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膳
字体: 16 + -

第 8 章 聚鲜楼

    在唐朝通常一两银子折合一千文铜钱,又称一贯钱,就只可以买到二百斗米。但是在黔州一两银子却折合八百文铜钱。很多人都看到了商机,到长安用一两银子换取一千文铜钱,在拿八百铜钱到黔州换一两银子,中间的差价就是二百文铜钱。五两银子就可以赚到一两银子,真的是暴利。这也是为何到了唐朝后期通货膨胀严重的原因,原本五文钱就可以买到一斗米,后来就变成了十文一斗米。甚至二十文一斗米的惨状。

    在前厅看到了许久未见的掌柜,比上次见时的状态要明显好了很多,虽然同样是满头大汗,但这次不同,应该是被包裹里的贯钱累的。

    “殿下,我当天回去就想通了,决定第二种选择,这几日一直在变卖物产,才凑够二百贯钱给您送来,以后老朽的身家性命就都托付给您了。”

    “用不上你的性命,只是生意而已,既然你选择了第二种,那方子我暂时不会给你,到时召几个厨子,我会亲自教他们,我这几日让平安在城内择了一处位置,一会儿你随我去看看。合适的话就直接买下来,作为你我在城内的第一家店铺。只要店铺开了起来,你的二百两贯钱我相信不超过月中就都回到你手里。”

    阎泽现在想要在这里大展宏图,最缺的就是启动资金。在看到掌柜后,临时改了主意,虽然现在府上的急需金钱,但省一省还是能过的下去。之前自己一直在考虑李承乾应不应该站在台面上,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历史中对李承乾被贬黔州后的两年,所有的生活都没有详细记录,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郁郁而终。

    但现在的他并不担心了,除了县府和当日面馆里的人知道自己这个皇子身份外,其余百姓并不知情,黔州城内的府邸除了一个威严的李府牌子外,百姓根本不知道里面住的是什么人。

    “见了几次,还不知掌柜姓甚名谁?”阎泽拿起应茸刚送来的清茶,细细品尝了下,唐朝的茶他是真喝不惯。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老朽袁明安,剑南道乐至人士。”

    “嗯,这里是契约,你先看看。”

    对于唐朝的文字书写,阎泽根本看不懂也不会写,总不能逼着他写简化字的契约吧,所以就让平安代为书写,倒是很放心他不会乱写。

    契约:

    现甲方以家常鱼面制作方子以二百贯文钱卖于乙方

    乙方在未经过甲方同意的前提下不可将鱼面制作方子赠予、售卖、告知他人

    甲方以二百贯文钱入股乙方饭馆

    占六成分红以每月底结算

    其余四成归乙方所有

    期约限期终身如非甲方同意不得擅自解除契约

    甲方:李乾程

    乙方:

    贞观十六年

    在写这份契约时,阎泽让平安去了县府,借阅了很多存档的契约来进行参照,却发现唐朝的契约和后世黑心合同有着惊人的相似。所有的利益全都是偏向有权有势的一方,而另一方完全没有任何人权可言。

    “没什么问题,签字画押就行,一式两份,一份你自己留着,往后如我李乾程毁约,你可到官府告我。”

    “不敢不敢,您可是皇子,老朽不敢。”

    “有何不敢,我现已是庶民,身份还不如你。”

    阎泽是很兴奋,这是自己穿越后准备做的第一件大事,也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法子。只要自己上手在做几道像样的吃食,那就根本没岳阳楼太白楼什么事。说不定还能碰见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

    ………………

    ………………

    城南至城北的路并不太远,街道两侧的商铺依然火爆,正午的阳光普洒在红砖绿瓦上,马车旁不停的经过一张张苍老、幽雅、愤怒、世故、稚嫩的唐朝人脸庞。车马如龙,熙来攘往,隐隐的还能听见不远处传来商贩极具穿透力的吆喝声。

    “这就是你找的地方?”看着眼前残破不堪的三层酒楼,阎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破损的门面与城北街上的其他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摇摇欲坠的牌匾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上面的几个字也因时间的洗礼变得模糊不清。大门上的纸窗也是破烂不堪,满是灰尘。

    “殿下,当初找到这里时,我并不知道您要用袁掌柜的二百贯,所以……”

    “那你告诉我,这里花了我多少银子。”看着风中摇曳的牌匾,在看看平安有些羞愧的脸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愤怒。只是袁掌柜似乎并没有因此地的残破而不悦,反而带有一丝丝喜悦。

    “回殿下,只用了十贯钱就将这里的屋契,地契都拿到了,只是卖家有个要求,希望殿下可以给她个生计,让她继续在这里……”

    “殿下,我们快进去吧。”

    “等等,袁掌柜,你这么着急,是不是这里有什么不妥?”

    “殿下莫非不知晓?”

    “我应该知晓什么?”

    袁掌柜的问题很奇怪,先不说阎泽从后世穿越到这里,就是李乾程也才来黔州不过数日。如果不是为了今天这事,他这些天连李府的门都没怎么出去过。看眼前酒楼门面残破的痕迹,至少已有数十年的光景。

    “想来是老朽心急了,忘了殿下才来黔州不久。平主事也并不知晓其中关系。”袁掌柜看了看残破的酒楼,叹了口气,找了块相对干净的台阶坐了下去,似乎一下老了十岁,两边的鬓发白如霜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隐隐有些刺眼。

    “这里在几十年前,是黔州城乃至整个黔中道最具盛名的酒肆,叫做聚鲜楼!因菜肴鲜美,令人流连忘返所以固为鲜,又因谐音“鲜”乃“神仙”之意,便让所有宾客络绎不绝。牌匾上的字是当年太上皇游历此地而题。”

    “真如你所说的话,怎会变成现在这副样子。”

    “当年的事情老朽历历在目啊。”袁掌柜回头看了一眼残缺不全的大门。眼眶有些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