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平之暴击三国
字体: 16 + -

第46章 力斩徐晃

    “杀!”

    徐晃不愧是一员虎将,他略一定神再贾余勇,手中大斧再度抡起连续攻击,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不容关平稍有喘息;

    见徐晃使出如此不讲理之招,关平也不禁勃然大怒。老虎不发威,拿我当hello kitty呀这是。

    玩过格斗游戏的人都知道,一旦怒气攒足了那就是出大招的时候了。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关平之怒,彗星袭月、白虹贯日、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呀——蛟龙出水!”

    关平暴喝一声,气力暴涨,双臂似有千斤之力,一招“蛟龙出水”,手中大刀舞得虎虎生风,一刀紧似一刀,似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杀得徐晃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这就是关平的“春秋日月刀”的厉害之处,将关家刀法大开大合、雄劲浑厚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徐晃连续发完大招,气力已衰,在关平的连续反击之下已渐渐呈衰竭之势;

    而又所谓拳怕少壮,这一边的关平则愈战愈勇,一柄青龙宝刀忽左忽右,上下翻飞,大开大合,至刚至阳,真是势不可当。

    另外徐晃的兵器是大斧,虽然力大势沉,不过最大的缺点就是重心靠前、不够灵活。

    古典时代的兵器制作虽然精良,但毕竟没有理论支撑,配重方面还不够科学,难以平衡重心;因此徐晃渐处下风。战了约有一百余回合,徐晃料不能胜、心中焦急,拨马急走。

    “拖刀计?我岂惧你?!”

    关平奋勇,拍马赶上。麦城突围时丁奉曾经用过此招,关平早就见识过,因此毫不畏惧。

    “着!”

    徐晃觑得关平近了,回头甩出一柄手斧。原来徐晃除了一把长柄大斧,腰中还暗藏一只小斧,一直随身而藏以备救命之用。

    关平早有防备,只见斧影一闪,急忙低头;飞斧堪堪从头顶旋过,只将他头上青巾削去。

    “雕虫小技,能奈我何?!”关平大怒,厉声喝道。

    徐晃大惭。因为他现在已经是黔驴技穷,所以才顾不得面子而出此下策,没想到被关平轻松躲过,还被奚落一番。

    “受死!”

    关平一刀削去,徐晃急闪,只觉头顶一凉,头上八宝帻已被削下,发髻也被削开。徐晃大惊,知道想逃也逃不了了,于是只得硬着头皮返身再战。

    “轰!!”

    此时天际黑云翻滚,霎时间闷雷隆隆作响,十数道闪电将天地照得亮如白昼。

    “飞龙在天!”

    关平丹田一聚大喝一声,手中大刀如龙飞凤舞、电闪雷鸣一般,直取徐晃天灵盖。这一招正是关平所创的“春秋刀法”精华招式,配合“暴击”特技,威力非同一般。

    “哎呀!”

    徐晃措手不及,不禁大叫一声,坐下马也已经力竭,山穷水尽避无可避,被关平一刀斩于马下!关平长啸一声,收刀而止。

    这真是一场恶战,生死只在毫发之间;自麦城突围以来,还没有一战像这场大战一样险象环生,关平手心里也不禁捏了一把汗。

    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虽然这次险胜徐晃,但后面还有许褚、周泰等许多名将,看来自己的春秋日月刀法还要加紧演练。

    关平自创的这套刀法本是将关公大刀加以发扬光大,大开大合至刚至阳;不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若是只晓得死打硬拼将来难免要吃亏。

    好在关平穿越前也曾研习过太极、八卦的一些招式,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等有时间再把这些也揉合到自己的春秋日月刀法之中,这样才能突破瓶颈有所提高。

    “大哥!”

    正在关平若有所思的时候,关银屏她们率领亲兵急忙赶来。银屏她们刚才也经历一番苦战,终于联手拿下夏侯尚。

    所谓困兽犹斗,夏侯尚这家伙山穷水尽之下居然也暴发出了极高的战力,可惜最后终于力竭被擒。也许是身为男人,不想在蒯茹芸面前丢了面子吧!

    “关大哥!你没有受伤吧?”

    蒯茹芸见关平一脸疲惫、血染征袍,不禁担心地问道。

    一旁的银屏听了不禁轻松一笑,她自幼在军中长大,当然知道这只是些溅到身上的血污而已,连忙对蒯茹芸说道,“你放心吧!我大哥武艺高强,对付个徐晃不在话下,又怎么会受伤?”

    蒯茹芸听了这才放下心来,明亮的眸子里充满了对关平的钦佩之情;

    旁边的鲍三娘这时也松了一口气,她收起手中的鸳鸯双刀,冲着关平施了一个军礼说道,“我等已生擒夏侯尚,所有曹军尽皆就俘!请将军示下!”

    “辛苦你们了!”

    关平点了点头,示意收兵。他看了一眼横尸于地上的徐晃,不禁肃然起敬。徐晃也算是壮烈阵亡,所谓英雄相惜,关平也暗暗佩服。

    他并不想要徐晃的首级;而是命人将徐晃的尸首包裹好,寻个僻静之处好好安葬,上面插上一根树桩,刻上徐晃名字以备将来查找。

    回到城中,众将皆来复命。关平军可以说是大获全胜,缴获兵器铠甲军资无数,还有战马数千匹;

    斩首万余级,俘虏亦相当,曹军烧死、淹死、坠崖而死的不计其数;俘斩曹军大将徐晃、夏侯尚、吕建、徐商等健将二十余员,只有残兵数千缘山散迸逃回襄阳。

    不过关平这边损失也不小,一战下来,折了大将刘封、申耽、申仪等将领。

    关平将他们留下来的部属交给关索、王平等将领分别统领,吩咐他们以后要严格练兵;此次大战虽胜,但也暴露了关平军的一些不足,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刘封已死,上庸方面地位最高的将领已经非关平莫属。

    再者关平也带来了关索、周仓、廉康等一大批强力小弟,再加上拉拢了实力派将领王平,整个上庸已经莫敢谁何,谁也不敢挑战关平的强势地位。

    于是关平取了刘封、孟达的印信符节、将军鼓吹,以偏将军之职暂代副军将军领上庸太守,总统上庸一切军政大事;

    为统一军令政令,他将上庸三郡合为一郡,令王平任裨将军领西城都尉、关索任中郎将领房陵都尉,以为左右羽翼;

    周仓为武卫校尉领帐下督、廉康为忠义校尉领牙门督,协助关平统领中军;王甫为建议校尉领随军司马,参赞军机;赵累为儒林校尉领总粮台,掌管军资钱粮;

    关银屏、鲍三娘为内府侍卫队长,领王桃、王悦掌管内府。其余将领也都论功行赏,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