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汉演神话
字体: 16 + -

第25章 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在牢头威胁与劝说过后,其他的差人也纷纷开口说。

    “就是,牢头是为了你好!”

    “真以为是游侠儿,便可以无法无天。”

    “看你这么年轻,不要自误。”

    差人们唉声叹气,你一句我一句,把事情说的越来越严重。如果是一般人绝对会让他们唬住。

    不过信了才就坑了。如果真落他们手中,绝对与那汉子一个待遇--被练手。大赦天下,牢中缺人啊。

    “哦,是吗?”徐福笑的有几分讥讽。

    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说的就是他们。又有官奸似鬼,吏滑如油,说的都是他们。

    看徐福仍然没有束手就擒的意思,牢头又说:“你不要以为我们是在骗你,现在衙中就有大人物在,有百战勇士护卫!你再厉害,又能打的过几人?”

    牢头说的郑重其事,其他人纷纷附和,证实了这件事情。

    听到他们用大人物身边的护卫威胁自己这个“游侠儿”。徐福看看自己的衣服,这像游侠儿?

    “小兄弟,不用管我,你走吧,我看他们能待我何。”

    吊起来的汉子突然开口道。

    “虽然不知道小兄弟是哪方的游侠,但我陈阿大领你的人情。”

    好吧。从他的口气中知道,他们这是确实把自己当成游侠了。

    “这样吧,把你家大人请出来吧。”

    徐福淡淡一笑,抬起头看着一应衙役道:“我要向你们讲个故事,只不过只你们这些人太少,叫上你们大人一起。”

    徐福的任务是讲“报应”,只不过徐福担心这帮家伙也会像田都邮一样,故事没讲完,便吓昏过去,可就不好了。

    一千的道功,确实是徐福需要的。但能多些经验也没什么不好的。

    “你说你这人不见棺材不掉泪是怎么的。”

    谁也没想到,徐福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好!既然你都不怕,我们也豁出去了。你不是要见大人吗?好!我们去请。”

    “你是个傻子,大人一来你就完了!”

    “大人身边的高手也是你可以对付的,你居然当真,唉,没救了!”

    众人纷纷摇头。

    在他们看来,这年轻人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不仅仅是在场的差人这么想,就是那吊着的陈阿大也这么想,开口也劝:“小兄弟你实在是太倔强了。走,快走!我陈阿大绝不是连累他人的人,有什么冲我来。”

    这一番场景闹的,好像徐福不赶紧走,留下来必死无疑一样。

    只不过牢头在牢中虽说是老大,但是他也就是个吏,与上面的大人递不上多少话。现下大人们又急着想要刺客们的口供,就更不可能搭理他。现下见陈阿大也开口帮着求情,牢头也就等一等,看一看,并没有急着去找人。

    说不定就不用请了呢?

    “你快赶紧走啊。”陈阿大不想连累徐福,只是催徐福赶紧走。

    徐福淡淡一笑,说道:“天下人管天下事,我既是遇上了,当然要管一下的,你们不是要请大人吗?还不去请。我等许久了。”

    一句话,让众人吃惊。

    只不过因为徐福能打,没人反驳,但心里难免腹诽两句。

    “疯了!真的疯了!”

    就是那天下无敌的项羽也被人多的汉军围死了,他却还让自己叫人,不是疯子是什么?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陈阿大又急又气,他是真心为徐福担心,只是口绌,不知道怎么劝,只能干着急,急的都生气了。

    “放心好了,大人们还是讲道理的。”

    徐福边说边看向牢头他们:“举头三尺有神明,什么都逃不开一个理字。”

    闻言,众人自然是一脸茫然。

    理?他当这是哪儿?天下最黑的地方,监狱。

    有理没钱莫进来,这里就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倒是陈阿大,眼里却是划过一抹异色。

    “你也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在这个时代,能活下来已是极为艰难,什么神明,什么报应,根本没人听没人管的。

    对无数人说,为人有底限,相信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报应,真的不多了。

    特别是春秋以来,帝王多数没有底限,玩大臣的老婆,蒸食大臣的儿子,就是自己老子的女人也要,老子的坟墓,看上了里面的大木也敢拆了。

    在世人眼中,哪里有什么神明,分明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孔子也正是看到这个乱像,所以才开创了儒家,走上了礼仪道德教育的路。

    而从孔子周游列国的待遇可知,世人……准确说是君王们对他那一套并不喜欢。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一个个独夫君王说一不二多爽,愿意把权力关起来,受到限制,他们哪里会干。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陈阿大还是头一次听到别人在他面前提起“举头三尺有神明”。

    “当然,举头三尺当然有神明。”

    徐福再次肯定说道。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陈阿大眼里露出兴奋之色。这陈阿大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韩王信身边的糸卫。他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韩王信逃往匈奴,他没有跟随,反而返回了家乡。

    然而回了家乡后,他发现自家父母小妹全死了。自家的房子也让一生人占了。陈阿大一生气,怒而杀人。

    复仇本就是这时代的主旋律。

    只不过报完仇后,他并没有变的开心,反而心情愈发的不舒服。唯一陪伴他的便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正因为信,所以他才投案自首,他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是差人们的不断否决让他惶恐,因为一旦没了“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信仰,那么他便是一不忠不孝之人。

    没有奉养父母,是为不孝。没有对韩王尽忠,是为不忠。

    一个不忠不孝的人,这个时代这个人也就没有生存的价值了,不是有人会来杀人,而是所有人都会鄙视他,不与其交往,让其社会死。所以徐福的承认很重要,是他生的勇气。

    徐福又说:“如今,有人不敬神灵,不相信报应,这是大罪!神明若知,必然不会轻易放过!”

    “你们还不请来你家大人,待我为其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