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带我去北宋
字体: 16 + -

第六十一章游击战开始

    雍鸡关

    李常杰在剧烈的咳嗽,他用手帕死命的捂着嘴,越咳越严重,痛苦得佝偻着身子。就在刚才,陈挺派回来的斥候将洞庭水师用飞雷炮轰炸凤尾山的事情告诉了他。

    站在他身边的将官们面面相觑,大多数都没有作声。放在以前他们绝不会相信斥候的话,什么五雷轰顶,什么山崩地恶,肯定是为战败找借口,宋人难道都是天兵天将吗?还会作法不成?

    但此时他们却对斥候的话深信不疑。

    一者,三千玄甲兵的前车之鉴不远,宋人当时使用的掌心雷是如此的摧枯拉朽。有更厉害的火药武器也说得通。

    二者,陈挺这人也是一名良将,在众将中是能排的上号的,非是那种畏敌如虎的酒囊饭袋。在场的众将不敢说自己比陈挺还要优秀,那就只能说明这只宋军的战力是相当的恐怖,不然陈挺也不会两番与这只宋军对阵都是望风而逃了。

    李常杰咳了好一阵子后朝一名将官招手,将他招到近前来,边咳嗽边说道:“咳咳咳。。。。。。让士卒不要再攻关上残余的宋军了,把他们围困住就好。”

    “诺!”那将官答应一声,就去吩咐士卒了。

    等他走后,一名守在外边的小兵突然走上前来,对李常杰说道:“太尉,小子愚见,雍鸡关怕是也难抗住那只宋军的天雷,还是撤回琼山为好啊。”

    李常杰摇了摇头,面露苦涩道:“我们撤了,宋人就会止步吗?到时候宋人衔尾追击,我们也会死伤惨重,而且死的毫无意义。”

    四周的高级将领也是摇头,其中一个怒喝道:“你懂什么?要你多嘴?还不退下!”

    那小兵却没有被吓住,又道:“太尉,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们让出雍鸡关,撤回到琼山。敌如止步,则两相安好。若宋人来追,我等也不必畏惧。我大越境内多山林,山势地形我们比宋人熟悉,我们不与宋军正面对阵,而是依托山势关隘,以散兵对其节节抗击,以挫敌锐。

    再来我们可以坚壁清野,遇山毁道,遇水断桥,久而久之,宋人粮草补给的输送就会越来越难。待到敌乏,我们断其粮道,封其退路,便可将其一举拿下。”

    李常杰黯淡的双眼慢慢的有了光亮,不自觉的喃喃道:“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

    那小兵拼命点头,道:“正是如此。此时宋人势强,我们就暂时避让,沉下心来像麻雀一样去袭扰他们,待到宋军人困马乏,粮草短缺,我们再围而歼之。”

    李常杰看向这小兵不过十六七岁,十分年轻。他的对应之策初听着有些刺耳,颇有些畏敌如虎的意思。但仔细想来却是不可多得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也可能是战胜这只宋军的唯一办法。想不到此人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谋略,当真是了不起,我大越国将星闪烁啊。

    李常杰苍白的老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问他道:“你叫什么名字?现在身居何职啊?”

    那小兵抱拳道:“小子叫潘帅,现任李校尉麾下伍长一职。”

    李常杰又问:“老家是哪里的?”

    潘帅回道:“小子是升龙府人。”

    “升龙府,潘家?”李常杰细细想来,脑中突然闪现过一人,道:“可是左武卫大将军潘石之后?”

    潘帅躬身道:“正是家祖。”

    李常杰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潘家子弟,长长的叹了口气,满目尽是落寞。那潘石当真是个人物,神武元年时,先帝圣宗曾派我讨伐占城。但将士们包括我在内,都骄傲轻敌了,中了诱兵计。大军死伤惨重,幸得潘石支援及时,才未酿成大错。

    而后潘石重整军旅一举大败占军,俘其国主及五万敌军,当是风头无量!如此英雄却因为上阳太后说了几句好话,就被当今圣上革职抄家贬为庶民,最终饥寒交迫而死,实是可惜可叹啊!

    李常杰拍了拍潘帅的臂膀,语重心长道:“潘家当是自你中兴!”

    李常杰又道:“即刻起我便任你为中军大将,现存十五万大军任你调遣,我只有一个要求,务必要将这只宋军歼灭!”

    潘帅单膝跪地,道:“恐众将不服,太尉若欲我行兵,请赐剑印。”

    李常杰二话不说,命人取来剑印交托给潘帅。

    潘帅接剑印后,起身对众将说道:“左右二营诸将听令,命尔等麾下八万余众,把守琼山各处险要,以百人为队,各自为战,宋军至则袭扰,宋军追则退避山林,不争一时高下,不争一地得失,要让宋军追不上你们,又甩不脱你们,不能让其有一丝安宁。

    前后二营诸将听令,命尔等麾下三万人,即刻起回升龙府调拨粮草,沿途逢山毁道,遇水断桥,凡是通往升龙府的道路尽数堵塞。”

    一将问道:“道路都毁了,粮草如何运送?”

    潘帅剑眉倒竖,冷峻道:“昼伏夜出,穿山过林,肩扛人背!”

    “这。。。。。。”众将显然对于这种办法存疑,肩扛人背还穿山过林?这要运到什么时候啊,一路上的消耗怕都是个天文数字啊。

    潘帅也知道这么做后勤输送压力太大,而且效率极为低下。但此刻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以人力抵抗宋人的这只部队就是痴人说梦,能够阻碍其进军的只有地形,只有将所有的道路都毁掉,才能避免宋人长驱直入。不然其不顾骚扰,马不停蹄直取升龙府,那大越就彻底完了。

    潘帅高举剑印,高声喝道:“太尉剑印在此,违令者斩!”

    众将看向李常杰,见他没有说话,默认了潘帅的布置,也就不敢再多嘴,各自领命布置去了。

    潘帅又对李常杰问道:“太尉留下雍鸡关上宋人的这只残兵,是要当做一道护身符吗?”

    “不错!”李常杰点头后,又问道:“你是有更好的打算?”

    潘帅道:“按照之前打探的消息,宋人在邕州地界当是无有援军才是,所以小子愚见,这只宋军应该是远道而来。他们大可待我大军进入邕州地界再奇袭,毕功于一役。但其行军颇为急切,急于支援一个已被攻破的雍鸡关。这不合常理,只能说明。。。。。。”

    李常杰接话道:“雍鸡关上的守军里必是有不同平凡之人。”

    潘帅点头道:“此人在手,便是捏住了宋军的一处命门。所以小子想拿此人做饵,逼他们不得不孤军深入。”

    李常杰赞叹道:“真是一策好阳谋,就算宋人识破,也是无可奈何。”

    潘帅道:“太尉谬赞了,小子惶恐。”

    李常杰笑道:“潘石当是生了个好儿孙!你已是我大军的中军大将,莫要再称小子了!”

    “末将遵命!”

    “哈哈哈哈。。。。。。”

    困守在城墙上宋军只剩下了不到百人,人人俱是到了极限,只是凭着一口气在强撑着没有倒下。

    奋战许久,刀光剑影,弓弦分张,昔日战友一个一个的倒下,还活着的他们的心理从愤恨到恐惧,又从恐惧到麻木,他们再没有了多余念头,唯一想着的就是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赚一个。

    就在他们想着拼死再弄死一个敌人陪葬的时候,围攻他们的交趾士卒突然停住了,不再向他们压迫过来,只是立着盾牌将他们围住。

    披头散发的李格非以剑杵地,站稳身子,大笑道:“哈哈哈哈。。。。。交趾狗贼不敢攻了!定是援军到了!”

    李格非这话让残存的宋军重新燃起了一丝活着的心念,齐齐望向李格非。

    许是笑的太急,李格非喘了几口粗气才道:“听说过洞庭水师吧?那可是我大宋数一数二的精兵啊!敌十倍于我,亦可战而胜之。交趾这等土鸡瓦狗,怎能挡其锋芒?尔等放宽心,洞庭水师马上就来支援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