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拐走刘备的人
字体: 16 + -

第124章 十三万箭换马忠

    “哟呵,在下归来,怎敢劳烦都督亲自迎接?”

    见到东吴一众文武都盯着自己看,吴凉一脸淡然,谦虚道。

    “唉,郡马大人神机妙算,周瑜佩服得五体投地!”

    周瑜深深叹了口气,对着吴凉拱了拱手。

    “都督客气了,周公瑾优雅于世,才是真将才啊!”

    吴凉对着周瑜拱了拱手,满脸笑意。

    “不过,郡马大人如何知道,今日会有如此大雾呢?”

    随即,周瑜满脸好奇,对着吴凉问道。

    “哈哈哈,都督,这都是我徒弟孔明计算出来的,跟我可没什么关系啊。”

    吴凉轻轻笑了笑。

    “呵呵呵....”

    听到吴凉的话,周瑜冷冷的笑了笑。

    如今天下人都知道,孔明是吴凉的徒弟,还说是孔明算出来的。

    一个徒弟尚且如此厉害?那做师傅的岂不是要翻江倒海无所不能了?

    经过整理清点,二十条快船上面,竟然足足带回来了十三万余支箭。

    比军令状上面写的,还足足多了三成!

    见此情景,东吴上下文武,无不对吴凉佩服的五体投地。

    而此时,周瑜却在暗地里,悄悄将鲁肃叫到了一旁。

    “子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短短两天,就得来这么多羽箭?”

    周瑜满脸疑惑,对着鲁肃低声问道。

    “启禀都督,昨日郡马像我借了二十条快船.....”

    随后,鲁肃将今天清晨的所见所闻,向周瑜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然而,刚一听完,周瑜却是满脸的难以置信,急忙抓住鲁肃的衣襟,再次追问道:“子敬,你是说自始至终,吴凉都在船舱中安睡?还令诸葛亮弹琴取乐?”

    “不错!”

    鲁肃点点头,一脸肯定。

    “唉。”

    看到鲁肃肯定的神情,周瑜深深叹了口气:“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吴凉乃真将才也!”

    “是啊,我之前做梦也没想过,郡马大人竟然能用这种方法,仅仅两日之内就造出了十三万支箭,真乃神人也!”

    鲁肃也是一脸赞叹。

    今天他在快船上的时候,差点吓得魂都掉出来了。

    可他做梦也没想到,仅仅一个时辰的时间,便从曹操那里骗来了十多万支羽箭!

    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好了,子敬,你去将太史慈账下校尉马忠唤来,这一次,我算是输了!”

    “诺!”

    鲁肃领命,连忙下去传令。

    他自然知道周瑜此时要干什么。

    待到鲁肃走后,周瑜长长舒了口气,但仅仅片刻之间,又恢复了神采:“吴凉啊吴凉,我就不信我周瑜真的就不如你!”

    言罢,周瑜再次走了出去,面见吴凉。

    见到周瑜到来,吴凉脸上浮起一丝微笑,走上前去,朝着周瑜拱了拱手:“都督,此时弓弩皆以齐备,不知都督何日进兵,与曹操决一死战啊?”

    “哈哈哈哈,郡马大人,我思来想去,想到一个妙计,正想跟郡马大人商量商量呢。”

    周瑜对着吴凉笑了笑,回答道。

    “好,既然如此,你我各自在手掌之上写下计谋,互相展示如何?”吴凉反问道。

    “好,我也正有此意!”

    周瑜点了点头,随即便让人取来了笔墨。

    随即,吴凉和周瑜各自拿了笔墨,在手心写了几笔。

    随后,双方将手掌亮出,手心里面均写了一个火字!

    “哈哈哈哈,郡马大人果真乃将才也!”

    见到吴凉也出了火计,周瑜眼神闪烁,心里莫名一痛。

    “哪里哪里,都督大才,在下不如也!”

    吴凉朝着周瑜拱了拱手,一脸谦虚。

    “启禀都督,马忠带到!”

    此时,鲁肃带着一个黑甲将军,缓缓走进了帐中。

    听到马忠的名字,吴凉下意识看了过去。

    只见此人年约三十,身长八尺,面色黝黑,此时又穿着黑色盔甲,浑身散发着一股英气。

    “马将军,前日我与郡马大人的赌约,你可曾听说啊?”

    鲁肃和马忠一进大帐,周瑜便看向了马忠,轻声问道。

    “启禀都督,末将知道!”

    马忠微微叹了口气。

    虽然作为一位战将,可自己的生活却不能被自己所掌控,这种感觉确实很憋屈。

    不过,严格说起来,他只是跟随太史慈的一个降将而已,又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好,那便委屈你,担任我东吴郡马的护卫统领如何?”

    见到马忠面色虽有不快,但毕竟没有拒绝,周瑜还是松了口气。

    如果马忠誓死不从的话,那他还真有些下不来台了。

    “末将遵命!”

    马忠再次叹了口气,拱手领命。

    随后,转过身子,在吴凉面前跪了下来:“末将马忠,拜见郡马!”

    “好好好,马将军快快请起!”

    吴凉大喜,亲自将马忠扶了起来。

    “孔明,你先带马将军下去安顿好,我与都督还有军情要商议!”

    随即,吴凉看向了诸葛亮。

    “是,老师!”

    诸葛亮领命,随即便带着马忠下去安排去了。

    “都督,我们继续商议军情。”

    待到诸葛亮和马忠走后,吴凉再次朝着周瑜拱了拱手。

    “嗯好,虽然我们现在议定了火攻之计,不过,此时尚还有一个疑虑,若不能得到解决,恐怕这次得计谋必不能成啊!”

    周瑜皱着眉头,对着吴凉说道。

    “哦?不知都督所说的,是何疑虑啊?”

    随即,吴凉对着周瑜问道。

    “郡马请想,若是我们用火攻攻击曹营,曹军战船尽可四散逃跑,大火又如何燃烧得起来呢?”

    “嗯,的确如此。”

    听到周瑜的话,吴凉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也正是因为这样,历史上才有了庞统渡江献连环计的壮举。

    不过,如今的庞统已经东进去了扶余,考察地貌去了.....

    “不知都督有何妙计,能让这战船不会四散奔逃呢?”

    随即,吴凉对着周瑜问道。

    “哈哈哈,郡马大人,这也正是我想找你商议的地方,我想请郡马大人亲自过江,献上连环计,如此一来,曹军定然可破!”

    周瑜笑了笑,对着吴凉说道。

    只是,说话间,周瑜的眼神之中有意无意的闪动着丝丝杀意。

    “呵呵,都督真是好算计啊!”

    吴凉轻轻笑了笑。

    他在荆州的时候,凭着三个计谋灭杀了曹操近二十万大军。

    现在又草船借箭,最少让曹操损失了十五万支箭。

    一旦吴凉主动去了曹营,那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啊!

    想到这里,吴凉眼睛眯了眯,周瑜这是陷害不成,要借曹操之手杀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