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大佬
字体: 16 + -

第二百六十章 弹指退曹军(上)

    曹军于黎阳城十里处安营下寨,炊烟升起,曹操在享用晚膳,桌子上摆着鸡肉青菜,脑袋里反复思索破城方法。

    思量间,哨骑脚不沾地的冲进大营:“禀报主公,袁军增援了大批人马!”

    “不可能,袁本初黔驴技穷,哪还有兵可调,即使有,也不过两三万,能起什么作用。”咽下米饭,曹操喝问道。

    作为老友间对手,袁本初的实力曹操门清,青、幽两处战场,被吞掉十几万,除了正面抗击的,已无兵可用。

    哨骑抬起头,认真说道:“属下句句属实,可疑的是,对面挂的不是袁字旗,而是汉字旗!”

    “卧槽!”

    话从口出同时,曹操手中碗筷坠地,可惜了一碗白米饭,接着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去,亲卫将军典韦赶忙招呼部下跟上。

    “果然来了啊!”

    死盯着远处风中飘扬的军旗,曹操看了好一会儿,喃喃自语道。

    天下打着汉字军旗的仅有一家,那就是朝廷,而朝廷兵马指挥权归谁所有,不用明说。

    身后荀彧、陈群等谋士纷至沓来,走到曹操身旁问道:“主公,出什么事了,急忙跑出来。”

    曹操嘴唇缓缓翕动,抬手指向黎阳方向,沉声说道:“看那里,我们迎来了新的对手,比袁绍更难对付,更加狡诈!”

    “是朝廷的兵马!”荀彧首个反应过来,失声道。

    “呵呵,袁本初生了个好儿子啊!”陈群意味深长的笑道。

    “父亲,对面增兵少说有二十万,我们还要打下去吗?”曹操的长子曹昂,随军作战多年,那面汉字军旗下的营垒规模,比身后还要壮观。

    “是啊,还要打下去吗?”与胜利失之交臂,曹操不甘心的自问道。

    打下冀州,他便有了稳固的军粮补给地,等个一两年,羽翼丰满,便可挥兵西进,争夺天子的控制权。

    白天,目标是那么接近,几乎唾手可得;但一转眼功夫,梦想恍然遥不可及,巨大的反差狠狠触动内心。

    “主公,我们回去商量下,下一步如何打算。”

    荀彧思维清晰,目光洞若观火,营中军粮不足,本想劝曹操收兵回兖州,可多人在场,顾及上司的颜面,有些话没法直说。

    “嗯!”

    从容的点头,曹操语气沉闷,眼看收官在即,呈东西鼎立之势,对方仅仅是增兵,他们便裹足不前,实在心有不甘。

    黎阳城内,袁谭请林阳并坐用饭,军中

    的将领坐在下首,薛仁贵等人不作介绍,袁军中有文丑、高览、张郃、蒋奇、韩猛、吕旷、吕翔兄弟……

    有着层兄弟亲情,交流起来轻松自然,没半天光景,互相都认识了。

    赶了一天的路,林阳饿得前胸贴后背,连着扒了三大碗饭,食量比寻常的武将还要大。

    “贤弟,你远道而来,救了为兄一命,不如今晚在城中留宿,我们同塌而眠,诉说少年时的情谊可好?”袁谭亲切微笑道。

    “噗嗤,咳咳……”

    最后的半口饭喷出来,林阳捂嘴剧烈咳嗽,心道:开玩笑,和你睡一间房,夜半三更脑袋没了咋整?

    “十分抱歉,我没有和男人睡觉的习惯,出征在外,应该和将士们同甘苦,我睡军营吧。”林阳拒绝道。

    “也好,如今曹军来势汹汹,战事迫在眉睫,我们还是先思考破敌策略。”

    说完,袁谭笑嘻嘻看着林阳:“贤弟南征北战,而今曹军未退,轮到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为兄和父亲拭目以待。”

    “呵呵,好说!”

    夹了块肉放进嘴里,林阳语气含糊道:“既然来了,我送兄长一份见面礼,五日之内,曹军必退!”

    此话出口,袁军一系私下讥笑者甚多,他们与曹军打交道许久,其谋士精于谋划,士兵经验丰富,悍勇善战,可不是袁术、董卓之流可比的。

    “贤弟,军中无戏言!”袁谭神色一凛,立马察觉到,这是排除异己的好机会。

    林阳笑着站起来,拱手道:“如若不信,愿立军令状!”

    “取纸笔来!”

    袁谭正求之不得,管你是大将军,还是大司马,军伍中说话落地砸坑,众目睽睽之下,容不得玩笑。

    落笔成书,林阳接过一看,字迹漂亮端正,比他强上许多,而后说道:“再补充一条,无需上阵交锋,军士厮杀,管保曹操退兵!”

    不等袁谭点头,唰唰签上大名,交给随军主簿保管,如果没能做到,甘当军法。

    张郃等人垂头叹息,这是拿生命当儿戏啊!

    “诸位勿忧,用刚才的话说,请拭目以待。”

    话音刚落,林阳不理会那些夸张的表情,步伐飘逸,潇洒离去……

    回到城外军营,灌了口茶水,林阳看着郭嘉笑道:“奉孝,书信写好了吗?”

    “请大将军过目!”郭嘉笑容中透着自信。

    看到最后一行,林阳满意的点头:“奉孝妙笔生花,好文采

    ,该派何人到曹营一行。”

    “属下愿往!”郭嘉毛遂自荐。

    “不行,曹孟德出了名的爱才,万一把你强行留下,我亏大了。”

    “送个信而已,长着腿的都能办。”拒绝了郭嘉的请求,林阳另差人为使,星夜将书信送往曹营。

    同一时间,曹营大帐议论纷纷,主要围绕着继续打或是退兵,争执不下。

    以曹仁为首的武将,坚决要求打到底,原因很简单,鏖战数十日,将士们奋勇争先,眼瞅黎阳唾手可得,胜利指日可待,哪有退兵的道理。

    “子孝将军说的固然有道理,可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头,朝廷二十万军队杀到,我方军心疲惫,军粮捉襟见肘,当积蓄力量,另寻战机。”程昱劝解道。

    “胆小怯战,难道让袁家永远压在我们头上?”身材彪悍的夏侯惇冷笑道。

    “元让将军息怒,退兵不等于怯战,我们还有机会。”荀彧亦是同意撤兵。

    正说着,卫士前来禀报:“启禀主公,我们抓住一个可疑的人,是否带来审问?”

    “押进来!”曹操一挥手,谋士武将停止了争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