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晚明风云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朔县之变

    五月二十日,周羽接到一个诡异的情报,太原分站报:王子顺农民军一部约八千人,绕过太原府向北疾驰,过沂州而不攻,四天疾行两百公里,代州城及山西总兵集结兵力严阵以待,然农民军于代州西南小寨村突然分兵,一路约五千人转向西北,进入恒山大山之中,不知所踪,另一路于小寨村安营扎寨、逡巡不前。

    周羽感觉事有蹊跷,立即召集周明海、张大寿、侯三舍、张啸、徐蕴奇及连以上干部在作战室开会,作战室正中央摆放着一个大同、三关地区沙盘。张啸介绍完情况后,周羽问大家有什么看法。

    “我听说民军战斗素养并不高,士兵多为饥民和盗贼,可是这支部队四天疾行两百公里,步兵有如此行军速度,也难得了,可见这股民军不同寻常。”魏仲羊首先开口道。

    “没错,这样的部队在王子顺那里算是精锐了,可是王子顺派他的精锐部队长途跋涉,既不攻城略地,又不劫掠乡里,反而钻了山沟,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周羽问道。

    “俗话说:‘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这雁门关易守难攻,代州又是山西总兵治所,即便是八千精锐士兵,也难短期攻陷,何况王子顺的部队没有攻城火炮,傻子也看得出来,只要是奔着攻城去的,必会无功而返,甚至会全部折在城下。”程开山分析道。

    “可是王子顺傻吗?”徐蕴奇反问道。

    “当然不傻。”程开山觉得徐蕴奇问得莫名其妙。

    “所以他们不是去攻城的,也不是去劫掠的,小寨村留守部队应是疑兵,吸引三关驻军的注意力,他要掩护的,当然是钻山沟的这一路。”徐蕴奇指着沙盘道,“诸位请看,王子顺要跑这么远去钻山沟,既然不是兵败遁逃,还要有人给他打掩护,说明什么?”

    “他们要突破长城,进入大同境内!”魏仲羊和程开山异口同声道。

    “目前来看,有这个可能性。既然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大路走不通,要北上大同,只有钻山沟了。而且,留一支疑兵威胁代州、雁门关,也就把这里的官军看死了,一旦爬过大山的民军展开军事行动,可令雁门关守军首尾不能相顾,一招妙棋。王子顺不是一般人啊。”周羽感叹道。

    “可是还有一点让人想不通,现在民军在山西发展顺利,为何要冒险孤军深入大同呢?大同镇苦寒之地,既无粮、又无饷,即便占领几个州县,与山西民军距离遥远,也是一块飞地,只要总督魏云中下令围剿,立成关门打狗之势,有去无回。”渠宗海对王子顺的行动依然感到费解。

    众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可无论如何,周羽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了。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军事势力扰乱大同府,命令:情报部组织精干力量,对王子顺军进行严密监视,全力搜索失踪部队;华夏军全体人员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加强巡逻,增设暗哨,游动哨前出至何家沟以南;王辅臣、周正,你二人率骑兵二营、步兵二营立即出发,行至怀仁县南周家窑驻扎,一旦民军越过长城,趁敌立足未稳,立即展开攻击;渠宗海,你配合二爷爷立即组织民夫修建城墙;水泥厂今日起所有水泥不得外运,通宵生产水泥供应城墙浇筑;周家集今天起实行宵禁,晚七点以后所有人员不得外出活动。”

    命令已下,周家集立即进入战备状态,一年多的飞速发展,使周家集的战争动员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战争机器已然启动。已铸造好的五门大将军炮也被拉到城西高地,开始浇筑炮台。

    周羽还不知道,由于他这只蝴蝶的闯入,轻轻扇动了几下翅膀,原本的历史已悄然发生了改变。历史上,王子顺的农民军从未向大同进军,可现在,局势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天下大势向着未知的方向发展,一幅血雨腥风的历史大幕正在缓缓拉开。

    五月二十五日早上七点,大同分站飞鸽传书,大同城一支军队两千人出城向南,不知目的为何。周羽认为,明军也得到了王子顺的军事行动,此为防范民军的行动。

    五月二十五日上午十点半,张啸急报,朔县发生民变,朔县暴民两千人杀知县郭本忠,举义旗号称华夏军,效忠周羽。其后,出县城向东劫掠东官井村、西小寨村、贾庄等地,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裹挟民众五千人复回朔县,闭城门而不出。

    周羽听闻此事,立即懵逼。这他妈是怎么个茬?效忠我?这不是坑人吗?

    “队长,此事蹊跷的很,民变很正常,但举华夏军大旗就不正常了,尤其是明确喊出要效忠您,您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大同团练总兵,无缘无故要逼您造反,必有阴谋。”徐蕴奇道。

    “管他呢,命令王辅臣、周正即刻进军,攻下朔县,看看是什么人要置我于死地。”周羽发狠道。

    “万万不可!请队长下令二人原地驻守,此事过于诡异,不可轻举妄动,怀仁位于朔县和周家集中间,部队一日可达,进可攻退可守。若南下攻击朔县,距周家集一百三十多公里,一旦周家集有事,无暇立即回援,我们就被动了。”徐蕴奇极力反对出兵朔县。

    “嗯,是我考虑不周,命令王辅臣、周正加强戒备,不可轻举妄动。另,命令渠宗海动员青壮一千人,发放枪支,简单培训后作为预备队,准备守城。二爷爷加紧浇筑城墙,先筑三米高,以备不测,将来有时间再加高。”周羽意识到自己的急躁,立即收回命令,也懊恼当初为何不听渠宗海和王辅臣的建议,及早加强城防。

    可是,周羽派出去的传令兵刚出周家集南门,就被挡了回来,一支官军两千多人拦住了去路,要周羽出城答话。传令兵立即回禀周羽。

    周羽预感大事不妙,带领渠宗海及一营一连出城一探究竟。周羽用千里镜远远地观察着对面部队,发现是明军正规军不假,此时已对周家集主要出口进行了封锁。

    此前周羽委托曹三喜从澳门购得了十几架望远镜,配备给华夏军连以上干部,并拨给华夏书院光学实验室两架,供研究之用。

    对面一人骑马慢慢走近,对着周羽高喊:“请团练总兵周羽上前搭话。”

    周羽也骑马上前,距离那人二十米的距离,答道:“我就是周羽,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对面那人一抱拳,道:“某是大同镇游击将军姜襄,奉命前来请周大人到总督府走一趟,有要事相商。”

    “哈哈哈哈,姜大人开玩笑吧,你率大兵包围周家集,这是在请我吗?你是何居心?”周羽冷笑道。

    “周羽,你这反贼,你杀朔县县令,举旗造反,荼毒乡里,我奉总督魏大人谕令,拿你归案,还不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