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晚明风云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 幕后黑手

    “让他进来吧。”张宗衡吩咐道,心说莫不是来劝降的?

    有军士将华夏军使者带了进来,此人甫一进门,跪倒便拜:“我家周总兵蒙受不白之冤,特派草民徐蕴奇前来,请巡抚大人为周总兵做主伸冤!”

    “周羽有何冤屈?如实讲来!”张宗衡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巡抚大人的派头还是要拿捏住的。

    “周总兵自奉命练兵以来,对朝廷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在无粮无饷无装备的困境中,苦练精兵。周总兵甚至每日喝粥度日,却为大同百姓的疾苦夙夜忧叹。自成军以来,他身先士卒,拔除悍匪山寨一十九个,使大同以西,再无匪患。然今日却被奸人陷害,诬陷我家总兵杀朔县县令,与流贼合谋造反,真是天大的冤枉啊。”徐蕴奇跪在下面,说得痛哭流涕,简直比死了亲爹还难受。

    张宗衡鼻子差点没气歪了,你家周总兵还喝粥度日,他他妈的比我堂堂巡抚都有钱,否则怎么造出那么多大炮来?但生气归生气,目前张宗衡就是攥在周羽手里的弱鸡,周羽要杀他,易如反掌,今天且看周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温言道:“先生平身,慢慢讲。来人呀,看座、奉茶。”

    “大人请想,若周总兵真要造反,为何要在朔县起事?周家集是我们的大本营,而朔县距周家集三百里,中间隔着怀仁县城,一旦官军前来围剿,我们首尾不能相顾,这是摆明了要让官军歼灭我们吗?”徐蕴奇反问道。

    “嗯,言之有理。”张宗衡点头道。

    “而事实真相是,有人勾结流贼王子顺,在朔县起事,接应北上的一支贼军在大同府站稳脚跟,并放出流言,诬陷我家周总兵造反,挑唆朝廷发兵剿灭我家周总兵,流贼坐收渔翁之利,以朔县为基地北上劫掠周家集,并威胁大同府城。”徐蕴奇道。

    “先生所言可有凭据?”张宗衡问道。

    “有!朔县发生民变之后,周总兵立即发兵前往镇压。我部营长王辅臣、周正率兵一千,剿灭流贼七千人,收复朔县县城,如今我华夏军已凯旋而归,正在何家沟南五里扎营休息。俘虏流贼两千五百人,羁押在朔县县城,由县丞刘大梁看管,这些俘虏原本都是陕北饥民,大多淳朴善良,因连年饥荒走投无路才受到流贼裹挟,望大人给这些人发免死票及盘缠,遣散他们回乡吧。”徐蕴奇道。

    张宗衡这个气啊,心说你这人怎么满嘴跑火车,我问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周羽受到诬陷,你倒给我安排起工作来了。不过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也是见过大风浪的,冷静下来一想,不对,这个徐蕴奇不会无故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此事乃是周羽的试探,看他还有没有与周羽对抗的意图,此时他绝不能发火,而且还要服从对方的工作安排,于是点头道:“那是自然,遣散俘虏的事我自会安排。你倒说说是谁勾结了流贼诬陷周羽?”

    “你看我这记性,说跑题了。王辅臣、周正二人俘虏了流贼首领耿耀祖,此人乃是那王子顺的心腹大将,就是他率领流贼大军五千人,悄悄爬过恒山,突然进入大同府境内的。经过审讯,他将实情都说了,这是耿耀祖的供词,请大人过目。”徐蕴奇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文书,递给张宗衡。

    那供词大概意思是说,民军到达山西介休,在打粮时无意间捉住回乡祭祖的山西巨贾范永斗,王子顺知道范永斗家资巨富,想从他手里诈出点油水。

    范永斗为保命,当场许诺若放他回家,他可送给王子顺白银十万两以为军资,并建议民军进入大同发展。王子顺本不打算进攻大同,可范永斗说山西四大巨贾曹、常、渠、亢四家均迁往大同府周家集,另外周家集周羽富可敌国,如民军能够攻破周家集,则军费十年不愁。在范永斗的鼓动下,王子顺制定了北上的作战计划,并扣留范永斗的心腹陈进作为北上部队的向导。作战计划包括:北上急行军、分兵吸引兵力、爬山越过长城、事先潜入的民军朔县造反、构陷周羽、陈进向大同城内报信、向东劫掠、接应大部队入朔县城,待官军剿灭周羽后挥师北上攻陷周家集。

    张宗衡接过供词,看了一遍,不由得怒火中烧,心道,想我张宗衡纵横官场二十几年,从来都是我耍别人,没想到今日却被别人耍了,而且还差点送了性命。

    作为绝顶聪明的人,张宗衡看得出来,不管供词是真是假,周羽是不会造反的,至少目前不会,那么周羽死了,谁会受益呢?首先就是这个范永斗,二人是商业竞争关系,灭了周羽,顺带也灭了曹、常、渠、亢四家,他范永斗在山西、宣大地区将再无对手,至于民军做大的问题,商人是不会在意和谁做生意的。还有谁会参与到这个阴谋里呢?他想起了发兵前给他送信的人——大同知府马士英,这个老狐狸如何知道的消息?难道是陈进直接把消息传给了马士英?其中的内幕,只有抓住范永斗和陈进才会揭晓。

    “耿耀祖现在何处?”张宗衡问道。

    “我已将他押来,正在大帐外面,听候大人发落。来人,把耿耀祖押进来!”徐蕴奇对外面的手下吩咐道。

    “慢!审讯流贼之事不必急于一时,待我回到大同城里再审不迟。今日多亏先生前来相告,否则我还被蒙在鼓里,险些被奸人利用。”张宗衡对徐蕴奇抱拳致谢。

    还他妈险些被利用,你都快被人玩死了,徐蕴奇心道,不过他还是连忙站起来还礼:“大人哪里话来,为大人解忧,是周总兵和草民应该做的。大人火眼金睛,识破流贼构陷周羽的阴谋,率周羽、姜瓖等朝廷大军剿灭流贼,光复朔县,此乃我大同之福啊。如今大同安定,贼首耿耀祖被俘,供出介休奸商范永斗资敌、并做贼兵内应,实属十恶不赦,当将其抄家灭门,以儆效尤。”

    张宗衡知道,徐蕴奇所说,就是周羽给他指的路,既然人家给了台阶,自己就下来吧,更何况,周羽的方案,对于自己来说应该是目前最好的出路了,如若不然,不用周羽现在发兵杀他,就是把自己攻打周家集、损兵折将这事抖出去,自己这官就别当了,以崇祯帝那凑行,就一个字:滚。

    “哈哈哈哈,徐先生所言极是。我回去就写奏折上报圣上,周羽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张宗衡笑道。

    “大人万万不可!我家周总兵一心保卫大明江山,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却不是为了官位,请大人和皇上放心,只要把大同西部防线交给周总兵镇守,定叫大同固若金汤,永世不受蒙古和流贼侵扰。另外,那范永斗着实可恶,若大人忙于政事,无暇顾及他这等奸商贱民,周总兵可代为缉拿,到时再请大人发落。”徐蕴奇终于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张宗衡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官僚,他懂得权衡利弊,如果答应周羽的条件,自己就得对朝廷说谎,冒领军功,并堵住大同地方官的众口,包括总督、知府、副总兵及以下官兵、巡按御史等官员;如果不答应,周羽就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甚至会老命休矣。于是他根本没费脑细胞,很快作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