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成仙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问道

    少年举起那柄造型奇特的剑,挥出一道平直的剑意。



    一柄由火焰组成的巨剑瞬息之间凝聚,少年身周的地面迅速干裂。



    这一剑足以宣泄他此前所有的愤怒,他的心境随着这一剑斩下,渐渐变得平和。



    一声佛号响过,一名年轻僧人突然出现,袍袖一挥,一股磅礴巨力撞向君行,同时将他手里那柄杀机凛冽的黑剑扫飞了出去。



    那道残缺的剑意彻底消散。



    当巨剑带着滔天怒火当头斩下,年轻僧人面带微笑,双手合什,指间有淡淡的金色光芒出现,撑起一个巨大的光罩,如同一只倒扣的碗,连同身后的君行和濯清莲一起护住。



    巨剑斩击之下,光罩纹丝不动。



    那少年眼角抽动了几下,稍微平复的心情又起波澜。



    就好像是一柄即将打造好的宝剑,只差最后一道工序,却始终不能顺利完成,总是不够完美。



    究竟是天意弄人还是欺人太甚?



    少年咬牙怒目。



    巨剑的形状隐去,火焰喷涌,化作一式烈火炼真金的剑意,熊熊烈火不停的冲击着金色的光罩。



    年轻僧人身上泛起金光,凭空盘坐,甚至闭上了眼睛,大有真金不怕火炼之意。



    “哼!!”少年重重的哼了一声,面现杀机,左手掐印诀,右手执剑如锤,腾空而起,如同挥锤一般挥剑。



    他身后的光线被扭曲,出现了一道与他一般无二的巨大幻影,连同面孔表情都一模一样,动作也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幻影的手中没有剑,只有一把打铁用的巨锤。



    轰!轰!轰!



    接连三锤,气势惊人,天空中好像打了几声闷雷,大地颤了三颤。



    树木倾倒,山石崩裂。



    地面出现一道道裂痕,延伸向远处。



    金色光罩之中,年轻僧人神色淡然,岿然不动。



    “至高剑意,非嫡传弟子不能施展,施主道行高深,孤身在此,又有火云剑在手,想必就是铸剑谷的弃徒——叶狂歌了。”



    少年沉默了片刻,神色变幻,冷声道:“她叫‘红颜’!”



    年轻僧人微微一滞,散去金色光罩,双脚落地,道:“名字只不过是个代号而已,施主不必执着。”



    “那我也可以叫你秃驴了?”叶狂歌哂道。



    “可以。”年轻僧人应道。



    叶狂歌:“……”



    “得饶人处且饶人,叶施主并非好杀之人,可否看在贫僧面上,饶他二人性命?”年轻僧人问道。



    叶狂歌持剑的手暗中用力,向旁边走了几步,稍微沉吟,道:“还未请教大师高姓大名,仙山何处?”



    年轻僧人皱了皱眉,道:“贫僧法号圆心,来自千佛殿。”



    “千佛殿?”叶狂歌不解道:“神州浩土,何其广博,中原大地,向来以道教为尊,寺庙稀少,想来千佛殿距离此地必定极其遥远,因此不曾听说。只不过大师不在庙中打坐念经,修行佛法,何故来此多管闲事?!”



    年轻僧人圆心双手合什,念了一声佛号,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君行,道:“也不算是闲事,这位施主与贫僧有缘,因此特来搭救。”



    “哦?”叶狂歌目光扫过君行,嗤笑了一声,道:“依我看,这位施主不像是无欲无求的样子,反倒是个痴情种子,六根不净,难入沙门,而且修为奇差无比,大师可能是看走眼了!”



    圆心闭口不言,只是微笑。



    叶狂歌的面色有些难看,哼了一声,有些不甘心的问道:“大师修为高深,不知到了何种境界,在下实在琢磨不透,还请大师如实告知,以解我心中疑惑。”



    “说来惭愧。”圆心和尚面有愧色,轻叹了一声,道:“贫僧自修行以来,一路畅通无阻,从无关隘,直至不动境,之后潜心修行数年,一直卡在这一境界,难有寸进,因此静极思动,云游天下,偶然到此,遇到施主,也算是有缘。”



    “什么有缘没缘……”



    和尚不应该心如止水才对吗,怎么缘来缘去的,挂在嘴边说个没完?



    叶狂歌皱眉,暗暗鄙视了一番,道:“大师,请恕在下孤陋寡闻,没听说过什么不动境。”



    “施主不必过谦,世界之大,难以想象,世人所知不过十之一二而已。”



    叶狂歌闻言面色一变,就要发怒,却听见圆心继续说道:“佛与道虽有不同,但大的境界都是大同小异的。我千佛殿有四境,分别是:禅意、拈花、不动、尊者。”



    叶狂歌暗自吃了一惊,眼角微微跳动,心念急转,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道:“原来如此,只是不知这佛门四境与我道门四境相比,又如何?”



    “这个……”圆心略微思索,道:“禅意应该归为凡武之境,拈花应在凡武与勇武之间,不动在勇武与真武之间,尊者在真武之境。”



    叶狂歌目光闪烁,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不怀好意的笑笑,道:“大师,佛门四境只对应了道门三境,要知道真武之上还有仙武,尊者之上可还有对应的境界吗?”



    “有的。”圆心笑而不语。



    “什么??”



    仙武之境仅仅存在于传说之中,真武境界已经是天下间无数修行者难以企及的巅峰,叶狂歌故意提及仙武之境,乃是心存刁难,却没有想到——



    “尊者之上,是什么?”不知不觉间,叶狂歌竟有些激动,传说之中的无上境界,仙也好,神也好,无不令人向往。



    “佛!”



    一个简单的音阶好似洪钟大吕,惊心动魄,将人从美好的向往之中震落,坠回残酷的现实。



    叶狂歌对这个答案是无比失望的,好像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他变得有些愤怒,冷笑着说道:“这么说,这世上真的有佛了?”



    既然仙武之境只存在于传说,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佛,也应该是虚无缥缈的。



    甚至叶狂歌会怀疑根本就没有什么仙武之境,只不过是一些修行者吃饱了饭没事做,无聊之下才编造出来的。



    同样的,没有仙,自然也就没有佛!



    “自然是有的。”圆心依旧云淡风轻的回答,并且微笑着。



    “在哪?”叶狂歌脸上的肌肉有些僵硬,他已经预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心中无比烦躁。



    “在贫僧心中。”



    其实所谓禅机有时候就是很朴素的道理,偏偏又能够在平凡之中蕴含着非凡。



    就如同道门四境之中的前三境,真正的山水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看这山水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



    “废话连篇!”叶狂歌怒骂了一句,转身就走。



    简直懒得多说一句。



    只是走出十几步远,又猛然间停住,想想就觉得不甘心。



    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总觉得不够完美。



    就这么走了,岂不是等于认输?



    叶狂歌心念一动,手中的剑悄然飞出,刺向正在为君行查看伤势的圆心和尚。



    圆心若有所觉一般,突然伸手,信手拈来,直接捏住了这柄剑,就像是捏着一片飘落的树叶。



    剑身震颤不休,像是随时都可以挣脱束缚。



    圆心指尖金色光芒闪了几闪,火云剑散去一身鲜红的色彩,彻底沉寂下来。



    叶狂歌面沉似水,神色冷峻,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圆心和尚的指尖。



    圆心叹息了一声,袍袖一挥,一股柔劲将火云剑送还给叶狂歌,面上无悲无喜,念诵了一声佛号,道:“火云剑乃天下奇珍,叶施主当善用之,勿使明珠蒙尘!”



    叶狂歌接过火云剑,神色稍缓,温柔的轻抚着散去光华之后变得脏兮兮的好像沾染了淤泥的剑身,非常洁癖的擦拭圆心和尚指尖捏过的地方,然后大声的如同宣告一般,硬邦邦的说道:“她叫‘红颜’!!”



    圆形面有忧色,沉声道:“叶施主杀心太重,于修行不利,若不能及时醒悟,早晚必有大祸……贫僧有一法门,可以修心,每天按时修习……”



    “我道在我!不需人渡——”叶狂歌终于停下擦拭剑身的动作,面无表情却仿佛狂傲不可一世的说道:“大师虽然心中有佛,却也未必就能够普度众生了!”



    “叶施主……”圆心还想说些什么,然而叶狂歌已经迅速远去,眨眼之间便不见了踪影。



    望着那少年远去的方向,圆心和尚只有幽幽一声叹息,转身看着躺在地上的君行,不禁又是一阵摇头。



    君行的伤势很重。



    血肉崩裂,经脉破损,真元耗尽,意识模糊。



    昏迷不醒,神仙难救。



    情之一字,真的可以叫人舍生忘死?



    ……



    七天之后,君行从昏迷中幽幽转醒,入目是幽远的夜空,漫天星斗闪烁不定。



    耳边传来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君行转头看了看,在篝火附近坐着一名正在入定的年轻僧人,却没有看到濯清莲的身影。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出声问道:“大师,我听说有的人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而有的人经历千难万难,历尽艰辛却迟迟不能修成正果,这是为什么?”



    “道家有一朝悟道即胜过百年修行的说法,说明重点在‘悟’而不在‘修’,佛门亦有‘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圆心和尚双目微睁,笑道:“为恶者若能心存善念,大彻大悟,痛改前非,可得正果,行善者须历经苦难,千折万磨,不失本心,可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