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皇后潘金莲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流匪

    安阳县人氏张阳,在这一年的年初失去了家里赖以生存的两亩薄田,之后他曾经做过季节短工,但是在农闲时节,他惊恐的发现,自己没有办法维持一家五口的温饱。于是张阳与同乡数十人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这支小小的革命队伍逐渐壮大,吸收了更多的无家可归者和无业者,最后发展成为一支上百人的队伍。他们需要养活至少三倍的闲散人口,生存压力十分巨大。

    起初他们去抢一些中等地主,可是很多次他们会发现,总有更大、更饥饿的队伍在他们之前打劫过了。作为领导人——也就是匪首的张阳,不得不把眼光放在大地主的宅院上。

    ——大宅院内有更多的金钱、更多的粮食,但是同时也意味着将更难得手。

    韩府是安阳县极少数从没有被打劫成功的大户人家,想也知道该有多么难攻,张阳也不想攻打韩府,可是几百张嘴等不得了。咬着牙做出决定,心想打得下来便是横财一笔。

    河南也是习武风俗很盛的地区,张阳手下这百十条汉子,也都惯能舞枪弄棍,全部人马拿齐武器,杀气腾腾的奔向韩府。

    一般弓箭的射程300米左右,有效杀伤射程大约200米之内;弩则能达到最多600米,岳飞手持强力弩,在450米的距离之内,足够杀死一个人了。

    张阳素来身先士卒,带头走在最前面。岳飞直觉判断那人便是首领,瞄准了扣下机括,转瞬便见一人倒了下去。流匪队伍停顿了下来,几个人围过去察看,然后又开始前进。

    教头喝道:“甲组准备!”

    最前排的护院们纷纷张弩,屏息待发。

    “二百五十步!”

    二十张弩嗖嗖发射,甲组随即侧身退下,乙组站上前去。

    这边岳飞又张弩搭箭,一箭射出,又是一人倒地。

    护院们并不需要瞄准,只需要对准人群聚集处群集发射就好了,岳飞则是箭无虚发。岳飞射了二弩过后,甲乙丙三组都射了一轮,对面流匪停止前进,转身逃散了,丢下十数死伤同伴不管。

    金莲颇失望:“这就打完了吗?”

    柴进道:“你以为还非要把每一个人都打死不成?打仗是讲气势的,气势都没了,还打什么打?”

    几个护院笑了起来:“这个小公子天真有趣。我们韩府比这多的匪徒都打退过几次了。”

    金莲咂舌不已:“看来这里可真够乱的,官府不管吗?”

    “那也要管得过来才是啊。”柴进拍拍她脑袋:“官兵也不能够保证每一家的安全。”

    教头带护院们下了门楼,从柴进金莲身边走过。

    金莲把藤盾一丢,喊道:“岳飞,岳飞!”

    岳飞正在收拾手中腰开弩,抬头看她,道:“小公子有何指教?”

    金莲心里激动的乱七八糟的:这可是正儿八经大英雄啊!

    “那个……”金莲心道:我可不可以要一个你的签名啊……疯了,真是的。

    “在下素问汤阴岳飞是个少年英雄,早想一见,今天终于见识到了,心里很高兴。”金莲总算说的不是太失礼。

    柴进上前:“这张宝弩便是‘射日’么?”

    “正是。”岳飞回到。他现在还是个正宗乡下少年,没见过金莲这么古怪有趣的贵公子。韩家有不少亲族子弟出出进进,岳飞也跟其中几个颇亲厚,就没人能像金莲这样直接表达心情的,因此对金莲不免好奇的很。

    柴进伸手,岳飞便将弩连同指环交到他手上。

    “大官人也想试试看开弓吗?”金莲惊奇道。

    “什么叫‘也想’?”柴进没好气的道。戴上指环,一边将弩的前端放在地上,脚踏弩身,一手持弩臂,一手拉弓弦。柴进也是习武之人,却只能半开,拉不满。

    柴进不服,屏息再试,又不能。

    金莲嗤笑:“大官人,你是尊贵千金之体,这种有技术含量的活,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

    柴进大怒:“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子!”

    护院们大部分已经下楼,留下的几个强忍住没笑出声。

    金莲还真怕柴进发火,打岔道:“唉,不知道武二爷拉不拉的动这张弩。”

    “武松虽说是天生神力,但是只学拳脚棍棒功夫,弓射大概是不会的。”

    “又没说要开弓射人,”金莲白他一眼:“只需能有力气拉开不就成了?”

    岳飞听二人你来我往说的热闹,此时忽然开口问道:“武松是谁?”他是少年心性,自己在汤阴安阳都可算“一县无敌”,陡然听说有人也是天生神力,不禁起了好胜之心。

    “哦,那是我——是我表哥。”金莲看了看柴进脸色,“也是自幼天生神力,山东人氏,学的是拳脚功夫,景阳冈上打死过大虫,天王堂前举过石狮子,大概可与岳飞你比一比力气。”

    岳飞想了下:“那么他不会骑射了?”

    “多半不会。”柴进笑道。

    岳飞叹息:“可惜,可惜!”看样子似乎很想与武松比试一下的。

    ******

    “你也别死死盯着人家看。”午饭时候,柴进终于忍无可忍,悄悄对金莲道。

    “这时候不看,走了就没得看了。”金莲不理他。

    韩老夫人、柴进、金莲、岳飞同席进餐,还有几名韩家子侄。

    “今日多亏了岳飞射杀匪首。”韩老夫人发言:“我韩家才免了被洗劫。”

    “老夫人言重了,这是岳飞份内之责。”

    “岳飞在韩家做什么的?”金莲问柴进。

    “他啊……我也不太清楚,似乎应该是佃户吧?”柴进稀奇不得了,不明白金莲为什么对这个乡下少年如此在意。

    “佃户?岳飞居然会种地?”金莲感到不可思议:在她心目中,岳飞就应该骑在高头大马上,哪成想也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过!

    “你真是不通世事啊,难道你在清河县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种地?”

    金莲很不好意思的摇头——真正的金莲怎么样她不知道,她自己当然肯定绝对不知道什么是“种地”的,典型城市里面长大的孩子,最大限度也就是在自己院子里面种点薄荷罢了。

    ******

    柴进很是不理解,金莲为何会对岳飞十分看重:虽说岳飞天生神力确实很罕见,可是除此之外别无长处。

    “到底这个岳飞有什么长处,你那么在意?”终于,在上路之后,柴进还是提出了这个疑问。

    “这个么……”金莲感到这个问题虽小,但是很难回答——总不能告诉柴进,这乡下娃日后将成为战功彪炳的大将吧?前几天刚刺激过小郡王,这刺激可不能太频繁了。

    “难不成你只是看他青春年少?”柴进惊道:“不过他长的又不是很好看……”

    “男人眼里好看的男人是什么样子的?”金莲很好奇。

    “当然是像我这样的。”柴进笑:“男人眼中的男人跟女人看男人的角度完全不一样。”

    “这我知道,男女有别嘛,看人的眼光也不一样。”金莲点头:“可惜岳飞不肯跟我们一块儿走。”

    “……”

    告别韩府之前,金莲特地严肃的跟岳飞谈了一次话,内容如下:

    “岳飞,我很欣赏你,你跟我去东京如何?”

    (额头冒汗的某人)“啊……多谢小公子的美意,只是在下贱内临盆在即,恐怕不能为小公子效力了。”

    “孩子总有生出来的一天,我可以等你,如何?”不屈不挠的继续争取。

    (汗出如浆的某人)“这个……小公子盛意拳拳,在下感激不尽。只是……”

    “只是什么?没有路费我会派人来送给你,家里人的生计我也会帮你安排好。”

    “倒不需小公子费心了,岳飞自会照顾好家人。”想想不对头,忙又道:“岳飞不才,蒙小公子青眼相加,十分惶恐。”

    “岳大人不必客气。”金莲脱口而出。

    岳飞疑虑顿生:“……小公子放方才称呼在下什么?”

    “当然是叫你岳飞啊。”金莲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两人面对面坐了,金莲看的更清楚,岳飞的容貌在现代人的审美观来说,是属于会被发好人卡的那种,也就是普通中国男人的长相,具体可参考秦始皇兵马俑人物面部。看起来很顺眼,浓眉笔挺,额头高阔,眼睛倒是极大,极醒目,熠熠有神。

    “岳飞你是非常难得的人才,理应走出这小小安阳县,去东京吧,你会有很多的机会的。像你这等武功卓绝的男人,就应该投身军旅,报效国家,为国家安定出一份力。”金莲慷慨激昂:“如今国家内忧外患,你就算不想建功立业,也要为平民百姓考虑——如果他们都有饭吃,都有地种,就不会想要做土匪了。”

    (开始动摇的某人)“小公子一心为国,倒是在下鲁钝了。”

    “那你肯不肯去东京?”

    “小公子容在下照料好父母妻儿。”

    于是一个大好青年就被金莲鼓动了。

    其实,这也不能说是金莲的能耐。岳飞在韩家待了大半年,相熟的几名韩家子弟平日也曾同他说起过目前大宋朝的局势,颇有一番慷慨激昂,虽说纸上谈兵的性质居多,但少年心性,总想成就大功绩的心理一直蓬勃发展着。今日金莲盛情力邀,并且极赞他本领了得,岳飞当然很是开心的。

    柴进道:“你怎么自作主张?叫岳飞日后来寻我?”颇有责备之意。

    “郡王爷,你放心好了,此人的能耐你也不是没看过,虽说是个人本领,但是日后一定会在军队里大有作为,你听我的没错,培养他,他会成为你的有力臂膀。”金莲态度认真。

    “他的本事确实不错,不过我能要他干什么呢?”柴进认为自己的投资应该合理。

    “送他去军队,去宗泽麾下锻炼领军打仗。”

    柴进摇头:“他太年幼了,不是说他年纪小,是说他现在才开始学习,晚了。”

    “你怎么知道他以前就没学过布阵行军?”金莲白他一眼:“你看他礼仪有度,进退有节,谈吐斯文,就知道他念过书的,文武双全的人才不是在什么朝代都是稀少珍贵的吗?”

    “嗯,你这么一说,倒是……”柴进沉吟:“我倒没注意到。”确切的说,他从来不注意平民男性……换个性别没准就注意了。

    金莲又道:“我瞧韩老夫人对岳飞也很器重,你不是说韩家以前出过大将?”

    “就是仪国公韩琦。”

    “嗯,对,就是他。既然国公爷也曾经做过大帅,那么家里有兵书也不稀奇,我看岳飞就算在家里没看过,在韩府多半也看过什么孙子兵法什么八阵图了。”

    柴进摇头:“是《武经七书》和《武经总要》吧。”

    “啊,反正就是兵书嘛。”

    “这都是本朝修纂的,韩府有这两套兵书也属正常。”这么一想的话,金莲的安排倒是显得很有必要。美中不足就是等到岳飞手握兵权的时间可能太长了点。

    柴进被金莲撺掇着,留了名帖给岳飞,叮嘱岳飞来年一定要到东京寻他。金莲又专门走伯父路线,去看望岳飞父母,说了一番花团锦簇的报效国家的主旋律,岳和与姚氏夫人连连点头称是,赞同金莲的意见。

    岳飞的前途就这么被扭转了。

    ******************

    

    2008.10.10第二次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