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江湖诗与剑
字体: 16 + -

第6章 章五【壮志难筹,寄情山水】

    美酒相汇,佳人作伴,诗情画意,春欲香林。一宿过后,李剑文采四溢斗得花魁并博得康平坊头牌都知上官雅玥之芳心,两人春宵一夜纵琴吟诗之事便在长安城内传成佳话。

    晴空万里,鸟语花香,上官雅玥托人借来横刀一把,携李剑乘牛车至东市购入一些外出游玩所需之物,便朝城外渼陂湖驶去。

    顺道李剑至吏部询问了选试结果,李剑再一次落选,虽是预料之中,但也不免有些失望,更让其痛心的是昨日那纨绔子弟张忆桓果真铨选选上了。让其痛心疾首的是:其不曾想到如今朝廷奸臣当道已是这番放肆,腐败之风已经从统治中心慢慢糜烂开来。眼看祖辈打下之李唐江山如今表面虽是鼎盛年华,其核心却已隐约摇摇欲坠。

    身为李唐宗室后裔,深知朝廷如此下去必将万劫不复,一心想要报效朝廷,但现实是自己只是区区没落之皇室旁宗,虽满腹经纶却连区区选试都无法通过。

    无奈,李剑只能倚于牛车之上,摇扇长叹:“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注,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上官雅玥依附于李剑身旁,两人同乘于牛车之上,行驶于长安大街之中,来往行人宿卫见郎曳扇高咏其赋,娘子静栖其旁,皆赞叹羡慕。

    唯独上官雅玥懂得李剑词语间的心灰意冷之意,宽慰道:“李郎大可不必如此意志消沉,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妾身时常出入于相公李林甫宅中,待妾身引荐李郎于相公,凭李郎之才学,必能有所作为。”

    李剑知晓上官雅玥身为平康坊内名满长安之头牌都知,时常出入王公贵族之盛宴陪游助兴,自然识得许多达官贵人。只是李剑自恃清高,又怎会与那些不学无术、玩弄城府之人同流合污,严词拒绝道:“娘子心意颇为宽心,只是宰相李林甫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实为误国之奸贼,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纵然终身不得心志,也绝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一番好意被直言拒绝,上官雅玥虽心有不悦,但是李剑一身正气更是让其爱不释手,献媚道:“大丈夫能伸能屈,只是借相公抛砖引玉而已,又何必逞一时之义气,断送大好前程。难道李郎不想大展宏图,有一番作为?”

    短短一面之缘,一夜之情,不知上官雅玥竟如此懂得自己的心情,李剑迷恋眼前这位娇美人之情更甚,将其拥入怀中,深情说道:“娘子所言不差,只是良禽择木而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况君王侯爵爱江山,才子侠士爱美人,虽是名落孙山,但已抱得美人归,前程富贵乃他日之事,今朝只与美人共赴缠绵。”

    上官雅玥听李剑这般直白之言语,甚是喜悦,两人坐在牛车上,穿过坊间,朝着渼陂湖行驶去。

    大唐盛世,科举之制虽已得到发展,为纳民间才子甚至采取糊名之策,但朝纲混乱、贪污腐败致使有能贤才不得志者又何止李剑一人。同样是为了吸纳人才而设立的武举制,虽让很多武人有了用武之处,但是仅凭武举考试内容其中之骑射一条就让很多武功超凡之平民百姓望而却步,只因马匹受朝廷官职,只得王公贵族玩弄,平常百姓根本不会骑术,又如何骑射。

    武举试亦与选试同期发榜,几人欢喜几人愁,围榜的人群中一个虎背熊腰,头束巾帻,身穿褴褛衫襦及半臂,背着一个包袱,手持欢首刀。见自己未中举,垂头丧气的走出人群,向城外走去。

    对着手中的刀,嘴里还喃喃自语,抱怨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想我隐与陇间苦研武功刀法数十年,又岂会不如那帮只会骑马射箭之酒囊饭袋。听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正在招募能人异事替天子寻古传名剑,凡寻得名剑者皆可加官进爵,不妨再去范阳一试?”

    说罢,男子大步朝前,向城外行走而去。

    城外渼陂湖畔,李剑与上官雅玥乘牛车到达,寻得一处幽静阴凉之地,两人相扶下车,行至湖边。一眼望去,绿树成荫,碧波荡漾,树影倒映其中,在夏日爽朗之风下忽明忽暗似有似无,好是空灵幽美。湖中远处有人泛舟其中,饮酒作乐,不亦乐乎。

    就在离李剑斜对面湖边,正巧有一坦胸露乳之壮汉在垂钓,其一边垂钓一边拿着篦子、竹筐、石灰、碳末立与湖边水中,脱下头上斗笠,披发弯腰准备沐发。

    李剑与上官雅玥歇与湖畔,上官雅玥盘腿坐于柳树下,将琴摆于双腿之上,轻抚琴弦。琴声清脆,扬于草林之间,飘于湖面之上,李剑左手持横刀,右手摇扇,听琴声,遥望湖面无垠,才明白为何如此喜欢寄情怀与山水,轻闭双眼,感受上官雅玥之琴意。

    “《胡笳十八拍》,此曲由美人蔡文姬所作,曲音静怡优雅,略带丝丝忧愁。经娘子弹出更是沁人心脾醉人怡情。”李剑收起手中折扇,夹于腰间束带,拔出鞘中横刀,收腹束手,提脚迈腿起势练剑。

    清风徐来,抚动杨柳多情絮,吹动潺潺流水情,上官娘子坐于旁,钩弦弹琴,下颚微抬,含情脉脉往着面前李郎。李郎甩袖轻挥剑,踢腿回刺,正好指向上官娘子,李郎眉宇间暗送秋波,由剑传于上官娘子。

    两人这般传情一番,李剑行至上官雅玥身旁,握住其正在抚琴的纤纤玉手,说道:“此琴音同娘子一般美妙,看上去绝非一般,光是琴身看上去就像是铁力木所制,如此名贵之七弦琴可有名否?”

    听李剑如此一问,上官雅玥欢喜无比。心中暗叹:李郎真乃与自己心惜相同之情郎,自己果真没有倾情错人。向李剑解释道:“李郎虽为及冠,却是见多识广,眼力甚好!此琴正是铁力木所制,乃妾身家慈传与妾身,名曰凤求凰。”

    “凤求凰?此名甚妙,如今娘子已经求得凰,可否会再抚此琴与他人?”李剑一听此琴名字,更是搂住上官雅玥,聊情地说到。

    上官雅玥被李剑这么一问,及羞涩又肯定地回答:“妾身虽坠身与花坊,但是从不妄自菲薄,虽献艺与权贵却绝不作贱自己。与李郎相遇之前,虽抚琴于他人,但无一人配得上凤求凰。自李郎之后,妾身绝不会再抚琴于他人,此乃伯牙与子期矣!”

    这番话说得李剑甚是感动,牵起上官雅玥之手,不由自主的深情吟唱起《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上官雅玥细细听着,感受着词韵之间的曼妙意境,正准备抚琴伴奏,说道:“此曲琴萧共鸣,更能得其精华所在。”

    “只可惜身上并无萧,不然在下可与娘子琴笛合奏!”

    “妾身正巧带了萧,置于牛车之上。”

    李剑取来萧,两人于湖畔,合奏《凤求凰》。呜呜萧声幽鸣,铮铮琴声清扬,琴箫之音透光晕远飘四方,让人魂牵梦绕。

    方才正在垂钓、沐发之壮汉正翘腿躺于湖边草地之上,手提酒壶畅饮美酒,却被李剑与上官雅玥之琴箫声所吸引,远远望着两人于湖畔边合奏,赞美道:“哪里来的俏娘子俊郎君!”

    之前武举落榜的男子正巧也走出长安城,行至渼陂湖畔,亦被这琴箫声吸引,远远坐于阴凉处,听着悠悠琴箫声,舒缓一下心中压抑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