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好一碗鸡汤
“寒门难出贵子,可贵子又是什么?无非是出人头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能够令自己的家族摆脱寒门二字。很多人所谓寒门难出贵子,是希望在一代人甚至是短短二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寒门子弟就可以逆天改命,从穷山沟的放牛娃变成达官显贵,富甲商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个当然难,而且是难如登天。”
“贵子的目的是改善一个家族的境遇,令家族摆脱寒门二字,但要改善一个家族的境遇,这应该是家族里每一个人,甚至于说每一代人的事情,又为何要只寄希望于一个人?谁规定的这种狗屁道理?”
徐远指着李薄言嗤声笑道:“你李薄言难不成说打生下来起就知道你们老李家要逆天改命,从目不识丁,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都得靠你?若你李薄言不能三岁识千字,五岁背诗词,没有这份天资,进不了白鹿洞书院呢?你再娶妻生子,把希望放在你儿子身上不成?还是说生个漂亮闺女,把她嫁进大门大户当个侧房或是小妾,如此一来,也算是往上爬了一步?”
“富不过三代,人家高门大户子弟落魄也需要三代时间,更何况是逆流而上的寒门子弟,想靠一代人就逆天改命,想一飞冲天,一口气就吃成个胖子,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你有那本事,也得老老实实等人腾地方不是?”
“倘若大徐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村子里都有朝廷设立的学堂,我就算是个如你所说的那样目不识丁的农民的话,我也不会担心,因为我可以送我的孩子去村里的学堂,只要他肯努力,就算最后考不上功名,至少认识了几个字,能进城给人当个账房,每个月都有稳定的银子,不用再像我一样旱涝凭天。我的孙子也因此能上县城里的学堂,只要我的孙子和他老子一样肯努力,他说不定就成了秀才,没有关系进不了衙门,进学堂里当个讲学的先生,或者被哪个大门大户看中了,给他们家当个先生,如此一来又能比我的儿子强上一些。”
“我的孙子是个秀才,他若有了子嗣,从小教他认字读书,就算比不上书香门第,但是比我孙子小时候总归又是强上一些吧?只要我的曾孙肯努力,考了秀才之后再中个举人,比他的老子又厉害些。我是个泥腿子,我的儿子要想中举人很难,但是一代一代人慢慢来,我的曾孙中举人就没那么难,等到我的曾孙有了子嗣,他的子嗣也会努力,因为他祖上三代都没放弃希望,他又为什么要绝望?”
李薄言默然半晌,有些叹服地轻声道:“殿下不愧是殿下。”
徐远听出了李薄言话里藏得极深的讥讽,轻声笑道:“你是不是觉得我所说的这一切都太过顺利美好,根本不真实?但我觉得它比寒门出贵子要来得真实,很多人已经被太多一飞冲天的故事侵染上了狂气,殊不知三代才出一个书香门第。一个家族最重要的是这个家族的家教,好的品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算出不了贵子,但是总有一天总会出一个人的。但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只有好吃懒做贪婪势力占小便宜之类的东西,要想出贵子?等待老天爷开眼吧。”
李薄言轻声叹道:“可事实是大徐的城市和村子里根本没有朝廷设立的学堂,许多村子里更是连学堂也没有,家族就算有心改变,那也是有心无力。”
徐远低声道:“既然你李薄言都可以为了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的现状而不惜钻营白鹿洞书院的规矩,我徐远又为何不能在大徐境内盖起一座座学堂?”
李薄言猛地抬起头来看向徐远,眼中爆发出一道慑人的精光,他随即又摇了摇头道:“建造一座最普通的学堂至少需要三百两银子,一万座学堂就是三百万两,十万座就是三千万两,大徐一年的税收不过是两千万两上下而已,要盖学堂,谈何容易?”
徐远自怀中摸出一个小瓷瓶放在桌上,“知道这瓷瓶里装的是什么吗?武当山的紫华清丹,一颗的价钱至少是五十万两银子,这里一共有十八颗,价值近千万两。我若现在将这瓶紫华清丹拿去兜售,江湖上能吃下这一整瓶十八颗紫华清丹的,至少有三家。”
“大徐的税收大多来源于土地税以及依附于土地的户税和丁税,但是我说的这三家,没有一家是靠着春耕秋收积攒下的这份庞然家业。都说士农工商,但是这帮一场赌局就能赚二百万两雪花纹银的家伙,可是富得流油啊…”
李薄言虽然没有入朝做过官,但是从书中,从那些身为官宦之后的同袍嘴里也听说过伴君如伴虎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对徐远的这一番话,左耳进右耳出,不敢惦记。
徐远收起紫华清丹,道:“世间万事万物,顺水推舟易,逆流而上难。寒门难出贵子不假,但是并不代表不出贵子,寒门就永远只能是寒门。我能猜到一些你心里的想法,我说的都是最好情况下的假设,这条路其实远没有那么好走,坎坷崎岖,有一代人出了差池,几代人的努力就会毁于一旦。”
“我们是可以将一些寒门子弟直接带到终点,造出一些所谓的贵子来,但是相比于这个,我更愿意为他们铺上这么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他们低头前行,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哪怕过了两代,三代,四代,十代也没走到终点,但是至少也离开了最初的起点。有朝一日等学堂建成了,大徐再来白鹿洞书院招揽学子或许就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入官场为官这么简单,十万座学堂,至少也需要十万名先生。到时候,说不定还要你这个山主能看在我今天这一番话的份上,为大徐说上几句话。”
说着,徐远将桌上的白玉佩推至李薄言的身前,转身离去。李薄言突然朝他的背影深深作了一揖,道:“学生谨记殿下教诲。”
徐远头也不回地摆摆手道:”你该说一言为定才对。“
“贵子的目的是改善一个家族的境遇,令家族摆脱寒门二字,但要改善一个家族的境遇,这应该是家族里每一个人,甚至于说每一代人的事情,又为何要只寄希望于一个人?谁规定的这种狗屁道理?”
徐远指着李薄言嗤声笑道:“你李薄言难不成说打生下来起就知道你们老李家要逆天改命,从目不识丁,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都得靠你?若你李薄言不能三岁识千字,五岁背诗词,没有这份天资,进不了白鹿洞书院呢?你再娶妻生子,把希望放在你儿子身上不成?还是说生个漂亮闺女,把她嫁进大门大户当个侧房或是小妾,如此一来,也算是往上爬了一步?”
“富不过三代,人家高门大户子弟落魄也需要三代时间,更何况是逆流而上的寒门子弟,想靠一代人就逆天改命,想一飞冲天,一口气就吃成个胖子,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你有那本事,也得老老实实等人腾地方不是?”
“倘若大徐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村子里都有朝廷设立的学堂,我就算是个如你所说的那样目不识丁的农民的话,我也不会担心,因为我可以送我的孩子去村里的学堂,只要他肯努力,就算最后考不上功名,至少认识了几个字,能进城给人当个账房,每个月都有稳定的银子,不用再像我一样旱涝凭天。我的孙子也因此能上县城里的学堂,只要我的孙子和他老子一样肯努力,他说不定就成了秀才,没有关系进不了衙门,进学堂里当个讲学的先生,或者被哪个大门大户看中了,给他们家当个先生,如此一来又能比我的儿子强上一些。”
“我的孙子是个秀才,他若有了子嗣,从小教他认字读书,就算比不上书香门第,但是比我孙子小时候总归又是强上一些吧?只要我的曾孙肯努力,考了秀才之后再中个举人,比他的老子又厉害些。我是个泥腿子,我的儿子要想中举人很难,但是一代一代人慢慢来,我的曾孙中举人就没那么难,等到我的曾孙有了子嗣,他的子嗣也会努力,因为他祖上三代都没放弃希望,他又为什么要绝望?”
李薄言默然半晌,有些叹服地轻声道:“殿下不愧是殿下。”
徐远听出了李薄言话里藏得极深的讥讽,轻声笑道:“你是不是觉得我所说的这一切都太过顺利美好,根本不真实?但我觉得它比寒门出贵子要来得真实,很多人已经被太多一飞冲天的故事侵染上了狂气,殊不知三代才出一个书香门第。一个家族最重要的是这个家族的家教,好的品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算出不了贵子,但是总有一天总会出一个人的。但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只有好吃懒做贪婪势力占小便宜之类的东西,要想出贵子?等待老天爷开眼吧。”
李薄言轻声叹道:“可事实是大徐的城市和村子里根本没有朝廷设立的学堂,许多村子里更是连学堂也没有,家族就算有心改变,那也是有心无力。”
徐远低声道:“既然你李薄言都可以为了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的现状而不惜钻营白鹿洞书院的规矩,我徐远又为何不能在大徐境内盖起一座座学堂?”
李薄言猛地抬起头来看向徐远,眼中爆发出一道慑人的精光,他随即又摇了摇头道:“建造一座最普通的学堂至少需要三百两银子,一万座学堂就是三百万两,十万座就是三千万两,大徐一年的税收不过是两千万两上下而已,要盖学堂,谈何容易?”
徐远自怀中摸出一个小瓷瓶放在桌上,“知道这瓷瓶里装的是什么吗?武当山的紫华清丹,一颗的价钱至少是五十万两银子,这里一共有十八颗,价值近千万两。我若现在将这瓶紫华清丹拿去兜售,江湖上能吃下这一整瓶十八颗紫华清丹的,至少有三家。”
“大徐的税收大多来源于土地税以及依附于土地的户税和丁税,但是我说的这三家,没有一家是靠着春耕秋收积攒下的这份庞然家业。都说士农工商,但是这帮一场赌局就能赚二百万两雪花纹银的家伙,可是富得流油啊…”
李薄言虽然没有入朝做过官,但是从书中,从那些身为官宦之后的同袍嘴里也听说过伴君如伴虎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对徐远的这一番话,左耳进右耳出,不敢惦记。
徐远收起紫华清丹,道:“世间万事万物,顺水推舟易,逆流而上难。寒门难出贵子不假,但是并不代表不出贵子,寒门就永远只能是寒门。我能猜到一些你心里的想法,我说的都是最好情况下的假设,这条路其实远没有那么好走,坎坷崎岖,有一代人出了差池,几代人的努力就会毁于一旦。”
“我们是可以将一些寒门子弟直接带到终点,造出一些所谓的贵子来,但是相比于这个,我更愿意为他们铺上这么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他们低头前行,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哪怕过了两代,三代,四代,十代也没走到终点,但是至少也离开了最初的起点。有朝一日等学堂建成了,大徐再来白鹿洞书院招揽学子或许就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入官场为官这么简单,十万座学堂,至少也需要十万名先生。到时候,说不定还要你这个山主能看在我今天这一番话的份上,为大徐说上几句话。”
说着,徐远将桌上的白玉佩推至李薄言的身前,转身离去。李薄言突然朝他的背影深深作了一揖,道:“学生谨记殿下教诲。”
徐远头也不回地摆摆手道:”你该说一言为定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