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乞丐
字体: 16 + -

第八十六章 反击

    第二天,张谨言又来到袁县尉的府上。

    既然已经找到了目标,也明白了对方的动机,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就好办了。

    不过张谨言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他即将离开灵江城前往京师,最好一次性就把对方彻底打痛,这样等他走了以后也能够保证不会再出问题。

    “这么说,张解元已经知道了是这些人要针对你?”

    “没错,小子思来想去只有这群金丝炭商有这个动机。”

    闻言,袁县尉皱起眉头:“这就有些难办了,这群人颇有些来头,想要对付他们怕是有点困难啊,而且我们也没有什么证据,就算知道是他们和郑县丞勾结,也没办法采取什么措施。”

    说道这里,袁县尉顿了顿,犹豫了一会还是开口继续说道:“况且到底是不是那金丝炭商要对你不利都不能确定,毕竟这都只是你的猜测罢了。”

    “呵呵。”张谨言笑了起来,“小子有九成把握,而且现阶段小子并没有要直接对付他们的意思。”

    “哦?此话怎讲?”袁县尉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张谨言凑到袁县尉的耳边,将自己的计策全部说了出来。

    听完张谨言所说的计策,袁县尉的脸上表情有些复杂,良久,他端起手中的茶杯轻轻喝了一口,叹道:“张解元此计……甚是毒辣。”

    ……………………

    郑县丞这几天的心情很好,因为最近他突然发了一大笔横财。

    屋子里烧着昂贵的金丝炭,搂着小妾娇嫩柔滑的身子,虽然已经日上三竿,但是郑县丞却完全没有起床的意思。

    这才是人生啊。

    他在心里感叹道。

    一个多月前,有几名豪商找上门来,愿意出一万两银子,请郑县丞配合做一些事情。

    听到这个数字,郑县丞差点连是什么事情都没问,就直接答应了。

    不过好在他最后一点理智发挥了作用,于是他有些担心地问道:“几位不会是想要本县丞造反吧?”

    “哈哈。”

    闻言,这几名豪商都笑了起来:“这太平盛世的造哪门子反?”

    “县丞大人无须多虑,这一万两只是辛苦费而已,事成之后还有一万两纹银奉上。”

    说着,几名豪商就将自己的安排全部详细讲述了一遍。

    郑县丞听完之后立即放下心来。

    原来只是让自己查处一批无烟炉,再抓几个匠人罚罚款,最后再按照他们的要求升堂审判一名犯人。

    这些事都是自己能够办而且能够办好的,至于办这些事为了什么,郑县丞显然并不关心,他做事的原则就是有银子就办,没银子就不办,非常简单,而且一贯如此。

    当即,郑县丞便点头笑道:“这些都是本官分内之事,既然如此,那这两万两白银本官就笑纳了。”

    “县丞大人果然深明大义,宁县的知县年事已高,想必很快就能看到县丞大人荣升的那一天。”几名豪商在临走之际,又画了一张大饼。

    “哈哈,若是本官有机会向上一步,定然更加努力护佑宁县百姓。”郑县丞开心地说道,他已经听出了这些人的话外之音。

    送走豪商之后,郑县丞很快便从自己手下的汇报中,听到了开始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个谣言。

    接着,宁县中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出现烧炭中毒事件。

    直到此刻,郑县丞终于醒悟过来,对方想要对付的人竟然是发明了无烟炉的宁州解元,据说此人的背后站着的可是整个齐王府。

    不过现在反应过来已经晚了,他已经收下了对方的银子,若是此时反悔,想必以那些人的手段自己肯定讨不着好果子吃。

    不得不说,自古财帛动人心,郑县丞发觉自己当时已经完全被那两万两白银冲昏了头脑,甚至连对方是什么身份,要对付什么人都忘了问,也从没想过这件事到底是不是自己能够参与的。

    不过好在从事情发生到现在,郑县丞发现那个宁州解元似乎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于是他也大着胆子开始按照那几名豪商的要求逐步执行起来。

    一直到他在上元节前后将生产泥炉和烟管的匠人关起来,似乎对方都没有任何行动,这让郑县丞的心基本完全放了下来。

    左右不过是一个读书人罢了,哪里是这些金丝炭商的对手?

    郑县丞在床上一边抚摸着小妾娇嫩的肌肤,一边在心中暗想。

    他也不是吃干饭的,毕竟在宁县也做了十数年县丞,若手里没点能量又如何敢如此贪赃枉法?

    所以在事情发生之后,他已经私下调查清楚,给自己送来银两要对付这位解元的人,其实就是宁州专门做金丝炭生意的那几个商人。

    一直赖到中午,郑县丞才磨磨蹭蹭的从床上爬了起来,一开门便发现自己手底下的得力干将有些焦急的等在外面。

    “骆老六?什么事这么慌张?”

    “启禀大人,宁县之中不知为何突然大量爆发无烟炉中毒案件。”骆老六的脸色有些惶然。

    “呵呵。”郑县丞轻笑一声,心道:你当然不知道了,想必那几位安排的后手已经开始了。

    想到这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慌什么,随本官一起去处理就是了,对了,一共有多少人中毒?”

    “一……一百二十七人。”

    “多少?”听到骆老六说出的数字,郑县丞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了问题。

    这帮人简直是丧心病狂,竟然一口气搞出这么大手笔。

    “一百二十七人。”

    再次确认了一遍数字,郑县丞的语气都有些颤抖地问道:“都……都死了?”

    “那倒没有,小人已经查实,这一百二十七名中毒之人中,只有三人死亡。”

    “呼……”郑县丞长长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那几人还没有完全丧失人性。

    要知道宁县总共也才不到一万户百姓,要是一天时间内死上一百一百多人,那自己也不用想着怎么配合他们了,直接跑路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可惜郑县丞不知道的是,那几名金丝炭商其实只安排了七个中毒的案件,那三个死掉的人就包括在这其中,而剩下的一百二十人全部都是张谨言和袁县尉搞出来的。

    当然,张谨言的主要目的只是将事情闹大,为他下一步计划做铺垫,他可不像那几个金丝炭商那样毫无底线。

    所以这些人其实都是假中毒,只不过是袁县尉安排好让他们报个案而已,这一百二十人无一例外都在县衙的差役赶到之前,自己“悠悠转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