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帝国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郑彩的阴谋

    漂泊一年的隆武帝此时终于有了枕边人,心中别提多高兴,他果断赐还了另外两位贵妃人选回家,准备独宠郑婉妹一人。

    其实也并不是不想留下另外两位贵妃,而是正值大明朝的危亡之际,他实在是不敢花过多心思在男欢女爱上面,不然岂不是又跟那个荒淫的朱由崧一样了吗?何况三人都是郑家人,这不是明摆着想要外戚干政把持大权么,留下一人如果一旦对自己不利还不至于很难应付,还能给郑家人留些颜面不至于太僵,全部都要隐患巨大,全都不要那就等于跟郑氏闹僵不好收拾。

    想到这里,隆武不禁感叹这南明的烂摊子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收拾得了的。

    被退还的二位贵妃人选都是郑彩的妹妹,分别叫郑双和郑娣。

    为了让二位妹妹胜出,郑彩可是煞费苦心。

    他散尽钱财上下打典隆武身边的秉笔太监和负责选秀的宫人。又叫他两个妹妹彻夜补习各种儒家典籍,练习宫中礼仪。

    可没想到到头来连个贵妃也没混上直接被撵回家,反倒被那个郑芝豹的女儿郑碗妹抢了风头真是又气又恨。

    这个郑碗妹虽说是郑芝豹的女儿,但平时确与她的堂兄郑成功往来非常密切。

    也正是在郑成功的熏陶影响下,郑碗妹才能有如此成就。

    与其说她是郑芝豹的人倒不如说是郑成功的,郑成功没有姐妹所以才让郑碗妹代为出马。这场政治联姻最终以郑成功的胜出为终结。

    这一日,失落又愤恨的郑彩独自一人在府里喝闷酒,一个侍卫打断了他并送来了一封书信。写信的人正是瞿式耜,他在信中说明了广州城发生的一切,并试图拉拢郑彩去投靠永历帝,并承诺封郑彩为建威侯。

    利欲熏心的郑彩读过之后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自己显然无法在隆武政权这里有所作为不如另投他处。

    于是他立刻召集郑联,郑泰等亲信商议叛逃事宜。在郑联的怂恿下,他决定冒一次险,试图捉住隆武并带他一起去永历那里邀功。

    同一时间,郑成功也收到了来自瞿式耜的挖角信,他读后激愤异常并决定把信收好留到上朝时呈送给隆武帝,但他并不知道郑彩也收到了这封信。

    两天后的清晨,众臣工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了厦门临

    时行在的大堂上等着隆武帝临朝问话。

    “众卿可有事启奏啊?”隆武帝无精打采的问道。

    “陛下,臣有事启奏。”大学士陈鼎率先说道。

    “陈爱卿请讲。”隆武说。

    “是,陛下。自从福建全省光复后,我大明子民无不欢欣鼓舞,投军者无数,到目前为止,我军已经招募新兵三万六千人,其中还有来自莆田少林寺里的武僧三千人。福州光复后赵国祚那厮在自裁前也烧毁了陛下的天兴府,定虏侯郑鸿逵正在加紧重建天兴府,以期早日完工可使陛下移驾居住。另外还有一个重大好消息就是施琅已经攻占长沙并且收复了湖南全境,但虏首博洛并未伏诛而是率领残部退入广西境内。施琅并未下令追击博洛而是率军继续北上攻打湖北了。”陈鼎说。

    隆武听后想了想说:“嗯,施琅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他竟能团结大顺军余部和我军官兵共同协作光复湖南,朕心甚慰啊,朕定要好好封赏他。就封他为建安伯吧,陈爱卿你即刻派人去湖南将爵位钱粮等赏赐奉上,并告知他军务大事可便宜行事,不必禀报于朕,待到光复大明半壁江山后朕另有重赏。另外,还请你把精力多放在兵将招募操练的工作上,不必太操心天兴府兴建的事,攻打浙江的战事不易久拖,否则容易生变。”

    “是,陛下,臣即刻就去办。”说罢陈鼎谢恩退下了。

    接着郑成功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也有事启奏,臣近日收到一封广州的来信,是瞿式耜瞿大人亲笔所书,但遗憾的是他另陛下失望了。”

    隆武听罢心头一凉接着问:“他怎么了?广州怎么了?难道被清军攻陷了?”

    “比这更糟,如被攻陷还好,我集结兵马再去收回便是,瞿大人他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他居然趁陛下亲征福建之际联合何腾蛟,黄维,马吉祥等人发动了政变,迎立桂王朱由榔为帝还写信想要拉拢臣归顺他们。”

    “什么,居然会有这种事情,这个瞿式耜,他到底还是做了,他就这么恨朕?!还好国姓爷你对朕依然忠心没有被他们蛊惑,朕该如何封赏你才好?嗯,就封你为王好了,叫延平王。福建就是你的封地还望你能尽心辅佐朕中兴大明啊。”隆武心想反正早晚都要封他为王不如借此机会提前封了也好让他对自己更好一点。

    “陛下,臣惶恐啊,臣自打被赐国姓以来已两年有余,可至今寸功未立,家父还致使陛下蒙难险遭不测,此皆臣之罪也

    ,臣万死难辞其咎怎敢受此爵位?请陛下收回成命,待臣带兵杀去广州擒杀瞿式耜,桂王,陈邦傅等一干逆贼收复广东广西献与陛下后再行赏赐不迟。”郑成功道。

    “不可,桂王毕竟是万历帝嫡孙,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如若杀他会另天下人认为朕心胸狭窄难以容人。他们毕竟不是投降满清,所以我们不可自相残杀让清军坐收渔利。朕不想再重蹈当年与鲁王相争的覆辙了。朕以为就让他们自己抵御陈邦傅叛军好了,我军坐观其变,如若他们战败我军再派兵去攻灭陈邦傅收回两广,如若他们取胜我们可派使者前去说服他们归顺,最差的结果也是建立联盟共同北伐吧,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同室操戈。”隆武说道。

    “陛下果然英明,但臣还有一事不明,陛下如此重用施琅臣觉得不妥,施琅毕竟是二臣,他当初随家父降清带走了一批精锐,以致我无兵可用不得不逃致厦门苟延残喘,如今他见风使舵眼见形势不利又投奔回来实在是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小人,而且此人持才傲物不太服从管教,我怕他现在位高权重将来清廷再以高官厚禄诱他他把持不住会给我军造成很大损失,依臣之见不如把他召回福建编入臣的麾下,让臣时刻看管与他会更安全些。”郑成功说。

    隆武心想施琅不就是在你手下受不了你的苛责才叛逃的,我怎能把他交给你?于是便说:“国姓爷不必多虑,朕观施琅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统兵有方,战术得当可当大用,朕相信只要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让他建功立业他是不会负朕的。朕也会重用于你,朕接下来要攻打浙江,还望国姓爷可以为朕多多出力。”

    “谢陛下,臣定当为陛下打下浙江,攻克应天恢复我大明半壁江山!”郑成功扣头说道。

    “好,有国姓爷这句话,朕心甚慰,其他爱卿可有事启奏?”隆武问道。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郑彩站出来说道。

    “郑爱卿,请讲。”隆武说。

    “谢陛下,臣近日从西班牙人那里采购回一批先进火炮,已装备到我军战船上,正好可以用于从海路进攻浙江沿海一带的清军据点,此火炮射程和威力都要优于我军现有的佛郎机和大将军火炮。臣请陛下亲临战船检阅视察以鼓舞我军士气。”郑彩说道。

    一听要看新式武器隆武顿时来了神,他在厦门府邸呆了多日早想出去走走了。于是高兴地说:“郑爱卿所言甚是,咱们这就启程去巡视战船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