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网事
字体: 16 + -

第55章 不说再见

第五十五章 不说再见

飞机快到香港的时候,老艾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宫本的五千万美金够了吗?你不是说第一期融资要六千万美金的吗?夏斌听了狡黠地笑了一下,回道,有了宫本的这五千万美金,其他人会排着队过来的,有人一定会冲在最前面。

接下来的一星期,夏斌在香港和“侯天制药”和“远鹏香港研发中心”的骨干开了几次会,做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之所以把侯天制药和研发中心放在香港,夏斌是有充分考量的,一方面是因为可以借助港科大的生物医药的研发力量,同时也是因为香港药管局的审查制度和fda的更接近,这将为今后侯天制药的海外上市创造便利。中间杨明特意来过一次,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杨明显得老成了很多,只是略显沧桑。周末不到,宫本的律师也飞了过来,和“侯天”委托的史律师把合同的细节都谈妥了,两下里传真了签字文件以后,宫本就命人把款子打了过来。

当夏斌和老艾看着银行的到款通知以及与富银投资的合同的时候,老艾忽然冒出了一句,如果当初hoho的融资合同也做成这样的两级投票权就好了。夏斌听了抿着嘴点了点头,这次也不算晚,毕竟主动权又回到我们这里来了。

夏斌的话似乎慢慢灵验起来,那天夏斌和老艾在又一村的研发中心听几位科学家讲课的时候,frank林海涛竟不请自来。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访,夏斌只是让老艾去接待了一下,自己则抓紧时间在研发中心充电。老艾出去接待完回来以后,表情却一脸的狐疑。夏斌就问,frank和你说什么了?老艾纳闷地答了一句,这也是我觉得特别奇怪的地方,frank只说是路过看看,其他的什么也没说。

夏斌听了却乐了起来,乐得老艾几乎有点郁闷了。夏斌见状只好说了一句,他以为他什么都没有说,但实际上他来了就已经说了。老艾听了只好摇头,心里想,姑且信之吧。

复活节一到,夏斌决定从深莞市飞回申江,毕竟他也有日子没有回来了,他还欠远鹏一个托付呢。老艾则决定去迪拜接老婆,不过夏斌还是没有搞清楚他会去接哪一个。

飞机降落在虹桥机场,夏斌刚下旋梯正要走向摆渡的机场专车,一辆黑色的劳斯莱斯幻影却无声地驶进了停机坪停了下来,后排的车门打开、人还没下来,夏斌就已经猜到谁了,毕竟他认识的人里面既有能量又敢这么张扬的人并不多。

还是那个高大的身影,即便是常年在外应酬,沈海春的身材也没有发福。他笑着挥着他那厚实的大手,一脸的亲切,夏斌,我算准你今天回来,特意来接你。

坐在沈海春高大上的座驾里,夏斌很应景地接过他递过来的香槟,显然沈海春这几年愈发的不可一世了。汽车静悄悄地滑出了机场,很扎眼地拐进了有点受惊的车流里。

“送你去哪?”沈海春一副乐意效劳的样子。

“就去西郊吧,反正不远了。”夏斌给出了地址,沈海春看了看地址似乎并不吃惊。

接近傍晚的申城被一层薄雾罩着,空气中能闻到一阵淡淡的异味。夏斌发现自己在国外待了一段时间后,鼻子开始**了。出了外环,路况立刻通畅了起来,不过一会,汽车便驶进了西郊的千鹤墓地。

黄昏下的墓地很是寂静,已几乎没有什么客人,仅有的两个老外也许是趁着复活节来的、也正在上车离去。夏斌倒很乐意这样的安排,也只有这个时间,他才可以和远鹏静静地聊上一会。远鹏的墓碑因为维护的很好,看上去很新而且干净,夏斌还是用一张纸巾仔细地擦拭了嵌在墓碑上的照片,斯人已去,但笑容常在。远鹏还是在那里乐呵呵地注视着夏斌,仿佛永远在为他叫好鼓气一般。

夏斌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个小罐子,里面包着的是一小方泥土和一枚白色的药片。夏斌小心翼翼地把这两样东西取出来,洒在了墓碑前的花盆里,泥土他是从落基山脉冰川下取来的,而药片正是研发中心最新的试剂。夏斌想这两样东西正是远鹏喜欢和需要的。远鹏,我这次回来,一定设法完成你第三个托付。夏斌心里默念。有一点,夏斌从小就羡慕远鹏,他总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原本也一路平稳。难道好人终究不得长命,还是他早早得以解脱,远鹏到底去了哪里,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沈海春缓缓地走了过来,刚才出乎夏斌意料的是,沈海春指挥司机从汽车的行李箱里魔术般捧出了一个巨大的白色康乃馨的花篮。此刻沈海春正认真地、亲手把纯白色的花篮放在了远鹏的墓碑前。倏然间,夏斌被感动了,他好像看见那个记忆里的善解人意、义气豪爽的沈海春又回来了。

沈海春默默地站在那里,手上悄悄滑动了一下,一首三十年多前的老歌从他的手机里释放了出来。“夜渐已深驱不散,星光引路催促归家。但是我心真的盼,天天畅聚身边有着你….”夏斌感到浑身上下都突然被震了一下,沈海春似乎总是能找到关键的节点任意粉碎他的防备。

手机里单薄的声音在傍晚安静的墓地里显得特别清脆,当年的天皇巨星谭校长极具穿透力的歌声、竟如同从地底下钻上来一般荡进了夏斌的耳膜,夏斌的眼眶一下子潮湿了,记忆的碎片此刻突然诈尸般地在他眼前撞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don’tsaygoodbye!”这是二十五年前他们高中毕业典礼上的合唱节目,当年他和远鹏还有沈海春正是唱着这首歌憧憬着未来、离开母校的。水杉林后的大礼堂、刺眼灯光下的舞台、他和远鹏搂在一起唱着吼着,沈海春站在他们身后的最后一排,他们脸上的笑容天真灿烂得在今天的少年人面孔上已难以复制。当年的这首不说再见,曾经的不想分别,今天的不能再见。

夏斌看着程远鹏的墓碑上的相片,听着耳边的熟悉的老歌,记忆中的那些光亮再次灼伤了自己,他突然意识到远鹏走了以后,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居然是沈海春。不论是过去那个意气风发的、还是日后那个冷酷无情的;也不论是那个曾经善解人意的、义气豪迈的,或是现在身边这个捉摸不定、机关算尽的,沈海春都已融入了自己的生命里,无法拔除、也无法回避。

不知道什么时候,手机里的音乐停了下来,两人还是沉默了一会,沈海春率先打破了静寂,转过身来,对着夏斌说道,“老夏,为了我们的上一代、也为了下一代,我必须和你合作,这次条件随你开。”

夏斌看着沈海春,知道在这一刻,在远鹏的墓碑前,沈海春是诚恳的。事实上,夏斌也清楚地知道,不论是他看到的哪一个沈海春,生性骄傲自信的沈海春都从来没有躲藏过,而且无论是显得多么复杂和变化多端,那都是属于沈海春的每一面。

夏斌转过脸仰起头,仔细去打量沈海春,薄雾中落日余晖洒在沈海春的身后。夏斌终究还是看不清对方分毫。于是只好放弃、回过头,定定地注视着远鹏的照片,微笑了一下,我要什么,他已经交代过了。

(第二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