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践祚前夕
曹操与刘辩商讨了大半夜的时间,将这个军队的内务商讨了之后,刘辩终于选择了告辞。
“臣,恭送殿下。”
曹操站在营帐门口,恭敬的将刘辩送走了。
眼见着刘辩真正的离开了,曹操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不得不说,刘辩的心思实在是太难以捉摸了,如果曹操的思维不竭尽全力向刘辩的思维靠拢的话,曹操感觉自己根本就把握不住刘辩的思维,这种人,还是远离自己比较好。
止住深吸一口气的冲动,曹操也终于安下了心休息。
刘辩也在后半夜的时间返回了含德殿。
……
一晃就是两天的时间过去了,这两天中,刘辩仍旧是连半点的动作都没有,也不是刘辩不想,只是办不到而已。
光禄勋的官邸可不同于曹操的军营,因为光禄勋的职位特殊,盖顺所吸引的目光也比曹操的军营更多。
即便刘辩想方设法,也没能将自己从皇宫里抛进盖顺的官邸中。
这种情况,却在这第二天,发生了改变……
第二日夜,刘辩正在寝宫中歇息的时候,王二恭敬的向刘辩传报,说是盖顺想要面见刘辩。
盖顺想要面见刘辩就简单了,整个南宫的军队都是他布置的,他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轻而易举的来到刘辩的寝宫中,像如今这样主动让王二来传,恐怕也是盖顺在投资,有主动向刘辩示好的意思在里面。
刘辩大概猜到了其中的原因,也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韩非,无奈的摸了摸鼻梁,只能让王二将盖顺传进来。
说一句,王二因为耽误了向张让汇报的时辰,只能被迫成为了刘辩手底下的人,这其中,王二几次见到了刘辩的谋略,主动向刘辩投效,成为了刘辩的手下之一。
得到了刘辩的应允,王二立马出去,将盖顺引了进来。
不多时间之后,盖顺就已经站在了含德殿中。
“臣光禄勋卿盖顺,见过殿下。”
“光禄勋卿请免礼。”
光禄勋乃是九卿之一,乃是位比两千石的朝廷栋梁,而刘辩只是一个连太子都不是的,手中更是无权无势的皇子而已,面对这样的大臣,刘辩仍需要以郑重的还礼,以示对朝廷栋梁,两千石大臣的尊重。
盖顺的脸庞方正,脸上少须,身材削瘦,一身黑红色,衽边云纹的官服,身上自带正气,关键是,这么一位被称为酷吏的九卿,居然戴的是三梁进贤冠!
戴这类冠冒的,通常都是文儒!
刘辩将盖顺的面貌收入了脑海中,问道:
“光禄勋卿盖公深夜拜访可是有何要务吗?”
刘辩心中明白,但也只能在表面上装糊涂。
没办法,刘辩的前身,那位皇长子殿下根本就没有在这宫闱之中培养半点自己的势力,刘辩的根基实在是太浅薄了,由不得刘辩不装傻充楞。
盖顺目视着刘辩脖子以下的部位,心中闪过一条条的念头,随后说道:
“臣得知近日里王二常常打着殿下的名义出宫,臣冒昧,特地来向殿下询问一下,此事可否属实?”
“是。”
盖顺又道:“臣再敢问殿下,在此时出宫,又是为何?”
盖顺的声气凌厉,颇有些先声夺人的意思,竟然将刘辩的气势都压住了。
刘辩抬起头,目视着盖顺,淡淡说道:
“盖公不妨直说吧,究竟是有何要事?这样的试探对本殿下的名誉并不能对有半点的损伤。”
刘辩如今正在忙着思考怎么将军队不经过光禄勋就将军队送进宫来,故而,刘辩并没有跟盖顺打机锋的意思。
盖顺目光闪烁,无数的念头极速在心中闪过,然后,盖顺恭敬的跪在了地上。
“殿下践祚在即,臣特地来投效殿下。”
刘辩目光扫过盖顺,眼睛眯了眯,问道:
“盖公此举有些过了,都是大汉之臣,都是为了大汉行事,哪有什么投效之说?盖公莫非是喝多了?”
刘辩的谨慎不仅没将盖顺推出去,反而更让盖顺认定了自己的选择。
要知道,自己可是两千石的大臣,国家栋梁,当今的光禄勋,手中握有执掌宫闱换防,宫门宿卫的权柄,别说刘辩了,就算是换做了张让,赵忠这样的中常侍,如果自己投效于他们,他们都会很高兴的将自己收为门下,哪里会像刘辩这样,避之不及,主动将前来投效的盖顺推出去。
盖顺想了想,说道:“殿下化身为王二前往西苑,密见曹操,此事虽然属于绝密,但是臣位居光禄勋之职,却正好知道一点。”
刘辩目光一厉,淡声道:“盖公这时出此言,这是在威胁本殿下吗?”
声音虽淡,却自有一股威势在其中,刘辩的威势一出,使盖顺的头更低了几分。
“臣不敢,臣只是觉得,殿下既然有成大事的心志,就必然应当执掌宫闱,臣愿意主动交出内宫换防权柄,只求殿下一个承诺。”
闻言,刘辩的面色缓和了一些,这就打算问一问到底是什么条件了。
毕竟,盖顺的条件实在是让刘辩无法拒绝。
“什么承诺?”
盖顺再次叩首,恭敬道:“臣请殿下践祚之后,迁臣家族入雒阳。”
“哦?为什么?”
刘辩并不急着接受盖顺的条件,他要先问个明白。
“家族久居敦煌郡,单凭郡县举孝廉难以入仕,先父常想为家族谋取一个广大的前程,只是陛下在时,此事一直悬而未决,便作了罢,今,臣愿以宫闱权柄,在殿下这里,求一个前程。”
思索了一番,刘辩这才郑重的说道:
“本殿下答应你,如果本殿下能做到的话,本殿下许盖氏三代前程锦绣,三代以后,全凭家族本事。”
盖顺叩首,恭敬道:“臣,谢过殿下!”
没有正式的文书,也没有歃血为誓,这二人,就在这含德殿里,一个许下了追随的誓言,一个许了另一个三代的锦绣前程。
“殿下。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曾向臣主动请换防宫闱,臣冒昧猜测,此行恐怕是殿下布置的。臣不敢自行决定,请殿下明断。”
“哦?”
刘辩皱眉,脑袋里思考着曹操的意思,嘴上却还是应允了曹操的话。
曹操能主动为刘辩考虑,这是极大的进步,没必要拒绝,不是吗?
……
“臣,恭送殿下。”
曹操站在营帐门口,恭敬的将刘辩送走了。
眼见着刘辩真正的离开了,曹操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不得不说,刘辩的心思实在是太难以捉摸了,如果曹操的思维不竭尽全力向刘辩的思维靠拢的话,曹操感觉自己根本就把握不住刘辩的思维,这种人,还是远离自己比较好。
止住深吸一口气的冲动,曹操也终于安下了心休息。
刘辩也在后半夜的时间返回了含德殿。
……
一晃就是两天的时间过去了,这两天中,刘辩仍旧是连半点的动作都没有,也不是刘辩不想,只是办不到而已。
光禄勋的官邸可不同于曹操的军营,因为光禄勋的职位特殊,盖顺所吸引的目光也比曹操的军营更多。
即便刘辩想方设法,也没能将自己从皇宫里抛进盖顺的官邸中。
这种情况,却在这第二天,发生了改变……
第二日夜,刘辩正在寝宫中歇息的时候,王二恭敬的向刘辩传报,说是盖顺想要面见刘辩。
盖顺想要面见刘辩就简单了,整个南宫的军队都是他布置的,他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轻而易举的来到刘辩的寝宫中,像如今这样主动让王二来传,恐怕也是盖顺在投资,有主动向刘辩示好的意思在里面。
刘辩大概猜到了其中的原因,也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韩非,无奈的摸了摸鼻梁,只能让王二将盖顺传进来。
说一句,王二因为耽误了向张让汇报的时辰,只能被迫成为了刘辩手底下的人,这其中,王二几次见到了刘辩的谋略,主动向刘辩投效,成为了刘辩的手下之一。
得到了刘辩的应允,王二立马出去,将盖顺引了进来。
不多时间之后,盖顺就已经站在了含德殿中。
“臣光禄勋卿盖顺,见过殿下。”
“光禄勋卿请免礼。”
光禄勋乃是九卿之一,乃是位比两千石的朝廷栋梁,而刘辩只是一个连太子都不是的,手中更是无权无势的皇子而已,面对这样的大臣,刘辩仍需要以郑重的还礼,以示对朝廷栋梁,两千石大臣的尊重。
盖顺的脸庞方正,脸上少须,身材削瘦,一身黑红色,衽边云纹的官服,身上自带正气,关键是,这么一位被称为酷吏的九卿,居然戴的是三梁进贤冠!
戴这类冠冒的,通常都是文儒!
刘辩将盖顺的面貌收入了脑海中,问道:
“光禄勋卿盖公深夜拜访可是有何要务吗?”
刘辩心中明白,但也只能在表面上装糊涂。
没办法,刘辩的前身,那位皇长子殿下根本就没有在这宫闱之中培养半点自己的势力,刘辩的根基实在是太浅薄了,由不得刘辩不装傻充楞。
盖顺目视着刘辩脖子以下的部位,心中闪过一条条的念头,随后说道:
“臣得知近日里王二常常打着殿下的名义出宫,臣冒昧,特地来向殿下询问一下,此事可否属实?”
“是。”
盖顺又道:“臣再敢问殿下,在此时出宫,又是为何?”
盖顺的声气凌厉,颇有些先声夺人的意思,竟然将刘辩的气势都压住了。
刘辩抬起头,目视着盖顺,淡淡说道:
“盖公不妨直说吧,究竟是有何要事?这样的试探对本殿下的名誉并不能对有半点的损伤。”
刘辩如今正在忙着思考怎么将军队不经过光禄勋就将军队送进宫来,故而,刘辩并没有跟盖顺打机锋的意思。
盖顺目光闪烁,无数的念头极速在心中闪过,然后,盖顺恭敬的跪在了地上。
“殿下践祚在即,臣特地来投效殿下。”
刘辩目光扫过盖顺,眼睛眯了眯,问道:
“盖公此举有些过了,都是大汉之臣,都是为了大汉行事,哪有什么投效之说?盖公莫非是喝多了?”
刘辩的谨慎不仅没将盖顺推出去,反而更让盖顺认定了自己的选择。
要知道,自己可是两千石的大臣,国家栋梁,当今的光禄勋,手中握有执掌宫闱换防,宫门宿卫的权柄,别说刘辩了,就算是换做了张让,赵忠这样的中常侍,如果自己投效于他们,他们都会很高兴的将自己收为门下,哪里会像刘辩这样,避之不及,主动将前来投效的盖顺推出去。
盖顺想了想,说道:“殿下化身为王二前往西苑,密见曹操,此事虽然属于绝密,但是臣位居光禄勋之职,却正好知道一点。”
刘辩目光一厉,淡声道:“盖公这时出此言,这是在威胁本殿下吗?”
声音虽淡,却自有一股威势在其中,刘辩的威势一出,使盖顺的头更低了几分。
“臣不敢,臣只是觉得,殿下既然有成大事的心志,就必然应当执掌宫闱,臣愿意主动交出内宫换防权柄,只求殿下一个承诺。”
闻言,刘辩的面色缓和了一些,这就打算问一问到底是什么条件了。
毕竟,盖顺的条件实在是让刘辩无法拒绝。
“什么承诺?”
盖顺再次叩首,恭敬道:“臣请殿下践祚之后,迁臣家族入雒阳。”
“哦?为什么?”
刘辩并不急着接受盖顺的条件,他要先问个明白。
“家族久居敦煌郡,单凭郡县举孝廉难以入仕,先父常想为家族谋取一个广大的前程,只是陛下在时,此事一直悬而未决,便作了罢,今,臣愿以宫闱权柄,在殿下这里,求一个前程。”
思索了一番,刘辩这才郑重的说道:
“本殿下答应你,如果本殿下能做到的话,本殿下许盖氏三代前程锦绣,三代以后,全凭家族本事。”
盖顺叩首,恭敬道:“臣,谢过殿下!”
没有正式的文书,也没有歃血为誓,这二人,就在这含德殿里,一个许下了追随的誓言,一个许了另一个三代的锦绣前程。
“殿下。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曾向臣主动请换防宫闱,臣冒昧猜测,此行恐怕是殿下布置的。臣不敢自行决定,请殿下明断。”
“哦?”
刘辩皱眉,脑袋里思考着曹操的意思,嘴上却还是应允了曹操的话。
曹操能主动为刘辩考虑,这是极大的进步,没必要拒绝,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