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帝国
字体: 16 + -

第二十六章 退位归藩

    “什么?唐王他只同意归藩但不肯交出兵权和领地?”朱由榔愤怒地质问在下面跪着的丁魁楚。

    本来就心里就惴惴不安的丁魁楚这时身上抖的更厉害了,他尽量安抚住自己慌张的情绪说道:“回........陛下,唐王是这么说的。”

    “这个唐王,他还真以为朕拿他没办法,居然还敢拿朕的妹妹来要挟朕,真是岂有此理!”越说越气的朱由榔说罢顺手就把手里拿的茶杯扔出老远。

    瞿式耜见状急忙劝谏道:“陛下,切勿动怒,以免伤了龙体。依微臣之见,我们可以先不必动他的福建,现在朱聿键正动用他的所有兵力向北方推进,其湖南江西两地此时必定兵力空虚。我们现在有了焦将军带来的几万大军正好可以趁此良机占据湖南江西两省,让朱聿键顾此失彼处处被动,到时不用我们动手,清军先把他们解决了。”

    朱由榔听后拍手称快连呼:“好计,好计!”

    可是焦链听后却一副苦瓜脸地说道:“此计行不通啊陛下,实不相瞒,臣的这几万兵马并不真正属于臣,这只是臣向西南联军盟主孙可望借来的,他们此行的使命就是帮助臣收复广西以及解陛下广州之围。若陛下想继续行使对西南联军的指挥权就要答应孙可望的条件,封他为秦王。”

    “陛下万万不可啊!”这时,张同敞又冒出来反对。“陛下,那孙可望本就是大西军贼首张献忠的义子,可谓贼性难改,纵使被封秦王招安于我麾下,也不会尽力辅佐陛下,当年崇祯先帝屡次招安张献忠,可他不知感恩不思悔改,屡降屡判多次与朝廷作对,这种人带出来的军队怎么值得依靠呢?”

    马吉祥见状冷冷地说:“依张大人之见,如若不招安大西军,你将如何依靠我们现有的力量抵抗清军和唐王呢?而且张大人又如何保证那孙可望不会反戈一击来攻打我们呢?”

    “这........臣相信整个两广之地必定还有不少我大明的忠臣义士,我这就去广纳贤才招兵买马,何愁没有强将劲旅供我军驱使!”张同敞说道。

    “罢了罢了,张爱卿不必麻烦了,如若重新招兵买马要到何时才能凑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啊,朕意已决,封孙可望为秦王,王坤!”朱由榔叫道。

    “臣在。”王坤答道。

    “命你携朕的诏书印信与杨畏知一起亲赴昆明对孙可望行册封大礼,并命他尽快派大军入粤驰援。”朱由榔说。

    “是,臣这就去办。“说罢,王坤接过朱由榔的诏书和印信退出了大堂。

    ”丁魁楚!”朱由榔叫道。

    “臣在。”丁魁楚站出来答道。

    “朕命你携黄金三千两前往中左所(厦门当时的称谓)犒军,就说朕准他保留军权和领地,退位归藩,一切军政大权可由自己作主。”朱由榔说道。

    “是,陛下,臣这就去办。”说罢,丁魁楚也退出了大殿。

    打发走了丁魁楚,隆武决定不再向广东进军,命令大军返回厦门重做部署。

    想到自己对丁魁楚说的话可能被熊纬听到,回到厦门后隆武帝第一时间就是召来熊纬向他解释道:“爱卿,想必你也已经知道了平阳郡主现在住在中左所的事情,朕并不是有意瞒你,只是眼下事情太多没有来得及跟你详说,你不会怪朕吧?”

    熊纬连忙回道:“陛下,臣怎敢怪您啊,臣为陛下做任何事情都心甘情愿!”

    “好了,熊将军,你我一起出生入死这么久,朕早就把你当兄弟一样看待了,还在乎这么多虚礼干嘛,实话跟你说,平阳郡主说她这次前来主要就是来看你,莫非你们之间早就有了婚约?”隆武好奇地问道。

    “不是的陛下,我们只见过一面而已。就是上次臣出使肇庆的时候偶然遇到,并且攀谈了几句,她贵为郡主,臣怎敢高攀?”熊纬连忙回道。

    “若不是有婚约,那她为何不在广州辅佐朱由榔称帝反而千里迢迢赶来这里见你呢?既然没有婚约,那你们想必也是互生情愫对吧?”隆武说道。

    熊纬听隆武帝这么一说也不再解释,脸刷的红了起来并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看到熊纬这种等于默认的样子,隆武心想:原来我的情敌就是你小子,你要庆幸我不是董卓啊,这次成全你,以后要是不给我玩命干活,嘿嘿。

    于是他拉住熊纬的手语重心长的说:“牧之(熊纬的字),朕看出来你们是有感情的,你为朕征战沙场也有快一年了,还没有好好休息一下,朕甚是愧疚啊,这次出征浙江的战役你就不用去了,留下来替朕守卫中左所吧,平阳郡主就住在朕偏殿的客房里,你去看她吧,等朕胜利归来时一定赐婚与你。”

    “陛下..........!”听到隆武帝这样说,联想到在漳浦时还怀疑过隆武的为人,熊纬自觉愧疚难当泪水唰地从眼角流了出来并匍匐在地上不住

    地对隆武叩头谢恩。

    隆武连忙把他搀扶起来,轻轻地摆了摆手说:“去吧”。

    离别了将近一年,熊纬和朱微澜终于见面了,两人总算有机会把这段时间一直想和对方说但又没有机会说的话一股脑地倾吐了出来,就这样每天一起赏花,逛集市,看海形影不离的有说有笑。从他们那幸福的表情里不难看出,两人的情愫在逐渐加深。

    又过了几天,丁魁楚的使团再次来到了厦门,这一次隆武帝正式举行了退位典礼并宣誓效忠永历政权,从此改叫唐王,遥封他身在广州的二弟朱聿鐭为南阳王,三弟朱聿锷改封为河涧王。这几天,前方的战报也纷纷传到了厦门。

    湖北方面,施琅的军队目前进展很顺利,经过一个月的战斗已经顺利拿下了荆州重镇,同时又相继攻陷了监利,仙桃,洪湖,赤壁以及咸宁等县市与盘踞在武汉的罗绣锦部清军呈对峙状态。

    金声桓部明军在付出了2000人伤亡的代价后也攻下了衝州,但在向下一个重镇金华方向挺进时遇到了清军的伏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狼狈撤回衝州坚守。张存仁为了消灭金声桓部,调集了大部分军队围攻衝州。

    由于有了金声桓部的牵制,张明振率领的舟师两万余人也于1647年6月5日顺利在宁波登陆并顺利攻下宁波,象山,奉化和余姚,目前正在攻打绍兴。

    郑成功部明军于6月8日抵达台州,并顺利登岸,正准备挥师北上支援张明振部。蛰伏在浙江南部各地的义师也在张明振抵达宁波的同日纷纷揭竿而起,相继占领龙泉,云和,泰顺三县。

    根据这几份战报,朱聿键与陈邦彦等将领商议了初步的作战方略,那就是分两路大军进入浙江境内,每路各一万人,与那里的义军回合,一路由陈邦彦率领走龙泉往北推进攻克仙霞关,并由仙霞关北上衝州支援被困在那里的金声桓部。另一路由陈兴远率领走泰顺北上支援郑成功,并最终与其他两路明军会师衝州从外围包抄并歼灭在那里围攻衝州的清军。得手后再全军北上攻占金华,嘉兴和杭州,最后收复整个浙江。

    为了防备永历朝廷随时可能发动的突袭,朱聿键决定与熊纬陈子壮等人留守厦门等待各路大军的好消息。收复浙江的战役终于打响了,没有了皇帝光环的朱聿键此时感到反而更加轻松。这样他就可以不用顾忌太多的繁文缛节,一心用在北伐大业上面。这就是天意啊,他反复的跟自己这样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