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宋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三次来海州

    “这有什么稀奇的,官窑成品百中取一,一百件里九十九件都是次品,颜色不准,釉色不匀,裂纹不够流畅,都是次品。有些纵有瑕疵,也确实算得上上品,但上品哪够宫中用的,宫中只用极品,极品懂吗?”

    赵枢早就了解到御用瓷器选拔的苛刻,同时对那些残次品感到可惜。

    “那……如此上品如何处理?”

    “销毁,官窑不留次品。”

    “可惜……真是太可惜了。”

    “别想了,这些东西送你你也不敢用,僭越之罪。官家现在修万岁山很花钱,所以我才向他老人家献策把官窑的次品卖去日本,名义上是大宋皇帝赏赐给日本天皇和贵族,实际就是对日贸易,这样也说得过去。所得利润大头归官家所有,咱们只能分点皮毛。”

    “原来是这样,妙啊……”

    “我当然是很聪明啦,但这是你姐的主意。”

    “竹樱姐和姐夫真是天作之合。”

    “如果你竹樱姐跟你一样会拍马屁我就高兴疯了。”

    “如果会拍马屁,那就不是竹樱姐了。”

    “你怎么每句话都在拍马屁?”

    “在下说的句句属实。”

    “姐夫?你姐是谁?”

    李鹿听到梅竹枫对赵枢的称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梅竹枫,竹枫。”

    赵枢提示道。

    “原来竹樱姓梅啊……”

    第二天,一行人启程继续东进。

    应天和海州之间就没什么大城市了,船队一路除了睡觉不再靠岸,第三天下午到达海州。

    第一件事还是去拜访海州知州。

    这位知州也算是老熟人了,赵枢这是第三次来海州,每次都会来拜访他,这也是必要的程序,他毕竟身份敏感,这也是跟地方官交个底,告诉他放心监视,也好让官家放心,虽然官家并不担心他,不过该有的形式还是要走一遍。

    这位知州名为张叔夜,字嵇仲,年轻时因父荫被任命兰州录事参军,地处边境,常有羌人入侵,后来谋划夺取了羌人聚集的名为“天都”的地方,朝廷在此建立“西安州”,也就是后来的西安城。后来一步摸爬滚打到了开封少尹,赐进士出身,还曾出使辽国在宴射中展示箭法,可以算是文武双全了。

    不过六年前他的堂弟弹劾蔡京他跟着倒了霉,被贬到外地,几年后又被召入京,一步步升到礼部侍郎,又得罪了蔡京,被打发到海州这个穷乡僻壤担任知州。

    靖康时他率兵亲王,赵桓要出门投降,他拉住赵桓的马车俩人互相骂街,最终被金人抓去,自缢而死。

    张叔夜最出名的其一是气节,其二跟另一位历史名人有关——

    宋江。

    宣和元年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采取王黼计策将梁山泊收为己有,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泊招募义军聚众起义,横行河朔,流窜十余郡,官家知道后派兵征讨,起义军且战且走乘船流窜至海州,张叔夜招募上千死士埋伏在岸边,宋江登陆后遭到伏击,战败被俘。

    历史上的梁山起义规模很小,比起同时期的方腊起义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张叔夜还是因此功被加任徽猷阁直学士,改任济南府知府。

    其实赵枢并不清楚这段历史,因为宋江起义规模实在是太小了,如果不是后世的《水浒传》恐怕根本不会有人在意,他只知道这位张知府为人耿直不受贿,而且办事认真,每隔十天半月都会去船厂“看望”,名为看望实为监视。不过他对赵枢很尊重,毕竟他是典型的忠君爱国士大夫,而赵枢是皇子,监视归监视,是必须的流程,但他对赵枢本人并不反感。

    在海州府衙说了一堆毫无营养的寒暄和没用的屁话之后,赵枢终于到达了船厂。

    海州船厂也已经堆了些货物,还有一部分已经搬上船了,那是先前韩企仁用来付账的兽皮和麻布,还有梅竹松负责在江宁扬州苏州一带购买的丝绸刺绣各种布匹蜜枣果脯,双方合流算上那些官窑瓷器,总计十五万的货物,还有三万贯铜钱用来压舱,历史上的日本像辽金一样缺少货币,长期流通中原铜钱。

    “如果一切顺利,咱们能带回来三十五万以上。”

    “如果不顺利呢?”

    赵枢真想把自己砂锅大的拳头塞进李鹿的乌鸦嘴里让他尝尝。

    “如果不顺利,那就把你扔进海里喂鱼,东海龙王最喜欢吃乌鸦嘴,最好是做成刺身凉拌。”

    “当我没说。”

    “姐夫,竹松哥,咱们的船呢?”

    梅竹枫这个年轻人是在内陆长大,也只负责过内陆地区的生意,河船见过不少,却没见过大海船。

    听到梅竹枫管赵枢叫“姐夫”,梅竹松向赵枢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转头向堂弟解释,

    “船当然在海上,现在天色已晚,明天再带你去看。”

    “郡王,外面风大,屋里请吧,在下向您汇报一下这一年多来的造船进展。”

    “好,梅掌柜请。”

    九个月没来,船厂面貌焕然一新,赵枢甚至连路都不认得了,只得由大掌柜梅竹松在前带路领一行人去到会客室。

    “去年年中郡王走后,在下安排工匠开始造大船,亲自跑了趟日本,打着郡王的旗号跟日本天皇拉上了关系,这些都在信中跟郡王说过了。他同意咱们在日本建一些作坊,如果人数在二百以内,甚至可以送给咱们一座城。”

    “什么什么?我没听错吧?送一座城?”

    “李公子没听错,一座能容纳二百人的城。”

    “二百人也叫城?还不如像样点的土匪寨子。”

    “哈哈,伯林说的对,咱们大宋像样点的土匪去了日本,都能称王称霸了。”

    “如此不堪,为何没人打他们?”

    “如果你有十万兵,会去打日本吗?”

    “嗯……当然不会,西夏和辽国都打不下来,去招惹那穷乡僻壤的干什么。不过日本这么穷,能买得起这么多东西?”

    “日本不穷,只是资源太集中,人口和财富都集中在近畿地带,对他们而言,近畿之外的地方就相当于辽东之于大唐,虽然名义上是自己的领土,但一来没有实际掌控,二来人口不多。”

    “郡王真是见识广博,日本除了平安京周围繁华外的确都是荒野之地。”

    前面说过,平安时代日本还处于发展前期,这个时候不但北海道和本州岛北方都是虾夷,“西海道”也就是九州岛南部甚至于关东地区包括后来的东京地区都处于未开化的无政府状态,这也就是赵枢为什么要选择日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