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字体: 16 + -

第二百三十二章下 罗麟担都督啦

    “好一只威武的雄鹰!有此鹰在,日后的战斗,我军就等于有了一个‘卫星间谍’。”罗灵风见鹰神武不凡,不由高声赞道。

    李鹰虽然不知道“卫星间谍”是什么东西,不过见罗灵风赞其雄鹰,心里也很是高兴。李家世代与兽为舞,深知鹰的傲气。要想训练出一只厉害的雄鹰尤其是号称“鹰中之王”的食狼鹰更是需要用全部的精力,爱心去感化它,让它服从自己。

    因此,李鹰对这食狼鹰有如是亲生儿子一般,关爱倍至。罗灵风赞鹰,比赞他自己还要高兴。

    罗灵风和李鹰闲聊了几句,突然记起了还有事情找他,于是向李鹰说道:“李兄弟,麟还有事情,就不防碍你练鹰了。”

    告别了李鹰,带上樊成和“辽东十八骑”飞速的向秦侯府驰去。

    秦侯府的大堂。

    “军师,主公正在后院和主母在逗小公子,请稍待片刻,亥这就去通报!”作为刘备最亲信的侍卫长,无时无刻不在用心的做着自己的工作。

    “等等!”罗灵风叫住了管亥。

    “你说什么小公子?”罗灵风非常好奇的问道,在他的记忆里刘备好象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义子。

    管亥楞了片刻,幡然醒悟道:“主母生小公子的时候军师在江东说服结盟,并不知情,小公子是在去年春所生的.那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往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当年主母曾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故乳名阿斗。”管亥解释完了,就入后院去通报刘备。

    只留下了罗灵风傻傻的呆在大堂里。

    罗灵风此时的心中有如翻起了滔天巨浪一般,目光也不由有些呆滞了起来,心中歇念道:“斗!刘阿斗!出世了,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出世了!”

    罗灵风清楚的记得历史上阿斗是在刘备投奔的时候出生的.那年正是建安十二年,然而去年就是建安十二年,历史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

    罗灵风长叹了口气,轻声自语道:“刘阿斗依旧是顺着历史的推动出生了,不知道他的出生是好还是坏。”

    不过,罗灵风也没有太过担心,历史是历史,现在是现在,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在古代有立长不立幼的一个规定,历史上刘蝉并非是刘备的长子,只因为刘备前期运势不佳,几乎都在逃亡中渡过,子嗣都遗失在战乱之中。

    现在有了罗灵风的相助,刘备并没有四处逃亡,他的长子刘杰已经有十一岁了,虽然不能说他聪明绝顶,但也是乖巧机灵,有着一颗慈善的心,再怎么说也比历史上的阿斗要强多了。只要刘杰不出什么意外,这位子怎么传也传不到刘阿斗的身上。

    想到这里,罗灵风也就放下心来了。

    这时,刘备走了进来。

    此刻的刘备精神焕发,年近五旬的他在夺了司州、荆南后,已经从的手中夺取了“天下弟一霸主”的地位,刘备高兴也是在所难免的。

    罗灵风上前微微的行了一礼。

    刘备笑道:“灵风无须多理,备邀灵风前来就是要商议一件事情。”

    “不知主公所说何事?”罗灵风问道。

    刘备得意的笑道:“前日在的‘疾风’传来了曹操的一些消息,灵风可猜猜!”

    罗灵风暗自思索了片刻,道:“曹操应该要迁都了吧?”

    “没错!曹操已经下令在邺城建造皇宫,曹操不需要多久就会办理迁都事宜了。曹操一迁都,其声势必大跌,只要再谴‘疾风’煽动曹军领地中的百姓,让百姓们认为曹操是由于害怕备,不敢与备交手,曹军的士气必然大跌,届时再出兵讨伐,必能见奇效。”刘备自信满满的大笑着说道。

    罗灵风也高兴了起来。说道:“此计符合情理,只要用法得当,确实可以大压曹操的气焰,让他声望下降。”

    只是罗灵风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心里很不塌实。

    不过罗灵风并没有在意那么多。罗灵风知道刘备不会为了这点事情来找他,于是问道:“主公还有何事?”

    刘备说道:“大事没有什么。只不过曹操正在组建水军,想在水上与备一较高下。我军军中的兴霸将军和幼平将军,冲锋陷阵绝对有一套,可是在治军、领军上面可就差了许多。毕竟他们是水贼出身,手下的士兵顶多也是数百人而已,现在一下子让他们统御三万大军,也难为他们了。前日,孔明、士元和备一起去勘察水寨,发现幼平领着数十辆战船可以在黄河之上,来回冲杀,气势逼人,力量强横无比,可是一让他驾御数百辆战船可就不行了,不但威力减弱,阵型也变得涣散起来。

    备相信兴霸那里也好不到那里去。士元久居江东,他说他曾经在鄱阳附近的山上观看过江东的水军,数百辆艨艟战船在鄱阳湖的湖面上来去自如,队型丝毫不乱,战斗力强的惊人,并不是我军所能够抗衡的。”刘备的语气突然变得担忧起来。

    “主公放心吧!天下除了周公谨外,无一人可以再训练出向江东水军那样的部队。”罗灵风安慰的说道。

    刘备摇头继续道:“曹操军中人才辈出,若是我军不能在黄河上压他们一头,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从黄河北岸出兵洛阳。因此我们在水上不求赛过江东,但一定要胜过曹操。孔明和士元说了,他们都不会带水兵,在备的军中惟独灵风一人,可以将我军的水师脱胎换骨,实力大增。”

    罗灵风顿时明白了、二人的意思,肯定在想自己家里养着个水神,不用白不用。心中暗骂二人龌龊,不过还是继续问道:“主公今日召麟前来,是否想让麟代理水军都督一职?”

    刘备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灵风从来没有让备失望过,这次备相信灵风依旧不会让备失望的。”

    罗灵风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水军对现在的刘备军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北上的黄河,南下的长江都是刘备军发展突破的一大要素。要是有了两支强大的水军对日后的大汉了一统有很大的帮助。

    罗灵风想来想去,还是答应了刘备的请求,尽管他对水战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不过他还是很乐意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一来这个任务对他来说的一个新的挑战,二来,水军对刘备军实在是太重要了。

    罗灵风思索了片刻,说道:“水战不同于陆战,会水战的人一定会陆战,但会陆战的人不一定会水战。人是活的.聚集在一起比较好控制.然而水上就不同了.一个不小心.或是指挥不当.就会造成两船相撞,导致阵型大乱,麟打算先在家中研究十天水上战斗的一些方法,以及整理一些资料。”

    刘备微笑的点了点头。

    君臣两人聊了许久,罗灵风便告辞而去。

    告别了刘备,罗灵风火速向府中赶去。虽然他对水战一窍不通,但他府中却是有一个水上的无敌统帅,罗灵风现在不会水战,并不代表他永远都不会,他可以重新开始学。

    和月华夫妇二人同住在南院的一个独立的小院中,此二人没了心事的牵桂,天天琴瑟相合,两情依依真是羡煞旁人。

    周瑜忽闻屋外罗灵风叫唤,冲着月华笑了一笑,道:“夫人,三弟叫我,我出去看看。”

    月华微笑的点了点头道:“去吧!记得别喝太多的酒,伤身的。”

    周瑜微笑的点了点头走了出来,低声道:“三弟,有什么事情!”

    罗灵风笑道:“去那里坐着说。”引着他向一旁的石桌、石凳走去。

    两人在石凳坐下。

    罗灵风说道:“曹操已经打算迁都了。”

    “这个很自然啊!曹操不是傻瓜,现在刘备军已经夺得了司州,许昌已经陷入了危地,眼下只有迁都才是最稳妥的解决方法。”周瑜早已经猜道了曹操要迁都一事。

    罗灵风对此并不奇怪,如果周瑜猜不到,那就真的是怪了。他继读道:“曹操乃一代豪杰,此次战败一定会更加激发他的斗志。黄河也将成为刘曹两军的交战点,我军并无水上领军的能人,要想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军,非常的困难,主公已经命麟暂代水军都督一职,训练水军。二哥也知道麟从来没有练过水军,虽然看过许多兵书,但毕竟没有真正的运用过。所以我今日前来是来拜师的。”

    周瑜自然不会不同意,笑道:“其实水战和陆战一样,陆战讲究的阵法、地形、配合、装备。水战讲究的是阵型、配合、风向、水势和战舰这几个要素,只要在训练的时候能抓住这几点,就可让士兵在水面上来去自如。”

    自从罗灵风跟了周瑜学习水军之道的时候,这才明白了为什么曹操会重用本领、人品都非常低下的了。

    水军实在太难了,一个人可以统领百万大军,却不一定能领十万水军,水军的性质和陆军远不一样。风向、帆力、水势都需要百分百的掌控,不然,只要出一点点纰漏就会造成两船相撞的局面。

    罗灵风好在有了一个“水军之神”在一旁帮助他,遇到一些问题,周瑜凭着他多年的水军经验,都能合理的解答出来。

    随着时间的增长和周瑜的指点,罗灵风的水战能力成直线上升,现在的他已经可以一口气操纵三万水军还是不成问题的。

    经过数月的学习,罗灵风可以和周瑜互相辩论起自己对水军的观点,经过两人长时间的讨论,一致认为强大的战舰才是水军的主要战斗力,在水上主要依靠的就是战舰,其次才是精锐的士兵,这一点和陆战就大不一样了。

    毕竟在水上干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船。因此战舰是罗灵风在上任水军都督以后,抓得最紧的一件事情。

    以水战为目的制造或改装的武装船舶,称为战船。中国古代战船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在古代军事活动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早在远古时代,先民已能打造独木舟,为后人制造各类民用船只和战船提供了船体雏形。周初年,舟船开始用于军事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已制造出用于较大规模水战的战船,这种战船可容纳五十人和可供五十人食用三个月的粮食,一天约行一百五十千米。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在军队中正式建立了水军。汉朝的战船设备已趋于完备,桨、槽、舵、帆、桅、碇(船停泊时沉落水中以稳定船身的石块,用途同锚)等皆已齐全。秦汉时期以楼船最为著名,楼船就是有楼的大船,最高有四层,是水军的帅船。三国后期,吴主曾建造过特号大船,取名“长安”,可载水军三千人,是那时天下最大的船。

    “秦师傅,这些战船您老研究得如何?”罗灵风恭敬的对着一个老人家说道。

    那个被罗灵风称为秦师傅的人,本名秦恺,先祖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个船匠,专门为秦始皇建造战船,一门造船的手艺一直传到了秦恺的手中,此人是天下少有的建船巨匠之一,罗灵风费了千辛万苦才从荆州将他聘请过来。

    如果不是因为罗灵风的脑中有着一些古怪的东西,秦恺根本就不会理罗灵风。

    秦恺此时己经年过六旬.一头的白发和额下的白须不但没有增添他的老迈,反而令人觉得他非常的有精神。

    秦恺抬起头说道:“这些船只应该可行,可是要配置起来,就难上加难。老夫五岁既开始学造小船舶(比渔船还小,只能载三人的渡船),到现在已有一甲子的时间,制造或改装的武装船舶,一般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的是主力战船,称为“舰”或“楼船”,有二层、三层、四层,甚至四层以上甲板地。如江东的‘艨艟斗舰’;中型的是用于攻战追击的战船,如“先登”、“蒙冲”;小型的是用于哨探巡逻的快船等。可是没有一样向你一样分得那么细致,将船分为几份突出了他们的优势。”

    罗灵风笑了一笑,他那里有那个本事,他对什么战船、战舰一向都不太明白,只是了解一个大概。

    罗灵风在后世对中国的历史非常的感兴趣,他一直认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羡慕的不是科技,不是资源,而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五千年的历史。历史是中国特有的骄傲,中国人在土地上奋斗的时候,其他各国的祖爷爷都没有出生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所有史书他都浏览过,尤其是中国最为富强的唐王朝,更是看了不下千百遍。

    而就在描写唐王朝的史书中,恰好就记载有大唐的水军。

    大唐水军是中国最强的冷兵器水军建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的进步,就向投石车一样,投石车最出色的年代是宋代,没有延续下去的原因就是因为元朝出现了“红衣大炮”。“红衣大炮”的出现彻底的取代了投石车,将投石车赶下了潮流,推向了落伍。

    战舰也是一样,宋朝时期,战船被大量用于水战。船上配有火药桶,投中敌船,能使敌船起火焚毁。有的战船还配有“火龙出水”等古代火箭,威力强大。

    船在宋代的战争中有很大发展,都料匠高宣所制巨型作战船长二十~~三十丈(约合六十~~九十米),有二十三~~二十四个车轮桨,在其所制的十几种车船中,双车船和四车船是常用的中小型作战车船。王彦恢所制的“飞虎战舰”,旁设四轮,每轮八揖(叶片),十分轻捷,是常用车船的典型。当时水军装备的战船还有海鳅(模仿海鱼形状的战船),有双车、十浆、防沙平底等各类舰艇,供江、海防御调遣之用。这些远距离战舰的出现也取代了大唐的近距离的水军战舰。

    虽然罗灵风也很想建造出一些超时代的东西,可是他知道这不可能,历史的发展必须有一个过程。无论你多么的天赋异禀,多么的领先时代.一两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力量是绝不可能跨越整个时代的生产力的。

    更何况他对发明是一窍不通。

    而大唐水军的战舰却是罗灵风最好的选择。

    唐朝水军将主要战船分为六型:

    一是楼船,相当于旗舰.也就是帅舰。它体型高大,可以一览四周数里的地形,可以随时观看到战况,以便布置相应的战法。

    二是蒙衡,一种航速较快的轻型攻击战船。不同于孙家的艨艟和蒙冲,其船体蒙有生牛皮。便于机动作战。

    三是头舰,相当于战列舰。其舰首的金属尖角,非常便于撞击敌人的舰船。

    四是走舸,一种轻便快船,属攻击型战船,行驶速度快,但自身防御能力差,擅长夜间偷袭作战。

    五是游艇。水战中传令,通信、侦察敌情的轻型快艇。

    六是海鹘,头低尾高,前阔后窄,不怕风浪,便于在大风大雨中进行出其不意的突击以及大海上作战。

    这六种战舰,是短兵器时代最出色,最便利的六种战舰。他们各个都有着十足的缺点,但各个都有着百分两百的优点。只要进行合理的利用,取长避短。那么它才会显示出它真正的无穷威力。

    当然,这是数百年后的战船,并非一、二日就能发明出来了。

    秦恺这位天下少有的造船巨匠和手艺、思维异常丰富的马均再加上百名造船师的齐心研究,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创造出这六艘战舰的其中一艘蒙衡战舰。

    这蒙衡战舰是航速较快的轻型攻击战船,罗灵风将船坞造出的三十艘全部给了的“乘风军团”,甘宁得了这三十艘新型战舰,据说高兴得几日都睡不着觉。

    罗灵风见新的战船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心中不由产生了失望的情绪,不过.罗灵风也知道.这数百年后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好研究的,秦恺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如果要是有个什么意外,就凭着对造船技巧不是很高明的马均也没有本事造出新战舰。更何况这六种战舰罗灵风只是见过一眼它的形状,它的一些相关的相貌,有多少桨、多少橹等一系列的关键因素,罗灵风都一概不知,这些全部都是需要秦恺等专家研究出来,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地,于是鼓励的说道:“秦老勿急,有了蒙衡战舰对付曹操是足够了,身体要紧!”

    秦恺摇头说道:“对付曹操也许够,对付江东孙家就不够了。孙家供养的建船巨匠本领可以与老夫相比的最少也有三人。他们已经造出了“艨艟”,“蒙冲”这类的战舰,在下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心得,岂能耽搁了下来?无论如何老夫也要造出另外五艘战船,让江东的那些人知道,老夫的本领不会在他们之下。”

    秦恺的话中充满了坚定。

    罗灵风知道劝说无用,干脆也就不在劝了,说道:“既然如此,在下也不打扰秦老了,不过秦老要多多注意保重身体,万一身体跨了,那秦老也就别想在证明自己的本领了。”

    秦恺点了点头。

    罗灵风走出造船场的正室.看着四周帮运木材的百姓和锯木,磨木的木匠,向场外走去。

    这造船场建在潼关附近的渭水下游靠近黄河的河畔,此处人迹较少,南方又依傍着华山.非常便利砍伐木头。

    罗灵风走至河畔,沿河向上走去,他想一个人静一静,好好地想一些事情。

    突然一个人影出现在他的视线里,“是马均!他在这里干什么?”罗灵风见马均一人坐在地上呆呆的望着渭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罗灵风好奇的走了上去,问道:“怎么了,有什么心烦的事情?”

    马均转头一看是罗灵风,急忙起身行礼。

    罗灵风笑着让他坐在一旁,再次问道:“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马均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只是在想着如何才能让铁在水上浮起来。”

    罗灵风听了一呆,随即爆发出一阵大笑:“哈哈……哈哈……”

    “我……我说……马均啊!你别犯傻拉!我上次是和你说笑的啊!你可别把它当真。”罗灵风大笑着说道,不过心中却在想:“虽然有可能,但这也是千年以后的事情了,你马均就算是再厉害也不能发明出千年以后的东西呀!”

    马均却摇了摇头,道:“不对啊!记得当时你问秦老有没有不怕火,不怕撞的船只。秦老回答说有,不过是一艘遇水就沉的铁船。均记得你当时随口接道世界在进步,时代在进步,别说铁会浮,就连上天都行,当时你说话的语气并不象在开玩笑,我自己也觉得有办法可以让铁浮起来,并且不会沉.可是就是想不到应该怎么做!”

    罗灵风不再答话,看着马均坚定的神情,罗灵风突然有了一种马均真的能成功地威觉。罗灵风摇了摇头.不在言语.只是躺在了草地上静静的看着天空,慢慢的睡了过去。

    突然,“哈哈…哈哈……我想到了,我想到了。”一阵大笑声吵醒了不知道睡了多久的罗灵风。

    罗灵风望着在水上手舞足蹈的马均,好奇的问道:“马均,你在那里干什么啊?”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马均好象并没有听见罗灵风的叫喊.象一个小孩子似的在乱蹦乱跳。

    罗灵风走上前再次问了一遍。

    马均这才回过神来,激动的说道:“刚刚均想到河边洗把脸,清醒,清醒,谁知均随身携带的木盒突然掉到了河里,并且浮起来了。

    罗灵风甚是不解,好奇问道:“木盒浮起来有什么希奇的,只要是木头都可以浮得起来。”

    马均打开了木盒,里面露出了一块扁平的石头。马均笑道:“均的家里差了一块磨刀石,这石头是刚刚均在河边拣来的,恰好身上有个木盒就放了进去。一时间没有注意就滑到了河中,本来此木盒应该直接沉下去的,可是它没有,它浮起来了一点,再沉了下去,均立刻想道了石头的重量高于木盒,所以沉了下去,要是石头的重量小于木盒呢?那情况会怎么样?我立刻就装了几颗小石头在木盒里,木盒真地浮了起来,也就是说……”

    “对啊!也就是说木头的重量高于铁的重量,船就不会沉下去,只要我们在木船上安装上一层铁皮即可,这船就不怕火和弓箭了。”罗灵风经马均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马均高兴的点了点头,道:“对、对、就是这样。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在‘轰天雷’上也可以裹上一层薄铁皮,就可以有效的延误火焰燃烧的时间,给士兵增加了灭火的时间,不用再担心‘轰天雷’可能被烧了。”

    罗灵风思索了片刻,沉声道:“马均,你立刻召集秦老他们,先研究这外表覆着铁甲的战船,务必在短时间内,设计出一艘合理的战船。”

    “是”马均兴奋的领命而去。

    罗灵风也高兴不己。

    他从周瑜的口中了解到这个时代的海战是以中型和轻型武器为主的。在交战时,远则用弓、弩,接舷战用刀、枪。将士兵卒各备有长短兵器。有的战船还装设有柏竿,用以锤击敌船。船上还备有若干小镖,可在三十步内投掷击敌;较重的犁头镖,在刁斗上下投可以击杀敌人和洞穿敌船体;撩钩用以钩搭敌船;勾镰用以勾船割僚绳。在很早就已使用燃烧性火箭,主要是焚敌篷帆.使敌船不能行动。

    然而只要在船上布着铁甲,那么这些水上的战斗方式至少有一半不能使用,令我军胜算大增。

    罗灵风怀着开心的心情向长安赶去。

    一进长安城.罗灵风遇到了传令兵,知道刘备找他去议事。

    罗灵风闻言,立刻向长安府衙赶去。

    进入议事厅,见诸葛亮,庞统正和刘备商议着事情。

    罗灵风上前见礼。

    刘备说道:“灵风来得正好,这是凉州马将军的八百里军情加急,你看看!”

    罗灵风接过信一看,顿时大怒。原来匈奴打着为左贤王报仇的旗帜.大举进犯西羌。乌孙也和匈奴勾结在了一起,大军向西凉压境。

    “该死是曹操,他在养精蓄锐,却给我们招来这么一个大的麻烦。”罗灵风气呼呼的说道。

    一旁的诸葛亮也说道:“亮和士元也觉得不错,这是曹操的诡计,不过即使这是计策,我们也必须要救。不然羌族见我们不派兵支援,很有可能会倒向匈奴,那时候,我军后方将永无宁日。”

    “对,这战要打,要狠狠的打,绝对不能留情,能杀一人是一人,不要一个俘虏。我们必须打的他们害怕,绝对不能让他们在日后决战的时候,来扯我们后腿。”庞统在一旁阴深深的吼道。

    罗灵风对异族向来没有好感,冷声道:“士元说的不错,此时此刻绝对不能留情。”

    刘备见手下最有能力的三位军师都同意出兵,也就不再犹豫高声道:“既然如此,谁愿意领兵出战!”

    庞统嘟嚷道:“这个自然是我和阿亮去拉,灵风训练起水军来,已经有模有样了,他一走这个烂摊子谁来收?我和阿亮可练不来水军。”

    罗灵风望了诸葛亮一眼顾虑的说:“可是……”

    诸葛亮微笑道:“放心吧!灵风,亮不会心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