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起秦川
字体: 16 + -

第九十七章 赵胜的善后处置

    刘希尧看着桌子上的这一个个名字,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想着赵胜给他说的话,“既要除恶务尽,又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牛秉忠最终是退走了,尽管他在孙授排好阵势之后,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了两次,第二次差一点就将孙授临时归拢在一起的这六七百人马击溃。

    在最后的危机关头,孙授领着人冲杀在第一线,靠着个人的武勇鼓励着众人,最后终究是挡住了牛秉忠的进攻。

    牛秉忠还想再来一次进攻,可惜舒勇领着大队人马已经到了那处平平无奇的山丘下。

    后世的史官考证,这是赵胜征战的一生里,离死亡最近的一次,赵胜回到营中后,没有去处理许汝继的叛乱,也没有去管叶向忠的犹疑,赵胜只是在帐中蒙头睡了一觉!

    关于许汝继如何处理,赵胜没有征求任何一个人的意见,便直接下令将许汝继五马分尸,至于叶显忠赵胜但是没有动他。

    许汝继虽然死了,但是这件事的影响却没有过去,赵胜已经下令将右营之中的无个指挥使全部下狱问罪了,至于问什么罪,却是要靠刘希尧去查了,赵胜没有什么指示,只是一句,“既要除恶务尽,又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刘希尧因为在这次败局中的杰出表现,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赵胜跟前最l红的人了。

    若没有刘希尧,说不定舒勇不能及时的出兵援救赵胜,若没有刘希尧,说不定许汝继已经伙同叶显忠带着人投降官军了。

    更不要说刘希尧还有个在米脂抚慰全军后勤的父亲,在旁人看来,无论如何刘希尧都是赵胜麾下最得看重的人物了。

    刘希尧本人却是没有什么得到看重的感觉,赵胜把审问许汝继同党的案子交到了他的手里,在别人看来这是一种重用。

    这件事对于刘希尧本人而言,却是如坐针毡般的难受,赵胜一方面要除恶务尽,一方面又不对叶显忠这样的人动手,还说不要冤枉一个好人,这让刘希尧很是为难。

    经过一夜的思考,刘希尧向赵胜提交了一个处理方案,在他的方案中,凡是与许汝继有过联系的人,全都被他牵连其中,按照刘希尧的方案来处理,基本上右营中十将之上的将官全都要被处理。

    赵胜看着纸上那长长的一串名单,他在其中看到了孙授的名字,也看到了其他的在此战中为他赴死的一些将官。

    “刘先生,不知你说的处理,到底是什么办法?”赵胜看着刘希尧问道。

    刘希尧听了赵胜的话,他有些犹豫,最后还是说道:“许汝继兵败欲投官军一事,影响之深远,非一时可以明了,故在下的意思是……”他做了一个手掌向下的动作。

    赵胜道:“此举是否太过残忍了,若按先生的意思去办,我的右营就已经完全毁掉了,不知何时才能恢复战力!”

    刘希尧道:“大帅,如今右营由于许汝继之故,早已失去了战力,如今正是正本清源的好时候!”

    赵胜偏过头看着汤纶道:“汤先生以为希尧这个办法怎么样?”

    汤纶此时面色发青,显然还没有从惊慌中缓过神来,他听了赵胜的话,手里摸着自己袍子,一面斟酌着说辞,然后道:“大帅,在下以为许汝继一案,军中将校多不知情,不如只诛首恶,其余人等让他们戴罪立功即可!”

    “大帅不可呀,在下纸上所写之人,俱是官军中的降人,经过许汝继一事之后,大帅应该明白官军出身的人,一身的臭毛病,正要他们效起之时,却是胆小如鼠,不堪一用,此等人物不趁此良机一举除之,大帅难道还想让他们拖累一次不成!”刘希尧激烈的争辩道。

    赵胜听了这话,怒道:“刘希尧,你莫非想要诅咒于我不成,真是好大的狗胆!”

    刘希尧听闻此言,连忙下跪道:“大帅,希尧所言皆是肺腑之言,如有冒犯还请大帅见谅!”。

    赵胜见刘希尧已跪在了地上,便将他从地上扶起,然后道:“希尧呀!我们如今虽然小败一场,但是实力犹在,我看不要弄得风声鹤唳的好,还是按汤先生的法子去办吧!”

    刘希尧听闻此言,好似有些不情愿,但是由于赵胜心意已定,便不好再说些什么都样子,用欲言又止来形容刘希尧此时的表情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赵胜让刘希尧写出布告,将此次许汝继战败欲叛之事的处理结果公布,右营中所有指挥使全都落得了和许汝继一样的下场,至于百将十将之流,全都降职一级,仍然代理原职。

    关于右营在主将和五个指挥使皆缺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战力,赵胜这边万有打算,赵胜将此战出力甚多的孙授升为右营主将,指挥使全部从左营抽调。

    右营之中随着布告的张贴和主将及指挥使的任命,终于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只是这平静却是表面的,暗地里却是流言四起,这些流言有关于赵胜的,有关于新晋右营主将孙授的,更多的却是关于如今营中最炙手可热的刘希尧的。

    众人所传的谣言,却是有些奇怪,这些谣言里的事情,全都是赵胜与刘希尧在帐中的交谈细节。

    有的人说刘希尧向赵胜请令杀光右营中所有的人,因为他们都是绥德卫出身的官军,而赵胜此次遇险全是绥德卫上下人等无能所致。

    这样的谣言按理说应该不会有人相信的,因为这些东西听上去就使人觉得荒诞不经。

    可就是这样的谣言,却是整个军中上下最深信不疑的事了,因此凡是官军出身的义军将士无不对刘希尧恨之入骨。

    刘希尧的建议因何没有实施,关于这一点的猜测军中上下也是议论纷纷的,有说是赵胜训斥了刘希尧,做出了只诛首恶,其余不问的决策。

    也有的说是因为新任右营主将孙授到赵胜面前苦求,并表示愿意以自己救赵胜的功劳来为众人赎罪,最后赵胜感于孙授的义气,做出了只诛首恶,其余不问的决策。

    还有的说是因为汤纶的建议,总之在各个版本中,刘希尧都是罪大恶极的,都是对出身无官军之中的将士恶意满满的。

    关于这个时期在赵胜的义军中流传出的这些谣言,没有人知道他们从何而来,只是到了后来,已经没有人说起这些事情了。

    后来的史学家从一封刘希尧写给他父亲的信中看出了些许端倪。

    “经此一事,大帅少了些天真,多了些关于权谋的机变,纵然这机变对我不利,可儿子却是由衷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