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汉演神话
字体: 16 + -

第12章 奖励

    七星阵,可配合传道功使用。

    配合传道功使用?什么意思?

    徐福再点下去,出现了更多的文字:七星为引,一重道境可观文字妙法……

    徐福在空无一人的山道上停下了脚步,在脑海中仔细梳理着得到的信息。

    半响后,总算是大致弄清楚这七星阵是什么。

    也就是说选了这个七星阵后,徐福再传道,他可以看到传道功幻化的场景。

    “这意思是说,我自己弄出的幻境,不学七星阵,我自己还看不到了?”

    一时间,徐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想了一下,徐福又观看了道功。下拉文字出现:道功帮助阅读理解道经真意。

    看来选择2的道功可以不用选了。

    虽然道功似乎可以帮助徐福自己对道经的理解,前面说过道经就像是一组组的密码,解不了码的道经是一点用也没有,但是没有七星阵,他连看都看不到自己传的功,光有道功又有什么用?所以徐福选择了七星阵。

    选择了七星阵后。

    徐福的文字介绍变成了。

    姓名:徐福

    职业:道士

    功法:传道功(1)

    阵法:七星阵(1)

    看来这七星阵也是可以进阶的,不知道最终会演化成什么能力。

    瓦屋山的青羌之祀。

    “不会吧。青衣神?”

    徐福好容易爬上山,也找到了道观,但是与他想象的自家小道观不一样,山上是古羌人修建的规模巨大的庙堂,祭祀的是青衣神。

    青衣神是远在西周末年,远古青羌文化信奉的司蚕桑之神。主要是在四川眉山,教民蚕事。

    汉末张道陵到山下的易俗传道创教留下《张道陵碑》,创”五斗米“教,才有的道教道观。

    这是穿越的早了,所以还是青衣神庙。非常巨大的建筑群,有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四部分组成。

    “反正是由我开始,我说是道观就是道观。”

    徐福找到一个还算完成的神殿,把张良送的食物与水放进去。

    “好了,道观有了,可以交任务了。”

    徐福准备交任务,不过任务交不了。

    “交不了?哦--是了。”

    徐福一拍手,找了块石头,在门上刻下三个大字“蜀山派”。

    这时候,再点上交,成功了,得到一千道功。

    平复下心绪,徐福还没有打扫下旧庙,新的任务又出现了。

    “任务3,蜀山当兴。”

    系统认可了徐福的蜀山派。

    徐福的文字介绍变成了。

    姓名:徐福

    职业:道士

    山门:蜀山

    功法:传道功(1)

    阵法:七星阵(1)

    道功:1000

    ……

    张良返回眉山县,刚刚住下,汉中太守田叔便登门拜访。

    田叔,字子卿,赵国陉城人,汉初大臣,他的祖先是齐国田氏的后代。田叔喜欢剑术,曾在乐巨公的住处向他学习黄、老的学说。田叔为人刻峭廉洁,并以此自得。喜欢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游。

    听说张良到了汉中,他立即亲自赶来拜见。

    只不过大汉所有贵族都不喜欢他。

    司马迁著《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田叔靠盗墓发家致富。也就是说这是位盗墓贼。据说刘邦建行宫所用的大料,就是他从墓中盗来的。

    这么一位土夫子上门,贵族们当然不喜欢他。

    也不知什么缘故,他与张良反倒成了不错的朋友。

    他们一个追求长生,一个挖坟盗墓发死人财,这也能成为朋友,真的要说一句“缘,妙不可言”。

    “哈哈,子房兄,好久不见了。”一位圆脸的胖子走了进来。

    看这人一张的祥和,真的看不出是位土夫子。

    张良待人君子如玉,哪怕他不喜欢土夫子,却也温和笑道:“子卿竟然追来。良一心为追贤才,路过汉中,没有拜见,失礼、失礼。”

    “呵呵,既是失礼,留侯大人说什么都要到我汉中住上一些日子。”

    “不不,良真的是为贤才而来。今日与徐先生聊先秦百家,方知道家,道教之别。明日还要细谈。”

    田叔听了,好奇道:“果真是那位。”

    张良一听,立即明白田叔为何而来,田叔也学的黄、老的学说。这里本是他的地盘,自己都知道了,他又怎么可能一无所知。

    “我看那先生长得英俊,年轻许多,断不会是那位。”

    张良摇了摇头,对其做保。

    “年轻不一定不是,说不定便取到了长生之药。”田叔意有所指。

    张良没有受其引诱,反而笑骂道:“你田大人莫非也信长生不老?”

    “我信!”田叔点了点头,一点儿也没有不好意思。

    如果是其他汉初的大臣,早怼他了。一个信长生的人,又怎么会挖坟掘墓。

    张良没有指出来,反而说道:“太守大人,这位徐先生学识非凡,是道教传人,绝非妖人徐福。”

    “这样……呵呵,这世上哪里有什么长生之术。”田叔又笑了。

    “不过我既为汉中太守,治下出了此等贤才,当见识请教才是。”

    这才是田叔来的本意。

    当衙役差人说着徐福,恰好为一知道徐福的前秦吏员听到,报与了田叔,田叔这才匆匆赶来。

    “哎,当年赢政收诸子百家,我们九州文明遭遇了数千年来最大的浩劫。陛下着良恢复天下文化。

    现在有了徐先生补缺的诸子百家资料,以及道教资料,真是帮了良大忙。良可以复命了。”

    张良知道田叔不信长生,他也不说长生,只说受的皇命。

    田叔说道:“道教?可是道家?”

    张良拍掌大笑:“哈哈,你也与我一样。良也以为道教是道家的别称,直到与徐先生细谈,才明白过来。道教是道教,道家是道家。

    而且在良看来,如果陛下推行道教,必然可以长治久安。”

    徐福与张良传道,不仅仅说道教,更说了一些后世的理念。由于没听过,张良便自动安在了道教身上。

    而这也为道教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毕竟后世的理念是已经成熟了的理念。

    张良越想越觉得用其治国的妙处。

    大汉也是他建立的,他自然也愿意大汉长治久安。

    只不过是闲言的只言片语,便有如此智慧,张良又怎么会把现在的徐福当作妖人徐福。

    张良做保,田叔自然不会与张良对着干,反对到底。只是田叔更加肯定了张良的被骗,因为张良在求道路上不止被骗一次了。他相信这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