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逼我当县令
字体: 16 + -

六十五章定难军1

    夏宇彤找沈从商议了一下,决定把筑台拜将的地方选在黎寨,毕竟将要成立的定难军的兵员将由黎族人组成。

    沈从让区熊兄弟去黎寨通知安巨能在黎寨的司夜女神广场筑坛,准备迎接晋王封台拜将。

    而晋王则在衙门的官驿沐浴斋戒三日,祈愿上苍保佑定难军。

    拜将成军需要经过礼部商议,兵部首肯,皇帝御批,亲王亲临拜将,仪式更是不能有半点马虎。

    若不是帝国动荡,叛乱四起,定难军想要成军那是万难的,由少数民族单独组成的军队,自帝国建立至今三百年,也没有超过一手之数。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西北的归义军,大部分由羌人组成,为帝国北境的安全立下汗马功劳,据说皇帝陛下对定难军也给予厚望,希望能稳定西南道稳定的局势,并且能派兵北上协助平叛。

    至于对军队的建设,沈从毕竟是个门外汉,虽然也上过战场,但那时的敌军,分明就是自己的友军,对军队的建设根本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在军队的训练和武器装备方面,兵部是有书籍详细介绍,夏宇彤也带了一本给沈从。

    开篇便是大夏军神武子的行军名言:令行禁止,虽误亦行。

    而本书的结尾又有几个小子: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两句话是军中最有名的两句,一句是将军对士兵的要求,而另一句是将军对上峰或者说是皇帝的抗命,不到万不得已,最后一句都是用不着的。

    沈从对中国的历史还是比较熟悉的,用这句话的要么是为了造反,要么最后被皇帝处死。

    至于军队的装备,一般都是有三京的武库发出,沈从没有见到夏宇彤带任何的装备过来。

    三京:上京山海城,东京安阳城,南京商洛城。

    沈从决定问一下自己军队的装备在哪,夏宇彤在斋戒不能见自己,只好去官驿遭到安南军的督军陆如松。

    陆如松是闻名帝国的老将,军界的泰斗,西南道的重要话语人,如今有六十多岁。

    沈从送给门卫一张拜贴,那士兵进去之后,很快就出来了,让沈从进去。

    陆如松很是健壮,虎背,水桶腰,大象腿,听说这是天生的将军身材,可以一顿吃三顿,一顿顶两天。

    他的肤色黝黑,铜铃般的双眼让人看了有点害怕,他身着灰色的常服,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

    之前吴伯言与黎族发生战争,沈从给他写过一封信,介绍事情发生的经过,不知道他看了没有。

    沈从躬身行礼道:“陆督军,下官沈从拜见。”

    “状元郎,免礼!”他指了指左手边的椅子,让沈从坐下,并让卫兵沏了一壶西南道很有名的香茶,望风春雨茶。

    章师爷也送过沈从二两望风春雨,不过沈从对茶叶不怎么感兴趣,小魔女没事看书的时候倒是喜欢喝茶。

    沈从喝了一口,口齿留香,茶味甘甜,和铁观音的味道有几分相像。

    “状元郎找我何事?”

    “有些军队建制上的问题想向陆督军请教!”

    他点了点头说道:“请讲。”

    “军团有甲乙丙三个等级,不知定难军是第几等?”沈从看书中所说。

    甲级军团满员三万,一般部署边境和拱卫三京,装备也是最好,各军种齐全。

    乙级军团满员一万,一般驻守各道,安南军便属于乙级军团。

    丙级军团满员五千,属于流动军团,没有常规的驻地,由兵部调遣驻守各地。

    “我看丙级都够呛,别到时打了败仗不到两年就被撤了军号。

    到时我们整个西南道都会没面子,毕竟是我们西南道出去的。”他没好气的吐槽道,定难军恐怕是他见过建军最草率的一支军团。

    “丙级!其实军团番号我也很意外的。”沈从不好意思的回道,又接着问道:“那定难军的装备到时在那领。”

    “兵部说武库的库存不多,到时去南京商洛城,用威武军换下装备就可以了。”

    沈从到没什么意见,甲级军团换下的装备应该不会差到哪去。

    ……

    沈从回到小院,开始筹划各军的将领。

    军团一般由前锋营,前军,中军,后军组成,三军按照军团等级布置,甲级军团一般每军布置五个营,一个营满员两千人左右。

    沈从觉得可笑的是,五千的兵额,就是一个军一个营至少需要六千人,还没有算上前锋营。

    小魔女让沈从每个营布置一千人,这样前锋营五百人,前军三个个营,中军一个营,后军半个营。

    沈从决定前锋营,中军,后军用自己的人,前军三营是全军的主力,由黎族人自己人领导。

    后军负责押运粮草和军队的伙食,小魔女让黑风寨的土匪在伙夫营里,她觉得后军比较安全。

    中军的一个营,负责保护自己大帐的安全,必须选择一位自己信的过的人,便有李寻思担任。

    前锋营要选一个勇猛的将军担任,就让小魔女的三叔黄霸天担任。

    在自己安排好后,莫诚和章林一起来到自己的小院。

    “沈大人,我二人想在你的军中谋个职位。”莫诚兴奋的说道。

    沈从有点意外,他们在衙门都有官职,待遇也很不错,属于县衙管事阶层。

    “你们在县衙都身居高位,为什么想步入军旅,生命有可能随时不保?”

    “男儿志在沙场,保家卫国。”莫诚说出自己的理想,他一直有一个将军梦。

    夏朝的读书人,自幼读书便被灌输忠君报国的思想,学得一身文武艺,报效帝王家。

    沈从对莫诚还能理解,毕竟他一直都想参军,至于章林实在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为何也有参军的想法。

    “沈大人,在下想在你的帐下谋求参军一职,在县衙当师爷感觉就是浪费人生,男儿应当不求富贵,只求青史留名。”章林打理粮草,军中用度,应当是不错的人选。

    沈从仔细思考了一下,说道:“我也正好缺个参军,那就劳请章参军担任。

    至于莫兄,你就在中军担任督察一直,督战队由你担任,你看如何?”