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汉朝
字体: 16 + -

第150章 并州陷落奔塞北

    代理并州刺史匡懿,率并州文武驻守晋阳。两月以来,并州诸郡县纷纷陷落,公孙霸五路大军十余万人,已经将晋阳三面包围。并州老将管旅、封武等,收聚败兵,尚有四万余众,匡懿乃部署在晋阳周边要隘。忽然闻报,上党已经失去,桑贞所部全军覆没,奋威将军王腾弃守大陵,率部北撤。晋阳城中,军民闻知皆大惊失色。

    管旅、封武乃劝匡懿弃守晋阳,率众北撤。匡懿道:“晋阳数十万百姓人民,岂可一旦弃之?吾如弃城而走,并州百姓尽皆为公孙霸所掳掠,吾失去百姓,如何再立足于并州?”乃不走,欲要以全城军民并力守城。

    忽然纵横率五千骑至晋阳,纵横驻军城外,入晋阳城见匡懿,陈说当前形势,力劝匡懿率兵北走。匡懿爱护百姓,不愿意丢下百姓撤离。姬望乃劝道:“今事已急,不可不走也。如公孙霸大军至,五路大军一齐进攻,晋阳必然顷刻间陷落。那时再走已经不及也。”

    匡懿始终不能决定。众将见劝之无效,于是管旅、封武都来与纵横说道:“慈不掌兵,代理刺史虽然仁慈爱民之举,然于当前之举措,非为明智也。奋威将军名震北方,令公孙霸为之忌惮,我等愿奉将军为帅,带领并州军马,拒守塞外,再与公孙霸相抗衡。”

    纵横道:“二位将军皆并州宿将,吾乃客将,今若号令二位,恐军中难以尽服。”

    管旅遂拔腰间佩剑,跳于案上,割其袍袖,对诸将道:“今奉奋威将军为并州主帅,北撤塞上,如有异议者,以此袖为例!”

    众将见之,皆服从号令。于是一齐伏地,请纵横统帅并州。

    纵横愕然道:“今若如此,将至并州代理刺史为何地?恐有不妥。”

    封武奏道:“代理刺史优柔寡断,非并州之依托耳。今军情万急之时,不得不行非常之策。愿将军统领晋阳军马,末将等皆奉将军号令!”

    纵横道:“吾不敢夺代理刺史之权。今既然如此,容吾再前往劝说之,如其不能决断,再行商议。”

    于是又速至并州刺史府,见匡懿,陈说此事。

    匡懿已经闻知并州诸将奉纵横为帅,今见纵横前来,相劝弃城北撤之事,匡懿慨然长叹道:“吾出身文吏,实无统军之才。今既然如此,将军就领并州军权也罢。北撤塞外,尚可以保留并州旧部。”

    纵横道:“请刺史一同北撤,吾将率领并州军马为护卫。”

    匡懿笑道:“驰骋疆场、争衡天下之事,非吾之能也。吾为汉朝地方命官,治理百姓乃吾之愿也。今将军率众北撤,吾与百姓留于晋阳,如能保护太原数十万百姓周全,吾即便一死,也不足惜也。”

    纵横再三苦劝,匡懿仍然不回心转意,对

    纵横道:“将军乃将才,可为并州之倚靠。吾今意以决,与百姓共留晋阳,将军可速领军马北撤。晋阳早晚即被下,晋阳军马已经撤离,公孙霸前来,或可以让晋阳免受战火之灾也。”

    正商议间,又接连闻报探马消息,公孙霸五路大军已经进至晋阳郊外数十里之处,恐不时将发起进攻。

    纵横见事急,匡懿又不可劝。遂出刺史府,与封武、管旅等人商议,率军北撤,将晋阳留与公孙霸,能保全百姓性命、免受战火也不失为良策。于是商议停当,将晋阳四万军马,集合北进,向塞外而去。

    纵横领兵北上,行至狼孟县,闻知前方公孙虎军驻扎,纵横命人传话公孙虎,并州已经弃晋阳与公孙霸,如能让道,不相攻击。

    公孙虎闻知,乃对部众道:“燕王有令,必除王腾。今岂可让道?”遂命军据道截击。

    纵横闻知公孙虎不予让道,大怒,即亲自领军,前来相战。公孙虎部下勇将公孙英、贾遵二人领兵相迎,纵横出马,挥矛力战二人,战十余合,二人将不敌,公孙虎见之,即命梅成出战,并州军封武遂提刀出阵,相战梅成,战不数合,纵横舞动长矛,已经刺贾遵于马下,公孙英见之,拍马而逃。纵横遂挥动大军,一齐杀来。公孙虎急忙指挥众军围攻截击,并州军亦奋勇拼杀,大战数个时辰,击败公孙虎军,遂冲出围中,纵横收聚众军,还有三万余人。公孙虎亦损失万余人,畏惧纵横勇武,遂不敢追击。

    纵横率军继续北上,将至雁门郡境内,又遇姬超、张霸所部二万人阻击,纵横出战,与姬超、张霸军大战,互有损伤数千人,纵横奋力杀退姬超、张霸二人,再度冲出。遂出长城,至塞外奔定襄郡而来。张霸欲率军追击之,姬超道:“王腾勇武之将,我等非其敌手,如追之,恐折损军马。”又接得公孙虎军令,让其屯守雁门郡,不可轻易追击王腾。于是与张霸又率军返回雁门驻守。

    公孙霸见纵横弃守大陵,便麾军向前,退至晋阳郊外,又闻知并州军弃守晋阳北撤,乃下令公孙虎部截击。见晋阳已无守备,于是驻军城外,令人传书晋阳,令其出城投降,即可赦免全城。

    匡懿在晋阳,闻知公孙霸军来,劝谕城中百姓勿要慌乱。遂在刺史府中跪对顾昭灵位道:“臣不才,乃使如此。然能保全晋阳百姓者,吾即便违心降贼,又何为不可呢?”于是令人传信公孙霸,言大军入城,勿得杀伐掳掠百姓,便投降,如不许,其将焚烧府库,与晋阳百姓自焚而死,也不出降。公孙霸许诺。于是匡懿便写降表,手持并州刺史印绶册籍,带领并州所留下官吏,出城投降公孙霸。

    公孙霸受降完毕,于是率部入晋阳

    ,对匡懿道:“并州军马尽皆北撤,君献城有功,孤欲仍用君治理并州,共相诛灭并州残余也。”匡懿乃谢罪道:“在下献城投降者,乃为晋阳百姓者也。今在下之举,已为并州所不齿,难以再治理并州。”遂请辞,告老隐退。公孙霸闻言,叹道:“君实为智者。”遂厚加赏赐,准许其所请。

    公孙霸收取晋阳,并州即大部平定。唯有北面定襄、云中、五原、朔方四郡未有攻取。公孙霸在晋阳大会麾下诸将,置酒庆贺,商议攻取并州塞北四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