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逼我当县令
字体: 16 + -

七十四章江左水战

    沈从觉得此战根本就没有可行行啊!

    就是让自己造好战船,水战也干不过人家实打实的水军啊!

    视察了一天,他们也没有说出所以然来。

    晚上沈从回到营帐,大帐内便有落叶收集的一些关于三位老督军的一些情报。

    护南军督军刘能,是黔南道督军,以前是陆如松的部将,负责运送粮草及后勤,行军风格以稳著称,善守不善攻。

    平南军督军刘潜,也是黔南道督军,是文官转武将,通晓兵法,喜欢论战,并无战斗经历,经常率兵演练阵法。

    安南军陆如松,时常参加一些平叛和对边境的一些战事,算是帝国少有的身经百战的老将,主要帝国南疆久无战事。

    如今突然战事四起,他们这些老将却是个个跃跃欲试,想证明自己一生所学,只恨冯唐易老,颇有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而对手江左军团徐凯,年纪要比他们小一些,但是也有五十多岁,曾率领水军出海打击海盗,一举扫平为祸几十年的海患。

    水军战术,帝国无人出其左右,沈从疑惑像这样的能人,为何谋杀楚王,反叛帝国。

    即使叛军势大,不可抵挡,朝廷也只会追究丁山军萧卷平叛不力,而他统帅的是水军只需付次要责任。

    据说徐凯反叛前见了叛军的第一谋士方闻式,第二天便杀了楚王,裹挟丁山军萧卷一起反叛。

    沈从对方闻式很是好奇,据说他是和自己是同科,不过他名落孙山。

    曾向楚王谋求官职,建议安抚流民,提出用军粮救济灾民,借出去年夏季的陈米给百姓,换取来年的新米。

    楚王骂他是乱军之策,只有保证军队的的粮草,就不怕流民造反,被驱打出王府,而后便加入叛军。

    侮辱他的楚王被他小小的计策杀死,而叛军的势力转眼便一发不可收拾,帝国都有可能转眼覆灭。

    沈从觉得这场战争恐怕最近打不起来,他把心思都放在军队的训练方面。

    而莫诚和章林却经常出去侦查敌军及地形。

    沈从可不想真的打起来,自己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真的只是来凑热闹的。

    估计兵部尚书夏云尚也是这么想的,兵器还没有配齐,难道他想让自己送死吗?

    ……

    虽然陆如松每天都带着沈从侦查敌情,但是都是一如既往的无计可施,如此过了五天。

    沈从的中军大帐,召集各营校尉,商讨下面的训练计划。

    而还不待沈从交代接下的训练计划,莫诚便打断了沈从……

    “督军,我认为想要渡河作战基本没有可能!”莫诚指着地图慷慨激昂的说道。

    沈从淡淡的说道:“我知道啊!所以我在商议训练的事啊!”

    各位校尉互相望了望:“……”

    心想:你们督军到知道,那让我们急行军赶来干嘛?看我们当兵的好折腾嘛!

    莫诚接着说道:“督军,各位将军请看。

    赤水水面宽阔,如今是晚秋所以河流也不算湍急,敌军只要封锁河面,我军便无法渡过河面。”

    大家都点点头,这大家都知道。

    “现在我们赶造战船,已建其半,这几日敌军一定会偷袭水寨。”

    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有可能。

    沈从觉得偷不偷袭都无所谓,反正就是建好了也干不过别人的水军,还不如让敌军烧了,不然渡河作战失败,还不是要整船整船的士兵沉河喂鱼。

    “敌军一定都在盯着我军战船的建造,如果我们士兵每人背一段晾干的木桩。

    而后一夜急行到下游,下游河面宽广,敌军派的斥候最少,而后用木桩两根木桩困在一起渡河。

    即迅速又稳固,不到半个时辰全军便会全部渡过河面。

    而后放弃攻击敌方水寨,直接进攻江陵城。

    敌军的水军一定会弃城离去,进入大江,与我们进行新的隔江对峙的态势。”

    沈从觉得此计和韩信木罂渡河击魏有异曲同工之妙。

    莫诚此计不仅可行,而且还算到敌军的下一步动向。

    攻击敌方的水寨也是没有意义,敌军有一大半的兵力在船上,只要敌军上船我军便无计可施。

    可是如果我军直接进攻江陵城,敌方的水军也不敢回军支援,不仅怕半道被设伏,还容易丢掉战船,那对他们便百害而无一利。

    沈从点点头说道:“诸位有什么意见。”

    安巨能率先同意莫诚的意见,因为他要黎族获得首功,一血黎族的耻辱。

    如此黎族的将领要求计划保密,由定难军单独实行。

    可是沈从不想同意,如果不向陆如松商议,很容易被其余督军指责擅自独行,违抗军令。

    要让新砍伐的树木晾干,让它漂浮水中估计要七八天,而后再制作木罂估计又要三四天。

    如此,沈从让莫诚和李寻思收集农户家现有的木桩,制作木罂。

    因为木罂浮力更大,更轻更适合快速行军。

    此计讲究的就是声动击西,抢的就是时间差,速度越快越安全,一旦敌军发现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沈从现在考虑的唯一问题,是要不要想陆如松禀报,如果向陆如松禀报又会影响黎族人的情感。

    因为这是黎族想向世人证明,自己并不比安南军差。

    如此,此战之后,自己肯定要和安南军他们分兵,不然以后肯定也难以相处。

    沈从越想越觉得不对,虽然现在安南军对定难军没有发难,可是相处久了矛盾肯定会激化,毕竟是有过血仇。

    如此沈从便下定决心,即使自己现在掏心掏肺的对陆如松,难免以后不会祸起萧墙,既然有矛盾,就赶紧想办法分兵。

    如此一切准备妥当,沈从便在等一个机会。

    三日后,果然如莫诚所料,江左军团的水军对安南军的水寨发起了火攻,准备烧毁新造的战船。

    沈从看到水寨火光冲天,如此便命令全军每个士兵,开始带上木罂向下游急行二十里。

    而后将四个木罂捆在一起,全军一起渡河,不到半个时辰,全军便在对岸集合列队。

    而安南军水寨,正在与江左水军进行船战,陆如松也早有准备,在水寨附近藏了好多小船,准备了足够多的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