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中赋
字体: 16 + -

第72章 惊艳奇才

    众人听了这一段传奇,不禁啧啧称奇,赞叹千年前那位高人的惊艳奇才。

    虽说修仙界门派众多,但那也是无数能人异士几千年间日积月累流传下来的,各种功法和法宝的出世,并非朝夕之功所能成就的。

    能够凭借着一己之力创出一门修炼功法已是非常难得,按照霜阁历代传闻所言,竟然创出了两门绝学,当真是令人望尘莫及。

    听何老神仙和沈逸生之前所言,竟好像那位高人后来又创出了第三门功法?

    倘若这是真的,那可当真就是匪夷所思了。

    沈逸生讲完,便将目光投向何老神仙,等着他为自己解惑。

    何老神仙笑着点点头,似乎是知道众人急于知道下文,接过沈逸生的话便讲了起来。

    原来,千年前的那位高人离开了凡人夫妇之后,就如同赫山雨林巫加深渊渊底石屋里所记载的一样,破罐子破摔地在石屋里过了段一心等死的日子。

    结果,也不知道那渊底究竟有什么蹊跷,体内的两种法力再无相斗之意,平平安安地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于漫长的黑暗之中,那位高人想起在外游历之时,曾在偶遇之下与一位仙派修炼有得之人高谈阔论过一番修仙之感悟。只是当时的自己因独创两门功法,自诩世间绝有,颇为自负,并未听进那位仙派之人推心置腹的劝告,而是如耳旁风一般听过便置于脑后。此刻待他历尽苦痛后回过头来细细思索,似乎从那仙派之人的话中悟到了新的天地,正可对自己眼下的状况有所疏解。

    那位高人苦苦思索后,觉得有几个关窍未通,便在石屋中留了言,怀抱着一丝希望离开深渊,找那位仙派之人求教去了。

    四处打探辗转来到仙派之人所在时,恰逢该派正在开山讲法,高人遂找上那仙人与之谈天论地,这一谈就是十日。

    这十日中,二人聊得甚为尽兴,都在修仙一途有所领悟。那位仙人随即闭关修炼,而高人也在豁然开朗之下又再创出一门新的法诀,正可将身上三种法门所得归为一体,归纳调和,便将之命名为“真”字诀。

    一时高兴,就在凡间又收了个小徒弟,每天带着小徒弟东走走,西逛逛,钻研些人间药石之事,也颇有心得,过了段神仙般的快活日子。

    后来有一日,他在凡间闲逛之时,遇到一个男人被另一个人追杀。他也不知内情,本着好生之德就将被追杀之人救了下来,把追杀的人赶走了。后来才知道,被追杀的人乃是偷了师门秘籍才被师兄追杀的,如此一来,倒好像他帮错了人。

    原来,这两人乃是道教双清观的传人,只因门派没落,到这一代一共也就这两个徒弟,偏偏师父仙逝之时没来得及安排后事,两人都好胜想当个空有名头的道长,就打了起来。

    师弟打不过师兄,就只好找机会偷了师父临终前拿出来的师门秘籍跑了出来,被师兄发现,好一顿追赶,巧不巧的就被高人救下了。

    好在高人救下的师弟除此之外也没做过什么坏事,所以二人便结伴同行,一起谈论天下趣闻,讲讲修仙一途的感悟,友情渐深,变为挚友。

    结果没多久,高人的“真”字诀修炼大成之后,方才发现三种法力并存只是一时的假象而已,待三道法力均衡互相牵制之时,竟然反噬起来更为严重,实在是苦不堪言,远比两种法力的相争相斗更为痛苦。

    挚友见到高人如此痛苦,不知该如何是好,便尝试着以己之力为他缓解痛苦。

    却不料,挚友的法力甫一入体,就犹如灵丹妙药一般刚好能解那位高人的痛苦。

    高人受体内三种法力相斗之苦,正在神思崩溃的边缘,全然不知道缓解苦痛的来源是什么,只觉得痛苦渐消,便如贪食琼浆玉露般不断吸取挚友的法力。

    那挚友没想到帮人容易脱困难,发现情形不对,却怎么也挣脱不开那位高人攀附的双手,体内的法力便源源不断地传到了那位高人的体内,过不多时,便就此力竭而亡。

    待高人神志清明后,也是问了小徒弟,才知道自己竟在恍惚间做下了如此的错事!

    然而悔之已晚,高人只好将挚友埋葬,并将挚友用尽心力偷来的师门秘籍也一起随他葬了去。

    做完这一切后,高人自察体内,发觉之前至阴至阳的法力中,又被中和了一道阴柔的法力,刚好弥补了之前三种法力的不足,四道法力间互相牵制,互相成就,不过数日,便融为一体,竟然无意中成就了天地气象,得其大成,终悟天道,超然于五界之外!

    那位高人无意中得悟天道后,回想修炼的种种苦楚挣扎,才知人间悲苦,万事皆休,他能够修得大成,是多少生命换来的,还包括那位挚友无辜的性命,因此将其完整功法命名为《悲中赋》。

    高人不欲此大成之法再现于世,以免再令生灵涂炭,于是“绝”“和”二卷依然留于那对已分道扬镳各执一卷的凡人夫妇;“真”字卷传于身边的小徒弟,令其自立门派,行医救人以积功德;而挚友的那一部分法力来源于道家,便命名为“幽”字卷,随挚友深埋地下,再无出世之日。

    从此,高人便四处仙游,看尽世间百态,于五界中再觅不到其踪迹。

    千年过去,“真”字诀的后人自然便是何老神仙一派,“绝”字诀为七绝门,“和”字诀为霜阁,“幽”字诀为双清观,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传人在世。

    连那高人也料想不到,这几门功法如此分散,竟然同时有两位后生在阴差阳错间修炼了《悲中赋》的其中三卷。若非第四卷已长埋于地下,难保不会再有一位千万修仙之人向往的仙圣出世。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没想到眼下自己所学的功法竟然是一位传说中的仙圣之人功法的一部分,当下不禁好奇,七嘴八舌地问道:“那位高人所修的,到底属仙魔道佛哪一家呢?”

    何老神仙笑道:“成仙成圣之人如此少,除了悟天道何其难之外,又怎能说不是因为太过拘泥于门派之见呢?看祖上所修,‘绝’字诀来源于魔界,‘和’字诀来自于佛法,‘真’字诀来源于仙派,‘幽’字诀来源于道家,岂非正是集天下之大成?若修仙各派均能摒弃门户之见,取他家之所长,想来便更能悟天得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