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特种兵
字体: 16 + -

第四卷 再战东洋_再战东洋第060章 军事机密

    再战东洋第060章军事机密

    “作为特战团,就要做特战团该做的事情,到处跑着收葫芦,这都是什么事儿呀?”

    “一个大参谋长,亲自挨家挨户的收葫芦,这可是天下奇闻呀?”

    “我看,这赵大山根本就不够格当特战团的参谋长,竟干点儿收葫芦的大叔们干的事儿,他以为他是谁?老蒋呀?想干嘛就干嘛?”

    “一个小班长,坐火箭炮一样连升了七八十来级,觉得他都不是他自己了,又跑到柳庄来收葫芦,竟然连司令部的门都没有登,这是明显的看不起咱们陈司令呀。”

    “这话你可不敢瞎说,要是真的让陈司令知道了,介意了,生气了,一拔枪,砰,那只要一枪,就能把赵大山送上西天的。”

    “你们呀,就在这里胡说乱侃吧!陈司令是那样滥杀无辜的人吗?你们谁见过陈司令开枪杀自己人呀?小心二杆子连长来了掏枪崩了你。”

    不管是二杆子的警卫连还有秦小岛连和于进江连的战士们那是议论纷纷的,说啥的都有,一下子赵大山在疯狂兵团又再次变成了话题人物,议论的焦点,甚至是风云人物。

    就在整个柳庄议论纷纷的时候,第二天一大早,还是赵大山又带着杨林排来柳庄收麻绳来了。这一下子更是炸了锅了。

    “这个赵大山还真的是个奇葩呀?收了葫芦收麻绳,还有他不收的东西没有?明天会不会再来收鸡蛋呀?”

    “哎,哥哥兄弟们,你们想想,这昨天收的葫芦和今天收的麻绳,这两样东西合在一起有什么联系呀?”

    “有啥子联系?麻绳子穿着葫芦玩儿呗。”

    “对头!我们老家有句话说的好:葫芦串一串,福禄堆一屋呀。”

    “哦,还有这么多讲究呀?”

    “那是。”

    也不管疯狂兵团的战士们说什么,赵大山和杨林还是和上次收葫芦一样,直接收够了东西,装上大马车,拉着就走,照样不去司令部向陈飞扬他们汇报工作。

    第三天,赵大山没有再来柳庄收什么东西,柳庄的战士们就有点儿失落了,甚至是十分的不高兴,连吃饭也没有什么胃口了。

    “哎,今天赵大山咋没有来呢?他是不是有病了?”

    “哼!如果今天他再来收东西的话,那他才真的是有病了。”

    “就是呀,他不来再收点儿啥别的东西?比如鸡蛋了,小米了,或者烤白薯了花生了什么的?”

    “收你个大头鬼呀?你真的以为人家赵大山是收破烂的吗?还鸡蛋小米烤白薯花生,你倒是替人家想的全乎。赵大山人家现在是特战团的参谋长。人家那是干大事的人,这些呀,全是军事机密的,要保密的,你知道不知道?你小子不懂,就不要瞎咧咧。”

    “一堆烂葫芦,几根破麻绳,能干啥大事儿?还军事机密?机你个鬼密吧?”

    战士们

    议论依旧,而赵大山却没有再来,他也不可能一直来柳庄收东收西的呀。他正在忙的真的是大事情。

    此时的赵庄,杨林排的战士们,集中在一个新开辟的院子里,他们都正在做着一件十分特殊的事情,一片繁忙的景象。

    那就是用麻绳编织成小网,把葫芦网起来,然后再串成一串四个的葫芦串。这一根麻绳上的四个葫芦要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能围绕着战士腋下一周,还必须得结实牢固的。

    你想呀,葫芦基本上是个圆的,麻绳要想把它捆牢了,还真的是不太容易的。为此,杨林专门从柳庄请来了一个会编织的大娘当师傅,教他们编织。

    战士们一连忙活了三天,编织好了三十一套麻绳网葫芦。

    赵大山的手里掂着一串葫芦来向姬长军交差。

    “二位团长,葫芦串做好了。”赵大山把手里的葫芦串递给了姬长军,“一共做了三十一套。葫芦太少,不够用的,也找不到更多的葫芦了。”

    姬长军和老六两人掂过来,倒过去,来回仔细看了看。

    “还没有试水吗?”姬长军问。

    “还没有,今天晚上,去河边试试看。”赵大山说。

    “嗯,晚上我们一起去。”姬长军说道。

    晚上十点多钟,月明星稀,凉风拂面,春末夏初的夜里,还是比较凉的。

    姬长军他们一行人带着一个排的队伍,就来到了远离小鬼子的第四暗堡的河水的下游。

    岸边,老六在河边拾起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手臂一扬,石头飞了出去。

    “扑通!”石头砸进了水里。

    “长军,这里的水深还可以,有个三四米深,可以下去试试。”老六说道。

    这时,杨林已经把一串四个葫芦捆在了他自己的腋下,抬腿就向着河里面走去。

    杨林越走离岸边越远,离岸边越远,河水就越深,当他走到离岸边四五米远的时候,他的胸口就已经没入了水面之下了。

    河水很凉,当全身都没入水下的时候更凉。

    杨林深吸了一口气,咬了咬牙,身体向前轻轻一扑,脚就离开了河底,他双手划动,两脚交替后蹬,向前游去。

    游了一会儿之后,他的双手停止了划水的动作,身体就直上直下地站在河水之中,由于有四个大圆葫芦的漂浮支撑,杨林的身体只是向下沉了一尺多点之后,四个葫芦刚好没入水面下一两寸的位置的时候,他的身体就不再下沉了。

    这时候,杨林的两臂轻轻的再次划动起来,双脚再次左右交替向后蹬动,身体就很轻松地向前漂浮而去。

    实验的结果很成功,而且是一举成功,这让杨林的心里那是相当的高兴,杨林在向下游漂流了一百多米之后,才向岸边游去。

    岸边的战士们是一路跟着,早就跑了过来,把杨林拉上了岸。

    上得岸来,解下了葫芦串,杨林一身湿淋

    淋地就来到了姬长军老六和赵大山的面前。

    “团长,副团长,参谋长,试验成功了。我戴着葫芦串向下游漂流,根本就不费力气,十分的轻松。葫芦的浮力很大,完全可以把我浮起来。”杨林很是兴奋。

    “好!明天晚上开始,杨林,你带着你们排就在这里练习葫芦漂流,练好了,就准备出征。”姬长军很是满意。

    之后的每一天夜里,杨林排的战士们都在凉凉的河水中练习葫芦漂流的技术,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漂流的技术不练好的话,真的进行漂流入天津城,河面上还有小鬼子的巡逻的汽艇的,小鬼子那可不是人,那是杀人的魔鬼,到时那可会死人的。

    杨林亲自询问了每一个战士的漂流的感觉和熟练的程度,又重点进行了如果碰到了小鬼子的巡逻的汽艇的时候,应该怎么应对,应该怎么配合,如果真被小鬼子发现了,该怎么办?发生枪击的时候,要怎么个打法等等。

    把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进行着实战般的演习,杨林对演练抓的是一丝不苟,事无巨细,大小事情都亲自过问,必须解决掉。

    半个月之后,杨林把训练的结果在团部向姬长军他们仨做了十分详细的汇报。

    姬长军听了,很是吃惊地看着杨林,这小子对这次任务是如此的上心,做的可以说是已经做到了极致,这是很难得的呀。

    “杨林,训练的不错,但是,实际情况跟训练是完全两样的,你们要学会随机应变,不要把训练的那一套东西生搬硬套到战场上去。能训练成这个样子,就已经很不错了。你打算什么时候漂流进津?”姬长军说。

    “团长下令吧,我们排全体战士都已经准备好了。”杨林胸有成竹地说。

    “好!好好休息三天,养精畜锐,三天之后,漂流进津!”姬长军很是激动。

    杨林也是一样激动,得到这次任务,也是他们排的最大的荣幸。这次漂流进津,不止是进城的方式相当刺激,就是进城之后的任务那也是十分的火爆,特战团,就应该干特战团应该做的事情。

    姬长军带着杨林亲自跑到柳庄的疯狂兵团的司令部里,向陈飞扬他们当面汇报了他们要漂流进津,要和之前的卫成的空降排汇合,兵合一处,将合一家,对天津城里的小鬼子进行血洗,杀死小鬼子的有生力量,就是他们此行的最重要的任务,而且没有之一。

    “嗯,相当不错。准备工作做的很好。先谋而后动,则胜算多。”陈飞扬对他们的战前准备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

    “你们还需要一样东西。”这时,总参谋长姚妹儿的手里拿着一个柳树枝编织的圆圈,戴在了杨林的头上。

    这是什么意思?

    “这叫伪装。这是必须的。”姚妹儿很是细心地说,“伪装做的好,小鬼子即使在夜里看见

    了你们,也以为是漂浮在河面上的一堆烂树枝,并不会对你们做过多的关注的。你们就可以顺利地继续漂流下去。”

    杨林听了,重重地点了点头,女人在战争之中,有时候,起到的是最关键的作用。

    姬长军摇了摇头,心想,也罢,总参谋长就是总参谋长,这官可不是白当的,姚妹儿的这一出手,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姚妹儿亲自又把柳树枝的圈子拆开来,再当着杨林和姬长军的面,把树枝再重新编成圆圈,戴回到了杨林的头顶之上。

    “柳树圈子,帽子和头,这三样是不能分开的。如果必须分开的话,那一定是舍帽子而保头。”陈飞扬又叮嘱着说。

    陈飞扬的这几句话说出来,所有的人都一起点头,是啊,这是战争,如果必须要做这一步,那就说明事情已经很严峻了。

    姬长军和杨林告别了陈飞扬他们,带着柳树枝的圆圈回到了赵庄。他们临走之时,陈飞扬还又送给他们几坛子好酒。

    “天凉水冷,出发前喝口酒,可以御寒。”这是陈飞扬亲自说的。

    杨林感动的是无可无不可的。

    在出发进行漂流进津攻击的当天夜里的壮行宴上,姬长军亲自给每一个战士敬酒,喝酒一来是壮行,二来是增加身体的热量,因为河水还是凉凉的,在河水里泡一会儿可以,泡的时间长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也是陈飞扬对他们的关怀。

    “弟兄们!美酒敬英雄,美女嫁好汉。这顿酒喝完,你们就要出发登程,我祝你们马到成功,在天津城里给小鬼子来个中心开花,用小鬼子的血来下酒。”姬长军也是豪情满怀,激动的不能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