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大佬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 中都城

    对此人,林阳有些了解。后世曹军部将,官渡之战时与徐晃劫烧袁军粮草车,立下军功。

    有意思的是,演义中提到曹军攻打黎阳时,史涣被袁尚一箭射杀。正史中他在公元209年去世,而袁尚死于公元207年,相差有够玄乎的。

    三个月前,史涣游历到此,在村中小住几日,得知百姓时常受到山贼欺压,侠者义字当先,留下来组织村民训练,帮助抵抗山贼劫掠。

    “公子,我们来迟了!”朱武带着后续大队人马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林阳派人看押俘虏和帮助村民清理战场,自己和史涣走到树下闲聊。

    表明身份后,林阳直接提出要招揽史涣加入,即将赶去赴任,身边缺少人手,多拉一个人下水总是好的。

    见史涣迟疑不定,林阳微笑道:“怎么,担心投靠到袁家公子门下,辱没了你的本事?”

    “愿听公子调遣!”

    回答简单利落,林阳弯身扶起史涣,说道:“不必拘礼,都是自家兄弟!”

    “公子,那些山贼如何处置?”曹文诏走过来问道。

    “愿意投降就留下,不愿意投降的就地处决!”急着赶路,林阳没工夫磨嘴皮子,一句话决定了山贼的生死。

    “杀!”

    长刀砍下,几十颗头颅落地,颈中鲜血喷如泉涌,林阳没有丝毫怜悯,乱世中打家劫舍,祸害黎民苍生本就罪无可赦。

    很快,地面血迹清扫干净,被抢的财物追回,百姓齐声欢呼,村庄恢复了往日宁静,为了表示谢意,要杀鸡宰猪款待官军,林阳婉言拒绝,毕竟带着几千人,村庄刚刚遭遇劫难,且并不富裕,只怕一顿就吃穷了。

    道别村民,林阳带上史涣沿途北上,路过的村庄镇甸大多十室九空,田地荒芜,觅食的老鼠比活人还多,大灾之年百姓四处逃难,几个会留下等死。

    “叮!目标完成奖励:谷种一百石;未卜先知卡一张。”

    “嘿嘿,这笔买卖做得值!”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林阳习惯了从系统那得到奖励,虽然不多,但亦感到满足。

    即将成为一方父母官,谷种正好需要;但那张刻画着“奇门八卦”的卡片,林阳有点眼生,默声问道:“系统,给解释下呗!”

    “叮!锦囊卡之一,使用后可预测天下大势,另注:仅限单次使用!”

    林阳一阵头大,嘟囔道:“靠,我哪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真鸡肋!”

    但聊胜

    于无,林阳还是喜滋滋收下了。万一鸿运齐天,预知了可能影响历史进程的事,可以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公子,前面有人过来!”

    抬眼望去,百米外一群百姓扶老携幼迎面而来,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仿佛正在逃命。

    “老伯,烦劳请问前面可是中都县?”林阳拦下一名赶路人,见他须发皆白,脸庞皱纹交错,饱受风霜侵蚀,下马行了一礼。

    “小哥,你是哪里人?现在中都城里匈奴骑兵四处烧杀劫掠,我们是逃难出来的,现在去不得,你还是快走吧!”老者无心搭话,随便敷衍两句,就要赶上逃难的队伍。

    “放肆,这是袁家二公子,也是新任县令!”一名骑兵拔出长刀,威言恐吓道。

    “大……大汉王师!”老者擦亮眼睛,望着眼前出现的军队,熟悉的铠甲衣袍,锋利修长的环首刀,顿时涕泗滂沱,热泪纵横,颤抖着喊道。

    “苍天啊……朝廷还记得我们这群穷苦百姓!我张老四顿首叩谢皇恩!”老者结结巴巴半天说完一句话,激动之情无以复加,拦下逃难的同乡:“都回来吧,朝廷来救我们了!”

    古时长者为尊,老者一呼百应,百姓看到朝廷官军,立时喜极而泣,哀嚎遍地,争先恐后的哭诉匈奴骑兵泯灭人性,烧杀抢夺,其所作所为天神共愤。

    林阳站在中间,心里百般不是滋味,虽说乱世人命贱如野草,当亲眼目睹人间惨象,神经莫名痛了一瞬。

    “大家别管了,快逃命吧,他们哪里是匈奴骑兵的对手?”杂乱的人群中,一中年汉子提着破锣嗓子喊道,百姓眼中燃起的希望荡然无存。

    “呃……”安慰的话林阳没说出口,北疆多年不归王化,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不信任也在情理之中。

    “老伯,匈奴来了多少人?”林阳看着先前搭话的老者,想搞清楚状况。

    老者低下头,内疚道:“老朽愚钝,只顾着逃命,记不得了。”

    “他们来了大约有八百人!”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高喊道。

    “多谢!”

    林阳立即翻身上马,粗略估算了下双方实力,单手握住刀柄,随着短促的铮鸣声,雪亮的环首刀遥指前方。

    “匈奴以区区八百人侵略大汉疆土,我等颜面何存!传我号令,不干掉这伙匈奴人,谁都别想活着出来!”

    “遵命!”

    烈马嘶鸣,众军杀气腾腾,象征着汉军的环首刀同时出鞘,齐声应诺。

    “剿灭匈奴骑兵,护我子民,杀!”

    林阳一马当先,没有过多的言语安抚人心,现在最要紧的是让百姓信任他,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消畏惧,让他们拥有安全感。

    “跟紧公子,冲啊!”

    三千人闻声而动,气势犹如惊涛拍岸,凝聚成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剑凌厉刺出,留下一个个伟岸的背影,身后是瞠目结舌的百姓。

    “不是吧,他们真去跟匈奴人拼命了?”人群中,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子惊叹道。

    “八九不离十,要不然他们早跑了。”那名老者点头道。

    “要不…..我们回去看看?”

    林阳的义举,激起了一群青年骨子里的血性,义愤填膺的喊道。

    “还是别了,那些匈奴骑兵太凶了,他们多半凶多吉少!”

    “怕个啥,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老子十八年后,仍是一条汉子!”几十个胆大的青年互相商量了下,决定回去看看。

    马蹄如雨点般落下,一千骑兵如风似电般赶到中都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