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矣定传奇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仗剑北犀园 1

    临近新年,周武王的咳疾愈发严重了。

    冬至日后,朝中诸多大事,他都交于太子处理。这一日,太子临朝,钟鸣敲梆后,文武百官跪拜行礼,大司书贾曾疾步上前,向太子禀关于建九鼎亭之事。

    “禀太子,日前大王拟于王宫原囿园地,修建九鼎亭一事,前期整饬荒废的园子,招募劳役一百三十五人,搭建木架结构大棚五个,小棚一个,厨棚一个。一百二十五名男役,女姬十人,明日将动工修整荒园。”大司书贾曾一口气禀完,躬身作揖,模样十二分恭谨。这大司书专管王宫内土地划分,殿宇扩建与修葺,他为人谨小慎微,谦逊内敛,深得周武王信任。

    “太子,年关将近,一年劳作后,万民要与家人团聚,共度新年。现在这时节,召劳役入宫行苦力之事,付酬劳上,请内政司三思。”召公姬奭上前一步,抱拳和声说道。

    “王叔提醒得是。”太子伸手,作扶起之状,让二位起身回话。太子尊重长辈,对召公姬奭的话表示了肯定。

    “大司书可有对新招募的劳役报酬,行了文?有记档吗?”太子接着问道。

    “禀太子:筹建处商议,写了文案,立了档。劳役报酬为,日食三饱外,一月一结,帛三匹,贝币一串,锄三件。一月中,可有一天请休。”贾曾一揖,朗声禀道。

    “年关中,万户团聚,乃举国同庆之时。过去的纣王,正因不体恤百姓,置民于水火,才导致灭国。我大周,万不能做那恶行之事。太子,这些酬劳,需督促内政司据实发放,以安民心。”姜子牙老气横秋上前,双手一揖,肃声道。

    “太师所言极是,本太子也正是这个意思,和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太子姬诵听姜子牙拦了话,心中很是不悦,但这姜老儿不仅是祖父的至交,更是母后的父亲当朝的太师,太子违拗不得,只得接过话儿顺势说道。

    “太子,君即是君,臣即是臣。老夫乃朝廷之臣,万不可与您一起称谓成‘我们、大家’。老夫无非凑巧,与君想到了一处,实乃老夫之幸。”姜子牙正色又禀道。

    姜子牙处处维护太子的尊严,他作为一名权倾朝野的重臣,此时将这个观点宣著于众,堂下百臣莫不敬畏。

    太子心中却又不悦,心想:我说什么,你都要指教一番,似我处处不对,你处处有理一般。

    太子虽心中这样想着,却不露声色,口中回道;“太师所言有理,姬诵谨记于心。”

    临朝听政上,太子悉心听取了各位大臣的奏报:年节城中极贫户的相助,粮食发放,王宫中各宫夫人的节俸,王城以外田产分户,九鼎自牧邑回迁,以防腐锈……

    太子年少,记忆力好,精力充沛,又有太傅姬旦、太师姜子牙一旁扶持,朝堂上处理政事,有条不紊,事事都安排得妥贴。

    太子于前朝处理完政务后,心中高兴,下朝后又去拜见了大王王后,侍候汤药周武王左右。周武王疼爱这个孩子,心中已早就盘定主意,周朝江山的继承人非他莫属了。

    太师姜子牙、太傅姬旦忠心辅佐,时近年关,朝中倒也没什么大事发生。

    太子姬诵敏而好学,勤奋努力,朝中一切事物,他公正严明,遇不能断的,总是先请教太师姜子牙,太傅姬旦,各项朝事,倒也处理妥当。周武王早已向外宣称,冬至日后,太子带领诸王子亲闻政事,磨砺胆识,践行于民。

    王长子姬韩荣、王弟姬邗叔、姬应侯、唐叔虞,都上朝问政,百官莫不敬仰周武王对子女教育的严苛,加之这些王子天份颇高,行事以仁、孝为先,自然受到大家的拥戴。

    凤凰台里加了中空设计的火笼,墙面四壁加热,周武王也不去其他嫔妃殿中,一直躺卧于凤凰台,静心休养。

    王后邑姜自是悉心调理,煨药喂汤侍候,十分尽心。单羽将消息封锁了,对外只称大王闭门读书,细心研习文王的八卦之法,年关将近,一来祭奠先父,二来承其遗志,尽赤孝之心。

    外间,前朝后寝、各司各处虽有疑虑,但每隔三五天间,周武王又精神抖擞,上朝布置一番,交代一二后,又去了凤凰台,如此这般,外间自也无话可说了。

    王后疼爱姬诵,晚膳后催他快回太子府,早些歇息。周武王对修建九鼎亭诸事,对赤贫户救济,作了叮嘱,太子从凤凰台出来时,已至二更天了。

    空中飘飘悠悠,又下起了小雪。细丝般的小雨夹着雪花,从空中纷纷扬扬飘落,大红果般的宫灯于各殿宇间点缀,风中摇曳,迷迷蒙蒙十分诗意。洛尤、卫童随侍在侧,太子车驾早已迎了上来,就要往太子府去。

    “尔等自回府去,不必侍候左右,本太子累得慌,想独自走一会儿,透透气。”姬诵高声吩咐着,长吸了一口气。他看着远远的囿园方向,若有所思大声道。

    “这。。。。。。太子,这个?”卫童一躬腰迟疑着,口中轻轻吐出一个“这”字。

    “怎么,本太子要去哪儿,还得请示尔等不成?”姬诵脸色一正,加重了语气问道。

    “奴才不敢!”姬诵这句话一出,只吓得卫童、洛尤一帮婢仆跪倒了一大片,口中连呼“不敢”。

    “哼,早点回思民台,给本太子准备着热汤,本太子一路走了回来,若无周到仔细,小心脑袋。”太子又故意加重了语气,吩咐道。

    “奴才们这、这就回去准备着。”卫童连忙回答,又转脸对一帮婢仆道:“还杵在这儿做什么?走、走啊!”卫童恭恭敬敬朝太子一拜,领着一众婢仆匆匆离去了。

    太子姬诵遣走众仆后,长长吐了一口气,他伸了伸懒腰,好好地吸了几口冷空气,精神好了许多。

    囿园离正元殿还远,太子折身回来穿过北犀园,顺着家学外一条小道,回到休阁,换了一身紧身绛紫短衣,穿了长裤,亦用一块方巾蒙了脸,腰悬宝剑,从休阁中纵身跃下,沿着北犀园后山的小径,直奔囿园。

    太子对自己这身打扮,对自己的行动力十分满意。五日之约,太子准时去了囿园,那天夜里,那儿除了小老虎乐子,狮子、狗熊、豹子、貂儿乖乖地待在那儿,太子连个人影儿都没见着。以后的几天,太子每晚二更也偷偷去囿园,可就是不见“黑影”。

    太子心中十分不解,病了?走了?还是……

    再后来,太子日日听政,便少去了囿园。五日之约、雪莲药之事,也渐渐淡了下来。今日朝会上,大司书贾曾提及囿园荒芜之地整理之事,又勾起太子多日情愫,朝中诸多事情俱已安排妥当,这夜深人静之时,太子轻装简行,往囿园而去了。

    由于修茸整理计划中,原来四大块囿园那边,早已没了原来的模样。五个工棚占据了原先空旷的场所,囿园很多地方堆满了条石、土堆、粗木。工棚顶上的高角,挑着四五盏宫灯,模模糊糊能见着整个囿园大致情景。

    太子高一脚低一脚,看了个究竟后,又猫着腰去养虎娃乐子的那个小囿园。

    朝廷的修建整理计划,绝非司昭姑姑所说,会将这个小小的囿园迁走。大王、王后、各宫的娘娘们都喜欢凶虫猛兽,王宫内仅存的一个囿园,不是迁走,而是将其修建得更规范,维护得更好。

    太子一番查看后,他专拣树木掩影的地方,蹑手蹑脚,往虎娃乐子所处的小囿园而去。

    武矣定从角院出来,手握封喉宝剑,双臂平展,轻如飘絮。如出笼的小鸟,她脚尖轻点,很快躲过守宫卫士,到了囿园边第一棵大树下。

    “糟了,这身打扮!”隐隐有亮光投射过来,武矣定心中一凛,暗自叫糟。因为走得匆忙,并没换衣服。

    武矣定立于黑暗之中,四顾无人,将头发散开,用手抹平,遂一把拢起,扎在头顶,挽成了一个髻。这样扎头发,虽不如在家侍弄的妥当,但高髻已彻底改换了她的小女儿状。弄完头发,武矣定看了看身上粉白的棉袄,干脆,武矣定解开扣子,脱下棉袄,将棉袄翻了过来,哈哈,这棉袄里子纯黑,这一下,可帮了大忙了。上衣穿妥当了,裤子有花边,黑夜中瞧不太清楚,武矣定也只好作罢。

    经此一番折腾,武矣定高挑修长的个子,纤细的腰身,乍一看,男女难辨了。

    武矣定将衣服整理妥当后,猫着腰,提了宝剑,向虎窝走去。

    五个大棚尖角顶上虽挂着几盏宫灯,毕竟离小囿园十分远,光线射不到这里来。角院远处也有迷离的宫灯,隐隐约约有光,也照不见这块地方,所以小囿园显得有些黑。依着天上的月光,熟悉了暗夜,才能勉强辨出方向。

    武矣定虽轻车熟路,但她担心遇着巡夜的甲士,或者劳役夜间起床入厕小解,所以她跃过栅栏,躬着腰,一边退,一边摸索着往虎娃窝里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