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汉演神话
字体: 16 + -

第7章 为坑爹自毁一千

    张良什么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这么一位天下共知的智者,一个不知什么白身竟然敢说张良错了,还大错特错!

    “小子,你当自己是谁,敢说我们大人会错,可笑。”如果不是张良不让他们拔刀,他们早拔刀教训徐福重新做人了。

    张良皱眉道:“够了,学识不分先后,达者为先。

    我虽然精通黄老之道,但是天下百家十不存一。我向先生请教有何不可。古之贤人可以向小儿请教,子房为什么不可以?”

    众人被训斥的哑口无言。是真的哑口无言,因为张良读书多,什么都知道一些,像是贤人请教小儿,这是儒学典籍。这时候的儒学可还没有兴起。

    虽然他们是张良的随从护卫,但他们依然没有读书的资格。古代的文化典籍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籍一样,是真的只有学派之人才可以阅读的知识。甚至由于用的简书雕成,容易损毁,不易保存,比那些武功秘籍还要娇贵不少。

    徐福有些意外,心中对张良也多了几分敬重。

    这人是真正的学术大师,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这样的人才值得世人的敬重。

    当然越是这样的人越有利于徐福完成任务,这一点也是真的,因为传道任务是有评分的。这一点当徐福上交任务时,就明白了。

    张良歉意道:“让先生见笑了,先生说老夫说错了,不知道哪里错了。”

    不要看张良仿佛年龄不大,但他真的不小了,从他刺秦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而且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

    如果按照古人早生的习俗,长世子的张良当年只怕有三十余岁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张良有五十-六十之间,在古代绝对可以称的上一声老夫了。

    徐福没有追究张良自称的问题,而是开始文抄,他说:“老子创建的是道家,而非道教。道家与道教虽然只差一字,但却相差甚远。道教包含了道家的思想,同样也在道家的思想上获得了延伸与发展。”

    “简单来说,道家属于道教的一部分,但道教远远不止道家。”

    张良兴奋道:“还有这种说法,先生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自然可以。”徐福点头同意,他本就是有这打算。

    现在有人主动询问,可比徐福主动宣传有利太多了。

    张良欣喜,立即躬身行礼道:“多谢先生教导。”

    身为一个贵族,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知识的重要的。为了学知识,凿壁偷光、程门立雪,才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徐福愿意教,他当然是行礼感谢了。

    徐福道:“居士言重了。”

    徐福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张良向他躬身行礼,他就以为这够重了,但事实上这只是开始。

    听了徐福愿意教,自家侯爷也行了礼,张良的随从们便行动起来。

    只见他们摆案的摆案,打水的打水。更有人拿出小壶,清洗煮水。

    “红泥煮酒尝青杏”。

    徐福还没有出声,他就看到他眼中的文字变了。出现了“红泥煮酒尝青杏”的状态。

    认真看这状态,便见下拉菜单中出现了:教、家之辨,名士求道,博古通今、幻化现实等四个状态。

    虽然上面没有评分,但是徐福当场便明白了,这状态出的越多,他的好处越多。

    与此同时,只见他的传道功后面出现了数字,传道经验+1,+1……

    “在下张良字子房,今日多谢先生传道解惑。”

    张良深深作揖,介绍了自己,只见名士求道猛然变大,大有盖过红泥煮酒尝青杏的势头。

    他是张良?

    怪不得会有“名士求道”,“通古博今”。

    这时,传道功(0)变成了(1)这让徐福有所明悟,传道的任务。

    正想着,张良重新坐好,开口问道:“先生,众所周知,诸子百家十不存一,据良所知目前只传有十家九流分别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良虽然四方寻求,其余百家尽皆失传,莫非道教亦是其一。”

    先秦诸子百家一共有189家,墨家、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医家、农家、名家、杂家、小说家、炼丹家、史家、天文家、历数家、五行家、医方家、方技家,经方家,神仙家,房中家、诗家,小学家,计然家等等。

    然而到了秦末汉初只剩下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十家。

    而九流就是汉朝所形成的以此为流派的学问,史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就是说汉朝文化其实就只是九家的传承。

    而且189家也只是后世考古学家的猜测,并没有实证,到徐福穿越,也只发堀出土了94家,远远不到189家。

    不过徐福穿越了,这个坏小子为了坑他爸,他绝对会填满189之数。

    什么?不知道怎么办?

    不知道不会文抄啊!大不了拿厨子、仙侠小说来凑。像什么《封神演义》、《聊斋》,徐福以后都会拿出来。

    为的便是要报复他爹逼他背书之苦。

    只不过徐福为什么没想一想,在古代他把书搞多了,他爹需要背,他就不需要了吗?先有他爹,才会有他啊!

    这么简单的道理,徐福竟然从头到尾都没想过。也不知该说命运使然,还是说为了坑爹,“毁敌八百,自毁一千”,他也干。

    这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