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汉演神话
字体: 16 + -

第10章 蜀山为天下典藏库

    徐福不希望张良像历史上一样,死于方士的五石散。

    徐福来了,这个世界当有仙神。

    长生不老,也是徐福的追求。

    身为道教弟子,最恨的便是骗人性命的方士。但是徐福就是这么老(考)实(验),现在不会就是不会。所以为了张良好,张良还是不要太执著的好。

    成什么仙啊!做人,他不香吗?

    然而张良可不管徐福的劝说,只是哀求。鲲的出现为他亲眼所见,他已然认定徐福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先生,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先生无须考验,良志在青山中!”

    在张良看来,徐福说不是、没有,这都是徐福对他的考验。虽然他不知道教的辉煌,但是徐福言之有物,有一些更是他听过的典籍。

    连鲲鹏都出现了,你还说没有?这绝对是得道高人对自己的考验。别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张良信了。就是现在有人告诉他,远古有一道教拥有长生秘术,张良现在也会信了。

    至于为什么世之不传,这也很简单,以那嬴政不惜一切代价求长生的行为。

    把这个拥有长生教派的秘密抹除,不使世人如晓,嬴政绝对做的出,也办的到。

    徐福继续劝道:“仙神之说,素来飘渺。道教也好,诸子百家也罢,又或者其他的宗教,谁又能说得清楚世上是不是有神仙?”

    徐福劝说张良后,又说道:“贫道此次入世,只是为传我道教文化,使华夏文化不断流。夏亡于商,商断其文化,使世上只知商人;商亡于周,周断其文化,使世上只知周人;现在秦亡文化,到了汉,文化是断是流,皆在留侯。”

    这话徐福就说的很重了,“文化断流”。徐福觉得张良是汉初三杰之首,大人物来的,不说重些,怕他不信。

    经历了刚刚简短的谈话,张良已经认同了徐福道士的身份。

    不是道士,怎么可能对道家与道教这么了解?

    不是道士,怎么可能知道老子、庄子这些被抹去的古圣人。

    不是道士,怎么可能知道逍遥游那恢弘大气的篇章?

    所以徐福说文化断流,张良也是信的。他甚至把这当成了徐福对他的考验。

    既然认定是考验,张良自然不会胡搅蛮缠,他站了起来,以智慧破题。

    想了一会儿,张良道:“先生可否再为良细说一下道教。”

    一是为了知己知彼,二是张良希望可以通过对道教的理解,破解出什么来。毕竟仙神只是张良说的,对方没有承认过。

    他是这大汉的智者,他有这个自信从徐福的言语中分析出“事实真相”--就是有长生,就是有仙神。

    一时的情绪激动,发泄完了,张良很快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张良依然是那个张良。

    徐福沉吟道:“道教是个非常笼统的概念,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的明白。”

    张良诧异道:“这是什么意思?”

    “所谓道教,其实并不是单指某个教派,而是诸多流派的统称。如天师道、太平道、上清派、灵宝派、茅山派、楼观派、全真教等等。

    这些大大小小的流派,构成了道教。

    在不同的时期,这些流派也有不同的名称。如天师道,因早年加入教派需要捐赠五斗米,也被称之为五斗米教,后又被改为正一教。

    且不同流派的规矩,以及流派的传承,都有着极大的不同。”

    “我家为蜀山,传承自白眉道人,合老子典史之职。不仅仅收有道家的黄老思想,儒家思想同样被我家所收录,还有墨家尊天明鬼、兼爱互助和科技方术等思想与内容。

    除此之外,先秦道士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也为我家收录。各个思想,各个法门尽皆入我家典库。

    这,已是我家之责。”

    说到这,徐福笑了。

    虽然他有爱国,复扬文化之心,但是这不等于他真就是个老学究。本质上,他依然是那个二十多岁还被老爸打的嗷嗷叫背书的小道士。

    老徐是他老子,他根本打不过。要知道蜀山与苗人接壤,为了应对苗刀与苗蛊,他家人人习武。

    在蜀山越是传承久远的家族便越会习武,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自保。毕竟华夏自古以来便不重视草民的生死,常常为外族欺负丧命。

    哪怕是现代,其实也是一样。对上面来说和谐维稳最重要,其他只不过是数字罢了。

    道教与四川土人的矛盾不是什么民族矛盾,而是信仰矛盾,从张道陵诛灭横行四川的六大魔王、八大鬼帅始,道土信仰便不死不休了。

    当地土人甚至曾经以杀道士算出师。

    正是有着这保命护法的功夫,老徐打他这小徐,真的不要太简单。

    但那是过去了,现在……

    “呵呵,老爹,我要收集百家之学,背死你。不!应该是我为了使我汉文化不断层,苦心收集,以人脑备份。我果然有大功德,是个有福之人。”

    张良一听惊诧道:“儒墨二家典籍,先生也知?”

    徐福笑道:“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曾经与儒家并称为当世两大显学之一。”

    “儒家孟子曾经说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杨,说的是杨朱,道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也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我蜀山为道之典库。为往圣继绝学,当然有所收藏。”

    张良听了,叹气道:“诸子百家典籍,唯有墨家尽皆毁于嬴政之手,为自家天下,实在是可恶至极。”

    徐福说道:“这就是吾教先师们的夙愿--使天下文化不再断流。”

    “先生之师真乃天下贤师。良代天下人谢过先生一教满门。”

    张良起身,再度向蜀山拜谢。游言:“不知先生可否为良解说一二?良亦想向天下传播先贤文章。”

    “当然可以。墨家的思想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

    徐福解释着墨家的思想主张,张良听得如痴如醉,更是不时拍手叫好,发出感慨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