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夺船行动
火炮阵地上射出来的两发炮弹,最终帮助申方洋下定了决心,鸣金收兵。
然而,撤退的指令下达之后,岸边的部队,以及还在赶往前线增援途中的那些南征军士卒们,还能够做到服从命令听指挥,有序撤退。
但是那些顶在第一线,本身就已经被打得节节后退的南征军先锋,在听到了可以撤退的指令之后,就很难再保持有序撤退的部署了。
最终,已经无兵可督的前线督战队将士也加入了这场溃逃之中,彻底宣告了南征军前线的崩溃。
连督战队也加入了溃逃的行列中,接下来能够拖慢这群溃兵的撤退步伐的,只剩下破虏军之前挖出来的那道壕沟了。
虽然在进攻的过程中,南征军陆陆续续也搭上了十多架壕桥,但是这些壕桥在进攻时或许还显得够用,等到了逃命的时候,就显得过于拥挤了。
.......
看着南征军此时仓皇撤退的景象,破虏军阵地上开始响起欢呼声来。
李逸澜长呼出一口气,但很快他就发出了追击的命令:“继续追击,夺船!”
此时的火炮阵地上,已经再没有哪怕一发炮弹,现在还摆在火炮阵地上的那五门火炮,已经是花架子了。
如果不进行追击,而让这些南征军轻松地撤退,全程也没有火炮的威胁,那说不定南征军中的将领便会怀疑起来炮弹的储量。
相反,如果破虏军立刻进行高质量的追击,一路撵着南征军杀到港口,那破虏军不再发炮的时候,理由就可以被解释成担心误伤自己人,。
因此,李逸澜发出的追击命令,不仅仅是“宜将剩勇追穷寇”,更是用追击来掩饰已经没有了炮弹的事实。
前有木桥,后有追兵,逃跑的士卒们内心已经开始趋于崩溃。部分士卒选择了再次转过身来,和追击上来的破虏军拼命。但更多的南征军士卒,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挤壕桥。
在求生的欲望面前,士卒们眼中已经没有了同袍和战友,更多的只剩下本能的往前挤。
有一些倒霉的士卒,在挤壕桥的过程中被挤到了边缘上,随后木桥上空间越来越小,这些倒霉士卒就被挤出了壕桥,摔下了壕沟。
壕沟中的鹿角刺穿了他们的身躯,一声声惨叫从壕沟中传来,他们没有死在破虏军的刀剑之下,反而是被自己的同袍给间接谋害了。
......
或许只有生命的逝去,才能让这些急于逃命的士卒重新找回理智。
有部分南征军的士卒顾虑到壕桥上拥挤的风险,选择了停下来等待一会,总算是缓解了壕桥上的拥堵情况,士卒们通过壕桥的速度反而加快了。
通过壕桥渡过了壕沟这一关,南征军士卒还得时刻注意脚下,防备地上的铁蒺藜。
在方才进攻的过程中,南征军特意划分了一批后续上来增援的士卒,专门负责清理地上的铁蒺藜,以方便后续部队的快速通过。
但是毕竟破虏军所安排的铁蒺藜数目较多,此时地上还有一些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残余,有一些着急逃跑的士卒,一不小心就被铁蒺藜给扎到。
好不容易通过了铁蒺藜,这些逃命的先锋们终于有时间回头看一眼身后的形势。此时,那些留下来殿后的勇敢者们,都已经被追兵所杀,追击的破虏军正在抓紧时间通过壕桥和铁蒺藜,继续追击!
被追兵的气势给吓到,先锋们赶紧加快了脚下逃命的步伐,开始奔向港口停留着的船只。
岸边上,那些被安排留下来掩护先锋撤退的殿后部队,此时举起手中的弓箭和火铳,却迟迟不能发射,因为此时正在飞速跑近的,除了有追兵之外,也有从前线撤退回来的南征军先锋们。
一旦这些殿后军射击的时候稍有偏差,倒下的可能就不是追兵,而是自己的同袍了。
当这些撤退的同袍,夹杂着追兵不断靠近的时候,殿后军中终于有人顶不住压力,开始不顾三七二十一,朝前方射击,但更多的殿后军则开始步步后退,一直后退到了港口旁。
当退无可退的时候,无论是殿后军还是南征军,都分裂成了两类人,一类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转身和破虏军一决生死,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士卒,另一类士卒则慌张地往船上跑了起来。
.......
由其他部队负责处理那些还在岸上抵抗的顽固分子,宋主带着威武镇的士卒,再联合另外两个协跟在敌军的后面,开始了夺船的任务。
说起来这些威武镇的士卒们,原先都是在海上闯荡的水手,相比起这些准备上船逃命的南征军士卒们,威武镇的士卒显然对于船更加了解。
到了船附近,威武镇的士卒们简直是如鱼得水,就连上船的速度都要比南征军的士卒快。很快,宋主便带着追兵登上了甲板。
这艘板屋船是南征军专门留下来,用于给殿后部队和先锋部队撤退的,考虑到容量的问题,船上并没有太多的士卒,这对于破虏军的夺船计划显然比较有利。
协长张直俊在短暂休整之后,又主动申请加入了追击队伍。此时宋主便让张直俊指挥一部分士卒争夺甲板,宋主自己则领着其他士卒,开始有针对性的争夺这艘板屋船的控制权了。
由于畏惧破虏军的火炮轰击,南征军撤退得及时,此时南征军的许多船只已经出了港,距离这艘板屋船较远。
剩下的两艘接近的板屋船,有一艘掉头就跟着大部队撤走,另外一艘则主动靠近了过来,想要跳帮作战了。
原本李逸澜有关夺船的命令只是附带的,更多是要通过追击来掩饰没有火炮的事实,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此时眼看着,破虏军很有希望真的拿下来一艘板屋船!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李逸澜连忙把最后一个协的兵力也派了出去,由左镇统领朴治勇亲自率领,开始增援港口里正在进行的夺船行动。
然而,撤退的指令下达之后,岸边的部队,以及还在赶往前线增援途中的那些南征军士卒们,还能够做到服从命令听指挥,有序撤退。
但是那些顶在第一线,本身就已经被打得节节后退的南征军先锋,在听到了可以撤退的指令之后,就很难再保持有序撤退的部署了。
最终,已经无兵可督的前线督战队将士也加入了这场溃逃之中,彻底宣告了南征军前线的崩溃。
连督战队也加入了溃逃的行列中,接下来能够拖慢这群溃兵的撤退步伐的,只剩下破虏军之前挖出来的那道壕沟了。
虽然在进攻的过程中,南征军陆陆续续也搭上了十多架壕桥,但是这些壕桥在进攻时或许还显得够用,等到了逃命的时候,就显得过于拥挤了。
.......
看着南征军此时仓皇撤退的景象,破虏军阵地上开始响起欢呼声来。
李逸澜长呼出一口气,但很快他就发出了追击的命令:“继续追击,夺船!”
此时的火炮阵地上,已经再没有哪怕一发炮弹,现在还摆在火炮阵地上的那五门火炮,已经是花架子了。
如果不进行追击,而让这些南征军轻松地撤退,全程也没有火炮的威胁,那说不定南征军中的将领便会怀疑起来炮弹的储量。
相反,如果破虏军立刻进行高质量的追击,一路撵着南征军杀到港口,那破虏军不再发炮的时候,理由就可以被解释成担心误伤自己人,。
因此,李逸澜发出的追击命令,不仅仅是“宜将剩勇追穷寇”,更是用追击来掩饰已经没有了炮弹的事实。
前有木桥,后有追兵,逃跑的士卒们内心已经开始趋于崩溃。部分士卒选择了再次转过身来,和追击上来的破虏军拼命。但更多的南征军士卒,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挤壕桥。
在求生的欲望面前,士卒们眼中已经没有了同袍和战友,更多的只剩下本能的往前挤。
有一些倒霉的士卒,在挤壕桥的过程中被挤到了边缘上,随后木桥上空间越来越小,这些倒霉士卒就被挤出了壕桥,摔下了壕沟。
壕沟中的鹿角刺穿了他们的身躯,一声声惨叫从壕沟中传来,他们没有死在破虏军的刀剑之下,反而是被自己的同袍给间接谋害了。
......
或许只有生命的逝去,才能让这些急于逃命的士卒重新找回理智。
有部分南征军的士卒顾虑到壕桥上拥挤的风险,选择了停下来等待一会,总算是缓解了壕桥上的拥堵情况,士卒们通过壕桥的速度反而加快了。
通过壕桥渡过了壕沟这一关,南征军士卒还得时刻注意脚下,防备地上的铁蒺藜。
在方才进攻的过程中,南征军特意划分了一批后续上来增援的士卒,专门负责清理地上的铁蒺藜,以方便后续部队的快速通过。
但是毕竟破虏军所安排的铁蒺藜数目较多,此时地上还有一些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残余,有一些着急逃跑的士卒,一不小心就被铁蒺藜给扎到。
好不容易通过了铁蒺藜,这些逃命的先锋们终于有时间回头看一眼身后的形势。此时,那些留下来殿后的勇敢者们,都已经被追兵所杀,追击的破虏军正在抓紧时间通过壕桥和铁蒺藜,继续追击!
被追兵的气势给吓到,先锋们赶紧加快了脚下逃命的步伐,开始奔向港口停留着的船只。
岸边上,那些被安排留下来掩护先锋撤退的殿后部队,此时举起手中的弓箭和火铳,却迟迟不能发射,因为此时正在飞速跑近的,除了有追兵之外,也有从前线撤退回来的南征军先锋们。
一旦这些殿后军射击的时候稍有偏差,倒下的可能就不是追兵,而是自己的同袍了。
当这些撤退的同袍,夹杂着追兵不断靠近的时候,殿后军中终于有人顶不住压力,开始不顾三七二十一,朝前方射击,但更多的殿后军则开始步步后退,一直后退到了港口旁。
当退无可退的时候,无论是殿后军还是南征军,都分裂成了两类人,一类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转身和破虏军一决生死,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士卒,另一类士卒则慌张地往船上跑了起来。
.......
由其他部队负责处理那些还在岸上抵抗的顽固分子,宋主带着威武镇的士卒,再联合另外两个协跟在敌军的后面,开始了夺船的任务。
说起来这些威武镇的士卒们,原先都是在海上闯荡的水手,相比起这些准备上船逃命的南征军士卒们,威武镇的士卒显然对于船更加了解。
到了船附近,威武镇的士卒们简直是如鱼得水,就连上船的速度都要比南征军的士卒快。很快,宋主便带着追兵登上了甲板。
这艘板屋船是南征军专门留下来,用于给殿后部队和先锋部队撤退的,考虑到容量的问题,船上并没有太多的士卒,这对于破虏军的夺船计划显然比较有利。
协长张直俊在短暂休整之后,又主动申请加入了追击队伍。此时宋主便让张直俊指挥一部分士卒争夺甲板,宋主自己则领着其他士卒,开始有针对性的争夺这艘板屋船的控制权了。
由于畏惧破虏军的火炮轰击,南征军撤退得及时,此时南征军的许多船只已经出了港,距离这艘板屋船较远。
剩下的两艘接近的板屋船,有一艘掉头就跟着大部队撤走,另外一艘则主动靠近了过来,想要跳帮作战了。
原本李逸澜有关夺船的命令只是附带的,更多是要通过追击来掩饰没有火炮的事实,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此时眼看着,破虏军很有希望真的拿下来一艘板屋船!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李逸澜连忙把最后一个协的兵力也派了出去,由左镇统领朴治勇亲自率领,开始增援港口里正在进行的夺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