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大佬
字体: 16 + -

第三百八十章 堑壕战术

    “堑壕?”

    赶到战场,林阳却看到了新奇的场景,曹军大营前沿挖了条环绕四周的壕沟,常人站在里面,只能露出肩膀以上的部位,曹军将士趴在里面弯弓射箭,遏制了己方军队的进攻。

    不仅如此,壕沟的边缘处,以此排列了许多装满沙土的布袋,有的直接用树干代替,每隔半米左右,留有一个空位置,补充箭支时,可以充当掩体。

    望见这别开生面的一幕,难怪林阳会失声喊出那两个字。

    堑壕,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战场,至今记忆犹新,堑壕战使用,大约是十九世纪中叶的美洲南北战争时期,后来逐渐推广流行,一战的时候发扬光大,造成了无数流血牺牲。

    每当发起冲锋时,曹军将士会趴在堑壕中射箭,而他们大半个身躯在地下,很难被箭矢命中,优势得天独厚。

    难怪冲了半天,没能前进一步,原来曹军使用了超越时代的防御工事。

    四面八方的壕沟,将曹营围得严丝合缝,看到的第一眼,林阳有个破天荒的念想,会不会有和自己一样的后世来客,跑到曹营效力了?

    升起想法的一瞬间,林阳立马摇头否定,穿越时空这种比雷劈还小的小概率事件,在同一时代发生两次,不太现实。

    更加确凿的论据是,堑壕属于土工作业,比较原始简单,借助壕沟躲避攻击的方式,本身并不难领悟,或许是曹操无计可施,于沉痛中灵光一闪,突发奇想也说不定。

    这时,魏延急得满头大汗,走过来道:“将军,今天上午将士们拼命冲了七次,连人家边都没摸到,就被乱箭打回来了,该想想办法。”

    另一边的张绣,正要指挥士兵发起冲锋,盾刀手在前,长枪手在后,弓弩兵在两侧负责掩护,算是做得无可挑剔,饶是如此,至今寸功未立。

    “别冲了,这类打法,天黑也打不进去,趁早歇了吧。”林阳急忙叫停,免得士兵做无畏的牺牲。

    为作战时携带方便,林阳军中多用圆盾和半人高的方盾,除特殊情况,极少用超过人体身高的巨型盾牌。

    即使遮住半个身躯,对面的箭矢依旧有着较高的命中率。

    “传令鸣金收兵,另外通知公孙度,让他暂停进攻。”

    以直立冲锋的方式,再上多少人都是送死,林阳干脆收兵,曹军得胜,发出戏谑的笑声,那得意的模样仿佛在说:小样,有种再来,来多少老子杀多少!

    回营清点伤亡,两三个时辰,战死三千将士,轻重伤的

    也有八百左右,曹营以微小的代价,赢得了胜利。

    “是我大意了!”

    林阳揉揉额头,机关算尽,不曾想老曹搞出了类似堑壕的战术,这种类似龟缩据守的打法,及其惹人厌恶。

    关键是,冷兵器时代没有火炮啊,否则别说开花炮弹,即使实心铁弹,几轮排炮打过去,只要不是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阵地,都能炸人仰马翻。

    纸上谈兵终为虚,脚踏实地方得真。别说造大炮,这个时期连符合造炮的钢铁都没有,强行造出来,画虎不成反类犬,一点火“轰”得炸膛了,算是未伤人先伤己,曹操知道能笑岔气。

    要想克敌制胜,得另辟蹊径,这个时代最简单便捷的防御工具,只剩盾牌了,得从这方面入手。

    可这玩应儿没法挡住全身,实在令人头疼,难道要召集民夫工匠,连夜造出一批两米高的盾牌?

    别逗了,比人还高的东西阻碍视野,并不如何高明,放在身前一挡,敌人是射不到,但自己啥也看不见了。

    林阳思前想后,觉得应该降低人的高度,让盾牌完全挡住正面,拿着又不碍手碍脚,唯一正确的选择,是让人趴在地上,然后匍匐前进,逐步接近敌军,采用近身搏杀解决战斗。

    “有办法了!”

    念及至此,林阳蹭的站起来,帐中的文武干将目瞪口呆,以为咋了,前边攻击不顺利,大将军要发飙?

    “大将军,身负乃兵家常事,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审配上前劝道。

    “别啰嗦,去找营中士兵,拿面盾牌过来!”

    些许小事,很快就能办妥,林阳接来试了试,宽度刚好可以遮挡双肩,举过头顶趴在地面,慢慢往前爬,就像盾牌在独立行走一般。

    以上的画面,是林阳联想出来的,身为大将军,举着盾牌趴在地上蛄蛹,像什么样子。

    “你——过来!”

    随口喊来帐外的卫兵,将盾牌递给他,看着那双神采迷茫的眼睛,林阳轻声道:“卧倒!”

    士兵愣了愣,疑惑道:“将军,啥叫卧倒?”

    别说普通士卒,连这个时代的高深学者,都很难理解“卧倒”是啥意思。

    “少说话,趴下会不会?”

    林阳懒得解释,踹了士兵屁股一脚,让他趴在地上,接着说:“另一只手用力,向前爬!”

    “哎!”

    士兵乖乖照做,高大的身材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向前缓行,姿势滑稽可笑,帐中许多人忍俊不禁

    。许攸甚至笑出了声。

    “都闭嘴,这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眼风横扫,帐中恢复安静,林阳又面朝武将问道:“诸位谁认为自己箭法出众?”

    张郃应声道“末将不才,射箭有些把握。”

    “能射多远?准头如何?”

    “能开四石弓,一百二步内,十箭九中不再话下。”论骑马射箭,张郃极为自豪的说道。

    “好!”

    林阳一拍巴掌,指着外面笑道:“你立马跑到外面,就按一百二十步算,拿弓箭射这面盾牌,看看你是自吹自擂,还是有真本事!”

    “诺!”

    张郃起身疾步而去,取常用的弓箭在手,量好距离,弯弓搭箭,嗖的一声长箭划过半空,不偏不倚,射中盾牌中心,换来满堂喝彩,交口称赞。

    为展现精准的箭术,张郃超常发挥,但林阳并不想考校他的箭法,只笑着点点头。

    让他试射一箭,林阳为的是验证猜想,人在匍匐前进的姿势下,盾牌举过头顶,是否会被正前方的箭矢伤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