族长也就不在客气,他知道汉人有句话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

    既然大家都是去帮忙,别人都有工钱,

    而自己部落没有,族人虽然嘴上不会说什么,

    但心里也会不高兴,不能保证每一个人的觉悟都很高,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那我就谢谢老族长的全力支持了!

    以后有事,到我们那里知会一声,咱绝对不说二话!”

    陈翔拱手行礼道,他知道对于一个一千多人口的部落来说,抽出两百多人那肯定是尽力了。

    这个世道可不是太平盛世,还得要留下防卫的人生来保护部落的安全的。

    “一定!”

    “到时候一定有会打扰各位的时候,可别嫌我们麻烦啊!

    哈~哈~”

    老族长笑着说道。

    “怎么会呢!”

    “到时候部落的兄弟们去我们那里,某家一定请你们大碗大碗喝酒,大碗大碗吃肉!”

    陈翔拍着胸脯说道,以前作为杀猪卖猪肉的,

    他接触的人可多了,和这样的豪爽的汉子做朋友,他最喜欢!

    “今个儿我们兄弟三就打扰诸位了,下次一定拜访老族长!”

    陈翔再次向彝族的这众人辞行道。

    “既然几位确实是有急事儿!

    那我们就不多留你们了,别耽误了你们的正事!

    你放心!

    明天我们的族人就可以赶到你们那边,到时候你们尽管吩咐,

    要的谁做的不好,到时候可到我这里来说说,彝族的汉子绝不允许偷奸耍滑!”

    老族长给陈翔吃了一颗定心丸,有这两百多彝族的汉子去帮忙修建驻地,

    他自己面子上也过得去了,要是招募的人生太少,

    估计会被丁奇还有马惊涛两人嘲笑的体无完肤。

    “那我就先行谢过老族长啦!”

    “不过彝族的汉子都是豪侠尚义之人,我想不会有那种事情的!”

    陈翔客气的回应道。

    “哈~哈!”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在久留三位了,

    安骏岩,你去送几位客人吧!”

    老族长对大儿子吩咐道。

    “好的!啊吧(父亲)”

    一会儿之后再彝族汉子安骏岩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密林小道的入口处。

    “阿惹惹波!(慢慢走)”

    “阿惹惹格咯!(请留步)”

    陈翔、王大山和朱垚三人向安骏岩辞别之后,再次沿着雅砻江逆流而上,

    今天他们至少得走到桐子林镇,要通知到周边四十里的村子部落。

    ———————分————割—————线——————

    “喂~!”

    “赵立山,听说你前天就来这里了!

    你有没有领到那一百文的赏钱呐?”

    就在修建驻地的工地上,正在挖地基的几人听见旁边的话,都纷纷竖起耳朵听听着。

    “干嘛呢!”

    “没说别打听这些捕风捉影的事,咱们东家可是厚道人家,

    开这么高的工钱不说,还管三餐饭,我们可要好好做事!”

    名叫赵立山的男人手里拿着镐头对着地下的石块使劲着,一边回答表哥的话。

    “我不就是问问嘛!”

    “可怜你表嫂在过一个月就要生了,如今这身子骨弱着呢!

    我还想先干个几天,去找陆管家(陆天奇)预支一点工钱,

    给你表嫂买些肉食补补身体,你要是手里宽裕不妨先借我些钱,等到工钱发下来我就还你,

    咋样?”

    问话的男人一脸疼惜的表情,自家媳妇跟着自家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这如今都快生娃了!

    就是拼了这条命,你不能让她们母子两在受苦了,一定要弄些吃食回去!

    “表哥!”

    “你的难处我也知道!

    我过我家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父亲,还有两个弟弟!”

    “那一百文除了给父亲买药的钱也剩不了多少了!”

    赵立山来这里做活就是冲着那一百文赏钱去的,在赵立山眼里那一百文钱就是救命钱。

    “哎~!”

    “那就算了吧!只是可怜你表嫂,是我对不起她啊!”

    问话男子一脸苦色,自家这表弟也是个苦命人,还是不为难别人了。

    “哎~”

    “表哥!

    我先借你三十文钱,你给表嫂买两斤猪肉补一补身体,这都快要生了!

    怎么也不能亏待表嫂母子俩!”

    赵立山一咬牙,还是决定先借与表哥三十文钱,给父亲买药花了五十文,

    二十文钱可以买七斤多大米,合着家里留下的杂粮野菜也能过十来天。

    “原来先到的一千个人真的可以领一百文赏钱啊!

    我一直以为这是假的,你们说这里的东家到底是谁啊?

    这么有钱!”

    “听说好像是两湖地区的公子哥,来我们这边做生意的!”

    这时候另一个人回复道,他也是昨天才来这里的,不过等他来这里早就是人挤人!

    那里还有他领赏的份!

    “胡说八道!”

    “我听说啊!这里的东家可是白手起家的天才呢!

    据说这位少爷可是天才,三岁能读能诵,八岁就能弯弓打猎!”

    不一会儿,挖地基的十几个人就开始讨论着各种版本的传言,

    “表弟!”

    “你大伯家不是也有两个半大小子,怎么没跟你一起过来做工,

    这个年龄的小子可是很能吃的,正好东家管饭,也可以来这边挣一分口粮。”

    赵立山的表哥奇怪道。

    “我大伯叫他们两投奔丽江的亲戚去了,据我大伯说!

    那边有人在做买卖,跟着别人学做生意!”

    赵立山大伯的妻子是丽江那边的人,据说以前在某个老爷家做丫鬟,好像是又搭上线了!

    “那也挺好的!”

    “以后发达了,咱们也是亲戚嘛!到时候没准也能沾沾光!”

    “别扯这些了!”

    “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吧!

    没准还能被这里的东家看中,这可就是眼前的机会呢!”

    赵立山倒是看的透彻,相比那些虚无缥缈的可能,还是抓住眼前的机会要来的便宜。

    “说的也是呢!”

    “等明儿回去给你表嫂送吃食的时候,我也把我那几个族弟叫过来一起干!”

    “没准还能挣钱取个媳妇呢!”

    彝族风俗以及称呼均源于百度,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

    彝族使用汉姓开始于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赐水西宣慰使霭翠”安“姓,宁州土司”禄“姓。其他土司及土司以下阶层的人相继攀附安、禄等姓氏。

    姓氏是”双轨制“(明用汉姓,暗用彝姓)。但一个汉姓之后往往有几个彝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