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大佬
字体: 16 + -

第四百零三章 顺水推舟

    “正值深秋,草原气候干燥,牛羊马匹以草料为食,而牧民靠着牲畜过活,那是他们的命脉,如果我军带足煤油,举一把火,将他们的草场焚烧殆尽,牛马无食而死,再强悍的骑兵也会丧失斗志。”

    “不可!”

    魏延刚说完,堂上响起不止一道反对声,林阳惊出冷汗,这家伙胆大包天,使出的计谋无比狠毒,听着有理,但不可行。

    草原部族以牧场为生,那里是他们的天堂,一把火将草原烧个干净,且不说道义与否,这个年代也没啥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理念。

    但是,彻底毁了牧民的家,让他们走投无路,会遭来疯狂报复,身处绝境,南匈奴和肃立也会起来相应,中原将面临三股力量打击。

    老话说:狗急跳墙,兔子急了咬人,就是这个道理,在丧失理智的情况下,做出什么疯狂的事都不奇怪……

    军队频繁调动,引起了轲比能的重视,当听到消息时,差点咬到舌头,他本想趁着汉家两大豪强争斗,从中渔利,没想到报复来的如此之快,始料未及。

    靠在椅子上,不禁想到了这样一句话:汉家子孙,自家打得再乱,面对外敌时,将同舟共济。

    刚下去抢了一回,人家握手言和,准备找他拼命了。

    是战是和,得赶紧拿主意!

    不愧为草原上的雄鹰,头脑反应灵活,一下找到问题关键,下令召集所有附属部落的首脑,来王帐商议对策。

    北方草原,自匈奴开始,一直属于部落联盟,强者为王,实力为尊,一个部落征服所有部落,大家都去认老大,平时各过各的,管理比较松散,关键时刻出人打仗,没有很强烈的家国观念,只认朋友和弯刀,还有烈酒。

    短短两天时间,上百个部落首领齐聚一堂,为了战和问题争论不休,吵翻了天。

    有习惯安生日子的,提议向汉家议和,主动放低姿态,送还抢来的钱粮和被抓的汉人,学习匈奴人,用以物易物解决口粮和生活物品问题——这属于鸽派。

    “放屁,瞧瞧你们那副熊样,汉人没打来呢,你们就要避战退缩,屈膝求和,败类不配做草原的雄鹰。”——这是鹰派。

    “哼,你们主战的有什么好主意,能挡住汉人几十万雄兵?”鸽派反驳道,消停过日子多好,守着肥美丰茂的草原,多几匹马驹才是真的。

    “怕死就说怕死,别找借口!”

    各执一词,轲比能板着脸喝止争吵,他偏向议和,但怕遭到大多数人反对。

    严冬将至,以放牧为生的牧民将迎来残酷的挑战,缺衣少粮,只能靠着抢劫谋求生计,上次侵入云中郡,拿回大量粮食,抓来数千平民充当奴隶,随意驱使,还没捂热乎就要还回去,怎肯轻易放手?

    “我来说几句!”

    步度根站起来,他在族群中实力位居第二,肃立倒向汉人后,愈发受到倚重,地位声望与日俱增。

    向轲比能行过按胸礼,步度根表情老而持重,然后面相众人道:“我认为,两个意见折中一下,先派使者探明汉人态度,如果有转机,则交还抢来的东西;假如汉人不同意,迅速整军备战!”

    “嗯!”

    “说得在理!”

    主和的鸽派表示赞同,大首领发话了,主战的鹰派不敢强逼。

    “土熊!”轲比能随手点了一个汉子。

    这人是他帐下勇士之一,见识过汉人的兵锋,刚才力挺议和,派他去希望大些,关键是土熊懂得汉话,去了便于交流。

    光阴荏苒,撇开路上的时间不提,土熊赶到长安时,林阳的战前会议结束没多久,正和杨彪在府上品茶聊天。

    忽闻鲜卑使者执节杖前来,立马请进门,开口问土熊的第一句话是:“你,空手来的啊?”

    “噗嗤!”杨彪的老脸憋得通红,差点笑出声,林阳可是雁过拔毛的主,莹虫飞过来都得瞅瞅有没有肉。

    “这个……”土熊长得身材魁梧,说话慢条斯理,被这么一问,脸色异常尴尬。

    “来的匆忙,没有准备礼物,请谅解。”

    “尊使来此何意,是要向我朝正是宣战吗?”杨彪怒眼圆瞪,平时谈吐温和,这个时候可不行,必须摆出强硬态度。

    “尊敬的汉人阁下,我们不要提不愉快的事,之前是我家首领驭下不力,管教无方,一群悖逆之徒攻击了贵国城镇,实属误会!”

    “如此说来,你是来讲和的?”林阳问道。

    “是的,如果贵国同意,我们愿意归还被俘的汉人,还回被抢的物资。”

    “同意!”

    仿佛没加考虑,汉朝真正的统治者,扬言出兵的林阳居然答应了,老头子杨彪甚至怀疑听错了,但有外人在场,只能把话咽回去。

    土狼大喜过望,喜的是事情进展的很顺利,而且是意想不到的顺利,汉人的大将军脾气温良,很好说话嘛!

    “放心,等我回去,立即和首领商议,将汉人全数归还。”磋商了下细节,土狼喜滋滋的走了。

    但他忽略了一个重大问题,签订契约。

    使者前脚离开,杨彪拉着林阳问道:“不会吧,你真主张议和?”

    “呵呵!”

    品着尚温的茶汤,林阳摇头笑了:“当然是假的!”

    “是轲比能提出的议和,那么他便失去了主动权,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把被俘虏的人救出来,然后照打不误!”

    对方手上押着几千条人命,一旦开战,他们很有可能成为无辜的人质,既然机会摆在眼前,何不顺水推舟,解决后顾之忧。

    “哦,还是你小子心思细腻,想得长远。”眉头逐渐舒展,杨彪总算安心。

    解释清楚,林阳又交代道:“这次假议和,咱们两个人知道就好,传出去容易被是非不明的人骂做叛国贼!”

    杨彪点头示意道:“放心,老夫心里有数,我年岁大了,外边的事交给你办吧。”

    忽然间,林阳觉得像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在托付大任,或许他已知天命,不再抗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