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
字体: 16 + -

第11章 第1-2节

第十二章第1-2节

1、教师职业之困

教师,是一个十分尴尬的职业。

在人类社会早期,从事教育的是部落族群中的长者。他们体力衰退,已经无法和年轻人一道耕种渔猎,可他们却是精神上的巨人,一生的经历积累何其丰富厚重。有他们的指导,少男少女可以在长大后少走许多弯路。因为那些经验和教训经过了漫长生活的检验,有一些甚至是经过了血泪和生命的洗礼,于成长中的少年是迫切而实用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老人在家庭、群体中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民间议事的也大多是长者团。从某种角度说,老人是大脑,年轻人是身体,一点也不为过。

也许自孔老圣人之后,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便开始有所弱化,他本人也被后人冠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的追随者、崇拜者自然也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般地,把精神推向玄妙而虚无的神坛。我们后人,继承了前人崇玄轻劳的精神,并把它们发扬光大。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他,事实上,他之所以被称为圣人,不是因为他以上的不足,而是全民教育方面的伟大探索。

不切实际、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言谈,称之为空谈,我们深受其害,生活中自然不乏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以前甚至有领导人评价:空谈误国!足见其害。

学校,是培养品学兼优建设者的场所,可以称之为劳动力的制造基地。一批批的劳动者就是从这里出发,奔赴各行各业,支撑起国家生存发展的筋骨血肉。可是,我们并没有在学校与职业之间设立过度机构,似乎学校培养出来的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劳动者。其实不然,他们最多只是一个半成品而已。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职业者的转变,需要时间,也需要专业的培训,而且这个过程还不可能太短,投入自然巨大。现实情况却是:几乎所有的上岗培训都由企业自行负担。社会上虽然也有一些岗前培训机构,于庞大的就业群体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收效甚微。而且时间太短了,根本不足以完成所需的转变。企业对于为自己培养人才的确有义务,问题是,企业招聘的大学生经过三五年的苦心栽培后,终于成长为可以适应岗位的人才,却极有可能跳槽或被人挖了墙角,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这实在让人又气又恨——原格力总裁董明珠也曾大骂挖人墙角的为小偷——却也没有办法,毕竟人才流动不犯法。可是,还有谁愿意担负起培训人才的责任?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才市场出现一种十分怪诞的现象:大学新生就业招聘会上,企业求的是有二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他们似乎走错了地方,这不是面对社会职业人员的招聘吗?可是没有,他们招的就是大学毕业生——学校为适应社会需要,大三学生就要提前进行实习,大四的时候就可以参加工作。一个大学办到如此模样,真是不三不四、不伦不类,还如何保障毕业生的质量?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对于商人尤其如此,可损失最大的是谁?是学生,还是国家?亦或者其他人?

谁解千千结?

如果国家不能大规模地建立大学生的岗前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培训——这似乎不大可能——就必须加强学校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密切联系。

学校是培养劳动者的地方,这些劳动者应该学会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这知识自然包括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这能力也包括普通能力与专业技能。

学校应该给予学生的,老师却给不了。不是不想,而是自己也缺乏。老师也来自大学,一个大学毕业生即使不包含读幼儿园的时间,也至少寒窗十六载,方才有可能修成正果。迈上三尺讲台,也基本上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生活圈子里。尤其是乡村学校,二十四小时待命,全天侯飞行,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与社会接触?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常识性的一般知识系统化地教授给学生,至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爱莫能助了。如同把一块块顽石锻炼成坚硬钢铁,而能做成刀子还是绣花针,就需要专门的工艺流程了。

我们不得不正视,试图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老师,本身就是脱离了劳动的群体,虽然脑力劳动也是劳动——这也实在是无所不包的一种劳动。可让文盲来扫盲,让旱鸭子当游泳教练,真是天大的笑话。

要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就必须先密切老师与生活的联系。于是,老师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应运而生了。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一潭水,要想保持新鲜,保持干净清洁,就要让它运动起来。

教师,是一个异常庞大的队伍,普通的考核已经不足以调动其高效的运转。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安逸,渐渐消磨着生命的**;运动,却使一切焕发勃勃生机。

在生活相对清贫的年代,教师队伍流动频繁,几乎每呆上几年就要换个地方,正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生活过得不宽裕,交通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家却过得颇有滋味,很有些苦中作乐的意思。若干年后,回想起自己丰富的经历,心中满是充实和快乐,对其中困难倒并没有想象中的记忆犹深。而且,学生们接受了不同风格、学识、品性老师的熏陶,收获也定然比预料的要多。可惜,之后却人为地限制了这种流动,稳定是稳定了,大家却是一门心思地往条件稍好一些的城镇学校钻。城镇学校坐地起价,逐渐拥有了大量优秀老师,优质教师资源又吸引了大批的学生。最后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教育怪圈:城镇,越来越强;农村,越来越弱。城镇学校,学生人满为患,一个班级六七十人,甚至有**十的,课桌挤满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学生进出恨不能插上翅膀。如此,怎能保证教学质量?于是连座位的前后左右也变成了家长追逐、老师获利的战场。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让这些老师心存感激,从而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反而有人不择手段地逐利:补课、托管、售卖教辅等等,连正月拜年、班主任与科任老师间的交流也可以向学生伸手要钱。一群被物质利益熏坏了脑子的老师又如何对学生言传身教?

虽然国家逐渐重视农村教育,对边远学校老师的补助也一次又一次地增加,却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没有节制的乱收费,仍然让城镇老师比乡村老师的收入更多。

动起来,没有谁可以例外。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国家因此在教师周转房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如此,完全具备了形成区域内循环的基础条件。

在不同的地区,总是有地方师资缺乏,有的地方师资雄厚。采用一定的政策倾斜或者物质补助,以富余补不足,也是完全可以的。国家在支教上已经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但制度化的推行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如果没有后顾之忧,还是有人(尤其是年轻人)愿意接受一些挑战,去更艰苦的地方锻炼锻炼。老师虽是文弱书生,却也从来不缺冒险精神。当然,在艰苦的地方呆几年,是锻炼;呆上一辈子,就是折磨了。

除以上种种,还有五年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从开始的完全自愿,到后来的制度化,经历了一个不短时间的过度。现在仍然采取自愿的方式,但每五年必须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