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黄巾愿降
董卓走了自然是对广宗的战局不利,刘征虽然不在一线,但是也能感受到官军打得是越来越吃力。西凉勇士远胜朝廷将校。
朝廷内的酒囊饭袋太多了,北军五校以及三河骑士,都已经不再是汉初的精锐了,不少都是关系户,虽然实力不错,却少有见血的。这种人,打仗的时候不带头跑就已经算好的了,你还能指望他攻城略地?西凉军虽然实力略逊朝廷将士,但是都是刀头舔血的汉子,敢打敢上。刘征不是没看见的,那些西凉兵打仗的时候,都不用督战官,一个个嗷嗷叫的往前冲。至于那些朝廷将士,皇甫嵩都快喊破喉咙了,都还在后面磨磨蹭蹭。这就叫高下立判。
刘征也是看明白了,哪怕这是个异世,这是个拥有着超高武力值的三国世界。但是那就老话还是应验了“夫战,勇气也。”没有勇气的士卒就是一群绵羊。如果不是今天这群绵羊碰到了一群连绵羊都不如的家伙。恐怕早就被击溃了。
汉室是真的走向了衰亡,刘征之前还不是很有这种感受。因为无论是陈国还是长社,刘征都不觉得黄巾有多难对付。同样的,没有去过朝堂,刘征也不清楚当朝的黑暗。但是现在,刘征是确切的感受到了汉室的衰微,连一群造反的农夫都打得这么艰难才赢。也难怪董卓进京之时,朝堂禁军完全没有反抗。
天佛晓的时候,刘征就已经早早起床了。在刘征的大营正中,刘征手持大戟,站在微风之中一动不动,用内心感受微风的变化。大风戟重势不重形,比不是要求招式如同风那样千变万化,而是要求自身的势变化无常。这势的变化可比招难多了,要想收放自如更是难上加难。刘征到现在也不过是摸到了一丝门槛。
在刘征练武的时候,士卒自然也不可能闲着,陈国士卒围着大营喊着号子在跑步。每天陈国士卒晨练时,都由大把大把的曹操军和官军士卒来看,寻常将士只觉得陈国这么训练傻了吧唧的,而有远见的将军,比如曹操和皇甫嵩,都看出了这套训练方式的不同,也就是刘征说过的集体精神。虽然一什的士卒都来自一起,但是出了这一什,这些大头兵就不是很认其他人了。营中械斗很多时候最开始都是来源于两队兵来源于不同的村,本来就有矛盾,遇到问题进一步激化导致的。
当然啦,刘征麾下的其他将军也不是没事干,刘胤和乐进正在跑操队伍的一头一尾,亲自带队。典韦矗立在刘征后方,等待着刘征感受武道之后,与刘征对练。
如此宁静的清晨被一个气喘吁吁的传令兵打破了。还不等传令兵开口,刘征就开口“说。”
“启禀将军,皇甫将军急令,让您速速前往大营,有大事商议。”
听到这话,刘征眉头倒是一皱。自从刘征跟着皇甫嵩这么多天以来,还从来没有收到过这种急令。看来确实是有大事发生了。
等到刘征走进皇甫嵩的帅营,里面已经是吵得不可开交了,同样也有不少将军如同刘征一样一脸懵逼。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刘征还是很快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见到刘征这个营帐里自己最远的将军来了之后,皇甫嵩摆了摆手,示意众将安静下来。皇甫嵩清了清嗓子,说道:
“肃静。今天召你们来,是有大事商议。就在刚刚,黄巾大营里射出来一个箭,上面有一份信,是一份乞降书。”接着,皇甫嵩念了一遍乞降书的内容。
这可直接让营帐里炸开了锅,众将士是争论不休。刘征也是一愣神,如果没记错,黄巾之乱的结局是张角病死,而张梁在广宗被杀,张宝死于曲阳。怎么现在张角投降了?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
眼看着众将争论不休,皇甫嵩轻咳一声。众将也是安静了下来。皇甫嵩这才转向曹操,问曹操怎么看。
曹操也是沉默一下,才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末将无能,看不出黄巾是作何打算。但是当务之急是向天子禀明此事。只要我军多加注意,应该不会出问题。”
皇甫嵩听完也是叹息一声,曹孟德也看不出黄巾的伎俩吗?于是又转头看向刘征。
刘征站了出来,向皇甫嵩拱了拱手,说道:
“将军,恐怕黄巾是真的投降。”
听到这话,皇甫嵩倒是来了兴趣,示意刘征继续往下说。
“将军,虽然董卓离去了,对我军实力有一定影响,但是现在我军在广宗已经是占据绝对优势,打下广宗可以说只是时间问题。而现在,南阳秦颉,颍川朱儁,冀州韩馥等等都在与黄巾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如今,黄巾被扑灭也只是时间问题。张角率军投降也不是不能理解的。当务之急,并非是讨论如何应对黄巾,而是向陛下汇报此事,至于是否接受黄巾投降,自然会有陛下决断,只要我们严防死守,定然不会出乱子。”
这话倒是提醒了皇甫嵩,投降的接受与否的问题绝对不是自己这些人能决断的,相反,自己带着这些人在这商讨此事却是有了僭越的嫌疑。这营帐里的自然也不是上下一心的,某些人此时是记下了皇甫嵩的僭越行为。心中却是窃笑不已,没能在战场上拿到功劳,能拿到这个“大功”也不错。
皇甫嵩此时已是拿定了主意,吩咐了众将加强防守之后,就提笔向朝廷禀报此事了。
朝廷内的酒囊饭袋太多了,北军五校以及三河骑士,都已经不再是汉初的精锐了,不少都是关系户,虽然实力不错,却少有见血的。这种人,打仗的时候不带头跑就已经算好的了,你还能指望他攻城略地?西凉军虽然实力略逊朝廷将士,但是都是刀头舔血的汉子,敢打敢上。刘征不是没看见的,那些西凉兵打仗的时候,都不用督战官,一个个嗷嗷叫的往前冲。至于那些朝廷将士,皇甫嵩都快喊破喉咙了,都还在后面磨磨蹭蹭。这就叫高下立判。
刘征也是看明白了,哪怕这是个异世,这是个拥有着超高武力值的三国世界。但是那就老话还是应验了“夫战,勇气也。”没有勇气的士卒就是一群绵羊。如果不是今天这群绵羊碰到了一群连绵羊都不如的家伙。恐怕早就被击溃了。
汉室是真的走向了衰亡,刘征之前还不是很有这种感受。因为无论是陈国还是长社,刘征都不觉得黄巾有多难对付。同样的,没有去过朝堂,刘征也不清楚当朝的黑暗。但是现在,刘征是确切的感受到了汉室的衰微,连一群造反的农夫都打得这么艰难才赢。也难怪董卓进京之时,朝堂禁军完全没有反抗。
天佛晓的时候,刘征就已经早早起床了。在刘征的大营正中,刘征手持大戟,站在微风之中一动不动,用内心感受微风的变化。大风戟重势不重形,比不是要求招式如同风那样千变万化,而是要求自身的势变化无常。这势的变化可比招难多了,要想收放自如更是难上加难。刘征到现在也不过是摸到了一丝门槛。
在刘征练武的时候,士卒自然也不可能闲着,陈国士卒围着大营喊着号子在跑步。每天陈国士卒晨练时,都由大把大把的曹操军和官军士卒来看,寻常将士只觉得陈国这么训练傻了吧唧的,而有远见的将军,比如曹操和皇甫嵩,都看出了这套训练方式的不同,也就是刘征说过的集体精神。虽然一什的士卒都来自一起,但是出了这一什,这些大头兵就不是很认其他人了。营中械斗很多时候最开始都是来源于两队兵来源于不同的村,本来就有矛盾,遇到问题进一步激化导致的。
当然啦,刘征麾下的其他将军也不是没事干,刘胤和乐进正在跑操队伍的一头一尾,亲自带队。典韦矗立在刘征后方,等待着刘征感受武道之后,与刘征对练。
如此宁静的清晨被一个气喘吁吁的传令兵打破了。还不等传令兵开口,刘征就开口“说。”
“启禀将军,皇甫将军急令,让您速速前往大营,有大事商议。”
听到这话,刘征眉头倒是一皱。自从刘征跟着皇甫嵩这么多天以来,还从来没有收到过这种急令。看来确实是有大事发生了。
等到刘征走进皇甫嵩的帅营,里面已经是吵得不可开交了,同样也有不少将军如同刘征一样一脸懵逼。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刘征还是很快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见到刘征这个营帐里自己最远的将军来了之后,皇甫嵩摆了摆手,示意众将安静下来。皇甫嵩清了清嗓子,说道:
“肃静。今天召你们来,是有大事商议。就在刚刚,黄巾大营里射出来一个箭,上面有一份信,是一份乞降书。”接着,皇甫嵩念了一遍乞降书的内容。
这可直接让营帐里炸开了锅,众将士是争论不休。刘征也是一愣神,如果没记错,黄巾之乱的结局是张角病死,而张梁在广宗被杀,张宝死于曲阳。怎么现在张角投降了?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
眼看着众将争论不休,皇甫嵩轻咳一声。众将也是安静了下来。皇甫嵩这才转向曹操,问曹操怎么看。
曹操也是沉默一下,才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末将无能,看不出黄巾是作何打算。但是当务之急是向天子禀明此事。只要我军多加注意,应该不会出问题。”
皇甫嵩听完也是叹息一声,曹孟德也看不出黄巾的伎俩吗?于是又转头看向刘征。
刘征站了出来,向皇甫嵩拱了拱手,说道:
“将军,恐怕黄巾是真的投降。”
听到这话,皇甫嵩倒是来了兴趣,示意刘征继续往下说。
“将军,虽然董卓离去了,对我军实力有一定影响,但是现在我军在广宗已经是占据绝对优势,打下广宗可以说只是时间问题。而现在,南阳秦颉,颍川朱儁,冀州韩馥等等都在与黄巾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如今,黄巾被扑灭也只是时间问题。张角率军投降也不是不能理解的。当务之急,并非是讨论如何应对黄巾,而是向陛下汇报此事,至于是否接受黄巾投降,自然会有陛下决断,只要我们严防死守,定然不会出乱子。”
这话倒是提醒了皇甫嵩,投降的接受与否的问题绝对不是自己这些人能决断的,相反,自己带着这些人在这商讨此事却是有了僭越的嫌疑。这营帐里的自然也不是上下一心的,某些人此时是记下了皇甫嵩的僭越行为。心中却是窃笑不已,没能在战场上拿到功劳,能拿到这个“大功”也不错。
皇甫嵩此时已是拿定了主意,吩咐了众将加强防守之后,就提笔向朝廷禀报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