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大佬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意在威慑

    孙昭离开不久,晋阳城内一队人悄然驶出,轻装快马,一路尾随……

    “哼,等我回禀相国,要你死无全尸!”

    路上烟尘漫漫,孙昭屁股挨了打,只能伏在马背上回京,对林阳的所作所为恨之入骨,已然打定主意,要狠狠的告一状,董卓权势熏天,不信收拾不了个毛头小子。

    愤怒常常左右人的理性,怒气填胸的孙昭没过,万一丑事大白天下,将遭到同僚的耻笑讥讽,再无颜面立足。

    ……那一小队人与前面保持着距离,巧妙装扮,隐匿行踪,与赶路商贾无异,无人知悉他们的存在。

    两日后,孙昭披头散发的回到长安,见到董卓放声嚎啕恸哭,鼻涕一把眼泪一把,旁人还以为死了亲爹,凄惨狼狈之状,令闻者伤心哀叹。

    “孙昭,不是让你去太原赴任,怎么回来了?”董卓奇怪问道,见孙昭衣袍褴褛,莫不是在半路被强盗打劫了?

    “恩相,袁家那小子放肆无礼,在下取出官凭印信,他一口咬定是假的,把我狠揍一顿赶出来!”孙昭像是在婆家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如数家珍般诉说林阳的恶行,希望能出口恶气,报仇雪恨。

    “相国大人,您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哗啦~”

    不等听完,董卓勃然变色,愤怒的将桌案上银制精美器皿掀翻,酒水泼洒遍地,暗香浮动,孙昭直愣愣看着董卓,眼神茫然。

    “饭桶!”董卓被愤慨冲昏头,厉声大骂:“我让你去太原,是要你看着袁家小子,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还有脸回来见我!”

    “恩相,听我解释……那小子目无王法,根本不把您放在眼里,言语狂放,下官奈何他不得!”孙昭痛哭流涕,几个虎背熊腰的甲士架起他丢到街上。

    “让他滚,日后永不录用!”折了面子,董卓怒气未消,壮如小山的身躯在堂上踱步,仔细想想,孙昭有一句话说到要害。

    他贵为相国,派去的官员代表着朝廷,而袁家小子骄横跋扈,枉顾国法威严,实在可恶。

    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就是不把他董卓放在眼里,更是不把他那身二百来斤,走路乱颤的肥肉放在眼里。

    问:如何能忍?

    答:决不能忍!

    苦思了一炷香时间,董卓对侍卫喊道:“传文优、文和前来议事。”

    “见过恩相!”贾诩、李儒翩然而入,见董卓面色阴沉似水,侍立两侧,小心斟酌着言辞。

    接下来,董卓口水狂喷,一五

    一十的讲出孙昭是如何被赶回来的,最后怒吼道:“袁家小儿目中无人,该给个教训,清楚天高地厚。”

    董卓独揽朝政,以威震四海、八方顶礼膜拜自居,对敢挑衅权威者绝无法容忍。

    “岳父,在下以为应该派遣上将率兵讨伐,斩草除根,以震天下人心!”李儒眨眨眼,抢先谏言道。

    “嗯,文优知我心思!”董卓满意的点点头。

    “恩相,在下以为时机未到,不可轻举妄动!”说话的是贾诩,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文和为何如此谨慎?”董卓语气有些不悦,他独领朝纲,若一再放纵,天下诸侯有几人肯臣服在他的威严之下。

    贾诩眼神平和,说道:“而今天下恩相一家独大,各方诸侯势力亦不可小看。常言道蚂蚁多了咬死象,如果动了袁家小子,他身后的势力岂肯干休,到时…….”

    “你们先下去,让我想想。”董卓心绪如麻,挥手让二位智囊退下。

    当夜,星辰明月藏在乌云后面,天地间暗淡无光,景象萧条。

    长安街上人烟稀少,许多铺子提前打烊,熄灭烛火,提前进入梦乡。

    “……何以解忧,唯有美酒!”

    四下里漆黑一片,街上跌跌撞撞走来个醉鬼,正是挨了处分的孙昭。

    白天被董卓扫地出门,失去了赖以为生的饭碗,孙昭心情跌入谷底,人生大起大落,让他对前途和未来不抱希望,找来故友借酒浇愁。

    这不,二更天时间,酒宴散场,孙昭喝得烂醉如泥,独自走在路上。

    “哇……”

    酒劲上头,孙昭腹中翻江倒海,蹲在墙角吐出秽物,眼前天旋地转,余光看到旁边两三米外有口废弃的枯井。

    忽然,几个黑影扑了过来,孙昭神志不清,未来及发出求救,就被一只手捂住口鼻,呼吸逐渐困难,两眼一黑,身子瘫软倒地。

    “死了?”一道黑影走到旁边蹲下,确认孙昭没了气息,将尸体踢进不远处的枯井中,压低声音说了声:“撤!”

    随着一阵压抑的脚步声,几个人连夜逃出长安城,神不知鬼不觉的向北行去……

    黎明的晨光驱散乌云,苍茫大地迎来了崭新的一天。长安城中的居民走出家门,开启了新一天的奔波劳碌。

    “啊!井里有具尸体!”懵懂少年的尖叫声打破了宁静,脸色惨白,目光颤抖的指着脚下枯井。

    附近的路人赶来围观,并将尸体捞上来,随即有人禀报衙门

    ,经检查发现此人应死于昨夜凌晨。

    “岂有此理!”

    京城里无端死人,相国府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派去的人回报说死者是遭到驱逐的孙昭。闻言,董卓两道浓眉紧皱,正在大发雷霆之威。

    孙昭之死,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谁在背后指使。

    正因如此,董卓受到挑衅,大动肝火,堂下从幕僚到侍女个个噤若寒蝉,连呼吸都不敢用力。

    “岳父,此事定然和袁家小子有关!”李儒出列说道。

    贾诩站在旁边,轻咳一声,仿佛在说:“都知道的事,用你多嘴!”

    “文和,说说你的看法!”孙昭的死因,董卓猜到了七八分,直接将目光投向正襟危坐的贾诩。

    “恩相,袁家小子此举意在威慑,是在向您宣示,太原是他的地盘,谁敢染指,孙昭就是很好的例子!”

    孙昭不缺胳膊不少腿,前脚刚回京城,当晚就饮酒过度,坠井而死。这个解释,经不起推敲。

    而近期与他产生矛盾的,唯有并州的林阳,死因不言自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