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尸殍于野
“并州八百里加急急奏天子!”
背上插着象征着无比重要,万分紧急的三面小旗的骑兵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嘴里不停的喊着,飞快的朝着朱雀门而来。
曹操面色陡然凝重了起来!
蹇硕看向飞奔的骑兵,脸上同样露出了慎重的神色。
并州是汉室在北方最大的军事重地之一,与幽州并列为汉家最大的屯田地,兵源地等,当然,并州同样也是汉末军阀丁原的根据地之一。
曹操本来还有些事情要与蹇硕商量,但是看见这架势,曹操几乎可以预见天子的急召了。
曹操对蹇硕拱了拱手,表示歉意,蹇硕也理解性的回了礼。
陛下,荥阳急报!”
那骑士狂奔到嘉德殿阶前,立即下马,跪下来举着一个密封在竹筒之中的密奏,呈在手上。
天子刘辩迅速走下台阶,来到那骑兵的面前,接过那竹筒,拆开,露出了藏在里面的一张帛书。
刘辩将帛书摊开来一看,顿时脸上寒霜阵阵,额头青筋暴露。
蝗灾!不是一次蝗灾,而是一次又一次。
整个六月到八月,蝗虫就像乌云一样漂泊在整个并州,这边吃吃那边吃吃,甚至连司隶都有地方报告现了较小规模的蝗虫。
只是不成一定规模,不足以禀报。
在这个时代,蝗虫跟彗星一样都是老天爷对君主的警告!
而在这种情况下,竟然也没人来禀告朝廷,禀告天子一声,他们安的是什么心,几乎可以看见了!
“nndd,没一个给孤省心的!”
刘辩忍着破口大骂的冲动,让人将三公九卿等人传唤来。
然而,不足一刻钟的时间,三公,九卿,尚书等诸臣子,全部来到嘉德殿前,身后还跟着急匆匆的宦官。
“陛下!”
刘弘率先开口。
刘辩挥了挥手,道:“免免免,俗礼都免了,诸卿都来了,那就入殿议事!”
“喏!”
刘弘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也不敢耽搁,刘辩先了一步进入大殿,他带着群臣随后就进了大殿。
“陛下,何事如此?!”
刘弘率先开口问道。
“朕收到消息……”
天子刘辩神色怒然的道:“丁原急报朝廷,并州现了蝗虫,已有三郡受灾,请朝廷赈灾!”
群臣顿时哗然!
蝗虫,在这个时代就是天大的灾害!是农民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并州,却正是汉家的军仓,北方的大部分供应,都是来自河东与并州。
如今并州受灾,那么今年并州的秋收十有八九是打了水漂了!
更麻烦的是,自董仲舒以来,蝗灾便与彗星一般,都成为了上苍对天子的警告。
天子有德而上天嘉之,故有玄龟负河图洛书于大河之上!
天子失德,故降灾于百姓警之!
刘辩深知,蝗虫这玩意,几乎可以说是诸夏封建王朝的死敌,自夏商周以来,对于蝗虫的恐惧深深的刻进了汉民族的记忆中。
实在是蝗虫这东西破坏力太大了,一旦某地出现蝗虫,须臾,就是铺天盖地,寸草不留,对于农耕文明来说,蝗灾的破坏力越一切灾害。
后世直至唐玄宗之时,才在姚崇的提倡下,破除了百姓和官员对于蝗虫的恐惧。
在那之前,蝗虫被视为是上苍的灾厄使者,老百姓甚至只能眼睁睁看着蝗虫吃光自己的庄稼,却不敢对蝗虫进行报复,甚至还要给蝗虫们祭祀,希望这些家伙今年吃饱了,明年就不用来了。
当然,事与愿违的是,来年只要光照合适,气温恰当,蝗虫的幼虫就会从土壤中钻出来,继续循环往复着祖辈的事业。
好在,今年气候的快速转冷使得蝗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恶劣了起来。
今年加以遏制,明年的蝗灾就能少发生或者直接不发生。
但是,有这么好控制吗?
六月开始蝗灾,八月才上报。
并州百姓对朝廷得心寒成什么样子?
并州又得成为什么模样?
又来一出想从根基上动摇大汉的把戏!
刘弘拱手行礼,道:“臣以为,当以祭祀告神灵!”
祭祀,正是如今遏制蝗虫等灾害的主要手段。
“臣以为,当辞朝十日,斋戒沐浴,祈祷上苍的怜悯!”
太常卿说道。
“臣以为……”
“臣以为……”
放眼望去,竟无一人主动提出赈灾的话,也不知道是忘了呢,还是另有所图。
曹操拱手,道:“礼曰:格物致知,所以仓颉创字。
燧人氏钻木取火,文王演八卦,而周公作易,臣愚钝,不及古圣人之万一,却也知道,所谓蝗虫,也不过是虫子,既是虫子,自有天敌相克,家禽蛙鸟食虫为生,此乃天定,故臣窃以为驱家禽或可灭蝗……”
刘辩:“咳!”
曹操顿时住口!
这可是大谶纬时代,新旧交替,天人感应正盛的时代,曹操此言,必定要犯忌讳!
蝗虫可是上天对君主失德的示警,如何能以人力抗衡?
而蝗虫若能靠人力制服,那岂非是说明很多灾害都可以靠人力来扭转了?
刘辩当然很清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与其说是一种迷信思想,倒不如说是儒家当时实在是被汉武帝收拾怕了,没办法了,才想出的这么一个把皇帝的权力关进上天的笼子里这么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当然,大汉历代皇帝仍然屁事没有,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就是儒家倒了大霉了。
果不其然,曹操话音一落,就有无数人站起身来指责曹操。
“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匹夫何时患上了脑疾?!”
……
一个个的嘴里指责着曹操,心中却惶恐不已!
他们都明白,这话可不敢让天子听明白了,要不然,他们先辈们百十年的艰辛努力就白费了!
刘辩冷眼注视着他们一个个的批判着曹操,也不劝架,也不帮忙。
这些人的心思,他太明白了!
自某个皇帝与贤良开始共治天下以来,皇帝的政令就鲜有能出雒阳的。
想出雒阳,好啊。
先把我们喂饱了吧!
而今,更是演变到了想从思想到肉体,都将天子掌控在手中的地步。
百年后,他们的确做到了。
……
背上插着象征着无比重要,万分紧急的三面小旗的骑兵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嘴里不停的喊着,飞快的朝着朱雀门而来。
曹操面色陡然凝重了起来!
蹇硕看向飞奔的骑兵,脸上同样露出了慎重的神色。
并州是汉室在北方最大的军事重地之一,与幽州并列为汉家最大的屯田地,兵源地等,当然,并州同样也是汉末军阀丁原的根据地之一。
曹操本来还有些事情要与蹇硕商量,但是看见这架势,曹操几乎可以预见天子的急召了。
曹操对蹇硕拱了拱手,表示歉意,蹇硕也理解性的回了礼。
陛下,荥阳急报!”
那骑士狂奔到嘉德殿阶前,立即下马,跪下来举着一个密封在竹筒之中的密奏,呈在手上。
天子刘辩迅速走下台阶,来到那骑兵的面前,接过那竹筒,拆开,露出了藏在里面的一张帛书。
刘辩将帛书摊开来一看,顿时脸上寒霜阵阵,额头青筋暴露。
蝗灾!不是一次蝗灾,而是一次又一次。
整个六月到八月,蝗虫就像乌云一样漂泊在整个并州,这边吃吃那边吃吃,甚至连司隶都有地方报告现了较小规模的蝗虫。
只是不成一定规模,不足以禀报。
在这个时代,蝗虫跟彗星一样都是老天爷对君主的警告!
而在这种情况下,竟然也没人来禀告朝廷,禀告天子一声,他们安的是什么心,几乎可以看见了!
“nndd,没一个给孤省心的!”
刘辩忍着破口大骂的冲动,让人将三公九卿等人传唤来。
然而,不足一刻钟的时间,三公,九卿,尚书等诸臣子,全部来到嘉德殿前,身后还跟着急匆匆的宦官。
“陛下!”
刘弘率先开口。
刘辩挥了挥手,道:“免免免,俗礼都免了,诸卿都来了,那就入殿议事!”
“喏!”
刘弘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也不敢耽搁,刘辩先了一步进入大殿,他带着群臣随后就进了大殿。
“陛下,何事如此?!”
刘弘率先开口问道。
“朕收到消息……”
天子刘辩神色怒然的道:“丁原急报朝廷,并州现了蝗虫,已有三郡受灾,请朝廷赈灾!”
群臣顿时哗然!
蝗虫,在这个时代就是天大的灾害!是农民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并州,却正是汉家的军仓,北方的大部分供应,都是来自河东与并州。
如今并州受灾,那么今年并州的秋收十有八九是打了水漂了!
更麻烦的是,自董仲舒以来,蝗灾便与彗星一般,都成为了上苍对天子的警告。
天子有德而上天嘉之,故有玄龟负河图洛书于大河之上!
天子失德,故降灾于百姓警之!
刘辩深知,蝗虫这玩意,几乎可以说是诸夏封建王朝的死敌,自夏商周以来,对于蝗虫的恐惧深深的刻进了汉民族的记忆中。
实在是蝗虫这东西破坏力太大了,一旦某地出现蝗虫,须臾,就是铺天盖地,寸草不留,对于农耕文明来说,蝗灾的破坏力越一切灾害。
后世直至唐玄宗之时,才在姚崇的提倡下,破除了百姓和官员对于蝗虫的恐惧。
在那之前,蝗虫被视为是上苍的灾厄使者,老百姓甚至只能眼睁睁看着蝗虫吃光自己的庄稼,却不敢对蝗虫进行报复,甚至还要给蝗虫们祭祀,希望这些家伙今年吃饱了,明年就不用来了。
当然,事与愿违的是,来年只要光照合适,气温恰当,蝗虫的幼虫就会从土壤中钻出来,继续循环往复着祖辈的事业。
好在,今年气候的快速转冷使得蝗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恶劣了起来。
今年加以遏制,明年的蝗灾就能少发生或者直接不发生。
但是,有这么好控制吗?
六月开始蝗灾,八月才上报。
并州百姓对朝廷得心寒成什么样子?
并州又得成为什么模样?
又来一出想从根基上动摇大汉的把戏!
刘弘拱手行礼,道:“臣以为,当以祭祀告神灵!”
祭祀,正是如今遏制蝗虫等灾害的主要手段。
“臣以为,当辞朝十日,斋戒沐浴,祈祷上苍的怜悯!”
太常卿说道。
“臣以为……”
“臣以为……”
放眼望去,竟无一人主动提出赈灾的话,也不知道是忘了呢,还是另有所图。
曹操拱手,道:“礼曰:格物致知,所以仓颉创字。
燧人氏钻木取火,文王演八卦,而周公作易,臣愚钝,不及古圣人之万一,却也知道,所谓蝗虫,也不过是虫子,既是虫子,自有天敌相克,家禽蛙鸟食虫为生,此乃天定,故臣窃以为驱家禽或可灭蝗……”
刘辩:“咳!”
曹操顿时住口!
这可是大谶纬时代,新旧交替,天人感应正盛的时代,曹操此言,必定要犯忌讳!
蝗虫可是上天对君主失德的示警,如何能以人力抗衡?
而蝗虫若能靠人力制服,那岂非是说明很多灾害都可以靠人力来扭转了?
刘辩当然很清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与其说是一种迷信思想,倒不如说是儒家当时实在是被汉武帝收拾怕了,没办法了,才想出的这么一个把皇帝的权力关进上天的笼子里这么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当然,大汉历代皇帝仍然屁事没有,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就是儒家倒了大霉了。
果不其然,曹操话音一落,就有无数人站起身来指责曹操。
“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匹夫何时患上了脑疾?!”
……
一个个的嘴里指责着曹操,心中却惶恐不已!
他们都明白,这话可不敢让天子听明白了,要不然,他们先辈们百十年的艰辛努力就白费了!
刘辩冷眼注视着他们一个个的批判着曹操,也不劝架,也不帮忙。
这些人的心思,他太明白了!
自某个皇帝与贤良开始共治天下以来,皇帝的政令就鲜有能出雒阳的。
想出雒阳,好啊。
先把我们喂饱了吧!
而今,更是演变到了想从思想到肉体,都将天子掌控在手中的地步。
百年后,他们的确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