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天下
字体: 16 + -

第四十九章 水患

    “咦,那不是王府的马车嘛……”停在天觉商会门口的马车让正在一楼视察的罗管事眼神一亮,叫过来一个工作人员催促道:

    “快快快,快去通知会长。”

    三楼温疏晏的休息室外传来敲门声。

    他怎么会来?

    温疏晏带着疑惑下楼。

    “宁伍……?”温疏晏伸头特意向马车里望了一眼。

    宁伍行礼后解释道:“太后召见,王妃请上马车……”

    “只召见我一人吗?”温疏晏问道。

    宁伍明显迟疑了一下,“王爷已经先行一步。”

    她心中明了,不再多问。

    宁伍驾车行至南宫门,长长的嘶鸣声随着他一跃而下的动作喝止……

    温疏晏在他的搀扶下落了地,宁伍等王妃站稳,已先一步上前掏出允清王府的腰牌,对着看守南宫门的侍卫亮了出来。

    侍卫核对后这才放行。

    皇宫里的规矩复杂且多,温疏晏虽然不是第一次进宫,但每次轮守的侍卫又不同,所以需要仔细核查校对。

    按照规矩,宁伍候在宫门外。

    温疏晏对太后的寝宫早已轻车熟路,因此她走的极快,路上也遇到几个宫女打扮的人对着她窃窃私语,她都是径直走过不去理会。

    “哎,你知道她是谁吗?”

    温疏晏的装扮和服饰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路过的宫女背对着她指指点点。

    “我知道我知道……那是允清王妃!上次和允清王一起来给太后敬茶,我亲眼看见……”

    “你知道什么呀,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好事宫女伸长了脖子,捂着嘴小声对同伴说道:“要是平昭王没死,人家可就是大王妃!”

    “不会吧?”其他几名宫女听闻顿时一惊,“这话可不能乱说,你是说……”其中一名宫女说着用嘴努努了走远了的温疏晏:“她还和平昭王有染啊……?”

    ……

    ……

    宫女们的窃窃私语虽然声音很小,却还是偶尔有几句被她听进了耳里,可是听到了又如何,她总不能冲上去和几名宫门辩驳吧?

    悠悠众口,她堵不住,也无心去堵。

    没一会儿,印着大大的安桦宫三个大字印在眼前。

    “温姑娘来了……”七嬷嬷看到温疏晏,顿时欣喜的叫出声来,这一出口才发现这么多年的习惯一时没改过来,立刻作扇嘴状:“瞧我都老糊涂了,姑娘都已经是三王妃了……”

    温疏晏瞧着她作打的动作,笑着听她打趣。

    “七嬷嬷哪里老了,是三王妃但是也不妨碍七嬷嬷管我叫姑娘。”温疏晏凑近讲起私房话:“我喜欢。”

    “那哪里成……三王爷听到了会不高兴的!”

    两人欢快地聊着天向殿里走去。

    七嬷嬷走在前头领着她,快踏入内殿时扯着她的衣角小声提醒了一句:“今儿一大早太后的脸色就不太好,你待会注意着点。”

    温疏晏点点头。

    进去之后,果然感觉今日的气氛有些不同。

    太后坐在上位,而宁清秋坐的很远。他一身白袍与冷峻的面容相衬,显得更加清冷孤傲。

    一室寂静被她的脚步声打乱,两个人同时抬头看她……

    宁清秋是淡淡一瞥,而太后则是把目光锁定在她身上。

    “参见太后,王爷……”温疏晏拘着身子行礼。

    “来,疏晏……来哀家这边。”太后虽然脸色不好,却还是冲她招了招手。

    温疏晏低着头走过去,顺着太后的旨意坐到了近前。

    “你既和三小子成了亲,这称呼往后也要改一改,也随着他唤。”太后面色缓和了一些。

    “是。”温疏晏低眉温顺的回道。

    “前段日子三小子进了监牢,疏晏一定担心坏了吧……”太后关切的向她询问着,脸上浮现出一抹愧疚之色:“是哀家无能!”

    太后的心思是矛盾的,既想护着他但同时又不得不思考利弊。

    因此当皇上提出让舒长歌交出兵符时,她也并没有反对。

    温疏晏转头望向宁清秋,只见他一脸平静,好像对于她们的谈话只耳未闻。

    为了宽慰太后,她斟酌后回答:“王爷吉人自有天相……疏晏相信王爷,皇祖母且放宽心,相信他便好。”

    相信……

    这两个字入了他的耳朵里,宁清秋偏头用余光轻扫她一眼。

    也仅仅只是一眼,因为他心中明白,此时此刻,她所谓的相信,不过是一个找不出破绽的完美幌子罢了。

    可落在太后耳里,又是另一回事,“哀家没有疏晏那般豁达,哀家只希望你平安顺遂,不要再和你父皇起冲突了!”

    宁清秋的不吭声让太后熄灭的火焰重新燃起:“方才说的事,还望允清王仔细思量……哀家不是要阻止你建功立业,哀家是在提醒你,不要步入朝堂,不要把头伸向你父皇的闸刀下。”

    “皇祖母觉得父皇的旨意孙儿可以轻易违背吗?”圣旨他不是没有违抗过,可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

    温疏晏还没消化完这些信息,只听太后又一次说道:“你不必管这些,这一次哀家一定会说服皇帝,你只要答应哀家,从此以后远离朝堂,哀家就是死也会护着你周全!”

    活着,有很多种方式。

    但他唯独没想过这一种。

    他明白皇祖母的想法,也理解她的心思。

    可有些事情注定避免不了,从楮先生死的那一刻开始,一切的一切都无法回头了。

    他注定会踩入泥潭,但不知是泥足深陷,还是会填平那个深坑……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这是皇祖父压在他身上的担子。

    宁清秋看着满头华发的太后说道:“孙儿其实不止一次在皇祖母的身上看到了皇祖父的影子……但每次只要想起这句话,就会发现皇祖母和皇祖父不同……”

    太后之愿,是要替先帝守着大华国土。

    而先帝之愿,是要他成为第二个文王,征伐天下,统一三国。

    先帝……

    说到先帝,太后眼神慢慢变得柔和,一声叹息和依念全都溢于言表:“先帝有雄心壮志,他就是临死了都希望大华终有一日开疆扩土,平复天下!哀家是一介妇孺,远没有他那般胸襟,只期望你们和和气气美美满满的就行,不求旁的,就用这一身老骨头替他守着大华安宁……”

    如果这天下有最了解先帝的人,那一定非太后莫属。

    因为爱他,所以了解。

    但即便再爱一个人,太后也做不到看着骨肉亲情相残。

    “三小子,听哀家的,郡县的事不要接手去管,哀家会让皇帝重新派人去。”

    今儿一大早太后就听闻皇帝给允清王下了旨,命他前往郡县治理水患。

    这才急着召见他们夫妇二人。

    “皇祖母可知郡县水患持续了多久?那些因为水患而闹饥荒的百姓过得有多艰难?天子的不作为,朝臣的视而不见,会寒了多少子民的心?”

    若不是亲眼所见,宁清秋也并不知道今日大街上衣衫破镂的难民竟然是从郡县沿路乞讨而来。

    可见郡县已经到了人心惶惶的地步。

    如果再任其发展下去,只怕会人去城空,必然令百姓流离失所。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个主心骨。

    而父皇的圣旨正合他意。

    即便面对宁清秋的三连问,太后也并没有退却的意思:“那是工部的事儿,和你允清王没有半点关系!哀家知道你父皇有很多做的不对的地方,但他是天子,兼顾天下所有事,不可能事事都处理妥当。”

    眼看着两人陷入焦灼,温疏晏站起身,“疏晏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疏晏,快…快帮哀家劝劝他!”太后似乎找到了同盟,想起了温疏晏的存在。

    “王爷,治理水患其实有比你更适合的人……”

    罄竹殿。

    “皇上,六皇子求见……”

    撰写书法的皇帝一听,握着笔墨的手向上一收,眉头一皱:“他怎么来了?”

    瞥了一眼默不作声的赵喜:“让他进来吧。”

    “儿臣参见父皇。”一身冰蓝绸缎与他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

    看到整理有序的少年郎不再似往日一般不修边幅,皇上的眼里闪过愕愣。

    “你不去游山玩水,来见朕做甚么?”

    “儿臣不才,特来向父皇请命!”宁静之单膝跪地。

    “请命?”

    “儿臣想去郡县治理水患,望父皇恩准。”

    皇上拾起搭在砚台边的墨笔,焦了几滴墨,随口敷衍道:“朕已经让你三哥去了。”

    宁静之仰头,朝气蓬勃的脸上洋溢着刚毅:“为什么三哥可以,儿臣却不行?”

    宣纸上挥舞的笔锋陡然一转,落下一个大大的黑点。

    “老六,你这是要同你三哥竞争?”

    宁静之被那道锐利眼神盯了数秒,却仍然眼眸坚定闪亮:“求父皇给儿臣这个机会,儿臣定会做的比三哥更好。”

    “晚了。”皇上抬起手,拒绝的干脆无比:“朕已经下了旨,怎可随意更改?!”

    “父皇……”

    “不必再说了,朕相信允清王定不会让朕失望!”皇上一嗓定音,已经不容宁静之再多说一句。

    ……

    当温疏晏说出六皇子的时候,宁清秋的目光深深一凝,“温-疏-晏!”他加重的语气是在提醒她住嘴。

    她能感受到他压抑的怒气,在他胸口起伏间下了一剂猛药:“六皇子虽然闲云野鹤多年,但却是最接近民情的那个人。我认为由他去治理水患,一定能挽救郡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