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第一仙
字体: 16 + -

第06章 名将有约

    李世民,这绝对是如雷贯耳的名字之一。

    对内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

    如果说给中国的封建帝王进行一个排名,李世民绝对是那种排名无比靠前的。

    关于他的故事也很多,有些可能是史实。而有些,显然就是戏说了。

    玄武门之变是真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是真的,十三棍僧救唐王就是假的了。

    坐在床上的陈礼喃喃自语,“假如真的是李世民,这可就不好混了。雄才大略是一回事,这个朝堂也人才辈出。关键,他好像挺迷信啊!”

    陈礼就不明白了,这些帝王对于长生真的有这偏执的追求。或许认为四海臣服、唯我独尊,放不下人世间的一切很正常。

    但是想想看秦始皇和汉武帝啊,这两位皇帝也是迷信到极致的,对长生的渴望无比强烈。不过他们的教训,显然没有被后来者注意到。

    李世民其实差不到哪去,因为有一种说法就是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去世。

    “这就完蛋了,我可怎么洗啊!”愁眉苦脸的陈礼坐在床上,忧心忡忡,“降落伞现代人可以理解,古人没办法理解啊。就算是现代人,也没办法解释返老还童吧!”

    其实现代人不见的就是完全不迷信,要不然一些大师也不会那么的如鱼得水。

    蕙兰看到陈礼一抬头,立刻露出笑容,如春风拂面。

    算了,陈礼觉得还是睡觉吧。他得想个办法才行,得想办法离开皇宫,得想办法让李世民打消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要不然以后很麻烦,后患无穷的那种。

    李世民此刻也很愁苦,如临大敌,“观音婢,仙家为何会知凡俗之事?”

    长孙皇后开口说道,“想来是仙家无所不知。”

    “那他为何不知其他人?”李世民紧张了,真的紧张,“你也看到了,仙家知息王之事。”

    这么说是比较委婉,因为那个仙家似乎是为了知道身份,在太上皇李渊的身后画了几个小人。本来是没什么的,但是第二个小人杀了第一个小人和第四个小人。其实本来还有第三个小人,被那个仙家给擦掉了。

    实际上李世民才刚刚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是为息隐王;皇弟齐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为剌。并且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的儿子们,还在宗室的名册上删除他们的名字。

    至于女眷,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后宫组成部分,其中较著名的是原来李元吉的妻子杨氏。

    知道丈夫在担心什么,长孙皇后说道,“二郎莫要担心,明日妾再去打探打探。”

    长孙皇后也有些无奈,因为一大早的就得到了通报。那个仙家跑完步、吃完早餐,然后跑去了武库。

    或许是她和陛下给了仙家太多的自由,仙家对于皇宫的布局比较清楚了。有些地方不去,有些地方经常去。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仙家对于兵戈极度热衷。

    此刻不出意外,说不定仙家已经穿着盔甲在宫里游荡了。也就是这位仙家有这样的待遇,哪怕是一些卫士,可以顶盔贯甲的,只是那些人可不能随意游荡。

    至于担心有人冲撞,那就根本不需要担心了。虽然仙家不喜欢内侍,不过皇帝的贴身太监一直跟在旁边,还有长孙皇后最信任的宫女。不缺少的,自然是皇帝和皇后的一些令牌。

    实际上也正是这样,李世民的贴身太监肯定是会察言观色的。蕙兰也心里明白,比如说这位古怪的少年站在武库前不挪步了。

    那怎么办?

    当然是打开武库了,眼前的这一位是只要哄他开心就好。

    如果真的他要烧皇宫,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都会指挥侍女、太监帮忙搬柴的。这肯定不是什么私生子,一个是年纪对不上,主要是皇子们也没这待遇。

    “嘿嘿,唐十三甲!”陈礼仔细的看着,冷兵器时代的武器、盔甲还是挺帅的,“再给我来条猩红的披风,妥妥的一个大英雄。小时候没少披着枕巾当披风,现在梦想成真了!”

    指了指一具胸前和背后有金属圆护,打磨的极光滑颇似镜子的铠甲,陈礼觉得这应该就是明光铠了。

    蕙兰路面笑容,哪怕心里想要吐槽,只是面上还是如沐春风。她高不高兴不重要,眼前这少年高兴了,陛下和娘娘才会高兴。

    头盔有护颈和护耳,身甲也有护颈,身甲前部分成左右两片,每片中心有一小型圆甲片,背部则是整块大甲板。

    胸甲和背甲在两肩上用带扣联,甲带由颈下纵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后,然后再束到腹部。腰带下左右各一片膝裙。两肩的披膊有两层,上层作虎头状,虎头中吐露出下层金缘的绿色披膊。

    陈礼很满意,指了指肩头的扣带,示意赶紧给我拿来威风凛凛的披风啊!

    猩红色的披风来了,陈礼更加满意了。然后开始挑选武器了,这得好好的想想。

    横刀就算了,仪刀不是很喜欢。自我感觉穿越后身体更好了、力量更强了,只是扛着一把宣花大斧也不像样。陌刀好像还没有出现,长戟也不是陈礼喜欢的。

    狼牙棒和流星锤有点让陈礼失望,算了,我还是继续专注于长兵器吧!

    冒充一下赵子龙,但为了和常山赵子龙的区别,腰里就不要再悬挂一把宝剑了。

    大唐啊,使锏的秦叔宝,使铁鞭的尉迟敬德,时代特色!

    陈礼威风凛凛的跑了,也没见有人说武库的兵器不能少,更没人拦着他全副武装的在宫里玩cosplay。

    李世民在听政视朝,每逢初一、十五就会在还没有改名的太极殿会见群臣、视朝听政。

    而此刻,刚刚下朝。

    不少文武大臣还在议论一些事情,比如说息王的事情让民间议论纷纷,以及进贡给突厥的金箔等等还需继续筹措。也包括如今大唐虽然定鼎天下,只是还有一些不臣之徒,大唐还需要继续发展啊。

    忽然间不少人愣住了,看到了一个顶盔贯甲的人从朱明门方向蹿出,十分失仪的在朝着太极门方向跑去。

    “快点啊!”陈礼就不爽了,回头批评道,“你们啊,还是身体素质不行!”

    尉迟恭大怒,不少文武百官都大怒。

    周绍范一把拽住尉迟恭和秦琼,有些着急的摇头。而房玄龄咳嗽一声,和回过神来的杜如晦继续往前走,在交流。

    高士廉这个老狐狸已经越众而出,笑盈盈的站在道边。看起来是想要打个招呼,只是被直接无视了。

    皇宫,可以说是全天下守卫最森严的地方,也是保密程度最高的地方。但是这里也可以说是最不安全的地方,包括很多的消息根本瞒不住。

    陛下在渭水遇仙的事情最近这些天愈演愈烈,李道宗等宗室有意无意的打探。只是陛下和皇后,都在装糊涂。

    魏征本来是打算批判的,只是房玄龄不理不说,高士廉等人也装不知道。至于当初秦王府的那些悍将们,这些天经常在堵周绍范。

    “孝范!”周绍范被一群同僚堵住了,跑不掉了。

    看看他身边的人,尉迟恭、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哪一个不是百战余生、哪一个不是陛下心腹?!

    房玄龄的脚步更快了,只是追着他的文官更多。至于为什么没有人去骚扰高士廉,皇后的舅舅可不是一般人物,不过势必也会被骚扰的。

    “呔。”站在太极门门口的陈礼激动了,小声嘀咕,“来将可通姓名!”

    之所以小声嘀咕,主要是语言不通。绝不是担心拦着的人是秦叔宝或者尉迟恭、程咬金,肯定不是担心被这些名传千古的大将一顿暴打。

    不过想想看也刺激啊,我给唐太宗守过门,程咬金、秦叔宝这些人都在我眼皮子底下走过。

    嗯,陈礼满满的都是成就感。也觉得这原本枯燥无味的圈禁生活,稍微的找到了一点乐趣。

    “这谁啊?没事冲我笑什么笑?”

    “一看就是文官,有些文弱了。”

    “怪不得唐朝以肥为美呢!也不对,不是说胖子才美,主要还是要有肉感,不喜欢排骨、苗条而已。”

    身后的侍女、太监们恭敬的站好、低头,而陈礼手持长枪站的笔直。

    忽然一个面色有些黄的中年人指了指陈礼腰间的锏,抱拳后,面露微笑,“请。”

    这听懂了,陈礼尴尬笑了笑,“不会。”

    一大串的‘方言’后,陈礼愣住了,基本没听懂。但是,觉得将锏取下递给眼前这个人应该没错,他应该不是想要打我。

    “秦叔宝!”

    看着秦琼使起铁锏,一些武将咬牙切齿,怪不得陛下如此信任叔宝!绝不只是叔宝随陛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说到满身伤病,叔宝这两年好像体弱了不少,不过依然悍勇无双!

    “哇!”

    “杀人技啊!”

    “传武算什么!”

    耍了一套锏法的秦琼微微气喘、有些冒汗,笑着将锏递给陈礼。

    而陈礼立刻推辞起来,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开口了,“学?”

    周绍范酸了,叔宝最擅长的可不是锏法!仙家,是我和陛下一起遇到你的,学枪啊,我的枪法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