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帝国
字体: 16 + -

第五十一章 姜瓖反正

    姜瓖在大同驻守期间没少受满人的窝囊气,尤其是那个多铎,没事就来他的军营要兵要粮,而且从不归还。

    这也就算了,最可气的是虽然姜瓖被任命为大同总兵却只是个虚职,阿济格和吴惟华以协助姜瓖拱卫蒙古入侵为名常驻大同才是实际的正副总兵官。

    姜瓖基于形势所迫不得不整日对二人卑躬屈膝,唯命是从,只盼望着能早日出现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他可以对这二人彻底清算。

    苦熬了三年后,姜瓖日夜盼望的机会终于到了,朱聿键统帅的兵马在南方频传捷报,连续打败多股南侵的清军,甚至连南都应天都收复了,这大大鼓舞了清廷统治下的北方所有心怀故明的汉人们。

    多尔衮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整天茶饭不思的盼望着南征大军的捷报,搞得身体大不如前人也日渐消瘦,多铎在班师回朝后也在府上赋闲多日,得知江宁失陷的消息后几次三番地请求多尔衮派他再次率军南征,多尔衮何尝不想派他南征,可是眼下北方也并不太平,蒙古科喀尔喀部在关外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进攻山海关和大同一带地区,除此之外北方已经有多处地区的汉人军民揭竿而起以迎接南方王师为名发动起义,虽然这些起义大多数规模都不大,很快就被当地清军镇压了下去但也极大地刺激了多尔衮那已经非常脆弱的神经。

    多尔衮基于以上种种考虑不得不把多铎留在身边以备不时只需,毕竟最靠得住的将领只能用来保卫最重要的地方。

    姜瓖也是看中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时机,他总结了其他几股起义军失败的经验教训,并结合自身的实力条件认为那些起义军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没有部署周密的起义计划,没有军事素养过硬的领导人来领导指挥作战,也没有形成各路义军的统一指挥,而是各自为战互相不配合,而自己恰恰没有这些缺点。

    山西大部分军队都由自己和弟弟姜瑄统领可以说基本上全山西有七八成的兵力都是忠于姜氏兄弟的,姜瓖自己也是做了多年的总兵官,战斗指挥经验丰富,一旦开战在战术指挥上他也是非常自信的,正好这一天吴惟华被清廷叫去北京述职同时也带走了他的一千亲兵。

    这样,大同只剩下阿济格和他那一千多少得可怜的满八旗亲兵,此时不反更待何时,姜瓖连夜召集自己的亲信将领和盘托出自己的反清归明计划,熟知效果出奇的好,众将领无一人反对都一致赞成姜瓖的意见,想必是多年来受够了满人的鸟气。

    计划即以确定那说干就干,姜瓖连夜率领两千亲兵包围阿济格的英亲王府,趁着王府里面的人熟睡之机干掉门口的守卫,撞开王府大门鱼贯冲了进去见人就杀,不管男女。

    阿济格被门外的吵闹声惊醒,多年征战的经验告诉他,此刻多半是汉人兵马叛变来袭了,于是他赶紧从床上跳起来,匆匆披上外衣,也顾不得去拿兵器,撒丫子似的就从后门跑了出去,并从后院翻墙逃出府外抢了一匹马一路狂奔试图逃到城北的正白旗军营。

    姜瓖带人把阿济格府内能看见的满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了个干干净净后才意识到居然没有看到阿济格的人影,他暗道不好连忙叫人通告全城自己反正的事情,发布戒严令,严禁任何人出城,所有汉人以割辫明志,但凡见到没割辫的就当做满人一律杀无赦。

    姜瓖的动员令效果出奇的好,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同全城各处汉人军民耳朵里,大家听到消息后都非常振奋,早就想割掉这丑陋的辫子了,如今正好随了愿。不出一个时辰,整个大同就沸腾了起来,连老百姓也开始抄起家伙追杀满人,姜瓖很快就动员了全城上万兵力,浩浩荡荡地杀向城北的满人军营。

    阿济格早就命令他的正白旗将士们做好准备,与叛军输死一搏,然而其部将托尼和阿泰尔却极力要他突围出城,阿济格坚决不同意执意要与姜瓖叛军决战。

    二人无奈干脆就把他打昏,然后带着他强行突出城门逃往京城求援。

    阿济格的一千正白旗人马为了给主帅争取逃跑时间,守住北门城门口,死战不退。姜瓖利用兵力优势向其冲锋了数次,旗人果然各个能战,在付出了近两千人伤亡的代价后,终于全歼了这一千旗人士兵彻底收复了大同全城。

    得知大同反正后,其周边十几座城池也纷纷改旗易帜归顺大明,这样一来姜瓖麾下兵马迅速扩展到了4万之众,有了兵源,姜瓖计划先收复整个山西然后再集合山西所有的人力物力一鼓作气攻入北京,歼灭多尔衮和顺治帝等清廷统治集团,则全功可期。

    在大同驻守期间,他早已听闻了曾经的隆武帝,现在的唐王治下的大军能征善战,在南方取得了多次打败清军的辉煌战绩,为了争取明朝廷的支持和声援,他写了一封亲笔信给朱聿键并差人送往应天府。

    由于改变了历史,姜瓖起义的时间也提前了一年,朱聿键看过他的信后决定继续北上攻取安徽和江苏全境,让多尔衮南北受敌无从招架,为姜瓖收复山西全境争取宝贵时间。

    同一时间,一直龟缩在湖北北部的豪格得知姜瓖终于如朱聿键所说那样在山西大同发动叛乱,他认为时机已到可以行动了,于是命令大军立即开拔向北京方向行进。

    时间一晃到了1648年春天,各路大军都在紧张调遣中,跑回北京的阿济格被多尔衮委以重任,并从河北河南调集了15万满汉大军和多门红衣

    大炮给阿济格命他夺回山西,声讨姜瓖叛军,又命多铎率领满汉军10万南下山东协助山东巡抚洪承畴进攻安徽境内的朱聿键大军。

    朱聿键命施琅为北征总都督率军10万一路攻城掠地,只用不到一月时间就打到了淮北一带,收复了安徽北方大量领土,离徐州城近在咫尺。

    洪承畴得知事态紧急迅速派兵增援淮北防线以期拖延施琅的步伐,等到多铎大军一到再合力反攻。

    如此聪明的施琅早已看出了洪承畴的计划,自然不会给他太多时间排兵布阵,督促大军全力进攻淮北。

    洪承畴在防线一带筑起了又高又厚的砖墙,并架设多座大小不一的堡垒,形成一座弧形方阵,全力抵御明军进攻,明军多次进攻均无功而返,就这样两军在淮北相持了一个多月。

    多铎大军于4月2日抵达淮北,清军开始全线反攻,明军不敌迅速败退,施琅率军后撤蚌埠一带并沿线设立防线,抵御清军的进攻。

    由于在后撤途中朱聿键带来的两门新式西班牙火炮不幸落入敌手,此时明军没有强有力的重型火炮用来抵御清军,只能用之前攻克蚌埠时缴获的10门红夷大炮架设在城墙上对着多铎的骑兵就是一顿狂轰滥炸。

    红夷大炮不愧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主战重型火炮,炮弹所到之处无不是炸得清军哭爹喊娘,血肉横飞,清军凌厉的攻势在红夷大炮的震慑下暂且停滞了下来。

    多铎灰头土脸地回到军营,把头盔死命往桌案上一摔咒骂道:“可恶的明贼,前几年被我打得奄奄一息,怎么如今又这么有精神,仗着有红衣大炮撑腰以为本王拿他们没有办法了吗?欺我大清无人乎?”

    听到多铎的声音,洪承畴走入帐内捡起被多铎扔到地上的头盔并挂在了架子上对多铎说道:“十王殿下何必为曲曲明贼大动肝火,他们不过是在做最后的挣扎罢了。”

    多铎一听斜眼看了看洪承畴问道:“哦?巡抚大人此话怎讲?莫非你有什么破敌良策?”

    洪承畴说道:“破敌良策倒说不上,只是联想当初我为明臣的时候把李自成大军打得只剩下18个人,如丧家之犬一样灰溜溜地跑进山中躲藏,我只要一鼓作气率军追击到山中,不出一月必将大顺余孽扫除一空,可是那个昏君崇祯帝却在此关键时刻把我叫到辽东驻防。”

    “于是你巡抚大人就在松锦一役中被本王生擒了,哈哈哈哈哈哈!”多铎大笑道。

    “十王殿下就不要再取笑老夫了,我之所以谈到我之前的战例,就是想让殿下您知道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你们也正在犯和老夫当年犯过的同样的错误,这才导致入关初期开创的大好局面,到现在又变成了明清焦灼的拉锯战。

    ”洪承畴道。

    “大胆奴才,竟敢诋毁我大清的战略计划?!”多铎大骂道。

    洪承畴听后脸色大变,急忙跪地辩解道:“十王不要误会,老夫绝无此意,请殿下息怒,容老夫慢慢道来。”

    “哼,好吧,那本王倒要听听你有何高见,如是一派胡言本王定要将你治罪!”

    洪承畴站起来弹了弹袍子上的灰尘继续说:“十王您想,之前您和阿济格,豪格几位贝勒爷率领大军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只两年时间就灭了大顺,南明弘光,大西和南明隆武这四股割据政权,几乎已经实现大清天下一统的大业,可是每到大功即将告成之际,你们都因无法忍受南方酷热的天气而班师回朝了,却将统一大业的重任交给了汉人将领,您想这天下尚未一统之际正是明清,满汉矛盾最尖锐敏感的时期,你们将满人的未来交给汉人去完成岂有不败之礼?”

    “巡抚大人此言也不无道理,我们就是太相信那些汉人了,才导致了李成栋,金声桓姜瓖等汉将的叛变反水。可是,巡抚大人也是汉人,这么说岂不是要我们也不再相信你喽?”多铎质疑道。

    洪承畴连忙摆手道:“十王殿下明鉴,我洪承畴绝不是那种反复小人,我与孔耿尚三王都是在大清入关前就决定归顺大清的汉臣,相比那些大清入关后持兵观望的墙头草军阀来说我们才是最靠得住的汉臣,所以十王殿下请务必听老夫一言,那就是这次对于这些明贼决不能再姑息手软,一定要把他们斩草除根不留痕迹方可班师回朝。”

    “话是如此没错,可是如今明贼防守严密又有红夷大炮助阵,我们实难攻下如之奈何啊?”多铎狐疑道。

    “殿下,这其实不难,您你难道忘了我们缴获了明贼两门西班牙大炮吗,这可比红衣大炮的威力大多了,只需找来工匠仔细研究发射技巧,交给炮兵练习几日即可使用,而且老夫还有一妙计,那就是他们的主帅施琅其实也是一个反复小人,我们可以策反他来投我军,那明贼将不攻自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