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第一仙
字体: 16 + -

第55章 适应的很好 (求收藏、求推荐)

    陈礼看起来是多了一个业余消遣,也算是慢慢的融入到大唐的生活了。

    勾栏听曲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而已,他的生活也不只是这般。

    程咬金就很豪气,对于陈礼的胃口比较大一点都不意外。因为陈礼看起来年龄不算大,但是力气比起同龄人要大不少。这些都是程咬金和尉迟恭亲身体会,毕竟他们和陈礼切磋过。

    “游骑,你如今的锏法、枪法,只是看似流畅,缺少一股子杀气!”程咬金啃着肉,对陈礼说道,“你要有股子气势,莫不是你们仙人怕杀生?”

    陈礼装作没听到,和尉迟恭聊天,陈礼多半会将尉迟恭的一些话当做是耿直、无心之言。而程咬金这样看起来粗豪但是心里很精明的人,陈礼得掂量着,因为程咬金很擅长挖坑。

    看到陈礼不接茬,程处默跟着起哄,“游骑,仙界是何模样?”

    程咬金的发妻孙氏也忍不住好奇起来,关于陈礼的身份、真实身份,还是该知道的人会知道。不该知道的人,依然不知道。再加上也算是混熟了,所以大家也没有像以前那般小心。

    看到陈礼还是不说话,程咬金有些恼火,“游骑,可是俺老程不配和你说话?”

    看看,这就是程咬金的特点,典型的老双标了!

    陈礼很无奈,看着程咬金说道,“国公,这么说就没意思了。你也知道我不喜欢聊那些事情,说了也没意思。我这不开口,怎么就是不想和你说话?”

    “有意思啊,怎么没意思了?!”程咬金朝着陈礼大步走来,眼里发光,“游骑,只说一点点,这仙境到底是什么模样?可是仙女乘云、仙禽遍地?”

    就像有农民觉得皇帝是用金锄头一样,对于仙境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人也很好奇。

    陈礼站起身一拱手,对孙氏说道,“我也就不多叨扰了,和河间郡王世子约好去听曲。”

    程处默立刻义正辞严起身,“阿耶、阿娘,孩儿这便去会友。”

    说完这些,程处默立刻拽着陈礼离开。

    看着急不可耐的程处默,陈礼小声说道,“你可记好了,为了救你脱险,我可是羊入虎口!”

    “哪有你说的那般险恶!”程处默不爽了,这个人情不能欠的太大,“今天我会帐,行了吧?”

    对于还算上道的程处默这边表态,陈礼自然是觉得比较满意。

    就应该是这样,这才是朋友肝胆相照。

    你被困在家里出不了门,那作为好哥们的我义不容辞的来救你脱险,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呢,这听曲后的消费,也就该承担了。

    主要是现在也进入秋天了,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消遣。上午还能练练锏、练练枪,但是也不能一整天都是这么些事情。

    陈礼一没公务二没差事的,考虑到色是刮骨刀。陈礼觉得自己现在这身体还只是青少年阶段,府里肯定是没有女主人的。丫鬟倒是还算俏丽,不过陈礼可没打算祸害她们。

    主要还是闲着了,所以自然也就需要找点消遣了。

    至于日记本,陈礼决定要毁掉。因为这说不好就是黑历史,不能授人以柄。

    比如说大唐的风气还是比较开放的,离婚之类的也很正常。女性的地位可不算低,没有以后那么刻板的三从四德。

    这日记要是被翻出来,以后说不定会影响家庭和谐。

    再者就是陈礼很清楚,假如他死了,墓志上很有可能记录点什么。到时候要是来个‘好勾栏听曲、留恋青楼’之类的,到时候不要说这辈子的名气毁了,说不定这些小故事也会一直流传下去,甚至还要被编排段子。

    当然陈礼也觉得或许没那么严重,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人,只是个普通的蓝田县子。

    就算墓被盗了,或者是被发掘了等等,人家倒霉贼也只是对金银珠宝感兴趣。至于历史学家,大概也就是研究一下唐朝的风俗和文化,不会深入挖掘陈礼这个‘蓝田县子’。

    算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陈礼还算满意,他现在的生活也还算精彩。

    听完曲、欣赏完歌舞,陈礼回到了府上。

    刘永昌立刻来报,“郎君,今日收到了几分拜帖。”

    陈礼微微蹙眉,他的交际圈子不算多,“可是因为椅子、火炕这些事情?”

    刘永昌点头,笑着说道,“想来多半都是这些事情,我和那些送来拜帖的管家也闲聊几句,话里话外都是在打探府上的工匠之事。”

    陈礼点头,挥挥手说道,“你去安排吧,记得稍微分一下亲近远疏。”

    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当然口头上或者书面上,绝对不能说是‘生意’。

    陈礼府上的火炕比较好,夜里不需要添太多次柴。这也就是一些王孙贵族心动的地方,因为陈礼家里的炕更好。为了过个舒坦点的冬天,还是请陈礼府上的能工巧匠出马吧。

    而陈礼这边也是养了个工匠班子,其实就是府上的杂役,以及让闲着无事可干的农庄庄户紧急培训,给他们接点散活、在冬天里也找了个营生。

    添香将陈礼身上的披风取下,红袖立刻端来热水。

    “门窗稍微开个通风的缝,要不然这烧炭烧的要中毒。”烤着火的陈礼开口,提醒着说道,“以后在府上烧炭取暖,都要注意通风。若是让我逮着了,罚俸那可是小事。”

    红袖和添香立刻回应,哪怕心里觉得奇怪,但是坚决执行。

    别人取暖恨不得将屋子封的严严实实,那是别人的事情。在县子府烤火取暖不要紧,门窗一定要留有缝隙,这是陈礼的硬性规定,府上的人执行的也算干脆、坚决。

    看了看添香,陈礼问道,“庄上可有人冻着?”

    添香立刻笑着回道,“郎君仁慈,收的租子少,如今又让每家每户当家的干活,庄上现在日子红火,倒也没有冻饿的事情。”

    添香的感激是真的,庄子上的庄户们也确实感激陈礼这个庄主。

    收的租子少,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冬天的时候口粮稍微多了点,揭不开锅的时间就减少了。只要不是胡吃海塞,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也可以挨下去。

    再者就是冬天本来就没有农活,陈礼让庄户们来到城里干活。每天可以得到些工钱,只要继续这样做下去,不要说可以过个肥年了,明天开春、夏收的时候,家里都不用饿着。

    陈礼笑着点了点头,他现在没有能力治国。但是力所能及的,让身边的人过得好一点,这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尤其是这些庄户人家,他们基本上是依赖着陈礼而活。

    不说陈礼责无旁贷要让他们奔小康吧,但是要力所能及的让他们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这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陈礼想起来什么,问道,“庄上,可还有青壮是习武的?”

    添香立刻笑着回答,“郎君说笑了,若不是现下来城里干活,青壮都在习武呢。”

    这也是唐朝的特色之一,因为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而且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

    红袖轻轻的给陈礼捶着肩膀,小声说道,“郎君,我家兄长气力不小。”

    添香也赶紧说道,“郎君,我一家受郎君大恩。阿耶也曾多次提过,愿为郎君牵马坠蹬。”

    陈礼可是武散官、县子,以后说不定是要上阵打仗的。到时候,庄上的青壮,都是要随陈礼出征的。

    陈礼心情不错,过几天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