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大佬
字体: 16 +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深入漠北(上)

    咚咚咚……!

    擂鼓聚将,谋士同时到场,在肃穆庄严的氛围下,林阳简短的说明军情:轲比能率部族向北遁走,避而不战,并问道,下面的仗如何打?

    撤兵?深入追击?

    进退等待抉择,在林阳询问的目光中,徐庶谏言道:“将军,彼酋之意,是想徐徐后退,引诱我军追击,拉长战线,待我军心疲惫,兵无斗志,彼以逸待劳,再卷土杀来……”

    “故而,在下建议,班师回转。”

    “元直先生说退兵,谁有不同意见,尽管说。军中议事,言者无罪。”听罢徐庶的提议,林阳不置可否。

    “大雪漫天,前路艰险,在下同意退兵!”许攸随后附议,后知后觉者,为显示高明,故意拽了两句文词,得意的撅起山羊胡,神采洋洋。

    “…...在下恳求班师!”审配随波逐流。

    “在下附议!”

    文官大体主张退兵,是为全军安危考虑,苦寒之地,士卒多有冻伤者,此乃善意之言。

    “没有别的意见了?”

    众意难违,林阳微微摇头,希望听到不同见解。

    “在下有异议!”

    简短的五个字,让林阳精神震烁,数九寒天,竟有如沐春风的舒畅,在定睛一瞧,力排众议的居然是郭图。

    众人循声望去,大多面有不忿之色,都赞同退兵,就你各色。

    不等林阳开口,郭图扬起下巴,眼睛眯缝,好似视智谋超群的同僚如无物,姿态高调,甩着袖袍走上前:“愚以为,当下撤兵绝非良策。”

    “……数月前,鲜卑骑兵入寇边疆,劫掠我朝百姓,以致怨声载道,血仇历历在目,将军顺应天意民心,举倾国之力,为得是吊民伐罪,出师至今,收效甚微,怎可无功而返?”

    “……轲比能未战先怯,仓惶逃走,说明他惧怕王师之威,彼弱我强,当继续奋进,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漠北!”

    “将军,郭图误主之言,可斩之!”意见相左,许攸气得不轻,卷起袖子破口大骂。

    审配继而道:“昔日在袁公帐下,郭公则巧言令色,屡谏佞言,以至于被曹孟德夺了幽州成势,此人之言不可轻信。”

    打人莫打脸,骂人不揭短,这俩人的话算往郭图心口上撒盐,那主向来清高自傲,受不得半点轻慢侮辱,尖着嗓子的道:“哼哼,都似尔等贪生怕死,遇难畏缩,怎能辅佐将军成就大业,我朝恢复中兴之日遥遥无期!”

    “大军深入,

    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轻率。”徐庶不了解郭图的作风,好言劝道。

    “你们总与我过不去!”大家各执一词,郭图舌战群儒,坚持己见,吵得面红耳赤,而武官一边静坐着看戏。

    争执不休,林阳怒声道:“吵够了没,要吵出去吵!”

    平时,郭图净出馊主意,但此次说到他心坎里了,后面那些大义凛然的话忽略不计。

    但兴师动众的来,灰溜溜的走,如何面对云中郡死难的百姓,大仇未报,九泉之下的亡灵如何安息?

    接着,视线转向武将,林阳严肃的道:“你们呢,也不同意继续打下去?”

    “全凭大将军吩咐,我等绝无怨言!”张郃起身说道。

    “披甲从军,战死沙场得其所哉!”这是草莽武将的共同心声,思维的方式不同,文臣之能在于出谋划策,而武夫基本上靠着军功上位,有仗可打,不忍坐失机会。

    勇闯敌阵,马踏连营,是将士最高的荣耀。

    “好!”

    扶案站起,林阳眼中看到明亮光彩,最终是有人支持,没落得孤家寡人的局面,朝向帐中所有人说道:“我决意,北上追击!”

    “善用兵者,要以三军将士为重!”文臣纷纷跪谏,而碰巧猜中心思的郭图神采奕奕,露出“你们皆不如我”的傲慢。

    “重申一遍,我意已决,输了罪名算我的,与诸位不相干!”林阳一锤定音,众人无话可说,只剩无尽叹息。

    “轲比能料定我军不敢向北冒进,是他狂妄自大,汉家儿郎不惧生死,雪雨冰霜更微不足道……而且一旦南归,鲜卑骑兵若以狂风之势杀来,防不胜防,才是真正的险境。”

    “此战不分出胜负,绝不言退!”

    气息提到顶点,说完最后一个字,林阳喘了几口,看到谋士神态的转变,笑容很欣慰。

    执意打下去,不是为了一己私心,而是给朝中盼望的百官一个交代,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怕吃苦受罪的,可以留下。”

    徐庶等人感叹:“大将军不轻言放弃,我等当鞠躬尽瘁,全力谋划。”

    文人如此,杀心已起的武将则跃跃欲试,冰天雪地又怎样,鲜卑人去得,汉人照样一往无前。

    在地图前指指点点半天,最后决定留五万兵马守卫脚下大营,储存粮草和辎重,万一战局不利,随时可以撤回来,进退有据。

    另外,火速向长安方向传信,多征集治疗冻伤的草药送来,比起鲜卑骑

    兵锋利的弯刀,冰冷刺骨的天气更是杀人无形。

    “审正南留下,负责督促粮食物资中转。”

    对这份安排,审配受宠若惊,脚下的营地是全军的生命线,责任艰巨重大,交给他来完成,是了不得的信赖。

    而林阳认为,审配忠贞不二,做事勤勉,是负责后方的不二人选。

    附庸汉朝的两位部族首领同行,肃立毫无二话,好歹算翁婿关系,半个亲戚。呼厨泉稍微犹豫,但想到自己的兄长,点头答应。

    各自回去宣布命令,带齐足够的粮草,至少得明日才能准备停当。

    今夜,林阳无心入睡,坐在地图前岿然不动,细细考量着战术规划。与以往不同,不晓得敌军何处藏身,稍不留神,极有可能落入圈套,险之又险。

    “要向北开拔了?”

    冥想之际,阿雅走到身旁,轻轻的帮他披上虎皮大氅,感觉到暖意袭来,林阳生硬的笑道:“是啊,不知道要多久能回来。”

    “不如,我随你一起去吧,有个照应。”阿雅请求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