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大佬
字体: 16 +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树立典型

    “还有谁,一并站出来!”

    选择强硬镇压,就要做得干净利索,林阳眼风横扫,落在那班噤若寒蝉的大臣身上。

    此时,刘协作为皇帝,不得不站出来主持局面了,等着挨打的都是他的臣子,继续装傻充楞,将彻底丧失公信力。

    “大将军,杨彪等老臣是国家基柱,有功于社稷,朕感恩于心,你做得过分了!”

    “呵呵!”

    转过头,林阳冷然一笑:“陛下,臣敬你是天子,九五之尊,说话请注意分寸!”

    “放肆!”

    “竟敢对陛下无礼!”

    “祸国奸臣,迟早被万剐凌迟,死无全尸!”

    在场公卿无不同仇敌忾,卷起衣袖大声喝骂,瞪着要吃人的眼睛,如果不是忌惮那数百军士,只怕要冲过来群起而攻。

    “唉,随你吧!”

    刘协退回去,看着林阳大发淫威,悻悻的笑了,心说:主上臣下,你出言恫吓天子,咱俩到底谁没分寸。

    祸从口出,无论发生什么,现在刘协只有静观其变,心急如焚,默默的叹气。

    按那位的意思,假如杨彪等人不肯支持科考,继续从中作梗,恐怕逃不过一顿廷杖。

    打完文武百官,下面该如何,打皇帝?

    想到此处,趁人不注意摸了下后背,那里被冷汗湿透大片,无需凑近,便能听见紊乱的心跳声,猛吸一口气,勉强稳定情绪。

    “咳咳,我再问一遍,科举应试,还有谁反对?”

    堂而皇之的走到群臣近前,面对一张张睚眦欲裂的怒容,轻松随和,谈笑风生,又像是在下最后的通牒。

    “我等宁死不肯苟同,请大将军三思而后行,莫要寒了天下士子的心!”百官齐声呼喊。

    “好,好得很!”

    平息胸膛的起伏,林阳目光一转,对徐晃喊道:“公明,带人守住道口,事情没结束前,任何人不得进出!”

    “诺!”

    徐晃虎步生风,点起一百人马,分作五列,完全将道路封死,锋锐的长枪同时竖起,闪耀着点点寒芒。

    “听人劝吃饱饭,何苦讨打呢,回去吧。”

    “张议郎,您今年五十七岁,棍棒无情,当心后半辈子瘫痪在床,得人伺候。”

    林阳走到一个人面前,便停下劝两句,动刑是非常之手段,能保一条人命就尽力而为,前提是得识时务,认清局势。

    顽固不化的,廷杖伺候之!

    赔着笑脸说话,人家根本不予理会。有的刚要开口,人家用鼻腔冷哼一声,高傲的扬起头,摆明了视死如归的决意。

    苦口婆心的劝诫,结果没一个领情,林阳叹口气,心说大汉朝廷的高级官员,就这素质,甚至不如街头做工的平民百姓。

    “既然不愿意妥协,我好人做到底,遂了你们的心愿,死伤自负!”

    看着怒冲冲的眼神,林阳晃了晃脑袋,下令道:“挨个打,一个别放过!”

    每人廷杖四十,时间并不长,轮到一个年近五旬的老者时,贵为皇后的伏寿梨花带雨的跑过来,跪下哀求道:“请大将军开恩赦免!”

    “这位是令尊伏完?”林阳立即想到此人身份。

    “嗯,正是家父。”

    伏寿木讷的点头,尽力用那点可有可无的颜面,保父亲不受伤害。

    皇帝的老丈人,那就是国丈了,林阳嘿嘿笑道:“皇后屈尊求情,得照拂一二。”

    接着对用刑的士兵的喊道:“记住了,打他三十廷杖便可!”

    “哈哈哈……”

    在场军士放声大笑:“瞧见没,人家女儿是皇后,关键时候能少挨两下揍!”

    “放肆!”

    制止了部下的嘲笑声,林阳低头看着满脸泪痕的伏寿:“皇后请起,臣已经仁至义尽。”

    “呸,你怎么不去死!”

    人都跪下了,结果只免了十杖,伏寿愤恨的瞪了一眼,起身往回走。

    半个时辰内,皇宫里回荡着鬼哭狼嚎的声音,往日养尊处优的大臣哪吃过棍棒之苦,挨过廷杖,轻则血肉模糊,重则爬不起来。

    身体素质差的,估计撑不过今夜。

    “何苦如此呢!”

    压了压额头,林阳唏嘘一阵,旁边的空地广阔,完全可以同时用刑,之所以分开打,是让他们懂得害怕,有考虑的机会。

    旁边的小皇帝彻底吓懵了,敢当着天子驾前擅用酷刑,是要造反呐!

    幸好风浪过后归于平静,国丈伏完被特殊关照,屁股无伤大雅。

    “大……大将军,完事了吧?”

    正要点头,林阳猛然瞧见杨彪好端端立在那,微笑道:“多谢陛下提醒,差点漏了一个。”

    若是旁边无人,刘协想抽自己,这张嘴说什么不好,本想息事宁人,反而提醒了他。

    “杨彪,杨太尉!”隔着五步远停下,林阳抱拳问道。

    “怎么,想对老夫

    动手?”杨彪冷哼道,在同僚遭受毒打时,他已经想明白了,无非是咬咬牙的事。

    “听说到皇宫来谏言,是你发起的,咱们算算哈,外边那些算从犯,打了他们四十廷杖;你是主犯罪加一等,八十!”

    “尽管来嘛!”杨彪坦然走向刑场,他的年纪挨八十廷杖,很难活着回去。

    林阳咬着牙道:“喜欢挨打,就凑个整数,让你整天跟我唱反调!”

    “手下留情!”

    部下依令执行,拳头粗细棒子轮到半空,外边传来吵闹声,一个身着水蓝长袍,容貌俊秀的男子冲开阻拦,没等站稳就噗通跪倒。

    “请大将军开恩,我爹年老力弱,扛不住打!”

    “阁下杨修,杨德祖?”

    “正是在下!”男子抱拳应答。

    就算不说,林阳亦能猜出此人来历。老子挨打,多半是儿子赶来求情,总不可能是他三叔公家的二姨姥姥的邻居吧?

    扯远了。

    杨修,弘农杨家的公子,饱读诗书,聪慧豁达,可谓年轻一代文坛的佼佼者,才气非凡。

    眯着眼睛思考片刻,林阳觉得这是个能发挥作用的人,要创立科举制度,但得罪了关中士族,出身名门的学子肯定会反感,说不定会联合起来拒绝参加应试。

    而想要打破隔阂,就要从中树立典型,盛名之下的杨修,无疑是恰当人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